《西游记》读书心得

时间:2023-08-04 07:51:48 西游记读后感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书心得【优】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西游记》读书心得【优】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1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它是一本神话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它传神地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这是一本极具想象力、拥有丰富内涵的书,它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从而成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

  我最喜爱的就是那篇《悟空三借芭蕉扇》。孙悟空凭借着它那七十二般变化,得到了芭蕉扇,扑灭了大火。它智勇双全,有胆有谋,为民除害,成了人民心中的大英雄。

  这个脍炙人口,曲折动人的精彩故事,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张,每种事物都有善良的'一面,所以我们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希望这本神话名著,能成为你我的良师益友,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吧!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2

  当我打开《西游记》的时候,总感觉不一样。是四大古典小说中最热闹的。小时候总觉得读书很享受,很有趣。但今天,依然不变的是奇异多彩的神话世界,但我的理解已经改变。

  这是一部大家都爱看的经典名著。每个人在解读的时候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受和启发。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个性;有人喜欢它宏伟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生动幽默的对话叙事;也有人研究过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曲折的情节隐藏着人们向往而达不到的人生理想和人性追求,即——自由。

  21世纪的人们渴望自由,渴望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在麒麟管辖之下,不在凤凰控制之下,不受人间王座约束”,闯入龙宫,扰乱鬼部,志在郭华山称王。

  可以说,人性已经从一切束缚中解脱出来,完全自由了。孙悟空其实是自由的`化身。他最突出的品质是对自由的向往。他一直在追求自由,他所有的奋斗也是为了自由。这样生动的形象给了读者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甚至未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总是被这样那样的束缚着。虽然我们被一个受约束的世界包围着,但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尽可能的宽和深,让它无限的包容。

  但是,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束缚着,却自得其乐,心满意足。经过数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再迫切,但对精神自由的需求却被无缘无故地抹杀了。总之,我觉得现代人最缺乏的是豁达进取,追求最大自由的精神。

  一直磨炼的《西游记》,有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明白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西游记》读书心得 篇3

  暑假中,我阅读《西游记》这本小说,这本小说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唐代玄奘法师西行所编写的一本具有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以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来歌颂人们藐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主人公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只野猴,之后遇到了花果山的一群野猴,他们叫悟空进水帘洞看看,之后就成了他们大王,然后孙悟空出去学了些本领,回来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闹了阴间,闹了龙宫,闹了天庭,最后玉皇大帝请来如来佛祖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因受观音大师指点的唐三藏法师下定决心去西天取经,他来到五行山下救出了悟空,并收悟空为徒弟.就这样去西天取经的路开始了,他们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僧,猪八戒是个好吃懒惰的人,沙僧是个吃苦耐劳的人这俩个人就是那个时代的差别.在一路上,师徒四人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那狡猾的妖精老想吃唐僧的肉.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白骨精.他变成一家三口来想办法获取唐僧,但唐僧以为是好人,就和他们聊起来,但孙悟空发现马上打死他,最后唐僧把悟空赶走了.最后唐僧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后悔不已.

  其实这本书最能看到人世间的善恶美丑,唐僧的善心,孙悟空的正义感,妖怪的.狡猾等等都能体现出来,猪八戒虽然是一个懒惰的人,但也有一种正义感.唐僧更有一种自强不屈的精神,他几十次被妖精抓去没有半点怨言.直到死都要取会真经,这种精神哺育了中国5000年的一代又一代的人,而我们将继承这一使命发扬这几种精神.

  读完《西游记》这本小说我的感悟最大,怪不得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孙悟空这个人,都想当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大英雄.

【《西游记》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有关于西游记的读书的心得10-11

西游记读书心得10-08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12-14

《西游记》 读书心得11-24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01-30

西游记读书心得07-02

【精选】西游记读书心得07-15

读书心得西游记03-23

《西游记》读书心得04-12

《西游记》读书心得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