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时间:2022-11-21 15:43:1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 在《数学课程标准》里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经历”。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中来体验,在体验中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在平时的数学中,我尽情地让学生去体验:一、在情境中体验数学,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三、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关键字] 体验学习    愉快学习     实践操作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蒙上眼睛走路,双臂保持不动来穿衣服,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效果相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是学生亲自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从而在感悟中和创造中学会数学。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尽情让学生去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体验数学。
        1、在游戏情境中体验。
        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激发对新知的渴望。例如我在教学周期性规律时,课的开始,先和学生玩一个比比谁的记性好的游戏,出示两组数:159324718036和123412341234,让男生用最短的时间记住第一组数,女生用最短的时间记住第二组数,结果,在1分钟内,女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男生你看我,我看你,一副副很不服气的样子。这时我趁机问道:为什么女同学一下子就记住了,而男同学却没有记住呢?男同学一下嚷开了:因为女生记的数是1234重复出现,容易记住,而我们记的数则是杂乱出现的。这时我话锋一转,其实,生活中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有很多,这正是我们这节的课要探究的知识。学生在宽松而又愉快的活动中积极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新知的欲望。
        2、在故事情境中体验。
        从儿童的童真世界出发,借助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数学。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故事引入:动物王国里正在举行赛车比赛,熊猫大侠骑着三角形车轮的自行车,小白兔骑着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小山羊骑着方形车轮的自行车,小花狗骑着椭圆车形的自行车,它们为了争夺冠军,各自正奋力拼搏,你能预测到谁是今天的冠军吗?学生们畅所欲言,如同身临其境。在故事中逐渐认识到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原理,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节知识的一个难点。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思考、探索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实践中体验。
        1、让学生在“玩”中体验。
        “玩”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教学中,把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创造这样的活动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
        在教学二年级《统计与可能性》时,让学生进行摸球活动:
        四人一组,1人先摸,其余同学猜可能会出现什么颜色的球,然后轮摸。在盒子里只放白球时,一定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放了白球和红球时,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能摸出绿球吗?三种颜色的球都放进去时,摸出的球有几种可能,不同颜色的球,放不同的个数,摸到哪一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较大,学生在玩耍中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亲身体验到能否摸到所猜颜色的球,要看袋子里装有什么颜色的球,以及不同颜色球个数的多少,轻松地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2、让学生在“做”中体验。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
        例如:教《圆的认识》时,在认识完圆各部分的名称后,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圆片自己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看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知识。
        这个过程其实是学生体验圆的特征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丰富了圆的认识,自己得出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半径有无数条,同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告诉”,课程不再是“文本”的,而是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一切都在实践活动性中生成。
        三、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这样数学才具有亲近感,才富有活动与灵性。
        教学《搭配的规律》时,我让学生进行早餐的搭配,要求一种饮品配一种食品,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学生在搭配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搭配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并找出搭配的种数与饮品和食品的关系,进而上升到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求商的近似值之后,引导学生学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我们的学生也许会相信老师告诉他的,但是他更愿意相信自己体验的事,也很难忘记体验过的事,所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是扎实有效的。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相关文章:

体验式学习在中职专业基础课中的探索与实践08-08

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学习法论文08-07

工程图学课程阴影学习中的问题探讨的论文05-04

体验经济视角下大学生专业学习体验模式08-16

让学生在野体悟冶中学习08-10

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08-13

设计高效的实践活动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08-08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探究05-11

数学活动中的思维训练08-25

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作用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