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分析

时间:2020-10-08 18:07:0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分析

  导语: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而提问则是引导幼儿,展开师幼互动的关键。但是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导思性。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分析

  摘 要: 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会涌现出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资源。把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疑惑、灵感、错误和冲突等转为教学所用,这样就能使游离于“规划”之外的“节点”催发为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本文根据一次语言教研活动,谈谈当前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幼儿园 教师提问 语言活动 有效性

  Abstract: collec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 care, child care and child care, dialogue, collision, will be the emergence of many new problems and new situations and new resources. The children in language activities doubt, inspiration, teaching error and conflict into use, so that we can make drifted away "plan" and "node" muster in order to improv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a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talk about current activities of normal school child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teacher questioning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 ways and means of language activities, teacher questioning on this basis.

  Keywords: Kindergarten teacher questions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guage activities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而提问则是引导幼儿,展开师幼互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活动《小螃蟹找工作》中,三次教学活动实施下来之后效果真的不一样,特别是活动中的两个问题:1.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你能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工作呢?2.小螃蟹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根据这个本领你可以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两个问题都是一个很开放性的问题,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可是问题的提出却出现了不同的效果。

  二、情景回忆

  第一次活动中提出问题:“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你能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工作呢?”幼儿能根据小螃蟹大钳子的本领来帮助它介绍工作,听了故事之后,小螃蟹利用大钳子找工作这一特点失败了,然后提出:“我们想想小螃蟹它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是什么?会吐泡泡的小螃蟹能做什么工作呢?”这个问题提出后,幼儿想了想,一开始有孩子提出关于这一本领的相关职业,可是说着说着,又回归到大钳子这一本领,不管教师怎么引导很多幼儿还是围绕着大钳子这一本领进行讨论。

  在第二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乐乐班的教师对幼儿进行了活动前经验的丰富。在活动过程中,两个问题的提出顺序是一样的,与第一节教学活动不同的是,问第一个问题有的幼儿就能根据小螃蟹吐泡泡这一本领进行讨论,介绍相关的工作。互动效果明显比第一节教学活动好,在提出第二个问题之后,幼儿出现的反应与第一节教学活动出现的现象是一样的,我在这一环节中也是加以引导,可是还是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

  在第三次教学活动中,提出第一个问题之后,幼儿能根据螃蟹的本领来帮它介绍工作,当有幼儿讲到螃蟹吐泡泡的本领的时候,我就重点把他引导出来,延伸下去,这样的互动效果在前面两节活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回答也是出人意料的,他们都是围绕海里的工作来给小螃蟹介绍,在肯定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加以追问:陆地上有什么工作是适合它的?在我抛出一个追问之后,幼儿能继续围绕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并以教师的提问继续展开想象,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

  三、问题所

  相同的问题通过三个班级不断地尝试出现以上不同的结果。影响这些问题达到预设的效果的问题所在是:1.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2.给幼儿思考时间少,急于追求正确答案;教师给予的回应。这两个因素对于这节活动的互动效果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四、解决的方法

  (一)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

  1.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导思性――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导思性。

  2.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提问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做”改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孩子的答案就不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了。

  3.教师的提问应具有灵活性――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注意采用各种方式灵活地进行提问。让幼儿更快地理解提问的意图,从而延续对话。

  4.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双向性――常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提问也是如此。应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这样的互问互答,能使其语言流畅,思维深刻。

  5.提问要抓住重点――根据提问重点突出的原则,提问应围绕教学目的和重点来设计,要有针对性。首先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所表达的中心内容,然后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提问。

  (二)幼儿的思考时间与教师的回应。

  1.提问后给予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每个人都有被人提问的经历,大脑在接收到问题信息后,需要思考组织成语言再表达出来。所以,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是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2.对幼儿的回答做出积极的回应。

  第一,善于接纳幼儿的各种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幼儿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是否在教师的意料之内,其在师幼互动中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不应把这些答案看做不好的“事故”,而应接纳幼儿的想法,通过幼儿的回答把握其思维路线,并抓住其中有意义的信息调整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

  第二,以幼儿的回答为基础继续追问。追问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通过追问实现了三个功能,一是让幼儿澄清了答案;二是在幼儿已有回答基础上延伸出新信息;三是对活动内容重新组织和导向,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由此可见,在教学提问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水平,注意提问的目的性、启发性和科学性,讲究提问的艺术,使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实践中我发现,由幼儿主动发起的提问还是远远不够,教师在一个活动中是引导者、支持者的作用,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敢于质疑、敢于发起提问的环境。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实践与探究。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分析】相关文章:

1.政治课堂有效性提问方法思考论文

2.高一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分析的论文

3.声乐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4.精选《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5.思维导图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

6.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的有效性分析

7.浅析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语及其对学生的影响的论文_

8.语言包装艺术分析论文

9.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