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

时间:2022-03-29 09:05:24 教育学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对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很重要,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可以诱导学生思考物理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物理实验,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可以诱导学生思考物理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物理实验,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从学生回答的结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而优化课堂教学。小编根据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就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设计的问题具有趣味性,才能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有趣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来讲,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比如讲到大气压强时,用一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硬的相片盖住杯口。提问:把杯口倒立过来,水会不会流出来呢?大家都很肯定地说:水会流出来。我趁机把杯口倒过来,却出乎他们的意料,相片不掉,水也没流出。一下子他们就兴奋起立来:水为什么不流出来呢?是什么支撑这么重的水和相片?难道是老师有什么魔力吗?随着问题的提出,兴趣就来了,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找出答案。

  二、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问题设计要目标明确。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在哪问就在哪问,提的问题要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发展。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如讲到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时,可这样提问:“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肯定有同学答:“跟重力有关;跟密度有关;跟体积有关;跟深度有关”。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原来提问的意图。如果改问:“影响液体压强的两个因素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

  三、提问难度适当,要由浅到深

  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才能摸得着”的感觉。有些提问不一定要学生个别回答,甚至不一定要学生作出回答,关键要起到一个提示、引导、过渡的效果。

  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首先问一个好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同时,我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然后问全班同学:凹透镜呢?有什么特点?同时也把凹透镜放在阳光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亮点?它的特点和凸透镜相反,对吗?同学们都能答出“发散。”做完凸透镜成像实验并讲完成像规律之后,再提问难度更大的问题,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该怎么办?学生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探究更深的问题。

  这样提问的难度适当,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以及对物理的兴趣。四、提问要注意知识点的对比初中物理中有不少知识点是类似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电流表和电压表之后,可从这两种表的结构、量程、读数方法、使用方法等方面提问,问: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比较,并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很快掌握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又如电阻的测量和电功率的测量这两个实验,实验原理、步骤、方法、器材、电路图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从这些相似点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学生就能牢牢记住相关知识。又如讲到内能时,可以对比机械能中动能、势能,结合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提出问题:什么是内能?内能包括哪些能?通过对比学习得出了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中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通过对比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四、课堂提问环节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我翻阅了大量的优秀教案,并观看了许多优秀教师上的示范课,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由教师严格、有序地主导来控制着的。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什么没有强烈的提问意识呢?是他们没有疑难需要教师帮助,还是有其他阻碍提问的因素?我在学校进行调查,找出的原因如下:1、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差;2、教师不鼓励学生提问题;3、学生不敢问,不好意思提问,怕被同学们看不起,等等。这其中既有教师的问题,又有学生自身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中心(教学主体)的问题。我发现,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名教师,问题是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老师。

  我们成天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为什么不让学生去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问,老师答呢?课堂提问双方为什么不能倒换一个位置呢?长期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积习甚深,在课堂提问上已是“病入膏肓”了。

  首先,“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已把问题想得很细,一个一个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又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谁去发现问题已由教师包办了。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重大问题已由教师提出并解决了。

  其次,“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在实践操作中驾轻就熟,甚至很多教师玩得炉火纯青,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得出了定势:问题不是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了吗?老师自然要向我们讲明白的,毋需再费心思。没有探究意识也就养不成探究习惯,时间长了,学生自然缺失了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在一种预设的、固定的、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老师亦步亦趋,毫无生发开来的胆量,如果学生冒然提出一个问题,教师生怕节外生枝,打乱自己的步骤,耽误了时间,开明一点的老师用“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来夸奖一下,其实不作任何“纠缠”。有的老师却满心厌烦,说学生问题离奇、与教学无关,并告之“以后不要再胡扯”,弄得学生胆战心惊,以后谁还敢再“胡扯”?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由教师提问为主导向学生提问为主的转变呢?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当学生所提的老师看来幼稚时,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不耐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事先预习,课堂上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同学可以解答,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这样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最后,注重教法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研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题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法、评价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表不同见解、敢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探索新途径、新视角的创造性。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课堂上,要根据实际内容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善问”是一种艺术,有些老师虽然肯问,但不善问,他们抓不住教学的核心问题。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激活;也只有“善问”,他们才能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把学生带入思潮如海的灵活思维的新境界,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相关文章:

关于初中的政治课堂提问方法研究的论文07-03

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论文08-2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初探学术论文08-29

政治课堂有效性提问方法思考论文07-03

试析英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提问论文09-24

琐议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教学论文1500字08-19

精选《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08-24

对高职英语课堂提问式教学的探索论文09-10

高一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分析的论文06-19

初中物理课题开题报告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