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3-07-11 10:31:35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汇总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读后感汇总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智者谈话;读一本好书,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读一本好书,可以从中学到无穷的知识。而《弟子规》可谓是好书之一。

  人们常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怎样才算孝敬父母呢?《弟子规》告诉了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听父母的话,当父母叫我们时,应及时回答,当父母让我们做事时,我们应赶快放下手中事,去帮助父母,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去帮助父母,从日常小事做起。

  对于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做到和睦相处。大的要关心小的',小的也要尊敬父母,尊敬比自己大的长辈,语言要和蔼温和一些,不要尖酸刻薄,必要时,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做人最基本的是要讲究诚信。是的,诚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凡出言,信为先,奚可焉……”这段出自《弟子规》的话清楚的告诉我们如何讲诚信,但凡是出自于自己的话语,答应别人的事也一定要做到。不论是一件小事,还是一件大事,只要你给予了他人承诺,你就一定要做到。讲信用的人,往往是最受欢迎的人了;诚信的商店,往往是生意最火爆的商店了……做人要讲诚信,乃是从古至今永不变更的事实。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小心思,那就是得到别人仰慕,而《弟子规》中的一段话也讲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一个人只要有才华,不骄傲自大,那么他就能够受到别人的尊敬。

  通过读《弟子规》,我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自身的一些缺点,学习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弟子规》不愧是一本好书!

弟子规读后感2

  上二年级的时候,李开始教我们学习《弟子规》。我通过一遍一遍的吟诵,渐渐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通过的详解,我知道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中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

  学习《弟子规》最困难的就是背诵了,老师让我们反复读,直到理解,熟记于心。可是,我总有背不会的时候,这时总是陪伴在我的身边,让我体会到温暖的爱。记的有一次,我在背诵“事虽小,勿擅为”的时候怎么也背不下来。这时爸爸看见了就对我说:“我来和你一起背吧!”爸爸自告奋勇的说:“我先背。”说着就背了起来:“事虽大!”“停,不是事虽大而是事虽小。”我打断了爸爸的.背诵。“对!事虽小,不擅为”“不对,不是事虽小。不擅为,而是事虽小,勿擅为”我又一次打断了爸爸的话。这里我发现我已经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了,原来爸爸通过背错来教我背会《弟子规》的。

  还记得有一次,当我背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一天,我正在专心的看书,正看到精彩处时忽然听到叫我下楼去买两袋盐,我装作没听见继续看书,“宝,家里没盐了,帮妈去买两袋盐。”我说:“你自个去买吧!我正忙着呢!”气匈匈的走来;一把抢过书说“给我背一遍《弟子规》,《弟子规》你白学了。”说着,把书给我收了,然后去做饭,边走边说:“你今天不去买盐,我们就做一顿无盐饭。”我只好下楼买了两袋盐,提回来。今天想起来,我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自古以来,“父母命,行勿懒”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可我却是怎么做的呢?学习弟子规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做人。今后,我一定要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个懂孝顺、知感恩的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3

  从小受到爸爸读书的影响,我一直对中国的古籍比较感兴趣。记得刚上幼儿园那会儿,父母经常会给我买一些带有卡通图片或者漫画的古代诗歌、三字经之类的,在那么多的`书中,我对《弟子规》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这也是我最爱额书。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许多追崇西洋文化的华人常以不屑的态度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然而,他们的想法是极其肤浅的。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不过时,还能使我们变成更加完美的人。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爱惜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

  小时候,爸爸妈妈每天都给我读一遍《弟子规》,并细细解释其中含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虽然当时有一些迷惑,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也渐渐地领悟其中的道理。《弟子规》指的是做一个好学生好子女应有的标准。“孝”时孝顺。“悌”时兄弟间彼此诚心相爱的意思。从父母那儿学到的传统儒家的道理,如待人以礼,孝敬长辈,为人真诚等,让我一辈子受用不尽!

  西方文化固然是好,可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都不可比拟的。我很庆幸自己生在了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里,也很庆幸有那么多的先贤留下无数精华,教导指引我们。

弟子规读后感4

  近一段时间,我和朋友们一起读《弟子规简说》,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学习《弟子规》我感触最大的是“入则孝”中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一段。短短十八个字却详细的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关心自己的父母的冷暖,不论早上,晚上都应该探望一下父母,离家,回家都应该告诉父母一声,免得让父母担心。

  读了几句,我明白了我国历来把“孝”列在做人准则首位的道理。孝顺长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寒冷的冬天,我妈妈带我骑车画画,北风呼呼地吹,妈妈给我戴上了一顶帽子,一副手套,穿上一件棉外套,暖和极了。我舒服地坐在妈妈背上。突然,我发现,在我“舒服”的时候,是妈妈在前面给我遮挡寒风,她没有手套,顶着寒风努力地骑着。我心中很感动。妈妈几乎将自己的一切精力地都放在我的身上,几乎将所有的爱都给与了我。我只是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和无私的奉献,习以为常,不知回报。

  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一些你能做的事情。只要你尽全力去做,父母都会开心的!出门和回家的时候和父母打招呼,为父母端茶递水,关心父母的身体。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怀孝顺,在日常生活中报以一声问候,一份关心,一句祝福。

弟子规读后感5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读后感6

  弟子规读后感“从前从前,孔夫子的语言,

  我们沉淀 那论语学而篇

  两代之间 从弟子入则孝……” 这是一首优美的中国风的歌曲——“弟子规”。相信大家一定看过“湖南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那么你知道晚会这次晚会的主题曲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这首与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据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优秀书籍同名歌曲《弟子规》。《弟子规》虽然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但是,就是这一千多个字,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弟子规》,是我们大家生活中的典范,是教导大家做人处事的规范;《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是人性的基础。这本书,是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据我们的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初读弟子规,我就受益匪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所谓六艺,就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弟子规告诉我们这么多只是和做人的道理,这样一本好书,怎么能不吸引人呢?让我们大家一起学《弟子规》、品《弟子规》、仿《弟子规》、行《弟子规》。让我们把弟子规牢牢记在心中!

弟子规读后感7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四句话是专门对我们这些未成年人说的。也是引指后人要这样做的,但炎黄子孙们总有一些人不按书上说的做。我也看见了一些事:

  一个假期,我写完了作业。约了几个朋友玩儿,我唱这小曲儿,走在路上。忽然看见了一群小孩儿在踢足球,但有一个大人一直在不停的`吆喝着一个小孩儿,说是去上英语课。但那个小孩儿拒绝了,还说什么上课,上课,天天上课烦死了,还不如天天在这里踢球。那个大人听了,二话不说,硬把那个小孩儿拉了回去,那个小孩哭了,但那个大人还在说他,还说以后不许踢球......

  我不禁想:为什么他们不按书上说的去做?他们难到只看书,不懂书中的意思吗?书只是样品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话出自于弟子规的前四句,大意是父母叫你,你就要马上回答,父母让你干什么你就马上干什么,父母教育你,你要恭恭敬敬的去听,父母责被你你就要接受并改正。着这些话句句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但现在,炎黄子孙大部分都不照书上说的去做,我也看见了一件事:

  有一天,我和妈妈到商店买书,对面就是玩具店,这时,又有一对母子来到书店,那个小孩看见玩具吵这要买玩具,这孩子的母亲劝道:“家里有好多了,回家再玩吧。”但那小孩不听,硬要买,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那孩子的妈妈见孩子哭了,只好买了一个,然后看书,看到这儿,我想:如果所有人都不按理做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

弟子规读后感8

  童年的时候,你在做什么?跟爸爸撒娇要买玩具,被妈妈押着去学外语。当不满足的时候,你会叹气:“做小孩好辛苦!”可是,广西柳州的艾滋孤儿阿龙不会:他一个人洗衣做饭,一个人养鸡喂狗,一个人读书写字,一个人入睡。他从不觉得自己很苦,尽管他今年只有六岁。这就是广西艾滋孤儿阿龙的倔强生活!

  今天,妈妈推荐给我看了这篇报道。看完后,我感到震撼,然而更多的'是羞愧。阿龙只有六岁,而我比他大了一倍多,我会为了一些不算多也不算累的家务劳动和家里人争吵,甚至还讨价还价。为了督促我的学习,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无数次地和我发脾气。我们都有父母的关爱,受委屈了,不高兴了,可以找爸爸妈妈哭诉,撒娇,我任性,让大人头疼,生气。阿龙呢?他又该去找谁?我们每天都吃得饱,穿的暖,不喜欢了就一扔了之,甚至有的东西阿龙见都没见过。这样的生活,我们习以为常,感觉天经地义。同样是孩子,这对阿龙来说,公平吗?

  六岁,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值得记忆的童年时光,而阿龙却不得不在前途迷茫的人生中与病魔抗争,争取自己继续生存下去的权利,看着阿龙这样的生活状况,我心里感到一阵阵酸楚,也为阿龙的命运感到不平!

  我想为阿龙做点什么,却不知从何做起。妈妈对我说:“在我们国家,像阿龙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你要想帮助他们,就应该先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这样你才有能力帮助他们。”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长大后,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阿龙”们,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帮助他人的志愿者。

弟子规读后感9

  《弟子规》是其中之一。儿童读经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引导人们在无尽的历史中前进,是教育孩子培养忠诚和家庭风格的最佳读物。如果你能仔细阅读《弟子规》,真正理解《弟子规》的含义,他将对你大有裨益。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改编的。礼仪标准是一个人的基础。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一棵树只有根扎得紧紧的,才会茁壮成长。要成为一个人,一个人必须建立最好的道德。只有谦虚、尊重、善良和博爱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中立和不可战胜的地位。这就像绘画:一个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如果运用他的想象力,就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此外,我在书中提到了“胸怀宽广,努力学习。功夫一到,所有的颜色都会消失。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所以跟着笔记走。当被问及时,问出真相。”这几句话最让我感动,也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些也是我在学习中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不能拖延。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它对自身的影响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例如,我们应该很容易学会并背诵《弟子规》,但要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需要时间。一个人在工作中必须有一些原则。然而,他们在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限制。学习《弟子规》必须言行一致。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们必须把圣教会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然而,“早起晚睡。老来容易,珍惜此时。”告诉我们早上早起,晚上熬夜。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他就会从一个少年步入老年。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想更多的办法,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与时间赛跑。

  每次读《帝子·桂》,我都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帝子·桂真是我的好老师和好朋友。和他相处让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读后感10

  这个暑假,我看了《弟子规》这本书,很有感受。《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弟子的行为规范,它告诉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做人要守信、慷慨。

  先说守信吧,我可是一个很守信的人哦。暑假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约好晚上七点钟在羽毛球馆见面,可是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她还没来。我急得让妈妈打***妈的手机,可是一直没人接。妈妈劝我别等了,先自己玩吧。我不肯,我想起《弟子规》里的一句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我要讲信用,我要遵守诺言!我家和她家离得很近,于是我央求妈妈陪我去她家楼下叫她,我在她家楼下大声喊了好几遍,都没人应。当时我就像一只泄气了的皮球一样,很失望。妈妈安慰我说:“你是个守信的好孩子,她也许有急事去了吧。”我心里才舒服了一些。

  我平时虽然不是那么慷慨大方,但对于橡皮、铅笔之类的`小东西,我是十分乐意借给别人的。但因为我是一个很爱看书很爱买书而且很爱惜书的“小书迷”,所以我不怎么愿意将自己最最喜欢的书借给同学,生怕同学把自己心爱的书给弄脏弄坏了,因此有时就不太愿意把书借给别人。但是自从读了《弟子规》之后,我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认识到这是一种很自私很小气的行为,我为自己过去的表现感到羞愧。我准备开学以后把自己喜欢的一些书都带到班里,和同学们分享。我要做到《弟子规》里说的那样:人借物,有勿悭。这样,大家在一起都可以相处得很快乐,很开心,看着别人开心快乐的样子,我想我一定会比他们更开心!

  守信、慷慨的人会更受大家的欢迎,还会有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信、慷慨的人吧!

弟子规读后感11

  这月起,妞开始读《弟子规》。

  本来去年就想让她先读《弟子规》,可是她爸爸说:里面有糟粕,说什么父母不对也要听,不读也罢。我也没有深究,就先让妞读《大学》。

  但我自己经过阅读和思考,却发现《弟子规》还是一本很好的书,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出现目无尊长、不懂礼貌等缺点,《弟子规》可对症下药治疗之。

  为什么这么说呢?读读原文就知道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弟子规〉第一段。

  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现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大大忽略了做人教育。虽然也有品德课、政治课,却只是背书、考试,过后水过鸭背,什么也没留下,更别提深入骨髓的东西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最大失误。

  〈弟子规〉如何教孩子做人呢?这一段讲的是总的原则,后面还会具体事情具体说。总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能够做好这些,还有精力,才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这个总的教育原则,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的。机器人可以把全世界的知识放在自己的芯片上,但是他们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因为他们无法做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的教育,是要教育出一群机器人呢?还是要教育一群人?

弟子规读后感12

  “明明,别玩了,快去写作业。”

  “知道了!知道了!我马上去。”

  “你今天在学校中饭都吃了些什么菜,吃饱了吗?”

  “吃饱了,吃饱了,别老是问我了。”

  “明天周一,去学校别忘了系红领巾。”

  “我知道了!”......

  “妈妈你真是啰嗦,我耳朵都要长茧了。”

  父母的千叮万嘱,在我们心里就是“啰嗦烦人”;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却误解为“多管闲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这样兄弟之间才能够和睦相处。每次我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会记着给弟弟留一份。遇到弟弟不讲理的时候,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他凶,在和弟弟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分享和谦让。

  记得有几次放学和几个同学结伴回家,事先也没有电话通知父母,等到了同学家玩得忘了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结果让妈妈担心的到处打电话询问,最后确定在同学家才放心。

  还有一次妈妈和我聊天说起:说我从一年级到现在也学了不少兴趣班,可惜的是没有一项能长久坚持下来,对待兴趣课提不起热情,积极性不高,回来以后也不练习,结果都半途而废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出必告,返必面,居无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父母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自从知道这句话后,我决定改掉这些坏毛病,应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要轻易放弃!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发觉不了的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努力我想我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13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比如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以下是我阅读后的点滴体会。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 “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所以,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

  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养。

弟子规读后感14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15

  在我依稀记事时起,妈妈就给我讲经典故事,带领我读唐诗宋词。今年暑假又让我品读了《弟子规》。我还知道《弟子规》也是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它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告诉我们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因为书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会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一辈子探索和学习。《弟子规》中“父母唤,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妈妈给我解释这几句的意思是听到父母的呼唤,回应不能迟缓;父母指派的事要快做不要偷懒;父母的`谆谆教诲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和批评必须要接受顺从。读到这,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放学一到家,我扔下书包就看电视或打游戏。每次吃饭时,都是在妈妈再三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坐到饭桌上。我有时还埋怨妈妈,扫了自己的兴致。爸爸店里的生意忙的时候,偶尔让我接一下货,我却故意装作没听见,一溜烟似的跑了。记得四年级时,我和同学打架,还把同学的杯子摔碎了。放学时,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像往常一样接过我的书包,语重心长地给我讲道理,我不但不听,还很抗拒,不停地给自己辩解,还用手捂着耳朵不愿听。爸爸气得脖子上的青筋都凸出来了,刚扬起巴掌,又收回去。我见状竟赌气似的先跑回家,重重地把门关上,和父母耍起小脾气来。回想起这些,我现在非常羞愧,真想扑进父母的怀里,向他们说声对不起。

  读完这本书后,我就觉得有一位无声的老师在我的身后默默地教导我。我认为做为炎黄子孙,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不仅要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要活在千年的经典中。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心得11-23

弟子规读后感06-12

《弟子规》读后感06-16

(精选)弟子规读后感07-06

(精选)弟子规读后感07-07

【精选】弟子规读后感07-08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07-08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07-05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07-05

弟子规读后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