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食俗常识

时间:2020-12-13 14:16:41 常识 我要投稿

清明食俗常识

  导语:你们知道吗?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哦。下面yjbys小编带你去看看有哪些吃的!

清明食俗常识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用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加入糖豆沙作为内陷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这“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清明食俗常识】相关文章:

中秋食俗 节日手抄报08-08

2017年春季清明养生常识10-27

雅与俗播音主持方式08-14

俗世奇人读后感02-15

麻食怎么做?10-07

宝宝辅食添加顺序08-14

何时添加婴儿辅食09-07

婴儿辅食何时添加08-31

半岁宝宝辅食食谱08-27

宝宝辅食添加指导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