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个别化教育课例探讨论文

时间:2020-06-21 18:33:54 教育学 我要投稿

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个别化教育课例探讨论文

  【摘要】在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兴趣,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教学活动,将蒙氏教学法整合到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并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儿童日常生活,让单一的教学目标多形式、多感官地展开,使学生不但学到相关数学知识,更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个别化教育课例探讨论文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蒙氏教学法;个别化教育;教育模式

  一、问题提出

  就读于特教学校的自闭症儿童的学习一直是困扰很多教师的难题。由于多数自闭症儿童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闭症儿童对生活数学的感知、习得与运用,进而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能力发展。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质量?蒙台梭利教学法强调从最基础的操作入手,以儿童为中心展开教学。由此,笔者从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为着手点,借用蒙氏教学法中的教具,对一名中度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生活数学课程教学,尝试将蒙氏教学法整合到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密联系儿童的日常生活,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案例探讨

  (一)基本情况娜娜,女,9岁,自闭症,入学前在康复机构进行了两年康复训练,教学干预开始前主要症状表现为:第一,对集体教学环境高度排斥,常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不参与集体活动,但会对集体活动保持关注;第二,刻板行为较多,多数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涂色游戏、拼图活动中;第三,言语障碍,具备简单的发音能力,但基本用语言进行沟通;第四,对简单、容易掌握的动手活动较容易接受。

  (二)确立教学目标

  认识数字1—9,将数字与数量相对应,为以后能够认识钱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钱币打下基础。认识钱币,1元、5元、10元、20元,能够在模拟购买物品活动中使用钱币支付换取物品。

  (三)教学过程

  1.教学环境适应娜娜存在明显刻板行为,日常学习活动中喜欢一个人在教室角落中做手工类活动。集体活动时,对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常常需要老师拉她才能勉强参与一下。随着上课次数不断增多,娜娜逐渐习惯了每周的固定两节课在蒙氏教室活动,越来越能在活动中与老师进行有效互动,每次上课前,娜娜都会主动准备好老师自制的教具、记录单,穿好鞋子在集体教室门口等老师一起去上课。2.建立“以儿童为主”的师生关系个训初期,熟悉蒙氏教室及室内材料时,老师发现娜娜喜欢蒙氏室里的拼图材料,开始进入教学时,娜娜依然存在刻板行为,不能参与到老师设计的认识数字、纺锤棒等活动中,不能与老师同时关注一个活动。为了能够吸引娜娜的关注与互动,老师允许娜娜在课上玩拼图。当她专心地玩拼图时,老师坐在旁边认真观看。看到她能够轻松地将8块以内的拼图拼好,老师再将几张拼图打乱放在一起让她拼。此时,娜娜会阻止老师的干预。在老师的坚持下,娜娜妥协并同意将几张拼图打乱,一起拼搭,并在熟悉后产生强烈兴趣。但是,依然不让老师插手。在娜娜顺利完成这些之后,老师将难度更高的中国地图拿过来让她拼搭,2节课以后,老师试图帮助娜娜找到她最需要的部分递给她,她会看看老师,然后拼好。在她找错图片时,甚至在她发现错之前老师先提出来,并告诉她是错的,增加有效沟通的机会。娜娜接受老师在她玩拼图时在旁边“指手画脚”后,老师开始攻占娜娜的地盘。老师拿出纺锤棒箱子,准备在娜娜上课时的小课桌上进行游戏。娜娜最初会直接将老师的材料推走,但在老师的坚持下不得不作出了妥协,同意在她的桌子上挪一点地方给老师“做游戏”。老师会在桌子上用纺锤棒摆出各种形状,并在娜娜认真玩拼图时,请她帮忙多空出一点地方。直到最后老师的教具占领整个小桌子,将娜娜的中国地图成功“挤掉”。这时,娜娜放弃继续拼图,开始看老师用纺锤棒做游戏。老师边玩边讲解,并装作不小心将纺锤棒掉到地上,然后麻烦娜娜帮助老师捡起来,或者需要搭一个难一点的形状,需要娜娜帮一把手,娜娜都会适时地帮助老师完成,并继续观看。慢慢地,老师邀请娜娜一起玩,让娜娜玩一下,娜娜就会模仿老师再玩一次。一段时间之后,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互动。3.采用多感官体验教学考虑到蒙氏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直观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故老师应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多的直观教具,以帮助其理解与掌握知识。教学活动前,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情况:娜娜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持20分钟左右的专注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关注同一件事情,数前概念知识薄弱,能够辨别多少、大小。在开展教学活动初期的一段时间,娜娜还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每次上课后都会学着老师最初玩纺锤棒的样子,将所有的纺锤棒取出来摆成一排,然后用最后一只纺锤棒从左到右划过去。为了改变娜娜刻板的行为模式,结合她喜欢涂色活动的特点,老师将数字与筹码中的1—9数字材料在纸上描线,然后和她一起涂色。在描线和涂色的同时,都会读几遍相应的数字,然后再进行纺锤棒活动,两个活动交替进行。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娜娜能够独立说出、指出1—9中的任意数字。4.注重小步子、多循环教学认识了10以内的数字以后,老师开始对娜娜进行数量的认识教学,让娜娜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因为之前就用纺锤棒做各种拼搭游戏,娜娜对纺锤棒一点也不陌生,能够很快进入数与量的学习活动中。但是,只用纺锤棒进行数量的`学习对娜娜来说会有些枯燥,且不利于知识的泛化。因此,老师依次加入了数字与筹码、加法板等材料辅助教学。先摸一摸、读一读纺锤箱上面的数字,然后依次将每个数字对应格子中的纺锤棒拿出来,边拿边数,数好后再像之前那样排成一排,用最后一根纺锤棒在上面划出声音,然后再依次数好相应数量的纺锤棒装回去。每次这个活动都会持续15分钟甚至更长,娜娜经常会让老师一个人做,自己在旁边看。老师会在她偷懒不愿意关注时加快速度完成,然后用下一个活动继续教学。比如,在加入数字与筹码后,老师先利用之前的方法,将事先描写好的数字及相应的圆圈拿出来,然后数一数数字下面的圆圈(正好与数字相对应),看着娜娜给它们涂色,每涂好一个就读一读、数一数。在这两个活动进行一个月左右后,老师增加使用加法板进行教学,利用镶嵌式地摆放、拿取小珠,边摆放边数一数。尽管活动材料有所变化,但是教学目标依然是数字与数量的对应认识。5.融入生活元素教学在娜娜形成点数、数量的意识后(认识不完全准确,点数时偶尔会出现点两个纺锤棒/圆圈/小珠,数一个数的现象),老师开始将自制钱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先认识钱币的面值(当时是10元、1元),然后数一数每个钱币的数量(这个活动通常安排在放松环节,学生完成前面的任务后,作为奖励进行),接着根据钱币的数量换取相应数量颜色的蜡笔,给数字筹码进行涂色。学期末,娜娜已经能够轻松认读、独自写出10以内的数字,能够在简单的引导下进行点数,对数量有了较为清晰的意识,出错率大大降低。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用钱买午餐、与家长去超市买物品付钱等社会性实践活动中。娜娜已经慢慢开始学会使用钱币,并对钱的多少、找零有了初步意识。随后,数量的认识、加减法及简单使用在后续教学中循环递进。

  三、教学反思

  (一)教学的可取之处

  尊重学生兴趣,有计划、有准备地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时,娜娜并不总是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因此老师会在课堂上多准备一些同一教学目标的其他教具材料。比如操作纺锤棒一段时间后,她会觉得枯燥,排斥继续操作,老师会用自制的彩色棒教具操作来代替纺锤棒的活动,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按计划进行。在老师的坚持不能得到她的认可时,老师会尊重她,让她用拼图、涂色等活动形式认识数字、感知数字与数量等,老师在旁边按照原教学计划操作蒙氏教具,边操作,边大声地将操作内容说出来,并且不时地让娜娜多给出一点地方,或者让她帮老师递一下材料,或者让她帮忙读一下、找一找某个老师“想不起来的”数字,她都会放下手中的涂色、拼图帮助老师,慢慢被带回活动中。总之,在每节课的活动中,老师会做充分的教学准备,尊重学生兴趣,让单一的教学目标多形式、多感官地展开,学生不仅在蒙氏教学活动中得到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将钱币的使用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社会交往方面,也更愿意参加班级、学校以及社会活动了,在活动中也更愿意与人说话、表达自己。

  (二)教学的不足之处

  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前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对比未能明确量化,教学研究中的数据量化不足,还需要更精确的数据支持。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未能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中对学生提供支持的因素。教学活动难以定义为实验研究,学生除参加笔者的课堂教学,在其他日常的集体活动中也会有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家庭中的练习,学生的进步很难排除其他干预的作用。本案例教学仅以个案为例,尚未与自闭症儿童相关教学进行对比研究,且自闭症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较大,研究成果的借鉴意义尚待进一步考证。

【自闭症儿童生活数学个别化教育课例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银行综合化经营探讨论文

2.教学方法多样化探讨论文

3.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4.探讨林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目标论文

5.幼儿教育呼唤人性化探讨的论文

6.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探讨论文

7.关于职校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探讨论文

8.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探讨论文

9.探讨会计电算化下的学生情感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