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究论文

时间:2020-08-16 14:44:03 经济学 我要投稿

知识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究论文

  摘要: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正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升级,这对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大的机遇。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

知识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究论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 职业教育 教育发展 困难与发展 教学改革

  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将成为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直接。如现代生物技术和知识、信息等一系列问题,推广技术和成果、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以及促进农业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变低级落后的生产方式,都要有新的突破。职业教育的培训任务更繁重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还要突破传统的实用技术型培养目标,达到技术培训与科技应用相结合的水平,既保留职教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此外,由于技术更新的频率加快,知识经济社会对上岗培训的要求及技术含量也会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培训任务加重。

  这就要求在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思路上,都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注重自身适应市场和社会的机制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坚持扬长避短、自主创新。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当前职业教育遇到了一些困难,困难的表现和症结困难主要表现在办学的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上:招生??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尤其是招生难和毕业生就业难。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须再作赘述。但困难的症结在哪里呢?是领导者不重视吗?或许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是,但总的说来不是。那么,去责怪老百姓鄙薄职教、不愿读职教吗?则更是大错特错了。老百姓是很实在的,他看到现在用人要高学历,社会上失业、待业的人又那么多,中职生就业难,普高在发展,国家又在扩招高校生,所以总想自己的子女上普高,进大学,不得已而求之才读职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不要去苛求老百姓。所以,问题的症结还是在我们自己,这就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方面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例如,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职前职后的沟通;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有所脱节;课程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终结性的,服务于学生第一次就业,使学生缺乏发展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学校的运作机制有的也没有转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来,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差不多相同困难的大环境中,有些学校还是办得不错的,甚至是很好的。如果考察一下这些学校,他们的成功往往是靠了改革,把上述列举的一些问题解决得较好的缘故。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这是许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深化职教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一)转变人才观。

  1.进一步转变观念,着力提高职高生的素质,拓宽学生成才之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改革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择业观的教育,使学生有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做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和各类技术、管理、服务人员的志向和意识,不要认为这些工作低人一等,一味追求“白领”工作。

  2.要有针对性地减轻职高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证压力,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我市从1995年试行“双证”制(学历证、国家职业资格证),“双证制”确实为职高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有些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就业率,要求学生考取多个证书,势必影响开发学生潜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调整方向目标,改革培养方式,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有针对性地减轻职高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和考证压力(特别是考多证和市场饱和情况下的考证),给学生创造一个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的良好外部条件。

  (二)重点树立以下三个观念: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坚持以学生“特长发展”为本,促使学生兴趣爱好的培植与个性特长的形成;坚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发展。

  2.树立教师学生平等的观念。要加强师生双向交流,做到教学相长,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3.是立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观念。努力做好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篇大文章,促进产学研结合,发挥人才和知识优势,更好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质量观。

  1.中等职业教育要把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办出效益、办出特色。对现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使人才适销对路,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培养方式,提高职高生的职业能力,增强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必须改革招生方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避免学生过早专业定向,使学生确定专业有一定灵活性。

  3.中等职业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习能力,为职高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打好基础。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市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全市70%至75%的高中生可接受高等教育。这意味着对相当部分成绩较好的职高生来说,高中就成了他们为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而打好基础的阶段,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作准备。

  三、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因而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就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不论是培养何种规格的人,都必须把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的地位。为此职业学校要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发现式、创新式的教育模式。

  一是要改变过去职校特别是中等职校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影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并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缩小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差距,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3.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理学科相互渗透。目前,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面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的交叉处。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文理兼容等多学科的多元施教,对毕业生实施学历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双证制”,培养通才的具有丰厚知识的创造性人才。

【知识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产权收益探究论文

2.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

3.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分析

4.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初探论文

5.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6.浅谈建筑工程经济发展探究论文

7.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发展毕业论文

8.探究新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