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

时间:2022-11-12 17:40:51 读后感10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读过东野圭吾《梦幻花》这部推理小说呢?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几篇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

  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1】

  梦幻花是贯穿全书的线索,指的是那朵罕见的黄色牵牛花。牵牛花并不会开出黄色的花朵,但在江户时代,黄色的牵牛花确实存在,这是一个贯穿全文的有趣的推理悬念。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有些东西消失是有其原因的”。而黄色牵牛花的消失,正是因为其种子食用后使人产生幻觉,甚至招致杀身之祸。

  看过《白夜行》、《幻夜》等东野圭吾的小说后,在看小说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联想也许小说中某个神秘的女主角就是杀人凶手。然而,这部小说淡化了杀人的原因与动机,更没有像其他几部小说那样,对于凶手有着极大的谴责与痛斥。而更多的是对于小说中展现的亲情,对于责任,对于人生选择的感悟与理解。

  这部小说涉及了植物题材,可以说是东野圭吾作品里的一个新的尝试,而作品中对亲情细腻的描写也是东野作品中比较少见的。小说中爷爷知道尚人喜欢吃烤肉,特地攒钱买的尚人最喜欢吃的餐馆的烤肉券;爷爷在知道尚人他们在服用梦幻花种子后的制止;以及对梨乃的殷切期望,都体现了亲情。正是这种亲情,让后辈们能有看清自己要走的路,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明确的认识。

  小说中最不同的一点,是日本家族几代人对负遗产的坚守与奉献。可以说不论是蒲生还是伊庭家族,能将家族的使命传承下去,默默的坚守并付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经济发展、利己主义盛行的大的环境背景下,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是都在选择挣钱多、朝阳产业等,我觉得除了富二代、官二代、红二代等愿意继承家业之外,很少有人愿意继承一个没利可图、甚至有点危险的手艺、职业、甚至是责任。所以,但读到小说的结尾时,感慨万千,甚至有些敬佩。不禁然我想起之前看到的日本纪录片。说的是在一个偏远的村子里,为了让这个村子里唯一的孩子能更加方便的到很远的外村去上学,日本政府特意加了通往这个村子的地铁,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也许这两件事是完全不同的,但我同样认为这体现了政府、日本人对于责任的理解与看重。不禁有些感动。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东野的小说是适宜的读物,忙人闲人都可以一看,忙人可以在等人、坐飞机火车时看,一看进去就心无旁骛,少了烦躁和焦虑;对闲的人来说确是打发时间的良方。

  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2】

  严格来说,我并不觉得《梦幻花》是一部特别优秀的作品,它继承了东野圭吾一贯的温情节奏,虽然是说刑事案件,却没有凶杀案的血腥与冰冷,满篇充斥着的满是人性关怀的温暖。说实话,支撑这个故事内容成立的人设,如果放在中国的背景下,是基本不会成立。因为中国人目前责任感是普遍缺失的,尤其是这种一个家族三代人纯粹出于一种自发的责任感,以一种自觉自愿的态度去完成因为某种社会历史原因而遗留下来的使命,但是放在日本的文化环境中,竟然并不觉得违和。你会相信日本人真的会这样干,他们民族性格中的偏执也好、执拗也好,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那种自我牺牲与投入也好,如果站在他们保护自己的家族、民族、国家地立场上,是会闪烁着动人的光芒的。

  当然,故事的具体内容我这里就不剧透了,感兴趣地可以自己看小说。虽然人物关系的处理上,本人觉得不尽完美,但小说本身不难看。你会在第一章就被某一事件所吸引,心里留下一个问号,但谜底必然是在最后才会被揭开的。这是悬疑侦探小说的惯例,不需要我多说,只等读者自己去寻找乐趣。我想说的是这篇小说的核心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责任”,而且主要是指“负遗产”的责任。

  什么是“负遗产”?这个词之前并不常听到。我们经常说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我就先从这两个“正”遗产说起吧。

  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指的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引自360百科)。

  近些年来,“申遗”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兴奋点”。从政府到民间,人们一谈论起申遗就热血沸腾,甚至因为韩国人厚颜无耻地搅和,申遗甚至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各地各级政府为了文化政绩,同时也为了商业目的,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搜罗各种样式的`可能冲击这一世界性荣誉称号的项目,大到某种民间习俗,小到某种豆腐乳的制作工艺,无不搜肠刮肚地罗列开来,形成了一沓厚厚的申报目录。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约有200多个申遗项目,其中100个已经进入预备申遗清单,按照联合国一个国家一年只准申报一个项目的规定,我们的申遗壮举估计还得含辛茹苦地奋斗了上百年,方才能功德圆满。

  一旦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无不喜大普奔,能和遗产沾上边的,更是会找准了机会让自己沾沾光。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保护遗产人人有责。只不过花了如此大的价钱得了个“遗产”的名号,是否真的能更好地保护“遗产”,又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说具有巨大的“商业意义”还得两说。以2010年中国贵州赤水等六地丹霞地貌联合申遗成功为例,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其中湖南的崀山所处的新宁县为这次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该县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2亿元,这笔账算起来到底值不值,恐怕真的难以说得清楚。与我们的申遗热相反,英国2008年就宣布,由于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这或许值得我们参考和反思。

  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各级政府和商家是把“世界遗产”当作了“摇钱树”,大把投钱争个名分是受到了更为强烈的诱人的利益驱动而已,一旦成功,等待“遗产们”的往往是过度开发,甚至罔顾这些遗产的承受能力,日渐背离了申遗时的承诺和遗产保护的初衷。申遗只是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不是对(li)待(yong)“遗产们”的唯一途径。我认为对待这些“正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将关注的核心放在遗产的保护和继承问题上来。因此各级政府不应把钱花在“申遗”的过程中,而应放在保护和传承的行动中来。

  好了,“正遗产”问题谈论到这里,我的主题又跑偏了。接下来,来谈《梦幻花》这本书的主题“负遗产”吧。

  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3】

  上周在帝都出差,出差的路上把《梦幻花》这本小说读完了,东野圭吾写悬疑小说的能力真是厉害,一直看到90%的时候,整个故事的脉络才被理清楚,剩下的10%的部分则是对前面的故事做补充说明。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东野圭吾的小说,读起来就像是沿着河流漂流,漂流到一半,停下来,一下子切换到另一条河继续漂流,然后又戛然而止。重新换条河漂流,重复以上操作。最后在某个位置,理清了思路,发现原来所有漂流过的河,最终都是达到一个目的地——大海。这其实很符合社会的现状,人们不是全知全能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集造成了各种阴差阳错,进而让不了解这些背景的人看起来这些人很有神秘感。

  比如说里面有段话:

  但有一次,叔叔对我说,培育什么样的牵牛花都好,但一定不要追求黄色牵牛花。我问他其中缘故,他说因为那是梦幻花。

  梦幻花就是如梦般虚幻之花。硬要是追寻的话,会招致自身毁灭的。叔叔当时是这么说的。

  这段话读起来,非常有神秘感,对比之后了解到「如梦般虚幻」的具体含义之后,发现这样的话语所言非虚。但偏偏给我们这些不了解的人,一种极其神秘之感,甚至以为这种话有某种特殊的.非自然力量。有点像昨天刚开播的Sherlock第四季,Sherlock里的案件一开始给人十分神秘之感,但最终破案的逻辑却又能「自洽」。东野圭吾的魔力就在于写的小说能够很好的「自洽」,在这种自洽上前段时间很热门的《你的名字》就差了一丢丢,画面很好,故事也不错,但是逻辑上不能自洽。

  另一方面,《梦幻花》结尾揭示了一个惊天的家族使命,并非什么阴谋,而是为了守护世界之和平而在幕后默默工作的家族使命。这一点很像SHIELD,区别在于SHIELD作为Marvel的世界观中的情报机构十分知名,曝光度也是极高,并不符合幕后工作这一特性。

  上周二深夜我推送了一段文字,摘选自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我很喜欢。

  「这世上有所谓的负遗产,要是扔在那儿能自行消失,扔一边就行了,要不是这样,也总得有人接着。我去接也不是不行吧?」——东野圭吾《梦幻花》

  这跟那句经典的台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颇有几分相像。

  每个人有自己的目标,有让自己感觉到幸福的点,也有自己认为不得不做的使命。我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每个个体的自我意识觉醒,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把尊重他人变成基本的素养,对于「正常人」的定义也不再是那么的狭隘,对「边缘人」也不再那么的惧怕和歧视。更不会因为担心自己成为「边缘人」而委屈自己按照「正常人」的节奏生存,装作是「正常人」。

  这几天有句话,在微博上流行:很可悲的是,鲁迅的话到今天还没有过时。

【东野圭吾小说《梦幻花》读后感】相关文章:

东野圭吾《梦幻花》经典语录10-21

精选东野圭吾感言07-03

东野圭吾精彩感言07-03

精选东野圭吾经典人生语录07-03

东野圭吾经典语录07-02

东野圭吾经典语录10-28

东野圭吾的语录50句12-06

东野圭吾《单恋》经典语录12-12

东野圭吾《变身》经典语录10-21

东野圭吾的语录46条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