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立体构成课主题式教学方式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0-09-12 15:06:0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职立体构成课主题式教学方式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以及立体构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主题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主题式教学,以适应高职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需要。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立体构成课程 主题式教学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培养创新意识、夯实设计基础、联系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作用。现阶段立体构成教学体系通过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但现有的教学模式和高职设计专业的定位却不完全适合。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通常是讲授立体构成理论知识和造型规律的认识与体现,与高职教育直接面对市场需求,强调学习内容的实际运用相距甚远。加之,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专业学习时间较短、基础差、抽象造型能力弱、自学能力不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讲授造型规律和抽象造型方法,势必会给知识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成果的实际运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具体的设计主题,既能使学生理解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明确设计方向,又能使专业学习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一、主题式教学的优势
1.明确设计方向易于理解。在传统立体构成教学中,通常是在讲授立体构成的基础理论后进行实践练习,学习各种几何的、抽象的立体造型。然而,初学者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发散思维能力不强,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不知如何入手,思维被束缚,设计实践往往缺乏审美性,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在知识的讲授和实践中融入具体的设计主题,使学生能容易地联想到具体的事物,凭借对具体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克服抽象造型的不足,让学生了解设计内容,理解设计目的,明确设计方向。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由于对设计目的不明确,学生的作品往往缺乏创造性,教师最好通过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以造型基础原理为基点,以实际运用为目的,让学生围绕主题思考问题、收集材料,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见解和造型技能,摆脱固有思维的干扰,由应付了事逐渐转变为对作业的积极思考,使其创造出有新意、有美感的设计作品。
3.便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立体构成课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掌握造型手段,若只停留在抽象练习阶段难免与专业课程脱节,不能将基础课程的内容融入专业设计。我们以具体的主题为设计内容,通过主题性设计实践,让学生感受简单的设计,将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效地衔接起来,为专业课程积累方案,以后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一旦将具体的主题植入方案,就能得到完整的设计作品。
4.加强对材料的选择与研究。在传统立体构成教学中,由于课程时间和加工条件的限制,几乎都是使用纸质材料进行实践练习,做出来的也是千篇一律的纸造型,学生缺少对不同材料的认知、了解和审美,约束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设计是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的,现代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对材料的运用,各种丰富、多样的材料被用到设计中来,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丰富了设计语言。设定主题使学生围绕主题构思、选材、制作,能够加强对各种材料、材质的.造型思考,这一点弥补了传统立构教学中不注重材料选择使用的缺憾。

二、主题式教学实践
主题式教学是以学科基本知识点为内核,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在立体构成课中确定单元主题,围绕主题选用不同的形态、色彩、质感的材料进行表现,创造出具有明确主题倾向的立体形态。具体课程主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定:
1.形式美构成。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在立体构成中主要指物质材料的形状、大小、色彩、材质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质感与肌理等,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对立体构成基本理论有所认识的基础上,以形式美法则为主题,利用指定形态、材料进行立体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创新能力,作品可为点材构成、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或综合构成。课题一:以线材为基本元素,依据线材的长短、大小、疏密、穿插等规律和结构特性,运用重复和渐变的手法进行集聚构成,创造出强弱、高低、层次的变化,最终得到富于节奏和韵律美的立体造型。课题二:由点和线组成的综合构成,用线材进行主题造型,点材起装饰、控制位置的作用,使两种元素带来形体丰富的视觉效果,创造出有明确对比关系的立体造型。课题三:连续面材构成,将正方形的纸切割成环状,经过翻转,做出连续、流畅的立体形态,分割恰当,造型优美,富于动感。通过明确的主题练习,学生开拓了形式美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平面构成的立体化。平面构成是立体构成的基础,其画面已经具有构成关系,呈现出形式美。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将平面构成立体化,可以借助平面构成的构成关系,在进行立体塑造时使平面形态转化成立体形态,同时又不失形式美感。在教学中以绘画大师的作品或有形式美感的平面构成作品为对象进行立体化创造,强调从平面到立体的关联性,着重对学生设计思维的逻辑性进行训练。课题一:选用一个平面的形态通过加工,使部分立体化,而形成平面与立体之间的造型。课题二:选择有构成关系的大师作品,以其为表现对象,将其平面关系立体化,同时注意高低、层次的变化。在这里只对平面构成形态作了限定,至于材质、色彩等其他元素由学生根据创意的需要来作合理的安排。由于创意的自由度增大,所表达的设计内容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平面形态转化为各种立体造型,完成了从平面造型到立体造型的顺利过渡。
3.包装造型。在教学过程中将立体构成的原理与包装造型相结合,使抽象的构成原理形象化、具体化,焕发出生机活力。以包装造型为主题,设计灯具、包装盒的造型,要求创造出有新意美感的立体形态。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各种材质,运用各种手段进行造型,既掌握了球体造型、柱体造型等造型的内容、手段,又使设计实践更加切合实际需要。课题一:食品包装,使用切面组合、折曲构成、切割加工等方法,将面材的构成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包装造型设计,通过整合、提炼,使概念抽象的构成原理形象化、具体化,创造出具有实用功能的立体形态。课题二:灯具设计,选择使用各种形态、质感的材料,可以是点材、线材、面材或块材,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设计,使作品既有形式美感又兼具使用功能。学生突破传统的包装概念,利用各种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创新组合,将概念性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可操作课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灵感。
4.情态表现构成。情态表现构成是在形式美构成、平面构成立体化和包装造型等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立体构成练习,它接近于设计创作。情态表现构成是指给形态注入情感、情绪与情态,使造型充满生命活力,以情态为表现主题,可以突破纯粹构成模式。课题一:围绕一组词语,如欣喜、兴奋,用抽象的立体点、线、面等视觉元素作不同形式的组合,表达出情感语义。课题二:选一段音乐,利用相应材料,将理解的内容做成有节奏感的形态。要求找准主旋律音调,通过联想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协调关系。课题三:围绕主题进行抽象雕塑练习,要求注意运用不同材料特性和不同加工造型手法。以情态为主题,既可以加强对材料的反复思考,精心选择,又可以让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创作联系得更紧密,让学生感受设计、感受创造。
总之,立体构成课程的主题式教学设计力图“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与提高学生立体形态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技能统一,探索出一种与高职设计专业教育目标相吻合、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教学模式。

高职立体构成课主题式教学方式的思考与实践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高职立体构成课主题式教学方式的思考与实践】相关文章:

1.广西高职专本衔接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2.高职声乐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论文

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论民法课堂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5.高职高专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思考论文

6.简论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与实践

7.传统文化应用于高职学生管理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8.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思考的论文

9.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