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史料选辑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的论文

时间:2020-08-15 19:07:29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议史料选辑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的论文

  最近一年来,经过短暂的培训,我走上四川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之路,我校用的是人民版历史新教材,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文言资料,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更提高了教师对文史资料的掌握要求,我感觉压力颇大,故在日常教学中,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强业余学习和相关知识充电。下面我就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将文史材料选辑与课堂教学关系而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浅议史料选辑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的论文

  一般认为,“历史”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历史过程本身,即人类社会的诞生、成长和演变的过程;二是指历史学,即有关上述历史过程的记载和阐述。客观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没有办法把它拉回来重新考察。我们研究客观历史,必须借助“中介物”,即各种历史信息。诚如司马迁所言:“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其旧闻、王迹、六经、异传、杂语纷纷成为研究历史的信息。所谓历史信息应该是指能为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文字的、实物的、语言的、音像的或其它符号的载体。而众多历史信息中,文献无疑是信息最丰富、使用最广泛的,中学历史教育尤其如此。

  所以,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养成收集、处理“证据”的习惯,形成“证明”的能力。中学历史教学也应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教育出发,让此种习惯和能力成为学生历史方面的基本素质,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历史或其它人文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有关资料显示,历史课程编写组曾做过一项调研: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排序中,历史课排第三位;在学生对11门中学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二位”。为什么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受到如此的待遇?当然我们可以从社会背景、教材编写、教师水平、教学模式甚至考试评价方式找到不同答案,但是实质上来说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历史甚至了解历史,正如有人不喜欢诗歌我不喜欢橄榄球一样。我也曾就学生所获历史知识的来源做过小范围的`调查,其结果是:第一位是教材,第二位是影视作品,第三位是文学作品。专业的历史文献基本没看,连“上下五千年”看过的也不多。相反,部分看过上下五千年的同学说他“喜欢”历史。也许他们对历史并未入门,但有了兴趣不就有了好的开始吗?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语文课程推出了系列课外读物:唐诗宋词元曲;古典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海子,李泽厚,王国维,黄仁宇,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在羡慕的同时,反思我们的历史,同为人文学科,除了中国古代史故事,中外名人传记外,我们能向学生推荐哪些适合中学生的历史普及读物?而“故事”、“传记”已不算作严格意义的历史文献了。

  教学中的现状又如何呢?除了完成材料解析题的必需工作外,教材对很多教师而言是最重要的“证据”。教材和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概括、规律、特征式的结论,把历史学混淆于实验科学从而使结论成为真理而不是允许或希望人们接受的结论,忽视了人文学科最基本的民主和开放性;忽视了历史学最重要的“证据”使用和“证据”到“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它背离了历史学的基本规律,使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变得机械、单一甚至错误,很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教师们也依靠权威从而变成权威,加剧了此种趋势。

  幸运的是新课程改革正着力纠正这一现象。学生由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于探究学习;评价方式多元化、综合化;教材要求体现开放性、民主性的特点,允许不同的结论;课程资源从而变得更加丰富,图书馆、互联网、遗址、遗迹、文物、音像资料甚至人力资源都成了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的改革,那就必须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他们回改头换面地使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际执行者,历史课程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成了教师们优化教学模式的任务之一。

  在此背景下,我依据本校情况和学生实际,在平常历史教学中选了一些古代历史文献,供课堂使用和课外学生阅读。

  关于什么是历史文献我赞同白寿彝的观点。他这样描述历史文献:“历史文献是指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书面材料”,“什么是重要历史意义的书面材料呢?这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历史文献的内容,不能说得太死,要看工作的需要而定”。他把历史文献的范围定的非常宽泛,能对历史研究提供直接或间接证明内容都可算作历史文献。中学历史教育是为基础教育,学生的选择性很强,发展空间很大,读得博一点,杂一点是可以的。

  实践中我觉得首要的还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本来部分同学就“谈文言色变”,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读下去,我不就前功尽弃。所以选文大都精悍短小,人物为主,故事性强,甚至选了部分新、奇、异、怪的内容诱惑学生读下去。其次是面尽量宽泛。经史子集,列传、方志、隐逸上、孝义、诗评词论等都有。“兴趣”即照顾了整体,同时也没有忽视差异。第三、充分考虑学生能力。虽然学生具备基本的文言字词语法理解能力,但是历史文献独有的特点使学生在阅读中还是有不少障碍,所以选择的时候必须加以甄别,筛选,甚至删掉个别语句。第四、选文按教材顺序,方便教学。最后,多吸纳诸方面的建议特别是学生们的意见,适时调整。

  选文的使用分为课堂使用和课外阅读。课堂使用部分主要是针对教材的理解、补充,阅读材料能力的训练;课外阅读主要是丰富知识,兴趣性强的部分。

  通过以上工作,教学效果会呈良性发展,意义也是显著的:

  第一,丰富古代历史文化知识。

  所选的文献中应尽可能的包括更多的内容,如诸子百家著作,历史理论,文学艺术等,经史子集都有涉猎。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发展开拓空间。

  第二,提高阅读历史文献能力。

  首先是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文言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基础,可以更大范围、更大容量的学习提高。众多的经验表明,对于语言的学习,大量的阅读训练是必须的且切实有效的。其次是达到对历史学科基本思维的训练,要深入理解一篇历史文献,还需要对写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历史观有所了解;还须用某些理论进行剖析(如历史唯物主义);还须在阅读中进行归纳、比较、概括。

  第三,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师语言。其次达到丰富教材、解释教材、加深知识的理解的目的。新版历史教材与旧版历史教材相比有一显著特点,概括性更强。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各有一本书,浓缩在所难免,所以做适当的补充工作是必需的。看看教材的这几句话:“《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他(朱熹)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大明律》的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如此内容要解释清楚,破费口舌,何不就直接让学生读读《黄帝内经》、《宋史·朱熹传》、《大明律》。

  第四,对教师而言,更是一次专业化的促进和提高过程。

  我先后购买了二十五史和全球通史等专业历史教材,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面。

  第五,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吸纳,塑造“中国人”性格。

  “人”不仅是自然的、社会的,也应是历史的“人”。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永不枯竭的源泉。钱穆在抗战期间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当知无文化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生存”。信哉此言!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是我们历史教师终身奋斗的最高目标。

【浅议史料选辑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议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的思考论文

2.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论文

3.数学与医学的关系论文

4.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探讨的论文

5.芭蕾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关系的论文

6.论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教学论文

7.动画与幼儿教育的关系研究的论文

8.论文:浅议初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引发策略

9.浅议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