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论文

时间:2020-10-07 12:39:37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论文

  一、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论文

  中国大学的体育课程发展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比较大的变化,而现在发展脚步依然不断前进。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学校所沿用,其模式是自选项目、自选时间、自选教师,这给大学生创造了非常开放的环境,使得大学生本来就有的大量自由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安排,也让大学生觉得得到了自主权。不同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指导能力也是学生选择适应自己学习方式的项目的重要依据。“三自主”选课方式使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较好的体现。价值取向呈现了个性化的特点。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俱乐部”模式也由于其自由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更多学校所接受。在地处偏远的农村或中小城市,其大学的体育教育仍然是按照旧时大班制的上课模型,跑圈、做操等等形式不但使大学生没有上课的欲望,老师也没有教学的乐趣。随着人本主义在我国的引入,广大教师都意识到大学体育的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说不同认识水平、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以及不同的情感、兴趣、生活背景等等的个体差异对整体化教学的影响。所以,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为进一步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重点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愿。有在大学生中做出的问卷调查显示,希望开设的体育项目不仅包括了网球、体育舞蹈、健美、格斗等等这些新颖的体育项目,还有对传统项目的升级学习,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篮球和排球等等。而中小学经常开设的体育课程如铅球、跳远、跨栏这些竞技要求高但审美和实用性不高的项目成为了冷门。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追求是与时俱进的,而且他们也有自己对体育项目的看法。只要能提高体育项目和教学的多元性选择,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其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

  二、探究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法

  第一,大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应当不同于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提出了具体、实用的目标,才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所以,大学体育的课程改革要注重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其互相促进。课程改革还要注重学习内容的文化性,增加更多人文素养而不是技术锻炼,试图培养大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的归属感以及尊重他们选择的变动。课程改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实用性特点。很多大学生都开始有意识地自己进行健身或晨跑等体育锻炼的活动,此时不仅应该鼓励这些学生还要适当、适时提出体育锻炼相关的误区和要点,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私人的体育锻炼,也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良好沟通关系。从这几点进行课程目标的重新设置,才能有效提高各个高校的体育课程的接受度,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青年人的体质。

  第二,在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专业知识。

  因为每个体育教师的特长都不一样,有的教师可能博学多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更多的教师可能只熟悉某一种或两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教学。让一个篮球专长的教师去教学羽毛球,不仅是对大学生的不尊重,更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在当前大学校园中,普遍青年人的身体素质不高,所以强求身体素质提高之后才能进行专项体育项目的学习是不可行的。几乎每一项运动项目都包含着身体素质的基本要素,通过专项的学习既能够提高专项技术技能,也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两者相辅相成,因此通过专项来提高基础也更有效率。况且,一个人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这个项目的喜爱程度,如果热衷的程度足够,那么再差的身体素质都可以被一步步地提高。因此,少而精的教学内容就已经足够了,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一种技能,增加对这个项目的喜爱程度,然后通过自学成才,这样才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终极目的。

  第三,除去必修课形式的体育项目“三自主”的形式,大学体育课程还包括了范围很广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通常都趋向小班教学,人数限制在30~40人以内。它的课程比必修课更加开放、灵活和多样化,除去体育项目的学习进修,还包括了在体育视野下的各种审美培育等等。选修课的特点是在时间安排上非常灵活,不仅可以根据季节,还可以根据热门程度进行排课。选修课的教学形式多样,既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又适合学生的发展。比如篮球比赛指导与欣赏、冰上运动与欣赏、铁人三项体育综合训练、排球裁判的教学等等。

  第四,增加体育协会的数量和规模,给予这些自由的体育协会专业支持和力量。

  体育协会多元化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体现了大学体育的开放性。它完全是由大学生自由组建,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觉参加这些社团,不具有任何强制性。大学体育的课程改革,正是提供了体育协会发展的温床,使它在非正规课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体育协会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课外延伸和补充,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和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兴趣特长的养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此时,大学的体育教师应给与这些社团尽可能多的专业指导,以及有选择性地向他们推荐校级或以上的大型比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全力支持这些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

  三、结语

  大学体育的课程模式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来逐步体现的,所以,设置一个能涵盖绝大部分高校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是重点,这样能使大学生们有参加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体育课程的改革体现了更为实用和具体的课程目标,包括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领域;在每一门具体课程中,不仅能体现本门课程的特殊用途,也能够全面达到总体的课程目标。所以,应当前大学体育的学科性质和课程目标的多样化要求,其课程模式必然是多样化的,也必将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以“三自主”或者其它如“俱乐部”等多元形式进行的授课活动,将会逐渐取代集体参加的大学体育课程的形式,这可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提升整体的学科地位,最终培养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真正意义上做到体育教育的终身化。教师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不仅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专业帮助,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造就全方位的大学优秀人才。此外,建立体育协会,聘请教师担任这些社团的指导老师或专业教练等等,都可以让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今后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连同素质教育的理念一起,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切实落实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课程模式改革下的体育教育论文

2.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改革探究的论文

3.利用STS课程改革体育硕士教学模式的论文

4.管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论文

5.工商管理运筹学课程改革探究

6.职校基础会计课程改革论文

7.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环境改革研探究论文

8.浅谈民法学课程改革论文

9.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