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论文

时间:2020-08-27 16:56:12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与教师专业化和专业设置的拓展相适应,高师院校要突破课程结构的单一和其功能的狭窄,根据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加强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取向,调整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建构适宜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课程平台。

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建立的高师院校大部分已升格为本科院校,其中的少部分正处于升本的过渡期,同时,有大批中专学校新升格为高师院校。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处于专科层次的新老高师院校从战略上考虑,多选择走内涵发展与外向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以教师教育为基础,开放办学,着力于多学科和应用性,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型的人才。相应地,在专业设置上积极寻求教育类以外的专业以拓展办学空间。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办好教师教育专业,提高师范生素质,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仍是新老高师院校的核心任务。因此,要注意人才培养的整体协调,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995年7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师专科三年制和二年制教学方案(试行)。规定高师院校设置: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形成“六大块”课程系统。这一课程体系与培养一专多能的农村初中教师相适应,解决普及义务教育农村地区教师急缺的问题,并在结构上进行了大力改革。总结构中学科专业课程只占40%至50%左右,并使教育课程占到15%左右,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课程相对协调,对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高等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迅速发展引起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的变化,课程体系又面临调整。为此,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与多种课程模式和资源的协调。在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下,由于办学功能扩展的需要,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将在高师院校共同发展,培养目标具有多元化特点。可以将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及某些专业基础课程统筹共用,发挥已有的教学资源优势,同时也要避免用师范专业的课程模式替代非师范专业的课程模式。

  (2)知识领域的广博与课程内容的精练。根据现代高校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在专业课设置方面应从强调专业对口向拓宽专业口径转变,改变过去专业方向过窄过细的设置方式,打通专业基础课,以增强专业的适应性。由于专科课时的局限,在课程门类增加而课时不能膨胀的情况下,要精简课程内容,兼顾课程开设的数量又兼顾课程内容的质量。

  (3)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未来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结构比例。同时加强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的改革与建设,强化针对性和实践性,突出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一个目标统一、结构合理、内容体系完整的教育学科课程体系。

  (4)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专业课与教育专业课的比例。课程类型单一是我国高校课程设置的一大通病,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也存在必修课占绝对多数、选修课很少,理论课居多、实践课偏少等弊端。应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以及课程自身的特点来确定课程教学时间的长短、教学时数的多寡,可一个学期甚至更长,也可半个学期甚至几周或者只开设专题讲座。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才能保证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的完整统一。

  (5)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高师院校要培养具有宽厚知识基础、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良好的现代教师专业素质并善于迁移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加强综合教育,强化实践,着力打造迁移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课程体系改革的总目标应是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6)注意课程设置的时效性与课程的及时改造与更新。客观上看,课程设置应该与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课程的及时改造与更新对学科建设、学生就业影响较大。要及时进行课程设置的社会需求调查,加强课程设计的研究,形成课程调整的灵敏反应机制,确保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前瞻性、有效性。

  (7)区分本科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与专科层次的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不同。由于师范院校专业类型以基础学科为支撑,高师院校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长期以来存在搬用本科的做法,只是在数量上微减或削减其它课程保学科专业课程数量。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专科的课业负荷,另一方面也使课程教学的质量累于数量而不能提升。专科课程应注意基础性、方法性与适用性,避免过深、过难、过繁,不宜贪求学术性。

  2.高师院校课程结构的改革

  我国高师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板块:一是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公共政治课、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体育等,保证必需的文化知识。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门学科教学而开设的系列课程,如中文专业、英语专业、数学专业的课程。三是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是教师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与技能。由于课程观的不尽相同或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各个学校的具体结构也不完全一致。例如,强调在基本学习要求满足的情况下适当照顾学生的个体愿望,则采取“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科学科课程+选修课程”的模式,强调立体化的培养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则采取“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的模式,而这几块课程又有必修与选修、隐性与显性的划分。

  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中,有学者提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种策略:一是在独立定向的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对教育学科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一微调。对教育学科课程的设计以结构化和微型化相结合。结构化是课程门类增加,形成课程体系。微型化是压缩每门课程学时,以专题形式组成内容。二是在师范院校内部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做较大的结构性调整。即学生入学时没有师范定向,专业院系进行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教育院系为准备当教师的学生提供教育学科课程。可采取的形式有“本科混合式”、“3+1”、“2+2”、“3+2”等模式,后三种即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相剥离的大学加师范的模式。三是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即允许所有有资格的高等院校设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为愿意当教师的人提供教育学科专业的课程,达到规定的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和标准。从教师教育功能来看,高师院校宜采用微调策略。后两种课程模式主要适于高质量的教师培养要求,从学术背景或文化氛围看适于本科。高师院校在三年内要满足文化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性、高教性的教学要求,还要满足教育学科教学的要求,仍需采用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混编的课程结构。微调的重点是对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增强教育专业课程的功能。

  在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时要注意结构上不应复杂,宜精干实用。可分为三类:教育理论课程,主要使学生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育技能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当教师必备的技能和技术,包括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教育实践课程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实习和见习。实行学分制,这三类课程以两种形式开出:教育必修课程和教育选修课程。教育选修课程主要拓展学生的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学者参照国际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倾向,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在本科层次的比重设计为:一般文化课程占20%,学科专业课程占40%,教育理论课程占20%,教育技能课程占10%,教育实践课程占10%,以保证教师教育双专业性质。从高师院校情况看,原国家教委设计的教育课程占15%上下的比例还是适宜的。特别是近年生源素质不理想,相当一部分高师院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还难以下调至40%或50%的水平。 此外,高师院校开办的高职专业,其课程设置则要注意摆脱师范专业重基础课程的定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进行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产与学的结合,立足“能力本位”,以实训教学为重点,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确定职业技术课和职业实训课的基本体系,然后再确定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和其他辅助课程。由于高职专业类目较多,各地的实际情况干差万别(经济、社会、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模块时没有机械的、固定的模式,可根据自身情况考虑。一般可采用四大模块,即公共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课和选课;也可采用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实训课和选修课五大模块。

  3.高师院校课程内容的改革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改革要优化的一是规范性与科学性的问题,二是实用性与有效性的问题。

  第一,要重视课程标准的设计,保证课程内容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在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下,课程往往由学术能力较强的教师主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由主讲教师把握,其自主性较大,而随意性也较大,课程内容往往偏向于教师的学术兴趣和个人特长。这种状况符合人们关于学术自由的主观印象,因此,课程标准的设计并不受重视。但是,就专科层次的教学来看,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不论是教师教育的综合人才,还是高职教育的技能人才,都需要打好坚实的理论知识或应用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通识性、科学性与程序性必不可少。这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制定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的性质、作用、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学习要求等进行规划,增强课程内容实施的目的性、针对性与适用性。

  第二,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使学生获取有效的知识。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有效知识的偏向是不同的。在高师院校,包括一些承办高职专业的学校,其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有几种状态:一是本科压缩型,即对普通本科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的删减与压缩。二是普通专科型,即采用普通专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教材,其特点是体系严谨,有利于学生升入更高层次的学校。三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即主要是将本科、专科、中专的课程内容进行拼凑和剪贴。四是高职专用型,即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高职教学以技能培养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选用适当教材。实际上后一种类型目前所占比例也很有限。因此,在课程内容与教材体系的改革上应重视以下几点:

  (1)把握“必需、够用”原则,增强针对性和应用性。所谓“必需”,就高职专业的课程内容而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在深与广的维度上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或更多地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所谓“够用”,主要是与大学本科相比较,不要求学术上的专与深,以知道“是什么”、“怎么做”为满足,不需要更多地去探究“为什么”的知识逻辑体系。应删去“偏、难、繁、深”的理论知识,去掉缺乏应用价值的部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

  (2)及时更新内容,体现相应领域先进成果及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各科教材应充分吸取有关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其应用方式或技术。师范专业不宜简单搬用本科教材,高职专业也不宜搬用普通院校教材。要把能反映最新成果、最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内容重点予以安排。近年教育实践的迅速发展使新的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如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反思性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等都可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反映。

  (3)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不论是师范专业还是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内容选取,都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注意选修课程的范围与门类要不断扩大,既要有理论性的课程,也要有实用技术类的课程;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学术讲座或技术讲座,并有计划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外活动,全面拓展学生素质,为学生发展个性、挖掘自身潜力提供条件,使学生在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做人。

  总之,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高师院校正处于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原有师范专业质量的提高或新的非师范专业的发展都需要建立适宜的课程体系,新升格的高师院校则面临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从课程结构的调整入手,精选课程内容与教材,改变课程单一、功能不足的状况,力求量体裁衣,为多元化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也为新老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

2.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论文

3.中国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论文

4.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论文

5.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成人教育论文

6.试论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措施论文

7.浅论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的论文

8.关于高师学前声乐教学论文

9.新建高师升格转型院校校园文化建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