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童年》读后感

时间:2023-08-25 07:10:31 童年读后感 我要投稿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5篇(经典)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肩上的童年》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5篇(经典)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 篇1

  今天下午三点三十分,我睡过午觉起床,然后洗过脸,我就看书了。我到书柜旁,迟迟不知道选什么书,这时,小姨走了过来,拿了一本《肩上的童年》给我,说:“这本书很不错,是我们盐城大作家曹文轩的妹妹曹文芳写的,这本书中写出了曹文轩曹文芳兄妹的`童年往事。”接下来,我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书中的内容大约是这样的:曹文轩是家里的长子,曹文芳是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三个姐姐,他们有一个严厉而又和蔼可亲的爸爸,和一个吃苦耐劳的妈妈,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曹文轩小时候非常顽皮,他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窝,扔掉妈妈的坏篮子和烧水壶,欠买糖老爷爷的钱拿糖给别人吃……总之,都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曹文轩长大后变成家喻户晓、闻名中外的大作家,他父亲也想让曹文芳当作家,可是,还没等到这一天,他父亲就去世了。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一个家不需要有太多的钱,只要有时间陪一陪儿女、家人,那就是一个幸福的家。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 篇2

  《肩上的童年》是有名作家曹文芳写的一部散文力作。

  这本书叙述的是作家曹文芳和她的哥哥曹文轩,兄妹之间的童年旧事,同时还有一个对他们之间文学创作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父亲。通篇表达既理解晓畅,又有必定的深度,感情诚挚,真切流露了作者作为一个妹妹、一个女儿对哥哥和父亲的`感情,我想每位小读者都会被他有所感动了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一个人也都会在自己的童年里逐壮成长,我的童年也不例外。童年的我热爱念书,书是我的另一个小孩乐园,我喜爱和书中的各样主人公打交道,这即是我童年的一个部分。

  童年这样宝贵,我们要好好珍惜这大好的光阴,多做一些存心义的事。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 篇3

  《肩上的童年》我整整读了三遍,这是曹文芳用童年讲述的美丽故事,她用平凡的生事写出了不平凡的文字。

  “一张枣红色的古床,雕花栏杆,床檐和床前两侧嵌着镂空花板。”这是我喜欢的句子,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份回忆和留恋。

  这个顽皮、可爱的小姑娘,曾经为了西瓜而大哭,因为黑夜而害怕,但时间是挡不住女孩的渐渐长大,父母却慢慢变老;哥哥的邀请换来的重病,母亲的悉心照料,没有回报;父亲走了,哥哥在父亲奄奄一息的时候仍没有回来。

  父亲火花的当天,全村人都早早起来,为他们的老校长做最后的'送别,就这样父亲享受了全村人中最高级别的送行。这本书有着作者的很多感情,但归根到底,这本书是为了她死去的父亲而写的。

  从书中我读到了很多,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快了,天真、同情、快乐、悲伤,是这本书,将人生的所有感情都融汇在一起。我应该向曹文芳学习,怎么在悲痛中寻找快乐。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 篇4

  前段时间有时读过曹文轩写的《草房屋》,书中的妹妹此刻也写了一本《肩上的童年》,我展转几次才如愿以偿地购到这本书。

  这本书上主要写了曹文轩和她的妹妹曹文芳的童年旧事。比方说:曹文芳和哥哥一同过暑期、父亲生了病,他们很担忧、父亲因病逝世,他们很悲伤。

  当我读完“北京布鞋”这一章时,深深地被作者所处的环境而感动。那边过年时能穿上两片瓦的黑棉鞋就很招人敬羡。

  而我们这个时代过年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作者的童年是贫穷但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而我们的生活是富饶的,学习倒是加倍的累,真是天囊之别啊!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 篇5

  前段时间偶尔读过曹文轩写的《草房子》,书中的妹妹现在也写了一本《肩上的'童年》,我辗转几次才如愿以偿地购到这本书。

  这本书上主要写了曹文轩和她的妹妹曹文芳的童年往事。比如说:曹文芳和哥哥一起过暑假、父亲生了病,他们很担心、父亲因病去世,他们很痛苦……

  当我读完“北京布鞋”这一章时,深深地被作者所处的环境而打动。那里过年时能穿上两片瓦的黑棉鞋就很招人羡慕。而我们这个时代过年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作者的童年是贫困但快乐的,他们的快乐来源于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而我们的生活是富裕的,学习却是加倍的累,真是天囊之别啊!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04-16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06-24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4篇09-21

肩上的童年读后感(4篇)09-21

肩上的责任作文11-23

肩上的责任作文900字12-19

肩上的责任作文集锦7篇03-26

肩上的责任作文集合6篇03-13

肩上的责任作文集锦五篇03-11

阿廖沙与90后的童年——《童年》读后感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