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改革舞台教育化实施对策的论文

时间:2020-12-12 13:03:11 教育学 我要投稿

声乐教育改革舞台教育化实施对策的论文

  摘要:师范类音乐本科的声乐教学未体现出与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明显区别,未突出教育的“师范性”。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将对师范类声乐教育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师范类声乐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舞台教育化”理念,分析“舞台教育化”改革目标,并对其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声乐教育改革舞台教育化实施对策的论文

  关键词:师范类本科院校;音乐声乐教育改革;舞台教育化

  声乐教育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音乐技能培养课程,音乐专业院校开设这门课程主要强调对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师范类院校的声乐教育课与音乐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一致,未体现出师范教学的特点。在此情况下,学生未能将声乐知识和技能与教育教学融合起来,实际教学能力较差,因此缺乏就业竞争力。因此,师范类音乐本科声乐教学必须深入“舞台教育化”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一、师范类院校声乐教育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师范类声乐教学改革现状

  从目前国内高等音乐教育机构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上明显提高,已经从原来的不足40所发展到700余所。其中,师范类本科院校的新增音乐专业占有较大比重。师范类声乐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引领下,积极寻找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师范类声乐教学的教育改革主要参照专业音乐院校,因此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表现出与音乐专业院校较高的相似性。在此情况下,师范类声乐教学未突出师范教育特点,学生的发展定位不清晰,技能培养缺乏专业性,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较差,在毕业后既难以向舞台表演方向发展,又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师范类院校声乐教学存在的不足

  目前师范类声乐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部分新增声乐教育师范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专业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和琴房乐器数量不足,不能满足高校扩招的教学需要。此外师生比例也未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教师教学负担较大,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2.课程体系试着不合理,主要参照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体系内容,缺乏音乐理论大课等师范类院校学生所需的专业课程,未突显出“师范性”特点,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相背离,导致学生专业定位不清晰。3.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舞台技能训练,采取专业音乐院校的训练模式,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且缺乏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4.声乐教学的实施与社会对师范类院校声乐教学人才的培养需求不符,没有针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开展教学和训练,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声乐教师的角色,难以将舞台技能转化为声乐教育技能,因此实际教育专业能力偏弱。

  二、“舞台教育化”改革目标

  师范类音乐本科声乐教育现阶段的`改革目标是要突出声乐教学的“师范性”。在“师范性”教育目标下,引入“舞台教育化”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内化为声乐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师范类音乐毕业生的培养需求,培养出一批具有“师范性”音乐教育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舞台教育化”是实现师范类声乐教学改革目标的关键,可以帮助声乐教师把握好课程教学方向,在培养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声乐教育教学能力,突显师范类专业的“教育性”“师范性”特点,从而将师范类音乐院校声乐教育教学模式与专业院校区分开来。在培养方法上讲究实用性,紧密围绕培养目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灵活运用“舞台教育化”的方式方法,注重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改变教学评价方法,体现出与传统以舞台实践为评估标准的声乐教育的明显差别。

  三、师范类音乐本科声乐教育“舞台教育化”的具体实施对策

  (一)创新教学思维

  在“舞台教育化”改革目标的引导下,创新师范类音乐本科声乐教育的教学思维,培养学生声乐表演技能和教育知识技能的共同发展。师范声乐教学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适应基础音乐的教育改革要求,做到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针对目前声乐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积极研究各种教育方法的适用性,从而符合师范类教育特点,以及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应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围绕兴趣培养开展舞台技能训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容易理解和融入的情景,巧妙运用教辅材料和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影像资料,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建立对课程内容的立体化认识。在组织学生进行声乐基础训练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脚、嘴等各个身体部分,借助桌椅等进行节奏训练。训练难度应循序渐进,比如学习新曲子时不要先要求学生使用美声唱法,而是先用通俗唱法熟悉曲子的节奏和韵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促进“舞台教育化”,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内涵,为学生将来走入声乐教学岗位做好知识技能储备。

  (二)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师范声乐教学模仿音乐专业教学的一对一授课模式,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师范专业技能。师范类音乐本科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要投入到中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开展集体式教学活动,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积累教学经验,因此实际教学操作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以下几点教学改革措施:1.在声乐课程模式设置时,以声乐小课为核心,积极开展理论大课教学和集体课教学,使大课、小组课和声乐小课教学模式并存;2.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授课模式,比如基础理论课可以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探讨等教学活动,提高理论教学效果;3.重视声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提高声乐教学法教学内容所占的比重,并采取集体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实现从舞台表演能力到教育能力的内化;4.加强声乐听赏训练,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欣赏科目,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观摩,积极参加名家声乐讲座等活动,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交流。

  (三)突出师范培养特色

  “舞台教育化”改革强调突出师范类院校的声乐教学特点,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培养转化为教育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声乐素养的内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改变声乐教学的培养策略:1.重视基础教学,声乐基础技能培养包括歌唱器官的控制技巧、听觉训练、声乐表现力训练和语音语言训练等,这些技能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必备技能。在训练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把握好训练重点,比如歌唱技巧训练要使学生在两个半八度左右的全音域中上下转换自如,听觉训练要提高学生内耳分辨能力。在声乐表现技能训练中则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高低音准、强弱感等把握能力。2.在“舞台教育化”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声乐专长,融入民族音乐的知识内容,体现地方特色。我国民间音乐种类众多,各具特色,比如蒙古族音乐、藏族音乐等。师范类音乐本科院校可以格局地方民间音乐特点,加入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比如北京京剧、广东粤剧、蒙古族牧歌和东北二人转等,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内涵。3.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教学资源渠道,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增进学生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了解,掌握所需的教学技能。比如在教师技能培训中加入自弹自唱、小组唱和重唱等内容,使学生熟悉中小学的声乐教学模式。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建立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舞台教育化”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首先应明确评价主体,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重视。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涵盖学生的职业定位、学习态度、声乐表演能力、声乐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复合型声乐教学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台教育化”改革是针对目前师范类音乐本科声乐教学存在的不足做出的有效整改,可以促进师范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思维,完善课程体系,可以确保师范声乐教学的全面性和可行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通过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建立配套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静.高师声乐研究生课程设置导向批判———以9所高师音乐院校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4,(05):107-111.

  [2]张继英.论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及实践[J].民族音乐,2013,(02):111-112.

  [3]蒲倩.高师声乐教学中新的理念与新的人才观———有感我们音乐学院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所实施的“教学新构架”[J].音乐创作,2007,(04):110-111.

【声乐教育改革舞台教育化实施对策的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教师声乐教学论文

2.关于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论文

3.声乐审美群体审美要求理念的声乐教学论文

4.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的设置探析论文

5.声乐论文提纲

6.声乐教学论文提纲

7.民族声乐教学论文

8.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9.高师声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