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0-08-01 08:57:50 经济学 我要投稿

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经济学论文

  摘要: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是: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城市化进程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备受瞩目。在一定范围内,城市的发展成本与城市的规模成反比,但效益却与城市的规模呈正比。

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经济学论文

  关键词:城市化;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

  一、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阐述。

  (一)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化的阐释

  1.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即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作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

  (二)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及阻碍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是: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的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1.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务工人员也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2.分散型城市化

  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经济活动、人口向外扩散。它意味着大城市城郊及其周围非城市地域的迅速发展。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即城市从地域上逐渐延伸,形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带”或“城市群”。2)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即大城市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距自己一定距离处新建一个城市或使原有居民点发展为城市。分散型城市化在城市的中级乃至高级阶段占主导地位。而在当今中国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分散城市化的问题。

  (1)大城市病日益突出

  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病已经相当严重。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今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圈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而许多特大城市也开始着手兴建“卫星城”希望能解决大城市病的诸多问题。

  (2)城市职能转化不明显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发展“城市圈”“卫星城”需要注意到城市职能和周边郊区职能的转化和协调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心城市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带”和“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功能的完善。城市职能的不断演进,是中心城市良好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大城市病、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旧地型城市化

  旧地型城市化是指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和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发现和开发或者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建立,或者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

  1.农村地区区域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初见成果,在进行新一轮深化改革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仍需要摸索前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面临着新一轮城镇建设的高潮。我们知道,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中介,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同时也应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很多地区仍存在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投资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很多浪费,更重要的是贻误了时机,使城镇化现代化过程滞后。由此,作为与农村紧密相连的城镇建设,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切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在一些西部落后地区,因为其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开发初期启动相当困难。为迅速提高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我们可建立优化的产业发展顺序,即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如旅游、商贸等产业,以其促进地区发展资金的原始积累,并沟通外界,为合理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打下基础。而后相应发展其他适合本地区的产业和相关工业,由此带动本地区的合理持续健康发展,切忌急于求成。

  2.注意城镇化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生产在农村地区的普遍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是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化服务的完备。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城市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加快农民进城,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就业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使村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二、城市化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备受瞩目。因为,城市化进程不仅通过带来的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推动服务业的增长,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沈坤荣等,2007;郭文杰,2007)。同时,在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中,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地期望收入差距,劳动力会发生流动,这种劳动力的流动最终会通过要素报酬的均等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助于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陆铭等,2004)。

  一方面,城市化是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又促进了工业化,二者共同促进了经济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由于城市化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集聚,因而城市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同时也带动了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城市的发展成本与城市的规模成反比,但效益却与城市的规模呈正比,也就是说,城市的效率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高的。当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只要这种规模递增带来的好处没有穷尽,那么企业就不断地扩张生产,以便从平均成本的不断下降中获益。

  通过以城市发展为中心,把相关的各类产业优势集中起来,能够实现不同收益特点的产业间互补,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和效率提高。

  另外,由于我国的社会福利和居民的公共服务都是通过城市为核心发散出去的,城市的扩张有助于社会生活的普遍改善。在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的微小改善,都会带来更多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经济学论文】相关文章:

1.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

2.企业集团发展经济学分析的论文

3.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现实意义论文

4.经济学中价值理论发展与探讨论文

5.存储经济学探析的经济学论文

6.哲学的意义论文

7.计量经济学学科内涵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

8.我国的教育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