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近十年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03-02 11:33:5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近十年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摘要:近十年,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改革依托学分调整,对高校的课程、专业与教学形式以及学位、学制乃至招生制度进行了变革。通过学分互认、学分转移和师生交换形式,进行校内外资源整合,打通了学科、专业和院校壁垒,沟通了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这些改革将会对我国高校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课程改革;学分交流;资源整合   
  
  学分(Credit)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习进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1学分大概等同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小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
  学分制始于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选课制度,而作为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出现于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学分制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产物。18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统一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分制能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计划和课程类别,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经济条件选择课程和专业,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调整学习进度,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进行文理渗透,实现人才类型多样化。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教育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国高校学分制开始于1918年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直到1978年,学分制又再次崭露头角,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推广学分制已出现了四次“高潮”,逐步形成学分收费制、自由选课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复合学分制、特区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分制等。21世纪初期,我国高校学分制度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分银行、学分转移、学分互认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已经把学分与专业、学习形式相联系,形成跨区域、联校改革形势,出现了学分制改革的“第五次高潮”。这次学分制度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与学分设置改革

  1.增强选课的空间与弹性
  选修是学分制度的基础。选修方式的增设以及选修比例的提高必然要求高校增设选修课数量。近十年我国高校开设的选修课数量比新世纪前大大提高,大部分高等学校已经开设2000~3000门课程。名牌大学开课数量较多。清华大学有3900门,北京大学4000门左右,复旦大学2003年开设课程4000余门。一般大学课程开设相对少一些,桂林电子工业学院1050门。但是,我国高校开课数量与国外高校相比还有差距,在美国,一般的四年制大学开课数量都在5000门以上,哈佛大学仅文学院就开设了3000多门课程。
  2.通识课建设
  (1)不同领域加强渗透。经济的发展导致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原先学校的专业划分过细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所以当今国内许多高校都在进行“通识教育”方面的改革。通识课的建设不仅仅是更改原公共课名称,而是体现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领域的融合,因此,不同专业对其他领域的课程选修有不同需求和要求。北京大学规定,各院系的专业基础课原则上都应对其他院系开放。北京大学的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16学分的通选课。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在人文领域选修至少4学分,其中须有1门艺术课程。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自然领域至少选修4学分。复旦大学通选课分类更简明,只分为人文科学与艺术、行为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医学四类。
  (2)压缩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通修课的总学分,提高通选课的总学分。大多数学校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学分压缩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改必修为选修,二是开设综合课程。通修课学分的消减,主要是英语、政治等,例如大学英语多数院校为14学分,北京大学减为12学分。浙江大学的大学英语课时和学分改革很有特色,英语IV直接“以考代学”。对某些占有太高学分的公共必修课进行消减,提高通识课学分是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北京大学将通选课的总学分提高为16学分;河北大学在2010年学分制改革中加强了通识课程的比重,在本科毕业学分中,通识课程几乎占学分一半。
  (3)课程分层次选修、分级教学。如浙江大学采取分层设置课程的办法,同一门课程按照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培养对象,开出高、中、低三种档次的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需求进行选择。吉林大学实行外语分级教学,学生获得高一级课程学分,可以免修该课程的前导课程,免修课程成绩按优秀成绩直接记载。
  3.创新学分建设
  (1)创新学分制度建设。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学术论文、竞赛、科技成果、专利发明、文艺和体育等方面取得高水平的成绩而获得的一种特别学分,它是区别于学生在学校培养方案内学习而取得的学分。将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作为校内各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开发,能有效解决当前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实践性等许多难题。因此,很多国内高校将“创新学分”有计划地纳入各学科成绩学分中,作为学科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方法主要是把创新学分与各学科的实践环节、科研活动,包括参加学术报告、讲座形式等结合来,设计更多素质拓展项目、研究性学习项目、创新性学习项目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总框架是由三级课程平台、一个讲座平台、一个实践平台构成。讲座平台内设两大系列讲座,一是名师导航课系列讲座,专为新生开设,通过讲座+研讨的教学方式让新生与名师近距离接触,激发成才的欲望;二是学科前沿系列讲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集中介绍各学科、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和技术应用的最新成果。



  二、招生与专业选择

  高校的招生与专业制度改革并非单独进行,而是在学分管理制度改革中结合课程学分重新设置和教学的弹性化改革进行的。
  按科类招生,也称“按大类招生”,“按二级学科类招生”,就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1个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前1~2年按大科类培养,之后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爱好,在所属科类内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根据综合考评确定学生的专业。按大类招生国内早就实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早实施这项招生改革的院校。2002年,北京大学有13个院系实行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同年,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也试行了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按学院进行大类培养的人才选拔模式。近几年,已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院校纷纷试行按大类招生模式。按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按学科招生、以“基地班”或实验班的形式招生、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待大二再分专业。[5]现今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接受更加扎实的学科基础教育,二年级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和专业志愿再次进行专业选择,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从2009届新生开始,南京大学将大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大类培养阶段或通识教育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多元培养阶段或个性化培养阶段。对于有志在本专业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将提供更深层次的本专业课程,并在课程设置上与研究生课程贯通;对于希望能跨专业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将提供相关专业的课程供其选择;对于就业创业类人才,学校将开设就业创业类的课程,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各方面准备。按大类招生有利于实施通识教育。例如湖北大学,自2007年5月开始实施楚才计划,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于第3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第4学期开始,学生将分散到全校各专业学习。

  三、弹性学制和三学期制

  弹性学制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弹性学制下,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在2至5年内取得相应学分并获得毕业资格,该制度可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放慢学习速度,或者经济条件稍差的工读结合,延期毕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多选择课程与专业,延期获得二学位;让学业优异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缩短学制。
  三学期制。三学期制也称短学期制,是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实施教学的形式。短学期制式为国际通行,是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熟模式。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方便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三学期制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学习时间规定也不一。中山大学、海南大学的三个学期分别为秋季学期(9月中旬—次年1月中旬)、春季学期(2月下旬—7月初)和夏季学期(7月初—8月初)。其中,秋季、春季学期均实行17周授课、1周考试的教学安排,主要安排各专业的理论教学。夏季学期则包括4周上课和半周考试的时间,主要安排辅修课程、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等选修课,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开放型课程、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大一新生的军训等。河北大学从2010年起试行“三学期制”,秋季学期为19周;春季学期为18周;夏季短学期为3周,主要安排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学年论文、课程设计、学科前沿讲座、大学体育技能测试、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

  四、辅修和二学位制度及其不同教育形式之间学分交流

  1.辅修、二学位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放宽了辅修、二学位的学习条件,同时将辅修、二学位学习形式与其他成人高校学习形式、自考学习形式建立联系,使之更具灵活性、多样性。从2003年起,河北大学就开始设立辅修和二学位制度。规定学生主修专业课程修满45学分,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5以上(含3.5),即平均80分,可选修辅修专业课程;主修专业课程修满45学分,平均学分绩点达到4.5以上(含4.5),即平均成绩达到90分以上,可选修双学位专业的课程。

上一页  


  2.设立特色双学位
  特色双学位是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是建设特色大学的重要举措。山东大学在2005年3月出台了《山东大学本科教育创新计划(2005——2007)》,实行“4+1”、“3+2”的双学历或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英语与国际贸易、英语与国际政治、英语与法学、金融与数学、医学与生物学、医药与生物学、医学与英语、计算机与商务、公共卫生与法学等学科专业交叉培养人才模式的试点工作。其设立的原则,一是彼此相关,比如国际贸易与英语、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等,这是最一般也最容易招生的方案;二是扶持弱势专业,比如与市场较为疏远的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可以联合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如历史学与旅游或区域经济学等。
  3.相同层次中不同学习形式之间的学分交流
  建立高等教育层次普通高校、电大、函授、夜大、自学考试,公立与私立高校等相同层次不同学习形式之间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学员的相互选课和学分通用的运行机制,对于实现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普通高校、电大、函授、夜大之间的学分交流在新世纪初就试行过。2001年,天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高自考实行互认学分。如天津商学院已经按“开放办学体系”制订出了具体的方案。规定高职学生可以直接升入自学考试开放教育专业;自考生、成人教育专科毕业后可通过参加入学考试,进入高职本科学习;自考、高职互相承认学分;自考生可参加普通本科辅修专业的学习;普通本科生参加自考,可免考公共课。2007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提出自学考试与在校全日制本、专科教育学分互认和专本衔接试点的方案,经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审批同意作为实施学分互认的试点学校之一。
  高校与自考学分的互通政策在高校中也进行尝试。2003年1月,江苏自考与全日制高校学分互认;2005年9月,浙江工商大学本科与自考学分互认;中国政法大学规定,参加国家自学考试本科成绩75分以上者,本人申请经核实后,可以免修、免考并取得相应学分与绩点。

  五、学分互认和学分交流制度与校外资源整合

  学分互认和学分转移制度起源于欧洲。目前,欧盟中32个国家之间高校学分可以自由转移,学生可以“带着学分去留学”,实现高校资源的跨国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含美、加、墨三国)自l994年以来,也举行高层次会议,通过了校际学分转换协议。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也实行学分积累、学分交流和学分银行制度。我国国内大学之间、区域大学之间的学分交流制度在最近几年出现,措施包括通过名校联盟和大学城协同改革实施学分互认与学分交流、课程互选、学生互换、教师互聘,目的是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名校联盟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的“九校联盟”和“强强联合”,互认本科课程学分,被称为是“中国常春藤联盟”。9校将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共同培训青年教师,建立和发布以精品课程为主的学分互认课程目录,建立共享的远程教育平台。“九校联盟”的建立,为名校优质资料的交流与共享搭建了平台。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起数字化快速通道;定期进行校长远程战略研讨会;共享名师和优秀网络课程资源等方式,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2.区域内学分交流
  区域内高校交流主要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17所高校建立北京教学共同体,在教务联席会议领导下实行互相选课;山东高校确立“1+X”、“2+X”、“3+X”学分互认模式,进行单向或双向学分互认工作,其中,“X”为弹性修业年限,原则上不得少于2年;湖北高等学校师范教育联盟,16所高校互修双学位、二学位、选修课程;安徽13所本科院校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学分互认等。
  3.大学城中学分交流
  “大学城”最早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京、廊坊、上海、南京、郑州、重庆、宁波、温州、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兰州、昆明等城市陆续建立了大学城。近年来,学分交流在大学城中开展起来,如广州石牌地区6所高校和广州大学城的10所高校实行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学生跨校选课还不受专业限制,学生若提前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可提前毕业;南京仙林大学城,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经济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院校之间实行学分互认、课程互听、教师互聘;杭州大学城:杭州大学、浙江中医学院、浙江工程学院等37所高校实行资源共享,已有5万以上师生享受图书馆跨校阅览待遇;上海西南片、东北片、松江大学城高校之间开设形式多样的跨校选修课程,互认学分,符合条件给予转学机会;杭州大学城内实现资源共享,并开设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云南省呈贡大学城集合了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
  大学城的学分互认与学分交流制度能够引导大学课程设置、教学、实习等理念和方法的更新,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通过学生的异地学习与交流,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身素质;通过教学合作,教师努力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任务,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团体,提升了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和竞争实力;大学城的学分互认与学分交流制度有利于大学城内区域优势和高等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办学效率。同时,通过教育资源的重组,促进了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形成,加快了特色学校的建设与特色人才的培养,这些改革将对我国大学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试析近十年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相关文章:

试析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08-22

试析地方高校学分制管理需走出的误区08-19

试析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08-20

试析我国高校学院制实施的问题及对策08-19

试析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08-22

关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06-10

试析当前我国教育实践研究述评08-30

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5-12

试析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探索高校学风建设新途径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