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教育

时间:2022-05-18 09:04:36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精选11篇)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音乐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音乐教学的基本思想和理念。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精选11篇)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1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怎样让学生通过音乐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是高职校院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

  一、影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对音乐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

  在高职院校里、一些人这样认为:所谓音乐教育无非是上几堂音乐课、还有一些学生说、音乐教育对毕业文凭的取得关系也不大。因此平时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其实、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活动。大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性格、陶冶情操、音乐教育在此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和学生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也相对比较薄弱。而这些恰恰是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的关键因素。有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开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平时受音乐熏陶的机会不是太多。

  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时、音乐基础课的底子较差、有的学生甚至是在高三突击而学的、因此这些学生入学后、在音乐基础课的掌握方面、明显暴露出了“先天不足”的缺点。现阶段、虽然有的高职院校设立了音乐表演这个专业、纵观目前整个形势、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与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从具备音乐的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来比校、其结果是后者的优势明显大于前者、在某些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与音乐学院的学生甚至无法进行比拟。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教师在平日教学中的难度、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发展。

  二、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这充分说明了音乐在人的一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正好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节点上。而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与音乐教育可以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人格魅力的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望尘莫及的。现在音乐教育俨然已经成为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性格更加开朗、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三、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应该招贤纳士、把那些懂音乐、专业好、有水平的具有一专多能的音乐教师纷纷吸引到高职院校里来、把他们充实到教育教学第一线。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适当提高教师的各种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这些教师集中精力一门心思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学研讨交流会、让教师彼此之间交流教学的经验及学习体会。通过各种不断地学习与充电、提高教师教学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精编精选教材、实行教学改革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有的高职院校仍然沿用过去高等音乐学院的教材。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音乐底子薄弱、对音乐学院这种专业院校的教材学起来有困难。在学习中有些学生不求甚解、匢囵吞枣。这种后果往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

  长此以往、一些学生就失去了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高职院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措施、因人而宜、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编写或选用一些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通过音频、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音乐教学的不断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的机制。

  (三)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绝对不能停留在让学生学会唱几首歌曲、会弹几首乐曲的层面上。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把艺术实践当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比如成立合唱团、舞蹈队、乐队等形式多样的社团、给学生充分创造理论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把平时在书本上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社团为单位、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活动和比赛、给学生创造登上舞台、让观众一睹学生风采的机会。通过经常性的登台表演、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四、结语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音乐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音乐教学的基本思想和理念。21世纪、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要深入实践、不断探索新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2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首先取决于我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而音乐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是由音乐教育的内涵决定的。

  1.高职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教育不仅以人为对象、而且以音乐为传播媒介、只有通过对音乐的感受、鉴赏与创作等活动、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因此、音乐教育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教育活动传承音乐艺术、并以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特征;

  二是通过音乐艺术感染和教育人、以促进人和谐全面发展的外在价值为特征、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音乐教育同样具有这样的内涵。

  2.高职音乐教育价值的表现

  从音乐教育的内涵中、不难看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音乐本体价值和音乐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即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音乐教育的内在和本质是审美教育、其价值在于通过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等审美活动、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作美、达到轻松、愉悦、从而获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满足、以发挥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作用和功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受区域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对音乐教育审美价值的体验和认识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普遍重视不够、只对流行的或偶像的感兴趣。音乐教育价值是指音乐育人的价值、也就是促进人和谐全面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辅德、益智、长技、健体、助业等方面。

  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是指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思想品质上的价值、它是通过音乐教育潜移默化产生作用的。高职学生不能同其他类别的学生同日而语、在道德教育上具有其特殊性。通过音乐教育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传播正能量、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通过音乐教育弘扬主旋律、净化心灵、强化伦理道德观、提升道德素养;通过音乐教育凝心聚力、增强协助意识、整体意识和相互理解尊重、支持帮助的合作精神、焕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人格、扩宽视野。

  音乐教育在促进高职学生智力开发和提高认知水平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就是益智价值。通过音乐教育、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出来、并得以充分发挥、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高职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创造力是学生适应技能人才需求的不竭源泉、因此、发挥音乐教育的益智价值是高职教育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身心压力很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音乐教育、给其以美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康、进而调控情绪、情感、引发健康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独立人格和个性、树立健康审美观、成为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高尚人。同时、通过在优美或激昂的旋律中与体育教育结合、锻炼身体、愉悦心情。这是音乐教育的健体价值。从职业教育视角看、音乐教育具有促进就业和创业的价值。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唱歌、跳舞、打球等等这些个人的特长已与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艺特长”被成功地转化为了就业生产力。高职生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音乐的特长、爱好、无疑也是在求职大战中有了杀手锏。同时、通过音乐教育、了解音乐家事迹、可以帮助高职生在困境中进取、培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这正是一个创业者应有的品质。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高职音乐教育价值在体现审美性的同时、更加体现在塑造“人”上。其价值体系的构建既要符合职业教育和音乐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又必须由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所决定、更离不开音乐课程的具体实施和运行。

  1.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实现价值的高职音乐教育体系

  目前、多数学生受升学和学业压力的影响、高中时期音乐教育被中断、进入高职后、只有少数音乐教育与就业有密切关联的专业按照传统开设了音乐课程、其余专业要么取消、要么象征性地少量开设、并且教学极不规范。究其原因、主要是音乐教育的理念陈旧、僵化、缺乏对音乐教育育人价值的理解。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把音乐教育纳入其课程体系建设中。

  一是更新音乐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从人文关怀的高度、认识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是坚持学习和借鉴、继承和发扬、结合院校和教学实际、做到“国际视野、紧扣实际、本土行动”、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特点、做到“取长补短、借创结合、创出特色”;

  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关音乐教育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合理设置音乐课程、满足不同层次课堂音乐教学的需求。规范常规教学、通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内容、教学方法等将音乐课程与专业课程同计划、同安排、同实施、同评价;四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音乐教育模式、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课外活动、组织和建立不同层次的音乐艺术实践团队、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等传播手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音乐艺术美的体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水平

  高职音乐师资多是从不同中专学校升格留用的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不能适应高职音乐教育和学生的要求、队伍良莠不齐、师资分配上重音乐教育专业群、轻其他专业群、这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院校要加强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是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专业音乐教师与公共音乐教师互通、互融和互换、互帮机制、促进公共音乐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

  二是建立教师提高师德素质和教学水平激励机制、改变重知识技能轻师德教风、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边倒的现状、促进教师队伍全面发展;

  三是加大教师引进、培训力度、建立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考核机制、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四是营造浓厚的艺术及科研氛围、建立听课、教研常态机制、督促教师克服自我满足习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3.优化教学环节、提升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时效性

  实践性是音乐教学的显著特征、也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在属性。高职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接触、训练、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以不断改进个人经验;要遵循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规律、突出特点、把握教学环节、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益;要以学生的个人基础、认知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岗位需求为依据进行内容重组;坚持“歌唱技巧训练、由易到难;个人素质培养、由浅入深”的原则、注重过程、强化结果、融教、学、演于一体;选用练习法、欣赏法、讲授法和演示法等、加强音乐技能的训练。选用示范模仿比较法、观摩纠错比较法、自我与互评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培养音乐理论知识和学生音乐素养;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和感染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完整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直接感受运用声音、音色、气息、力度、节奏、速度所表现的乐曲思想内涵;利用网络功能、播放教学音像资料、强化音乐教学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生理感观、激发其积极心理因素、引导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纠正缺点。

  4.搭建实践平台、满足音乐教育价值体验的需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是最高的。所以,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更为重视、尤其重视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用到的内容。因此,了解音乐教育价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展开实际调查。通过调查、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交往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了解音乐教育对就业、专业学习的促进价值、从而促进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比重、加强校内实践教学。

  将教学内容按照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要求进行重组、整合与优化、加大课堂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比重。定期举办班级、院系的音乐会、沙龙、校内观摩交流、专业技能大赛及各类积极有益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组建学生合唱团、艺术团、开展歌曲演唱赛和声乐教学试讲活动等、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鉴赏能力、提高其认知能力。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氛围和环境。积极参与到当地的音乐文化市场发展和企业文化活动中、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组织学生观摩或参加各种文艺演出(个人、集体)、文艺下乡、声乐比赛、卡拉OK大赛、小合唱、表演唱、独唱、二重唱等和政府、企事业搭台的节庆、旅游促销等文化活动、让学生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或实践锻炼。利用校园媒体、进行音乐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知识宣传、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

  5.完善评价体系、促进音乐教育价值实现

  在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学评价和教育价值紧密关联在一起。一方面、教学评价受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评价手段和方式的正确合理运用、又能促使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来说、必须将教学评价有机的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建立活动档案、帮助师生展开自我反省、以促进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过程与终结相结合、分段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将着眼点放在教学活动中教育价值的实现上。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3

  一、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基础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多为高考中成绩较低的、学习能力较弱群体中的学生个体。他们学习音乐的途径较少、以致于乐理知识较弱、识五线谱、简谱、了解节拍的学生也非常少。他们高中阶段就养成不爱学习或者不善于学习的习惯、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网络、电视或广播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并未做到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没有投入感情地理解音乐、缺乏实质的音乐感悟。许多同学只是将音乐作为消遣和排压的一种方式、并没有投入精力的作为兴趣去深入学习、这也是高职学生音乐素养不能迅速实现提高的原因之一。在我国、一些歌词简单、曲风单一、易于传唱的歌曲比较受到青年人的欢迎、这样的歌曲唱起来、学起来相对简单、再加上他们音乐鉴赏水平和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又想讲时髦、跟潮流、受此影响、也使高职学生音乐鉴赏力很难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鉴赏能力

  提高高职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可以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感。这对学生今后接受全面素质教育有重要影响、学生如果能够将专注学习音乐的兴趣投入到学习其他学科当中、就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

  1.对音乐作品的鉴定和欣赏、以个人情感体验去评价音乐、是人们鉴赏音乐的基本方式。不同欣赏者在感受要素上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尽管感官大致相同、但是凭借不同的社会阅历、个人修养以及审美观点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因此、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既领会乐曲风格、又进入情境之中感受音乐节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俗语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据学生个性特点教学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各种教育方法和措施不断更新。欣赏音乐包含了对其旋律、速度、及其包含的情感以及人生体验的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进情境构建、用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渴望和学习兴趣。有时候利用诗词与乐曲结合的形式、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美好的音乐情境、更给学生提供了联想与思考的空间。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的画面结合优美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3.由于音乐具有不同类型与风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不同类别风格的音乐给学生加以欣赏。音乐中无论是豪放的、婉约的、还是悠扬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迷人之处、常常是越有情节、越耐人寻味的乐曲才越有迷人、令人神往。如今、单一的音乐类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需要、只有采取多种风格音乐共同鉴赏学习、才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尝试鉴赏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可以锻炼学生品鉴音乐的鉴赏能力、发掘在音乐方面的灵感及天赋。

  4.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目的。审美教育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性完美、情感丰富的人、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音乐鉴赏中、要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较好的对音乐辨识能力。有好的感知力、才能捕捉到好的音乐旋律及内涵、才能用音乐的思维思考。教师在选择鉴赏作品时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知音乐的美、将音乐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培养起联想想象能力。欣赏者对音乐的想象可以促进其自有思维、对音乐要素进行学习理解、不断丰富自身的想象力、领悟音乐艺术中所蕴含的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5.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是一个音乐欣赏者所必备的。只有具备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和音乐本身的内涵。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有的内向、有的外向、音乐具有感染人、激励人的功能、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感化人。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可以直达人的内心、陶冶人的情操。好的音乐有使人心旷神怡的功效、并且有益于的人身心健康。高职院校认识到音乐教育对职业教育以及对提高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培养的作用、有利于丰富高职学生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对高职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工作等都有十分钟奥的意义、教学改革也对教师提出新要求、音乐教师要深入探究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要、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4

  摘要音乐教育中关于器乐类的教育十分重要、高职教师应对于现阶段具体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因材施教、对于教学模式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职学生对于器乐的学习动力、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兴趣、因此就兴趣的植入方面扩宽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从根本的思想上将音乐融入生活。教学模式包括对于现阶段的学习情况的分析和融入一定内容的教学板块、让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将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将学习知识的能力通过日常的教学输出给学生、方法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都是长时间的工作、高职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模式可以采用综合素养发展模式、方法可以分为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和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同时进行可以高效的达到教学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应学生的对于基础能力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高职音乐;器乐教学;方法讨论

  高职音乐的教育模式需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器乐方面的学习、有些同学是具有基础的、但是更多的同学的基础比较薄弱、或者仅仅对于一两种的器乐能够操作、但是音乐是思想的学习、器乐更是对于方法的学习、学会核心的方法就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对于不同器乐的内涵进行解读、找到不同的方法来破解并且能够熟练应用、高职的音乐课程主要分为课前教师发放资料、对于课程进行提前规划、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进行初步的理解和预习、在课堂上对于重难点问题进行突出解答、要突出能力的培养和小组讨论的重要性、可以采用结对子的形式宣传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模式来加深感情并且互相提升技术。

  一、高职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模式的制定与分析

  高职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模式采用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对于现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有益于思维的开放化和能力的提升、现阶段社会上需要的人才是综合能力突出的、不需要只能够读书的书呆子、因此对于学生的器乐培养可以在小组的基础上定时的训练、并且以日常小测来督促学生对于器乐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步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开始、要进一步利用实践的方法和思想的引导来逐步替代强制的要求、强制的模式下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只有对于事物的看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才能够将音乐融入生活和思想。

  很多音乐界的大师并不是一味的靠操作性的练习和应付考试、他们是对于音乐思想的理解和内化、有位音乐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到:"对于音乐这个词汇或许我并不认为它是一门学科、他更像是我的一个亲人、我的每一次演奏都是在和他交流、将彼此的思想进行交换、这样才能让我沉醉在音乐的殿堂。"这句话也是点醒了更多在音乐殿堂门口徘徊的人、很多人靠着训练已经走到了音乐的大殿前、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发现音乐之门的眼睛和灵感、因为从基础课程培养的时候就已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的思想仅仅的想到的是曲子能不能弹好吹好、而不是对于音乐的探索和改进、如果理解美的理念就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改造美、不能够仅仅依靠前者总结的经验来循规蹈矩、要在遵循大规矩的状态下发展创新、高职院校之前大多是为了对口的培养幼儿园、小学或者中学一些院校的音乐老师、而一味的培养其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但是对于思想素质的培养却造成一定的缺失、教师作为直接接触青年少年的职业、要重视多元化思想的培养、不能够仅仅的在意知识的培养、更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在社会的优胜略汰中保留下来发展自己。做好器乐教育的改革工作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音乐思想的内化。提出优化改革音乐器乐发展的具体举措、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是必要的、因此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于实际措施进行改革、争取实现高职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

  二、高职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方法途径的分析

  (一)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进行课上教学。

  很多人不理解器乐的学习课程中如何开展小组模式、其实小组教学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模式、能够在交流中将思想相互融合、让组内成员更加的进步、小组教育的模式可以采用内个组的成员的器乐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合奏的时候可以各有所长、在日常的学习中每个组都可以有一个"指导员"、对于组内成员的基础知识和动作进行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提前接触教师这个角色、也能够为学生日后的素质和技能进行一个初步的训练、教师对于学生的分组要把握一个度、更要全面的了解组内成员的动向和发展情况、如果成员间发生一定的矛盾一定要及时的调解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吸收能力调整教学计划、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主要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途径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也是三个维度。

  从小组教学方法出发、能够将三个维度更好的进行链接、及时的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团队之间定期开展组会、也能够通过开会过程中分析的问题来改进下一阶段的目标、对于目标的制定是这个小组短期发展的动力、也是对于长期发展的一个规划、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学习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突破。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利用小组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定期组织评比可以让组内成员按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训练、这样的规划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品质。小组的模式下可以采用取长补短的形式、让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来发展自身的长处并不断的改进缺点和不足、小组内讨论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对于某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可以通过"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转化建立更高效的课堂模式。

  (二)自主学习模式是当代音乐课堂选择的一个发展模式。

  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将重难点提点过后、对于基础知识和一些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学习、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更多的考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现代青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基础知识点不仅仅要从书本上获取、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对于工作或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要及时的想到解决方法、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各种资源在学生上课之前提供相关资料来指导学生学习、随着年龄的增大、教师也可以逐步的引导学生练习自主寻找资源的能力、现阶段网络发展迅速、因此对于网络资源的应用和开发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网络上对于器乐的方法指导和发声的训练动作都能够检索到、因为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轮流值班制度和轮流组长制度、发展学生对于自身素质的培养、对于基础知识要及时的进行应用、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竞赛、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些音乐谱子提前的在网上搜索并进行聆听、音乐是需要手与耳的配合、就是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前期对于乐器的手感进行摸索、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而培养和引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可以以日常"拍皮球"为例来对于架子鼓敲打的频率进行初步的练习、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表现良好的、教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来激发其继续探究的积极性、维持其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的动力。

  (三)开展实践训练是对于音乐器乐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

  学习器乐就是能够打击相关的乐器让他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发出具有美感的声音、能够通过手和脑之间的配合碰撞出音乐的火花、在音乐殿堂的大门前需要打开音乐的大门、音乐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创新技能的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

  教师以更加贴近生活的训练作为教学计划、直到这一学年或者半学年的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培养以及对于音乐基本兴趣点的寻找。现阶段很多院校存在的问题就是由于经济成本的考虑而硬性的规定、让学生实践某几种或一种乐器、但是在实际的训练中应该对于学生有兴趣的器乐统一进行教学、给学生一个发展的机会让学生选择、让学生了解自己对于有一种或者某几种乐器的学习是能够进行下一步发展的、不实践就不能达到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也不能够说明自己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音乐能力的考量具有一定标准、让学生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够了解自己、才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才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学习模式下的探究方向才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明确。

  三、结语

  高职音乐教育中关于器乐教学模式的探究对于今后的音乐课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音乐这门课程的发展要重点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及时的制定计划和目标、对于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发展、对于学生的三观进行培养、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和素质观念、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全面发展的模式。高职院校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可以将小组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和实践能力培养等进行全面分析、将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模式进行推广、对于各地区的音乐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推进、基础进程的推进让音乐教育的发展逐步向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5

  一、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我国目前所开展的高职音乐教育活动大多还是采用以往的课堂教育形式。

  2.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要还是音乐教师作为主导、以灌输的方式将音乐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还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接受这些知识。

  3.这种传统而简单的教育形式、决定了高职音乐教育活动的一些问题较为明显。具体来说、这种音乐教育方式、无法全面有效地满足必然具有差异性的教学对象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音乐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整体较低、以及不同教师之间的素质差别、也都难以保证在同样的音乐课堂教育中达到同样的教育效果。

  5.过于简单的音乐教育方式无法深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高职音乐教育实现良好的有效性。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不利于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推进。

  6.这种教育现状、也造成了高职生学习在掌握音乐知识和提高人文素养方面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只是简单地听一听一些流行音乐、而对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以及演奏技能等却难以激发内在的兴趣。

  7.此外、高职音乐教育的音乐资源也较少、造成了高职音乐教育由于发展基础的薄弱、在未来发展和提升的能力也较差、没有能力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加大前进步伐。

  二、有效增进高职音乐教育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全面强化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推进教学体制革新

  1.从领导层面到直接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师、都要对高职音乐教学有着充分的认识、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

  2.高职院校要从上到下地明确音乐素质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从而在主要领导的带领和推动下、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加速解决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发展问题。其中、应当重点推动高职音乐教学管理体制的演进。

  3.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重从音乐教师和学生群体中获取革新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以此为基础、使得高职音乐教育活动的改革发展能够更好地符合实际需要和发展需要、实现科学发展。

  4.在全校范围内筛选音乐人才、对在校内外音乐活动及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并形成制度。

  5.在全校范围内设置音乐兴趣小组、组织音乐爱好者参加校内外各类音乐活动、音乐讲座、音乐比赛等。

  6.挑选有音乐杰出才能的学生进行深造、指派专业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辅导。

  7.创办音乐网站、音乐刊物、鼓励学生发表音乐作品、歌词、音乐评论、剧本、并派教师对网站和刊物进行监督引导。

  8.对在音乐方面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就业实践指导、鼓励他们参加就业培训、推荐企业实习。

  9.将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结合在一起、教会学生借助音乐排解心中苦闷、舒缓心理压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二)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保证音乐教育具有时代性

  1.大力推进音乐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阶段的我国社会来说、从经济领域到科技领域、从科技领域到文化领域等、都爆发出了强大的活力、促使音乐领域也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非常多先进的、符合生活实际的、体现时代特点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传播形式。这种状况为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素材和源泉。

  2.运用这些素材、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力量可以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作为基础、科学而合理地选择适合教学发展的音乐元素、全面设计和重构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在有效挖掘学生们参与高职音乐教育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有利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体系的拓展和丰富、使得时代元素注入到高职音乐教育里、增加该项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音乐教育力量

  1.为了有效增进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就一定要促使音乐教师的综合专业教学能力得到全面的强化。这就是说、不只是要帮助高职音乐教师全面加强和不断更新音乐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帮助高职音乐教学力量在教学能力上的增强。

  2.组织和开展更加丰富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活动、为音乐教师掌握音乐教学相关的、更加全面的多领域专业知识提供平台和渠道、保证教师不但能够掌握音乐和教学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更加广泛地了解和熟悉美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保证音乐教师成为复合型的教学专业人才、同时、也能够使得高职音乐教育更加有效地和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体现高职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四)加大教育硬件环境建设、全面消除发展瓶颈

  由于现阶段资源的贫瘠是我国高职音乐教育活动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应当全面加大教育投入。除了前面所说的要丰富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等软环境建设、也要针对性地加大高职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各项硬件资源的投入。通过推进音乐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硬件基础能够更好地为音乐教育软实力的增强提供更加优越的发展平台、更好地发挥软环境优化成效、从而使得高职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推进和提升。

  三、结束语

  从当前的高职的音乐教学实际来看、由于这项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在现实中却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发展障碍、所以、既要认识到应当加大这项教育的力度、也要认真落实革新进程。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全面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的高职音乐教学如果可以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发展的机遇、将能够有效消除发展障碍、实现科学发展。为了保证高职音乐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高职院校就一定要认真思考改编高职音乐教育以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力量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将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切实落实在教学实践里。相信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将会明显提升现代高职音乐教育在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利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6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多样化、对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在就业市场日趋饱和的现状下、高职音乐教育只有从自身出发、积极寻找对策、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就业现状;毕业生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自我国1999年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至今、大学生的人数较之扩招之前翻了十倍不止、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了“大众教育”。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来讲、这降低了大学的门槛、使高等院校变成了国民教育。但同时、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更甚至造成文凭贬值和高等院校的信誉度较低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也在逐年被提高、而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目前的教育体系与市场的就业需求导向完全脱节、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二、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音乐教育专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专业、各大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几乎都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加之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很多的高职院校也设立了音乐教育专业、这使得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四川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2011年、毕业总人数为115人、就业人数为100人、就业率为86.9%、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43.8%;2012年、毕业总人数为130人、就业人数为122人、就业率为93.8%、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38.4%。贵州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2011年、毕业总人数为185人、就业人数为173人、就业率为93.5%、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46.2%;2012年、毕业总人数为181人、就业人数为160人、就业率为88.4%、且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为37.5%。从以上两所不同地区高校的就业数据可以看出、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高达90%左右、但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比例却只有40%左右。

  三、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旨在培养较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注重音乐教师的专业性和师范性。而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不能仅仅着眼于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与音乐相关的行业还有很多、例如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文艺团体、音乐编辑、演艺经纪、教育管理、群众艺术等各大领域。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大繁荣的今天、社会对各类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在培养目标制定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就业领域已趋于多样化这一现状。

  2.毕业生综合性能力不够。从以往的就业资料分析、很多的用人单位都需要综合性能力很强的人才。虽然很多的学校在提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具体的知识传授为主。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被动的接收知识、不善于主动自学自修;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从学校的教学体系来看、教学内容普遍滞后、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等效果来看、与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

  3.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课程结构设置应该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而最终目的是为了迎合社会需求。首先、音乐教育专业的通识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从事音乐教育类工作、不但需要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更重要的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理性的逻辑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社会上普遍的认识就是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不高、所以在这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其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加的具体化、系统化。目前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偏向专业技能、而在教育理论课程以及针对未来工作中实用性较强的技能课程方面比较缺乏。

  四、促进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音乐教育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以应该充分的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要以培养“面向21世纪、培养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使之成为基础音乐教育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目标。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的更行人才培养观念、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整合课程资源、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2.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政策的调整和变革、目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严峻。所以、首先要使学生能明白目前的就业形势、使之能正确的对待“就业难”这一现状。其次要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很多的毕业生因为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练、对就业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一味的追求留在大城市、大单位、追求高薪、而对基层、边远地区抱有排斥的心态。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3.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行业也应运而生。在就业方面、可以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开设专门的创业指导教育、鼓励学生走出去自主创业、不要将学校作为唯一的就业渠道。

  五、结语

  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高职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将教学体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重新调整培养模式。发展职业技术特点、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准、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7

  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对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高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促进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演唱技能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他们可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促进高职音乐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重要的教学理论、其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对高职音乐教学的开展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多元智能理论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学家智能等、它们相互独立、是个人在遇到某些问题时、为解决难题、突破困境而产生的创造能力。该理论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二)高职音乐教育的要求传统高职音乐教学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有不利影响。新时期、随着整个社会对高职音乐教育的要求提高、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善于开发学生的多项智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创编、演奏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为有效地融入学习之中、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音乐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意义

  在新形势下、整个社会对高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支持、其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市场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将该理论应用到高职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高职学生在音乐理论知识、表演技能、韵律感、节奏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采用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强调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而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充分利用优势智能、弥补劣势智能、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为高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职音乐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综合技能的提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智能、教学中要善于组合多项智能、为整个社会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采取以能力为中心的模式、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多项智能的综合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三)提升高职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整合学生的多项智能、进而有效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高职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高职音乐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对策

  为更好地培养实用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其教学活动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重视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开发通过开发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可以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加深对音乐理论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而提高其音乐表演能力。“身体—动觉”智能主要指开发学生躯干和四肢的能力、使其控制好身体的每个部位、配合音乐教学内容正确展示动作。同时、将音乐演唱、舞台表演有机结合起来、掌握音乐学习、训练、表演技巧、把握每个学习的要点、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激发高职学生的多项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多种智能组合、这为高职音乐教学提供了指引。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的多项智能、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音乐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策略、让学生熟练掌握音乐演唱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多项智能、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音乐教学不仅强调音乐教材内容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增进相互了解、取得更大的收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演技能。音乐学习、表演、欣赏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可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和锻炼、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生的音乐基础、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把握这些内容、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学生有效学习音乐知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在高职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使其把握自身的优势、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注重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作用、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应该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不断提升学生演唱和舞台表演的能力。深化其对高职音乐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使其拓展人际关系、丰富生活阅历、有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高职音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的能力差异。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音乐演唱能力、智能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任课老师应该认识这些内容、考虑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例如、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技能、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突出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让高职音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发挥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高职音乐教学的各项内容、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潜能、善于利用创新思维模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位学生、挖掘学生的优势智能、改进他们的劣势智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活动、重视学生音乐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多项智能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可以轻松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四、结语

  总之、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任课老师应该重视该理论的应用、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而使多元智能理论得到有效利用、提升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我国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为高职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来看、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想全面提升高职音乐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就必须深入研究分析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从而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一、我国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缺乏目标定位

  缺乏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给正常音乐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学校缺乏目标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定位不清晰、现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都是模仿普通高校的、这虽然是显著趋势、但高职院校并没有将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合自己的改革、从而出现教育雷同化现象。

  第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职业化人才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比较大、如果没有认清这种差异、学校就会走入人才培养的误区。高职院校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仅仅把自身当成是低级本科教育、这对音乐教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职业型音乐人才。总之、缺乏目标定位是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

  (二)音乐教育管理的缺失

  当今的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创新和变革、需要音乐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定期开展实践活动的意识。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改善音乐教育的效果、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受到束缚、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注重自己的感受、也要将学生的思想变化摆在首要位置、否则学生的创造性就会被禁锢、对其音乐素养的提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音乐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欠缺是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高职院校的局限性、很多高校教师更愿意到普通高等院校就职;

  第二、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教师的数量并没有跟上、导致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欠缺。

  (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问题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有限、其音乐素养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往往更加侧重音乐理论知识、对实践重视不足、导致音乐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匹配。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一)不断创新管理音乐管理思想

  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音乐教师要认清音乐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差异之处、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利用分权的管理模式来代替集中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二)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始终保持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音乐知识、探索新的音乐理论和相关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管理方式、形成音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音乐教師要同时兼具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意识、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使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三)加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音乐教师队伍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校外引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学校应该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作为吸引人才的条件、为外来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给他们营造发展平台、提供进修机会、这会是提升现有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从外面聘请音乐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另一方面、选拔优秀骨干脱产或者在职培训、这样能帮助音乐教师掌握更加前沿的音乐理论知识、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完善音乐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音乐教育管理学分制度。学生能否获得音乐这门课程的学分、不仅要看最终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综合考虑他们在平时的课堂表现。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大学生素质拓展报告作为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制度性保障。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学习和生活目标、学分管理制度则是促使学生建立人生目标的有效手段。

  第二、建立学分档案制度。学分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但它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最终因素。学分档案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各项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五)建立健全音乐教材体系

  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还包括完善和创新音乐教材体系、科学合理的音乐教材体系同样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就音乐教材问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自己对音乐课程设计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建议、然后学校要整合各位教师的合理意见形成初步的教材设计方案、最后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外来专家的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细致修改、形成更加科学的教材设计方案。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计划要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教材体系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六)加强学生的音乐人文教育

  从某种方面来说、音乐同语言和文字一样是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音乐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同一首乐曲中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来、所传达的情感也是有差异的。音乐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作品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作品的现实意义以及自身的感悟、这样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创作中更加富有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原有的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音乐课程的发展、否则就会对学生的培养和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比如、更新音乐教育管理理念、完善音乐教材体系、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等、这是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9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现状

  (一)培养目标的含糊性

  教育中、作为组织教学过程的依据、培养目标是保证高职音乐教育高质量的基础。然而在实际中、高职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很清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他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普通的高等院校培养的是高级理论人才、音乐教育家等、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实用型人才、即能够快速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才。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高职音乐教育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在强调以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今天、高职音乐教育片面地采用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的模式来培养人才、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样不仅导致高职音乐教育缺乏特色、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而且高职音乐教育的学生质量也不会太高。

  (二)教学模式的单调性

  由于高职音乐教育的起步比较晚、规模上比较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大部分还是模仿了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担任了“说一不二”的角色、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变得非常被动、难以主动去接受新的知识、于是“填鸭式”教学就会出现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其次、由于没有对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进行具体地分析、因此在传统的理论知识教授中、教师们就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迎合性、没有考虑学生在以后社会上就业和创业的情况、没有考虑所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这就导致教学的相对盲目性、不利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课程设置的随意性

  目前、在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中、音乐课程都是以“公共选修课”的身份来供学生们选择的、这就导致了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处于一种比较尴尬被动的状态。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出了音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而且不利于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在大多数学校中、音乐课程多以音乐欣赏的形式来呈现、而且音乐课程课时的安排总体偏少、可以供学生们选择的课程比较单一、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学校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不无关系。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建议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对高职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教学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以及音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针对以上几个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对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理念、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时代、我们感受到教育观念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的得失与进退。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高职音乐教育必须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全球性的发展方向。第一、把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作为办学指导思想、遵循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规律、高职院校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第二、在定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时、既要考虑到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又要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出既有个性和创造性、又能在社会上“实用的”人才。

  (二)革新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育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拘泥的教育只会教出呆板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作为教师、其教育出的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而且是具有高素质、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学生。因此、我们可以开展灵活多变的教育活动、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我们可以积极倡导、帮助学生成立合唱团或者乐队、鼓励他们多进行音乐方面的创作。我们还可以组织音乐方面的讲座活动、让学生们与音乐专家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向他们请教和学习音乐知识。

  (三)科学设置课程

  课程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职音乐教育必须重视课程设置。首先、可以建立专门的艺术教研室、对音乐教育研究提出科学的培养方案、并编写科学的教材及大纲、把音乐教育融入到基础课程教学中。其次、改善课程设置结构、在增设公共选修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音乐选修课、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与音乐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较差、我们要加强音乐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基础、然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专业课程、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不能抛弃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高职院校还需要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摸索、积极改进音乐教育工作、完善音乐教育体系、探索音乐教育新模式和教育活动新形式、不断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逐步完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事业。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10

  一、应对措施

  (一)完善教学模式就音乐本身而言、其已经成为一门艺术、而艺术必须依靠实践才能够变得突出。很显然、艺术实践已经成为了教学工作者的眼神。基于艺术实践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其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可以对音乐教学工作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增多实践课;

  第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以活动为主:邀请音乐专业人员开展讲座)。同时、为了完善教学方式、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类型的音乐演出、通过一次次的锻炼、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建立信心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性。

  (二)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按需设置。在进行课程设置之前、要对社会具体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调查、这样才能够明晰社会需求以及具体的方向、在对调查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后设置课程和内容。其次、合理安排大课堂理论教学。理论大课堂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最终养成未来成为音乐工作者的能力。很显然、理论大课的实施、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还可以降低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以及学生个人的经济消费。

  (三)合理选择教材上文中已经提及到、多数高职院校其学年设置均为3年。对于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类别而言、3年制的音乐课堂其本来课时就相对较少、所以、所选音乐教材的合理性尤为重要、能够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加个人音乐掌握能力。同时、在选择教材之前、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不能出现“概而全”的问题。部分学校均存在概而全的问题、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经济负担、还造成了专业知识的薄弱化、学生渐渐养成什么都学过、但是又什么都不精的局面。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要求高职院校要集合学校发展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将音乐专业类非必要课程取消、或者将相近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合并。同时、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可以集合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开设一些更为新颖的音乐课程、例如音乐制作、产品设计等等。

  (四)丰富教学手段想要保证教学手段足够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打破固有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听、且死记硬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内容、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歌曲演唱的训练方案、不但能够发挥所学、还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性技能。

  第二、课堂内、外相结合。课堂内外的结合、实质上就是将理论、实践结合。

  第三、开展多媒体课堂。多媒体、是新时期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引入其中、根据课堂内容将一些相对较难的知识通过多媒体体现、多媒体中不但能够涉及到文字、还包括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现音乐活动多样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必须坚持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原则。同时、重视学校各种社团活动。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包括很多种、例如舞蹈社、话剧社、书法社以及各种类型的歌唱比赛等等、这些社团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需要使用音乐、所以社团活动需要依靠教师进行一些专业性的知识讲解、不但能够提高活动质量、还可以拓宽教学环境。

  (六)优化师资力量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所以想要做好课堂内容培养、就必须注重师资力量的实现。

  首先、学校要提高其招聘工作的门槛、多招聘专业知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评价方式改革。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但是却一直未被发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评估体系的缺乏、新时期的教学评估体系、可以综合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评价以及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

  第三、增加外出学习机会。对于教师而言、定期外出学习、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通过改善自身提高教学效果。

  二、总结

  综上所述、在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音乐艺术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大发展、就应该围绕提高学生就业率、拓宽学生就业面来做文章、坚持工学结合、全面推进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优势专业、精品课程和名师课堂、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出被社会认可、接受的合格音乐人才、不断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社会贡献率。众所周知、音乐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功能。学生在音乐专业课的学习中、应该在了解正确方法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大量的基础性作品、并通过现实中的实践演出强化自身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正确的方法。还要根据自己所学、准确地找到自身定位、从而能够适应现实市场的需求、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以上就是本人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工作进行的分析、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11

  [摘要]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对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本文就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能力培养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音乐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新课程、给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致使学生艺术素养普遍偏低、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高职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而应当更具有针对性、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地贯穿到音乐教学结构中、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高职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使大学生自身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对音乐还处在“不完善的感知”状态、因此、在于如何培养其感受音乐语言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审美感官的感受能力、即感受节奏、旋律、韵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能力。音乐欣赏单就感官而言、音乐的外在形式美、能直接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情感反应、使之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主体的审美要求。

  三、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各个学科体系和教学思想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也成为重点。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着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爱学、乐学。

  1.用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花朵、是艺术的精灵、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音乐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其他教育所不及的、它更能促进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通过巧设提问、启发、对比、讨论、解析和表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据学生所感知的社会、自然、艺术、生活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理解掌握的音乐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科学认知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例如、在欣赏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时、为了更好地感受中国音乐中“意境”的美、在介绍此曲创作背景及技法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及通过幻灯片播放“月夜”、“春江花潮”等相关图片、把音、诗、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此情此景的音乐感染中产生强烈的联想冲动、激发想象的欲望、在音、诗、画交融、视听互补中、想象思维不断升华。

  2.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音画交融、视听互补、即兴创作等教学手段、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激发起学生更深层的情感反应、达到富有创造性的一种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四、音乐教育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体现其社会交往价值、通过上课、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1.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前提、但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缺乏自信、他们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更谈不上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音乐这门独特的情感艺术、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表露自己的学生、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内心的感受、从“当众、自信、有表情地表现”开始、在自由的表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和勇气。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挑剔、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支撑点”、为他们鼓起自信的风帆!

  2.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社会交往中、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人与人才可能平等互助、可以说、尊重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基石。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关注自我相对较多、因此容易造成“惟我独尊”、漠视他人甚至傲慢无礼的现象。这也是造成某些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受挫的原因所在、因此、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十分重要。

  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还应理解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这些教育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互相尊重的意识会逐步提高、能自觉地以尊重他人的态度投身到音乐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职院校中、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大多是以集体方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同龄人之间的特殊情感经常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互动配合表演等集体活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包容、乐于交流、互为依靠。共同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利的学习关系。合作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的乐趣、体会到集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4.培养学生的分享行为

  为了使学生的行为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被人羡慕时的喜悦、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等多种内在情感、教育学生重视别人的要求、珍惜别人的赞美、学会尽力满足别人、主动赞美别人、共同分享成功和快乐、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分享、共享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必须具有的意识和基本的行为、这种意识和行为将伴随他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勿庸讳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精选11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论文08-15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11-08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思路10-13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优秀论文09-11

谈谈高职院校汽车保险论文09-20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08-19

高职院校讲坛文化构建的论文10-18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10-0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策略10-23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改革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