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皱对全口义齿修复后辅音声学特征的影响

时间:2022-08-06 02:26:4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腭皱对全口义齿修复后辅音声学特征的影响

                     作者:崔磊 孙桂兰 杨学财 张艳

【摘要】  目的 研究皱在全口义齿修复后语音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Minispeech lab测量40例全牙列缺失病人在全口义齿初戴前、初戴时及初戴后1、2、4、8周时/j/、/q/、/x/的第二共振峰(F2)值和带宽(B2)值。结果 无皱组从初戴后2周开始,/j/、/q/、/x/的F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升高(F=4.32~6.29,q=2.95~4.48,P<0.05),/q/、/x/的B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F=5.64、5.58,q=3.90~4.68,P<0.05),从初戴后4周开始,/j/的B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F=5.28,q=3.18~4.95,P<0.05)。皱组从初戴后1周开始,/j/、/q/、/x/的F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升高(F=5.03~5.82,q=2.97~3.80,P<0.05),其B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F=4.43~4.99,q=3.31~4.03,P<0.05)。结论 皱有利于全口义齿修复后病人语音的恢复。 
【关键词】  义齿,全口;皱;言语声学;语音质量
语音功能也是口腔生理功能之一,口腔中的修复体的范围、厚度、形态直接影响病人的语音功能[1]。语音是评价牙列缺失病人全口义齿修复后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全口义齿在恢复病人的咀嚼功能的同时,也必须尽快恢复病人的语音功能。早期对全口义齿修复后语音的研究多采用主观评价方法,缺乏客观定量的分析。本实验采用Minispeech lab桌上语音工作室分析全口义齿修复后辅音的声学特征,旨在探讨皱在全口义齿修复后语音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制作义齿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选择我院口腔修复科拟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病人40例,男女各20例,年龄为45~75岁。入选标准:病人无全口义齿修复史,有一定文化程度,能讲普通话且无明显方言,无听力障碍(≤20 dB),未接受过语音治疗训练。按照义齿的形态将实验对象分为无皱组和皱组,每组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61.25、60.37岁。
  1.2  实验设备
    
  录音室(符合国际声学会标准),Minispeech lab桌上语音工作室(南开大学研制)。
  1.3  实验方法
    
  全口义齿的金属部分采用铬合金,基托范围、基托形态、牙齿的位置和角度、垂直距离均按常规制作。无皱组义齿前区平滑,皱组义齿前区形态与病人本人皱形态相同,厚度均为0.5 mm。
    
  在录音室内,让病人平坐,距话筒5 cm,语速适中,语调稳定,音量适中,由病人朗读一段文章(其中包含“几个、去掉、小偷”三个常用词语),直接将其用Minispeech lab 录入软件中保存,设置采样频率为11 025 Hz,增益为2。三个常用词语包含被检音/j/、/q/、/x/。在义齿初戴前、初戴时及初戴后1周、2周、4周、8周各测试一次,分析被检音的第二共振峰(F2)值和带宽(B2)值。
  1.4  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用±s表示,采用SPSS 11.0和PPMS 1.5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无皱组从初戴后2周开始,/j/、/q/、/x/的F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升高(F=4.32~6.29,q=2.95~4.48,P<0.05),/q/、/x/的B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F=5.64、5.58,q=3.90~4.68,P<0.05),从初戴后4周开始,/j/的B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降低(F=5.28,q=3.18~4.95,P<0.05)。皱组从初戴后1周开始,/j/、/q/、/x/的F2值与之前相比明显升高(F=5.03~5.82,q=2.97~3.80,P<0.05),其B2值与之前各组相比明显降低(F=4.43~4.99,q=3.31~4.03,P<0.05)。见表1、2。 
    
  表1  无皱组初戴前、后不同时期/j/、/q/、/x/的F2值和B2值(略)
  表2  皱组初戴前、后不同时期/j/、/q/、/x/的F2值和B2值(略)
  3  讨论
    
  Minispeech lab是一种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它在语图仪的基础上,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具有语音信号的获取、分析、编辑、回放等功能,可以精确地测量共振峰的参数,是目前语音研究中使用的最先进的设备之一。
    
  全口义齿修复后,病人的语音功能恢复程度各不相同[3]。影响语音恢复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研究皱因素。就辅音而言,按照发音方法的阻碍方式,/j/为不送气清塞擦音,/q/为送气清塞擦音,/x/为送气清擦音。按照发音部位分类,/j/、/q/、/x/为舌面前音[4,5]。正常人发辅音时(鼻音除外),软上升,咽闭合阻塞鼻腔通道,舌的不同部位在口腔中形成不同的阻碍,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6]。在发/j/、/q/、/x/这几个音时,舌面与义齿接触,而接触位置的前后及接触面积的大小直接对语音构成影响,目前被认为是口腔全口义齿修复后最易伴发的异常语音[7]。本文选取上述几个敏感音作为测试指标,对于全口义齿修复后语音异常的测定具有代表性意义。共振峰本义是指声腔的共鸣频率,因此广义而论,它既适用于元音,也适用于辅音[8]。其中,前3个共振峰F1、F2、F3最具代表性,F1与开口度呈正比;F2与舌位前后密切相关,舌越靠后,频率越低,F2也与圆唇有关,唇越圆,F2越低;F3与卷舌动作有关[9]。与全口义齿修复后的语音最为相关的是F2。本文选取F2作为测量指标。
    
  带宽又称半功率带宽,以共振峰颠值以下3 dB处的宽度来定义。带宽与振幅呈反比,带宽越大,相应的振幅越小,则共振峰的能量也就越小。本文选取第二共振峰B2作为测量指标。
    
  舌在形成语音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舌的动作会影响喉腔的动作,会影响喉腔和咽腔的形状,当改变舌的位置时,喉腔和咽腔的形状有时也随着发生变化,影响到声带的共振[1]。由于绝大多数病人舌的代偿和适应能力强,且下颌基托对口腔容积的改变影响较小,而发音时舌与上颌接触的频率较高,上颌基托成为影响发音的主要结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