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巧质疑

时间:2022-11-17 11:13:3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中生有巧质疑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好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从无疑到有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其实,任何一个文本都有一定的内容,即写了什么(WHAT);作者都有一定的意图,即为什么写(WHY);都有一定的形式,即如何写的(HOW)。围绕这三个“W”展开思考,学生的质疑就有了大致的方向。下面着重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常用的质疑方法:
        1、判断求疑。
        我们对文章中的语言运用、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产生一定的认识,如果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则会引向对文章的进一步钻研。判断式求疑,是最为常见的提问方式。有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文章的全篇或局部,判断其某种情况是否存在,某种特征是否具有等等,这可称为“是非性判断”求疑。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就曾质疑:项羽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简单暴,他有这么多的性格缺点,到底是不是个英雄?
        我们有时对阅读对象,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见解,进而从中选择一种正确的答案,这可称为选择性判断求疑。学习《游褒禅山记》时,学生对此文的文体提出疑问:这篇古文是游记还是议论文呢?通过深入思考就会明确:本文是一篇游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它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游山的景致上,而在由游山的感想而发的议论上,字里行间充溢着勤学慎思、探究真理的精神。
  2、因果求疑。
        阅读文章时,如果读到了事情的起因,就去寻求它的发展和结局;如果读到了结果,主寻求它的起因和过程。如《石钟山记》苏轼首先交代了游览石钟山的缘由,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接下去自然就会提出问题:苏轼考察石钟山的过程和结果如何呢?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单就题目,我们很容易明白作者人生选择的结果是归隐田园,那么可以质疑:他为什么要归去呢?归去以后会怎样?再如《孔雀东南飞》,同学们看到兰芝被遣的结果后,总会纳闷:如此美丽善良、勤劳能干的女子,为什么还会被婆婆嫌弃呢?
        3、矛盾求疑。
  在阅读中,我们总会有这样的发现:有些文章的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某些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现象,常常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匠心所在。因此,善于发现它们,并进一步追根究底提出几个“为什么”,的确是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读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学生从题目中就会发现一个矛盾:“记念”本身就是不想忘却,为什么作者偏偏命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呢?就此问题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悟出文题的深刻含义。 
  4、异常求疑。
        就是指发现作品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并从这些情况出发,进而提出问题。例如无需写出的偏要写出,似应写出的却有意不写,应该详写却略写,应该略写却详写等等。       读《林黛玉进贾府》,细心的学生发现:像黛玉这样的主角,本应详写细描,却为什么对其穿戴“竟无一字提及”呢?与浓妆艳抹的凤姐对比之后,同学们明白了:作者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主要是为突出其才女超尘拔俗的空灵感。再像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北平有那么多的名胜古迹,如壮观的长城、鲜艳的香山红叶、雄伟的皇家宫殿园林,作者为什么不写,却偏要写平常院落、日常景物呢?经过探讨,学生明确了作者的用意,这种选材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作者所要追求的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游人如织的风景区是难以表现的;再次,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5、比较生疑。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将有可比意义的篇章放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对比,就会从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疑点。比较的对象,可以是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结构技法等等。
        语言文字比较:像诗歌鉴赏中的“炼字”较为典型,我们常常会将某一诗句中的最有表现力的某字拿出来与其近义词进行置换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蕴。例如大家熟知的贾岛的“推敲”典故。再如陶潜的名句“悠然见南山”,我们可以质疑:如果把“见”字换成“望”字行不行?通过揣摩可知,“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是。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思想内容比较: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我们可以拿它与其姊妹篇《珠宝》比较,都是发生在一对夫妻身上,关于真假珠宝的故事。两位女主人公都年青漂亮,却都生活在贫穷的家庭中,又偏偏都和象征金钱财富的项链珠宝紧紧联在一起。她们的思想品格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就会发现路瓦栽夫人以非常的勇气和实实在在的行动顶住了命运的作弄,始终没有用自身资本做交易,没有做丧失人格的事,表现出极大的诚实。而朗丹夫人则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却男盗女娼。二人之别,判如云泥。再如宋朝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均以《六国论》为题写文,且作品都成为被后人传诵的名篇。同论“六国”,同是论史类的论说文,三人的观点有什么区别?三苏都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论点的。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侯“不知天下之势”;而苏轼则兼顾两个方面(六国久存和秦王朝速亡),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归纳起来,简单地说,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小苏谈“明势”。
        结构技法比较:白居易《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两首诗成为唐代诗歌史上表现音乐艺术的两朵瑰丽的奇葩。探究其中的音乐意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由此我们可以进行比较:二首诗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两位诗人都借助奇特的想象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主要用以声声和设喻作比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音乐。但又各有千秋,《琵琶行》是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主张而写成的,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来比喻、描写,如实地再现琵琶乐声的无比美妙。而《李凭箜篌引》用的却是浪漫主义的方法,诗中多用想像和夸张。另外《琵琶行》主要用正面描写,而《李凭箜篌引》主要用侧面描写。
        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运用恰当,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质疑是人们的天性,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海森堡认为“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应是我们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无中生有巧质疑】相关文章:

商事行为能力质疑08-30

质疑后的成功语文论文06-22

探讨“质疑教学法”之我见08-23

数学巧记妙语08-28

巧创情境,寓学于乐08-08

谈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合理性质疑08-16

设疑激趣巧导入 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08-02

巧借语文课堂教学 提升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