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武术校本教材的探索

时间:2022-11-28 05:58:4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我校武术校本教材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武术教材 探索 改进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将武术作为校本课程去试验和研究具有远大的意义。

为推动武术的与发展,我校曾于去年开办了一个武术训练班,报名人数竟达到了150余人,占到小学总人数的约25%,可见武术这一体育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所以,武术作为一项校本课程去实施符合广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符合广大学生的和生理需求。因此我校决定将武术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开发和研究。
在进行其他项目的练习时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的体育器材,如用小木棍或羽毛球拍等代替刀、剑、棍等武术器材进行练习,还可以在进行跳绳练习时把短跳绳当作九节鞭等软器械来使用。这样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是积极有效的。
我们知道,武术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有较大的区别,它在底蕴、修养、演练形式和内容上是其他体育运动所无法实现和替代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坚持参加武术练习比参加其他体育运动具有更新、更全、更具有运动性和价值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为大力“发扬精神,弘扬中华武术”,将武术运动作为校本课程去开发研究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一、我校实施武术校本课程的原因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滋养和抚育下发展起来的一支奇葩。它不仅具有谨慎的思想,系统地技击理论,完整的锻炼系统和神奇的健身与攻防效果,而且与多种文化形态,如军事、宗教、卫生、娱乐、风俗民情、健美观念等均有着相互渗透的密切关系。
武术运动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要求形神兼备、内外合一,这形成了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内功养生方法,如我们所熟知的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等。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兴趣、爱好等进行有目的地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低,俗话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即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不同,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和方法,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进行徒手练习或练功。所以受时间、季节限制而不能活动的机率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和普及性。
正是因为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竞技观赏、表演娱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功效,因此将武术作为校本课程是具有远大意义的,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推动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我校曾于去年开办了一个武术训练班,报名人数竟达到了150余人,占到小学总人数的约25%,可见武术这一体育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所以,武术作为一项校本课程去实施符合广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符合广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由于我校是9年一贯制学校,进行武术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可以很好的对武术教材的有效性的实用性进行验证,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练习的教材内容,因此我校决定将武术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开发和研究。
二、丰富武术教材内容、改进武术教学方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就是对体育课上学生的积极态度和情意表现的高度概括。体育课上爱玩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武术教学和创编有趣的武术内容,让学生完全动起来,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1.丰富武术教材内容
根据多年对武术教材的使用,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材内容的单调,因为它缺乏连贯性、实用性,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现在很多版本的教材直到三年级才出现武术内容,而且教材内容存在单调、枯燥乏味、不生动等现象,并且有些教学内容多次重复出现,如压腿的方法、踢腿的方法等;尤其是五禽戏的内容,本来它是由一套非常生动的模仿五种动物的多个动作组成,但教材上却只有五个简单的定势动作合成,即不连贯也不生动,这完全不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活动的天性,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又怎么愿意学呢?他们虽然自制力较差但直观模仿能力却非常强。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他们年龄的不同、掌握难度能力的不同,创编出多样的、难度也有所不同的武术操和连贯的组合动作供他们学习。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不仅可以将武术操、内功养生当作一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还可以将各种武术操作为热身活动来进行,将内功养生的内容作为放松活动来进行练习。
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喜欢有器械的练习。学生在进行其他项目的练习时在保证他们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特意让学生用小木棍或羽毛球拍等代替刀、剑、棍等武术器材进行练习,或者可以在进行跳绳练习时把短跳绳作为九节鞭等软器械来使用。这样一物多用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终身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积极有效的。
2.改进武术教学方法
将武术作为一项校本课程,就应在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严肃、古板、枯燥等练习方法的同时,多采用结合武术练习的游戏、武术的相关图片或录像,选择节奏鲜明、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等科学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中不仅学到了武术的技能技法,还可以培养他们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在五步拳的教学中我们在教完整个正面组合动作后,不要急于教授后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让他们自己在小组中探讨和研究反方向的五步拳动作,教师及时的和评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中学生比较喜欢有对抗的运动项目,现在的武术教材中也编排了一两套武术对练内容,这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了吧,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并没有吸引住学生的多少目光和兴趣,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青少年学生个性鲜明、活泼,不喜欢死搬硬套,他们喜欢不拘一格,不愿受到束缚。我在教学生对练内容时曾在课堂上采取这样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创编对练动作,然后各组进行对比与评价,这时教师利用做得好的学生有自豪感,对动作的兴趣正浓时,利用做得稍差的学生存在不服输的精神时,再进行技击方法地讲解和学习,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许多学生喜欢看功夫片和武侠小说,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喜好引用课文当中的武术内容或武术典故去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如使“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得以重新展现;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采用录像的方法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即复习了技击方法又寓教于乐,我想学生的练习效果和练习热情一定很高。这样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理论内容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我们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讲解武术谚语和武术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水平和对祖国传统的认识;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讲解武术的发展与演变和武术与传统的关系等,如伤科与按摩、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内功养生理论等使他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魅力。
 三、总言
武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从历史角度讲,朝代的变迁、的进步离不开武术作为军事手段的重要作用,通过了解武术的演化和发展,可以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历史文化地变迁和变革。从角度看,出现了不少的优美诗词和小说等,如西汉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对侠义精神加以热烈赞颂,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清代武侠小说的大批涌现等。从角度讲,中国武术与西方的体育项目在特征上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体育中的美是外在显露的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柔韧之美、灵巧之美,而对于中华武术来说,仅用形体美、动作美、技术美等来评价是不够的,因为武术讲究的是“精、气、神”、“形神兼备”、“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等含蓄、深的内在美。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武术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有较大的区别,它在文化底蕴、修养、演练形式和内容上是其他体育运动所无法实现和替代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坚持参加武术运动比参加其他体育运动具有更新、更全、更具有运动性和价值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为大力“发扬精神,弘扬中华武术”,将武术运动作为校本课程去开发研究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武术文化知识手册》.中国东方会武术文化分会.1993年8月.人民体育出版社.
[2]《中国武术文化知识概论》.旷文楠等.1990年8月.四川教育出版社.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对我校武术校本教材的探索】相关文章:

高校本科教材选用措施的探究08-20

高校本科教材选用与问题思考05-19

试论在我校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08-04

谈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构想08-16

浅谈整合教材 激活教材 提高教学效率05-31

高校武术教学模式与思路论文04-21

探索当前拳击实用拳法及训练06-08

试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08-21

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分析探索08-22

幼儿教育新思路探索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