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语故事

时间:2023-04-14 18:53:20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小学成语故事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成语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成语故事15篇

小学成语故事1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

  【成语解释】: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成语简拼】:zzba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惴惴不安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大家都认为这是震南村第一个大灾难,愁眉苦脸,惴惴不安。(欧阳山《苦斗》六七)

  【近义词】:忐忑不安、惶恐不安、心慌意乱

  【反义词】: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死于公元前621年。穆公死后,秦国决定用177名活人殉葬,其中包括子车氏家族的奄息、仲行、于虎三人在内。这三人才能出众,对秦国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深受百姓爱戴,如今却要无辜被活埋,秦国人对他们无限同情,对统治者这种灭绝人性的暴行十分憎恨,他们无可奈何地创作了《黄鸟》一诗,来表达他们的悲哀和愤恨之情。这首诗保存在《诗经·秦风》里。它一共有三章,第一章写道: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湍湍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它的`大意是说;黄雀瞅瞅叫凄凉,一齐落在酸枣树上。谁跟穆公去从死?子车奄息好儿郎。这位奄息人人今,一百个人比不上。走近墓穴要活埋。

  全身发抖心里慌。那老天为何不睁眼,杀这好人不应当!如果可以赎他命啊,愿用百人来抵偿!第二章写道;“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瑞惴其?、彼苍老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它的大意是说:黄鸟瞅嗽叫凄凉,一齐落到桑树上、准随穆公去从死?子车仲行好儿郎、这位仲行人人爱,一百个人难比量、走近墓穴要活埋,全身发抖心里慌、那个老天没长眼,杀我好人太荒唐!如果可以替他死啊,愿用百人来抵偿!第三章写道;“交交黄乌。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于虎。维此于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傈、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的意思是:黄鸟瞅瞅叫凄凉飞来落在荆树上、谁跟穆公去从死?子车于虎好儿郎、说起子车?钢虎啊,百人相比没他强、走近墓穴要活埋。浑身颤抖心发慌、叫声那个老天爷,杀我好人不应当?如果可以赎他命,愿死百次来抵偿!

  “惴惴其理’这句诗,后来发展演变为成语“惴惴不安”惴惴。

小学成语故事2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小学成语故事3

  【汉字】熟能生巧

  【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基本释义】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褒义词

  【出处】《镜花缘》三十一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近义词】游刃有余 耳熟能详 得心应手 久经沙场 驾轻就熟 勤能补拙 笔走如神

  【反义词】半路出家 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小学成语故事4

  掩耳盗铃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小学成语故事5

  守株待兔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

小学成语故事6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

  【成语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成语出自】:《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成语简拼】:jgzn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惊弓之鸟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

  看到没有人的时候,马上又伸出来,像惊弓之鸟那么畏怯着。

  惋惜的是,我的朋友的高尚情谊,不能得到这两只惊弓之鸟的理解,它们竟一去不返。

  看来没有亲身经历空袭危险的人,是难以理解惊弓之鸟的恐惧心理的。

  【近义词】:伤弓之鸟、漏网之鱼

  【反义词】:初生牛犊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宵。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伤;它鸣叫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身伤心碎,使它心跳加速,两翼无力,体重失去平衡,正如人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子落地的`情况一样自然而平常。”

  后人根据上面的故事,做成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人,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小学成语故事7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

  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 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 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 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

  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 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

  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 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 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

  他们走没多 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 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 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

  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 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 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小学成语故事8

  成语:

  风吹草动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楚平王杀了大臣伍奢,又追捕伍奢的第二个儿子伍员。伍员得到凶讯立即乔装改扮,直奔昭关,准备到吴国去。不过,昭关已有重兵把守,伍员出不了关。伍员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巧遇父亲的好朋友东皋公。伍员在东皋公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夜间熬得须发全白。后来,伍员在东皋公的协助下,终于被他混出关去。

  伍员逃到一条大河边,他怕追兵赶来,就隐藏在芦苇丛中。过了一会,他见一只渔船溯水而来,急忙叫道:渔夫,渔夫,快快渡我!渔翁见他气度不凡,就问他的'真实姓名,伍员照实说了。渔翁很同情他,不但帮他渡过大河,还拿来麦饭、鱼羹给他吃。

  唐代有人写成《伍子胥变文》,用风吹草动,即便藏形来形容他逃亡时的情景。

  成语风吹草动,风稍微一吹,草就摇晃起来。比喻一点点动静,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小学成语故事9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军事上指,如果敌方占据来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引入对我方有利的地区,才可以取胜。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名将廉颇凭借长平关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屡次挫败秦军。

  秦国把坚守长平关的'廉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精心策划了反间计,使赵王对廉颇起了疑心,将廉颇撤换下来,派去了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秦将白起为了引诱赵括离开长平关,故意打了几个败仗后退走。赵括求胜心切,轻易杀出长平关,出城追击秦军,结果进入了秦军的埋伏圈。白起将赵括的40万大军断成两段,分而制之。

  赵括只好就地筑起营垒,等待援兵。其实援兵早被白起悉数全歼。赵括在营垒里苦等了40余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秦军故意网开一面,引诱赵括强行突围,结果赵括轻易离开营垒,再次进入秦军的埋伏圈。这一次赵括回天无力,全军覆没。

  在这里,秦军三次使用调虎离山之计。第一次用反间计调走了廉颇这只虎,第二次调赵括离开易守难攻的长平关,第三次诱骗赵括离开临时营垒。值得称奇的是,秦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连连得手,赵括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了秦军的圈套。

小学成语故事10

  狐狸和乌鸦

  一天,乌鸦得到了一块肉,正准备享用时,被树下的狐狸看到了。

  狐狸很想得到那块肉,于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知道狐狸狡猾,没有理他。

  狐狸接着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摇摇尾巴又说:“亲爱的乌鸦,你的嗓子真好,我最喜欢听你唱歌了,可以给我唱一首吗?”乌鸦听了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

  这时肉从乌鸦嘴里掉了出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儿走掉了,而乌鸦还在那里起劲的展示歌喉。

小学成语故事11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聪明的小男生,他只有十岁。一天他一个人出去玩,结果他走进了一个森林里迷路了,他走了好久好久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到傍晚的时候,小男生很饿很饿了,他很想吃妈妈做的饼,可这时候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能吃到妈妈做的饼呢?于是聪明的小男生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还在饼上点上芝麻。小男生看着看着,好像就闻到了饼的'香味,他想着自己平时吃到的香喷喷的饼,想着想着小男生就觉得自己不是特别饿了,他又沿着一条小路走。很快小男生的爸妈就找到了他,于是聪明的小男生回了家,还吃到了真正香喷喷的饼。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

小学成语故事12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买了一瓶好酒,于是请了很多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准备把这瓶好酒喝掉。这瓶酒非常好喝,大家都喝得很开心,喝到剩最后一杯的时候,大家都还想喝,可是让谁喝呢?

  于是,有人想了个办法,对大家说:“这样吧,咱们来比赛画蛇。谁先画好,最后一杯酒就让给谁喝。”大家都同意了,就在地上画起蛇来。有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到大家都还在画,就说:“你们还没画好呀,看吧,我还来得及给蛇添上四只脚哩!”于是他端起酒杯,一边喝一边又在地上画起来。他还没把四只脚画完,有个人也把蛇画好了,就抢过他手里的酒杯,几口就把酒喝干了,对他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什么要给他画四只脚呢?你现在画的不是蛇了,所以你不能喝这杯酒!”

  “画蛇添足”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这个成语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跟“弄巧成拙”一个样;想卖弄一下本领,反而把事情搞坏了。故事中的那个人就是这样,他已经把蛇画好了,为了添四只脚,反而没喝到酒。另一个意思跟“无中生有”相仿,蛇本来没有脚,硬要给他添上四只脚,这不是多余的吗?因此还有人用“蛇足”来比喻没有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小学成语故事13

  青蛙与蜗牛

  蜗牛和青蛙一不小心都掉进一口井里。

  蜗牛决心爬出去,可是井壁很滑,爬三步退两步。它毫不灰心,一步步向上爬着。

  青蛙看蜗牛爬得吃力,就劝蜗牛说:“像你这样进三步退两步,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别费这个劲了,听天由命吧!”蜗牛满怀信心地说:“不怕慢,就怕站。我虽然爬得很慢,但前进一步,就离井口近一步。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出去。”说完,又不停地向上爬着。

  天渐渐黑了,青蛙坐在井下,先是“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后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它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黎明。它抬头望去,蜗牛已登上井台。蜗牛望着那无垠的蓝天和大地,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而青蛙仍旧坐在井下,只能低头叹气,或者抬起头来仰望一线蓝天。

小学成语故事14

  摇头摆尾

  有一对表兄弟相处感情很好,表兄叫临济,表弟叫元安,两人年龄只相差一岁,是很要好的朋友。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临济遇事冷静,不爱虚夸大扬,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喜爱表现自己,性非常向、轻率。

  这一天,元安到临济家做客,临济设酒席招待他。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兴致很高。不知不觉,酒至半酣,元安非常得意地对临济说:“表兄,告知你一个好消息,你肯定会替小弟快乐的。”

  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说来愚兄听听。”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就要被提升了。”看着元安那副快乐忘形的样子,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也没有一句表示庆贺或恭维的话。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欣赏,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绝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这才想起应当回家了。他起身告辞时,临济却一把拉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弟,听我告知你一件事吧。有一条赤尾鲤鱼,样子非常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

  这一天,鲤鱼摇着头,摆着红色的'尾鳍,向着南方游去了。可是它这一去,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假如游到宽敞的河里,那还算幸运;假如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吗?”

  临济一番话,元安立即深感惭愧,自觉不如临济。

小学成语故事15

  拔苗助长

  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每天总是起早睡晚,辛勤地劳动,他盼着禾苗快快成长,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他总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未见长,心中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他一直在想:怎么能帮助禾苗长高呢?

  想着想着,想出办法了,于是美滋滋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田地里,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从早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都拔了一遍,他干得精疲力竭,累得腰酸腿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他拖着啤惫的.双腿,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兴奋地告诉家人:“你们等着瞧,今年的庄稼,哪家也比不过我。”

  妻子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禾苗快长,都往上拔了拔。”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跑到田里去看,糟了,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死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事物的本来规律,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办糟了。

【小学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小学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1-19

小学经典成语故事12-12

小学简短成语故事12-13

小学贬义成语故事10-17

小学常用成语故事10-14

小学成语故事12-12

小学常用的成语故事10-14

小学常见的成语故事07-22

小学课本成语故事12-20

小学成语故事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