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广告业

时间:2022-12-11 02:29:58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创业故事广告业

  昆明25岁80后小伙广告公司创业的故事

创业故事广告业

  从3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入行

  马金迪的创业史并不复杂,他大学所学的就是设计类专业,不过他进修的并非广告设计,而是前些年正火热的室内装潢设计,毕业之后,他原本打算去韩国留学,但出国考察后他发现国外的环境与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太多不相符的地方,于是不得不放弃了在国外深造的机会。

  回国后,由于大学刚毕业,有着很多年轻人都有的浮,也许是为了磨一磨他身上的锐气,父亲把他安排到了叔叔的传媒公司,让他从最基础的设计开始做起。“最开始,只给我300块钱一个月,不过也是这段时间,让我得到了沉淀”马金迪回忆道。

  虽然一开始只是给他象征性地发点工资,但在叔叔的“调教”下,马金迪慢慢入行了,工资也从最开始的300慢慢涨到了600、800元/月,到最后离开公司时,他已经拿到了2500元。表面上看,这就是一个从新员工到老员工的过程,实际上,这是马金迪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到了公司,他才发现,当初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而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接触到了广告这个行业,虽然大学时学的是室内设计,但与广告设计还是有着相通之处的。马金迪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积累,他慢慢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规划,而且他从叔叔身上,学到了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做人的道理,也是为将来自己干一番事业奠定了基础。

  从“合”到“分”开创自己的事业

  虽然有家人的支持,但马金迪的创业之路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他的第一次创业,是与人合伙的。“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他需要我的业务,我需要他的技术,大家有合作的基础,就一起了,但由于我们经营理念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分开。”马金迪说道。由于对自己的事业有一定的期许,马金迪希望从人员配备到业务、设计有一整个完备的结构组成,想把它真正当成一份事业来做,而并非合作伙伴那样,只是想作为事业上的一个过渡期,最终两人因为分歧太大,没能继续一起走下去。

  紧接着,马金迪又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合开了一家餐厅,由于朋友之前就经营着一家小餐馆,而且两人关系十分要好,马金迪于是就只负责投资,全权交给朋友打理,自己则腾出手来负责广告公司的业务。可好景不长,或许是由于朋友没有开大店的经验,当员工一多,管理起来十分吃力,后来也退出了合作,马金迪只好自己将餐厅接手过来。面对两次的从合作到分开,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论多艰难,该自己一个人来承担时,就得自己一个人来,否则,或许会连朋友都没得做。现在,从广告公司到餐厅,再到连锁超市,基本所有的事情,马金迪都亲自打理,虽然繁忙了一些,但心里却轻松了很多。他希望自己的广告公司,在不久的将来,从人员配备到规模,都有一个大的改观,拥有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团队,这样才能推动公司的高速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他对事业的梦想。

  【创业感悟】

  “很多事情,如果自己不带头做,是做不好的”;“业务不管大小,都要用心去做,这样才能积累人脉和资源”,“机会稍纵即逝,抓到了才会赚到钱,市场的把握特别重要”。

  与许多年轻的创业者相比,马金迪无疑算是幸运的了,他在大学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设计专业,并顺利地完成了学业。经过短暂的磨练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不像许多创业者,是为家庭和生活所迫,而不得不选择自己打拼。虽然有着外在条件的优势,但在马金迪身上,记者看到了作为一个创业者对未来事业的憧憬,以及对自己事业的那份执着与激情。

  余海燕诚信敲开广告业之门

  跑保险攒创业金

  1995年,余海燕高考失利,到厦门打工。

  1997年7月,余海燕来到武汉,加入了平安保险公司。

  当时人们的保险意识并不强,余海燕不想“死缠滥打”,“如果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群,那就会‘做了今天,没有明天’”。分析过后,她决定给客户写信,“说不定可以用真诚的语言打动客户,而且也不会打扰他们”。

  之后,人生地不熟的余海燕,开始从网上、报纸等各个渠道收集武汉品牌公司的企业家名单、地址等。然后再写出一封封言语诚恳、真切的信件寄出去。无数封信件寄出去都石沉大海,她也开始怀疑起自己了……

  忽然有一天,梦特娇的武汉代理公司负责人竟然给余海燕回电话,让余海燕去找他。他告诉余海燕:“我对你的信非常感兴趣,是你的信打动了我,看到信我忽然觉得一直以来因为忙碌的工作,我一定忽视了家人的感受。我应该为我的妻子和孩子都买一份保险,来表示我的关心。”

  开广告公司初尝败果

  2002年1月的一个偶然机会,余海燕结识了仙桃老板彭松涛。彭很看好余海燕的开拓精神,说:“我们合作。我投资,你来经营公司,做出成绩了我们来分股。”

  一个月后,武汉新感觉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成立。

  问题接踵而来。“第一,团队没有凝聚力,我又缺乏管理经验。第二,没有自己的固定客源,需要花时间去大力开拓,可是精力不足。第三,定位不准确,此时的定位仍旧是按照以前的经验来定群体,却不适应市场。第四,根本没有经营广告公司的专业知识,所有知识都靠经营的同时,再临时充电,压力太大。”

  几个月时间,余海燕已经觉得筋疲力尽。公司一天天亏损下去,她也不忍心继续下去了。休息调整了半个月后,余海燕重新振作起来,先后到几家广告公司挂职学习。

  2003年,感觉已经可以出师的余海燕,又开起了一家新公司——武汉京燕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一个电话接下大单

  “东山再起的感觉真的完全不一样,因为我心里已大概有了个轮廓。”这一次,余海燕押上全部积蓄,不留退路。

  起初,公司一直默默地做着一些小单子。2003年底,北京紫竹药业公司在网上看到了京燕公司发布的经营项目信息。紫竹公司起先在电话里只是简单地咨询,余海燕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解答着各个问题,并且实话实说:“我的公司优势就在于诚信,公司虽然不大,也许论软硬件,我们都比不上别的大公司,可是我们的信誉却绝对不亚于大公司。你们的业务,我们会尽全力去做,哪怕只是1元钱的单子,我们也会投入100%的力量去完成。”

  余海燕没有想到,紫竹公司在电话里的一番咨询正是一种试探,紫竹老总对于余海燕的回答感到非常满意。之后,紫竹公司不仅一次签下近20万元的大单,还成为长期大客户。

  聊创业聊出大生意

  武汉的广告公司大大小小加起来有3000家左右,竞争相当激烈。“即使在生意中,我也从不与其他传媒公司进行恶性竞争,我们要靠自己的特色之路、个性之路,做成我们的生意。”余海燕自豪地说。

  一次,京燕公司一个业务员来到“一婵瑜伽会所”。会所老板说:“有很多公司都来找过我,条件比你们好的多的是,你凭什么能打动我?”

  第二天,余海燕亲自上门面谈。余海燕并不急于谈业务,反倒侃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说到动情处,会所老板也深受感动。

  两人越聊越投机。最后,会所老板站起来,果断地说:“行了,这笔单子我就给你做。”不久,会所与京燕公司签订了一份约30万元的年单。

【创业故事广告业】相关文章:

创业达人分享创业故事10-25

携程网创业故事04-29

肯德基创业故事08-06

淘宝创业故事06-08

大学创业故事05-28

烧烤创业故事08-10

煤矿创业故事11-16

豆瓣网创业故事03-04

创业故事(精选10篇)01-25

中年女性创业故事精选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