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时间:2021-04-09 19:19:4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摘 要】: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慢慢成为关注的焦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论述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材施教,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等方面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课堂效益
        “向45分钟要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提高课堂效益成了教师共同思考的话题。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高效的完成三维教学目标。一句话,就是使学生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一、合理安排课程,因材施教
        作为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抓住中学生喜欢获取新鲜知识的特点,设计的教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造的氛围。例如在讲授word、excel等office软件的基础知识时,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上机操作,让他们进行自我摸索探新,锻炼思维和学习方式。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比例1:1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增加上机的时间。面对新的事物,学生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总是无穷无尽的,教师首先要正确的面对这些提问,尽管其中的某些问题会显得幼稚。然后教师应该对提问的学生积极地解疑和引导,努力开拓学生思维,往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如何,有何兴趣爱好,擅长及不足之处,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比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包括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和两本选修—— 《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算法与程序设计》(两选一)。两本选修教材的差别比较大,前一本偏向于形象,感性的思维, 比较适合文科班的学生;后一本偏向于抽象,理性的思维, 比较适合理科班的学生。分析了教材特点与学生特点之后,我们决定文科班选修前一本教材,理科班选修后一本教材。
        因材施教使每个人每堂课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继而有为这个目标努力的信心和行动,使每个人每堂课都有收获,使每个人的学习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潜力尽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鼓励学生思考,拓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注意启发他们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相对性与求真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样的题目,可以提供一个范围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发挥,自己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用word设计书目,什么样的页眉页脚,什么样的版式版花,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计算机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的渗透熏陶,让学生产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进行肯定,然后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拓展创造性的思维,学以致用,学以创新。计算机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我要学”的生力军,激励他们自主思考,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        笔者采用了注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图文编辑”为例,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Word、PowerPoint软件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异同。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无论多复杂的编辑无非是几种情况:增、删、改,而增、删、改又必须遵守先选中再操作的原则,具体操作又分为菜单操作、按钮操作、快捷键操作种方法,学生把这种原则迁移到其他软件的操作中,对很多没有学过的'软件变得“无师自通”。偶尔也有不能“无师自通”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查看“帮助”菜单,而不是简单直接地教他怎么做。这样一来,教学效率非常高,教师避免了重复而无意义的讲解,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实践。因为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时间,笔者还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编辑方法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不方便或者有缺陷?如果是你,你有什么改进的方法?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仔细体验实践中的每一个过程,熟悉各种常用的“编辑方法”,甚至还要想象不同的用户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不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操作方法中的不使之处和缺陷。必须弄清“图文编辑”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现代最新的技术状况,结合历史和现实,加上自己的体验,才能对此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一来,原本简单被动的听课就变成了学生主动的探究,学生存探究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并学会了归纳、总结、迁移,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
        三、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创新意识
        常言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渔”是什么呢?是捕鱼的方法,是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汇总、统计而找到其中的普遍规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尝试新方法, 能够自己解决或试图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请教老师, 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后把自己所设想的解决方法融在问题中来请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勤奋耕耘后收获的快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合格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教师是教学主体, 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 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 不是让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依次完成任务, 而是启发学生通过探索掌握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 尤其要加强发现学习。传统教育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循规蹈矩, 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发现学习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中归纳出结论,并用其来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