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笔尖触摸精彩大世界

时间:2021-03-06 17:15:5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小小笔尖触摸精彩大世界

[内容摘要] “小练笔”作为作文训练的佐料,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就应该以趣见长,力求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改变学生“谈作色变”的现状。阅读课教学中的小练笔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充分挖掘了课文中可供练笔的训练点,既培养了学生习作兴趣,又减缓了教师作文教学的坡度。
[关键词] 仿写;续写;想像;情感 
        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学生在有了写作兴趣和基本写作能力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语言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要靠长期不断的训练来提高,许多教师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了作文课上,光靠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很难达到目的,因此,我把写的训练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随文安排了一些小练笔,写小练笔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更是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感悟生活。
        一、抓住文本典型特点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三年级应该在低年级写话的基础上进行作文的起步训练,以片段教学为主,不拘文体,不必成文,让学生自由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因此,三年级的仿写训练以仿段为主。
        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的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来写“原野热闹非凡”后,学生已经对总分的构段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让学生模仿这一构段方式围绕“活动课上,操场真热闹啊!”写一段话。一开始,学生写得较为简单:“活动课上,操场上真热闹呀!同学们有的踢足球,有的赛跑,有的做游戏……”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大家只是大概写了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处活动场景来写,比如“有的在跳长绳,他们是怎么跳绳的”,抓住小朋友们的动作:甩绳的小朋友把绳子甩得“啪啪”作响,跳绳的小朋友不停地往绳子里跳,嘴里还喊着:“跳啊跳……”;“做游戏的同学是怎么做的”:有的在做“丢手绢”的游戏,丢的人在前面拼命地逃,被丢的人飞快地追,只听一声大叫:“捉住喽,捉住喽!”……这就是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属于我们的快乐生活。这样的引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畅所欲言,不断补充完善,
再现活动课上的快乐情景,完全沉浸在写作的快乐之中。
        二、依托文本填补“空白”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空白”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作者心灵的大门。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这样的文章时,要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
        苏教版第六册《花瓣飘香》的最后一段“我买了两盆带露水的花,一盆送给了那个小女孩,另一盆放在了我母亲的阳台上。”“我”会和那个小女孩说些什么?“我”又会和“我”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立刻沉静在心灵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情感顺势被激发。
        “我会对那个女孩说,小女孩谢谢你,是你的孝心感染了我,我要向你学习!”“你会怎么做呢?”“我会用自己的爱回报母亲的爱,在妈妈累的时候为她背,倒上一杯茶!”“此时,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告诉妈妈是吗?”“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是您养育了我,我却没有尽到做儿女的责任,妈妈,我爱你!”有的孩子甚至还写了一首小诗。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虽然他们的语言是那么稚嫩,有的甚至是苍白的,但是那份爱确是真实的。   
        “空白”之处再也不白,它依靠学生的笔触,被描绘得绚烂夺目,文本更加饱满充实。这是一种把阅读和习作融为一体的练笔形式,不仅仅是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书上为我们遗留的这些“空白”。       三、抒发文本真情挚语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情感交融的好时机进行练笔,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使他们通过实际的体验,唤起兴趣,自然就有话可说。
        如苏教版第六册《槐乡五月》中,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槐花的美丽姿态,同时在课文美妙语言的引领下,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中渐渐沉醉于画面中,我随机引导学生:“面对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沉思了一会,立即拿出笔写下了他们心中最真挚的语言:“我想把这么美的瞬间永远留在记忆里。”“我仿佛闻到了那醉人的香气,我的世界里充满了它那沁人心脾的清香。”“那串串槐花已把我深深吸引住,它是那么纯洁,那么令人着迷,我要去槐乡和它做伴。”孩子的话是多么的动人啊,他们用自己最真诚的语言,抒发了他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四、绽放文本异样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课文不仅情节生动,而且故事性很强,学生学到结尾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而很多课文的故事情节的多样性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学生或延伸情节,或补充结局,对深化理解原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例如《雪儿》一课,雪儿会和“我”怎样告别呢,想像一下他们告别的情景。于是我让孩子们分别扮演雪儿和“我”:雪儿拍拍翅膀,在阳台上盘旋着不肯离去:“小主人,我真舍不得离开你呀!是你治好了我的伤,给了我温暖。”看着雪儿依依不舍,我的`眼里闪动着泪光:“雪儿,我也舍不得你呀,和你朝夕相处的日子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你陪我度过了我最无助的日子,可是你还有你的事情要做啊!”……学生赋予了雪儿人的意义,与“我”之间的告白是那样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