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状况若干问题研究与分析论文

时间:2020-08-17 10:03:04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状况若干问题研究与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参考。

大学生心理状况若干问题研究与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现状价值观

  1 前言

  大学生心理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日益暴露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心理的成长成为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众多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面临着新问题,因此,文章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抽取广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研究查阅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大量文献资料,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基础;同时研究访谈了部分专家、教师和学生,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文章编制并发放《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表》52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96.2%。

  3 目前大学生心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3.1社会交流的“自我中心观”

  所谓的“自我中心观”,是指在社会交流中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感受,事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最终目标。研究发现,51%的学生做事情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表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交流中存在严重的“自我中心观”的状况,他们不能够客观的理解事物的状况,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所想到的只是索取,不考虑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也不考虑事物的归属是否属于自己,而当索取无果或对索取成果不满意是就会产生不满、郁闷等负面情绪。大学生这种“自我中心观”严重影响了同学间的关系,阻碍了学生的交流,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阻碍。

  3.2成就感的“自满观”

  自满观是指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成就或成绩时表现出过度满足的心理状态,自满观的显著表现就是对取得成绩的过度自我肯定,将成就和成绩放大化,不能够客观的认识已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自满观在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虽然大学生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但是他们的主观判断能力明显的存在着不足,因此多数大学生出现过度自满的成就感。访谈中发现,53%的大学生对自己获得成绩感到非常满足,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了,只有2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远远不够”,还需继续努力,由此可见,自满观已经是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3性格特点的“自我高估”

  自我高估是指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的过高估计,是大学生对自身元认知认识不正确的具体表现,自我高估的学生往往表现出盛气凌人、“高人一等”的姿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的才能使最大的。自我高估的学生对自己所能达到成就过度的高估,对成就的估计远远超过自身所能完成的成就。自我高估是目前大学生的普遍存在的状况,调查发现69%的大学生存在自我高估的心理,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3.4淡薄的价值观

  本研究所讲价值观是指大学生自己合意目标的选择倾向,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奋斗目标的具体表现。本研究将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需要做的事情”作为体现大学生价值观的指标,通过调查发现,仅有20%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是最主要做的事情。高校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目的就是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学习应该是大学生必须做的事情,2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最主要的,显然这个比例过小,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渐渐的偏离了学习的轨道,在各种环境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分散、淡薄,而偏离学习的价值观将是大学生最大的损失。

  4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4.1加强引导,提高科学认识自身能力

  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现状不难看出,不能够科学的认识自己是大学生存在的通病,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加强大学生元认知的教育,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元认知教育,并设置相应的课程,配备相应的师资,加强对大学生元认知教育的监督和评价,促进大学生元认知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4.2注重实践,促进社会交流能力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好的训练基地,高校要让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存在“自我中心”、“自满”、“自我高估”等负面心理,此种心理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交流,不利于他们理解团队的力量,影响让门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通过合理的实践活动和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大学生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4.3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学生的大学生活意义重大,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而偏移的价值观将影响学生的成才。研究中发现,学习渐渐偏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中心,这对高等教育是危险的信号,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树立“学习第一”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成为有用的人才。

  4.4注重师资力量的提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因此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状况对心理教育的效果非常重要。高校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使教师把心理将于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教育效果。

  5 结语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引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自我中心”、“自满”、“自我高估”“价值观偏离”等负面心理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高校要通过提高学生自身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社会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朱福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136.

  [2]霍发.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76-178.

  [3]胡峪龙.大学生心理挫折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时空,2009,(1):178-180.

【大学生心理状况若干问题研究与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分析论文

2.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状况分析论文

3.监督与被监督医学心理研究论文

4.审计市场竞争状况分析研究

5.国内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论文

6.高职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

7.城市社区养老需求及服务供给状况分析与完善论文

8.市场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分析论文

9.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