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态学视野下的基础教育优化

时间:2022-06-13 11:25:15 教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究生态学视野下的基础教育优化

  现阶段,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以及学生人格的塑造,如何在生态学视野下的基础教育优化?

探究生态学视野下的基础教育优化

  一、基础教育课堂生态的现状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课堂出现了非生态因素,许多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很被动,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一旦出现非生态情况,势必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学生缺乏主体创新意识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和构建,师生关系也陷入不健康的非生态状态中。

  二、基础教育课堂非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的非生态现象

  (1)尚未摆脱“长官意识”。当前,众多基础教育课堂并未摆脱“填鸭式教学”以及“长官制”作风。“长官”一声令下,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命令。许多教师仍坚持认为,学生配合与否,是一门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堂依旧沉闷、枯燥。教师往往通过批评学生的行为、提出硬性的要求和相应的评价来震慑学生,以达到促使学生“听从指挥”“少说话多做事”的效果。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课堂,更应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如学习内容的重演、简单问题的讨论以及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观点分析等。

  (2)未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生态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如何发挥这一重要生态因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作用,值得众多教师思考。受国外先进基础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当前很多中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不得不说,这是对新时期基础教育提出的高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做好引导者,发挥引领作用,做好学生的引领者,使学生从“自由学习”转变成为“自主学习”。

  2.学生的非生态现象

  如前文所述,学生在法律课堂的学习中,很容易出现“自由学习”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只爱“听课”, 不爱讨论。沿袭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课”这一课堂主要生态行为。二是缺乏互动交流的欲望。教师不断地进行信息的输入,这种信息能量在课堂生态环境中流动,只进不出,学生不互动不交流,信息无法反馈,则法律课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呈现单向性,能量逐级递减。因此,这样的课堂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失衡,甚至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此外,迫于教师所扮演的“长官制”,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扮演“听话的盲从者”。学生的惰性导致在进行案例探讨环节,他们不思考,不动笔,“随大流”。这样一方面会导致自己不用做任何事就可以获得成果;另一方面,他们会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认可(分数)。

  3.师生关系的非生态化

  教师以及学生属于高职法律课堂中的能动因素与主导因素,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生态效果实现。而高职法律课程中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以及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师生间有效的情感交流。高职法律课堂中师生关系所具有的非生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运用“填鸭式”以及 “权威式”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平等对话。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情况下会过度重视课时计划的顺利完成,而忽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缺乏情感交流。情感投入的缺乏不仅会降低学生课堂学习期间的积极性,使学生出现学习倦怠,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进而制约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优化基础教育课堂生态的若干策略

  课堂生态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课堂生态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第一, 课堂生态外部因素,即外部环境与课堂生态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形成的课堂;第二,课堂内部因素,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的动态的、生态的课堂。

  1.以教师为主导的生态课堂的构建

  目前,基础教育要求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多的应该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懂得学习,学会学习。学生的自我学习、思考的能力,并不是老师能通过课程传授的,这种能力在于平时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应是主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讲授知识,并作出示范分析或从提出思考方法的角度,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教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以教师为主导的生态课堂。目前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年轻化,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无可挑剔,但在构建健康的生态课堂时,年轻的教师们需要考虑在课堂中建立由自己主导的课堂,而非“控制”或“放任”。以政治课为例,教师们可以适当地在课堂活动中加入社会热点,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分析、评判。当然,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教师平时注重个人知识的培养和积累,且对社会上、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有较高的敏锐性,如此一来,在基础课堂的构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以学生为主体的法律高职生态课堂的构建

  现阶段,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以及学生人格的塑造。在构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是上课之前,各中小学可以通过微视频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其次是上课中。在学生自学之后,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给予学生辩论以及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是上课 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学习结果的检验环节,对教师来说是评价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从学生角度出发,检验环节是对预习效果以及课堂知识的最终获取量进行检验的必要因素。

  3.教学环境的构建

  教学环境包括内部教学环境以及外部教学环境。在此我们仅对教学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从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师生感情、学习态度以及师生所持有的价值观等。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因子之间是相互依存以及良性循环的,因此教师必须放下身段,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以教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来有效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此同时,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还必须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仅以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 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在其他方面会有良好的表现,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在其他地方会有不足。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知识能力、智能发展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正确对待学生,形成健康化以及科学化的生态课堂系统。

【探究生态学视野下的基础教育优化】相关文章: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探究论文03-22

基础教育论文提纲04-06

节能绿色背景下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与优化措施论文10-26

网络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论文03-07

走班制模式下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论文10-08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探究论文04-07

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究09-29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作用探究论文03-09

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探究04-18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