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时间:2021-01-14 19:30: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鲁迅先生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集先秦文化思想之大成的一部巨作,为诸子所共仰,更得后世之传诵。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我们且先不去探讨《老子》中诸如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之类的政治思想主张。光其中《道经》——对外界万物的审视,《德经》——对处事为人的剖析,就足够我们研究的了。

  在《道经》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课本《诸子喻山水》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了。的确,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对于“水”这一意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人最好的状态是像水一样目标清晰,朝着目标默默的努力,才能最终百川归海,功成名就。而为政同样应像水一样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和谐安康。最弱的人,集中精力于唯一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再强的人分心于太多事物,也可能一事无成。 另外老子运用了大量辩证的思想,阐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例如“曲则全,枉则直,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以为:事物的存在均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应充分观察事物的两面性。从正面窥视负面的情况,对于负面的把控,从而更好地了解正面的内涵。在《道经》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矛盾的手法。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中,重与轻,静与躁是两对矛盾体系,而重是根本,轻是其次,静是根本,躁是其次。矛盾之中又有主次之分的见解实属独特。于是,在当时人类对自然充满好奇和窥探的阶段,老子于正反互证之中得出了许多的真知灼见。其中不乏“祸兮福依,福兮祸伏。无生于有,有生于无”等发人深省的警世名句。

  在《德经》中,老子率先以“上德不德”开头,强调真正高尚的德行从不追求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形式上的“德”。这不禁让我想起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写道:“那些目不识丁的贵妇,以为喷上浓郁的香水便会抬高她们的素养,简直是痴心妄想。”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由于在《德经》中,老子主要阐明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与儒学经典《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相同。《德经》中也存在着争议颇多的地方。如老子本人最自豪的一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可以说很好的概括了老子以为最好的处世之道。前两条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而最后一条“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民族劣根性的本真体现。如今社会上太多太多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人的“懦弱,平庸,创新能力低下”,连鲁迅先生生前无助的彷徨,大声的呐喊也没能解决这一问题。原来这些劣根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种下。这也正是老子之悲哀,道家之悲哀。与儒家的“当仁不让”相比,怪不得只有孔子被世人誉为“圣人”呢。

  总而言之,《老子》作为“万经之王”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结构风格上都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了指导作用。《道经》生花妙笔,《德经》字字珠玑。其中妙理,只待后人评说……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子道德经名言名句08-13

老子道德经读书名言警句09-15

老子读后感2000字09-08

老子高中读后感1000字08-28

《道德经》2000字读后感04-06

《老子》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04-01

道德经的读后感1500字04-10

老子名人故事08-03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2000字精选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