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如何写文献回顾

时间:2022-04-01 19:01:02 论文写作 我要投稿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如何写文献回顾

  很多作者可能不了解,学刊编辑初选论文,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来稿的文献回顾。作者肚子里的墨水,往往在评述文献的过程中一览无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引的如何写文献回顾,供大家阅读参考。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如何写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的作用

  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进行文献检索与评述的基本能力。如果一篇投稿,参考文献中连一篇像样的学术论文或著作都没有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学术旅程基本也就告终了。

  文献回顾的层次和格调往往显示了作者的学品、学力与学养。透过作者所回顾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学术历程、学术交往和学术境界。所以,文献回顾不仅仅是个技术活,更是学术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研究者应该系统训练自己阅读文献与回顾文献的能力。

  一、为什么要回顾文献

  人类知识的生产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渐进过程,是由无数学术人的不懈努力积累而成。你一砖、我一瓦,知识大厦才日益高耸。

  人类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圈,越扩越大,我们不妨将之称为“知识圆”。有意思的是,当人类知道得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不知道得也越多。因为随着“知识圆”半径的扩大,它的周长也在成比例扩大。以前,在地球人还不知道地球是个球的时候,人类觉得天圆地方,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后来知识进步了,才知道大地原来是个球,而人类以为,肯定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再到后来,又惊讶地发现原来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于是人类又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结果,现在发现连银河系都不是宇宙的中心,茫茫星空,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学术积累,都要遵循“知识圆”的演进规律,在学术共同体的努力之下,尽可能地把“知识圆”的半径扩大,在已知的基础上征服未知。但是,在征服未知、开疆辟土之前,先得知彼知己。文献回顾,就是“知己”的过程,它是进攻前的防守,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

  每一个科学的认知对象都有一个专属的“知识圆”,文献回顾实际上就是在认识未知之前,廓清“知识圆”的边界,整合、梳理“知识圆”以内已知的知识,为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半径做基础。

  具体来说,文献回顾要把前人就某个认知对象已经研究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然后分析其程度、层次及问题,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前人之述备矣”,那就别再做无用功了,“多你一个不多的研究”,到头来也没意思。

  反之,如果你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了前人研究的局限与不足,那么,你就可以据此确立新的学术生长点,进一步展开自己的研究,这就是学术对话点,就是潜在的学术生长点。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系统进行文献回顾可以避免重复的学术劳动,也是尊重同仁的学术贡献。否则,每个人都自立山头、从头开始,就会陷入“学术内卷化”——尽管学术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学术质量、学术观点却并没有同步提升。放眼学界,但凡那些发展较好的分支学科,文献回顾一般都比较系统、扎实。

  二、如何写文献回顾

  首先,找准“知识圆”的圆心。

  每个研究议题都有一个属于它的“知识圆”,文献回顾者首先需要定位自己的研究原点,比如,是项目制,还是社会资本,它是文献回顾的坐标原点。文献回顾并不是不加甄别地进行回顾,而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选择的依据就是权衡这篇文献与知识圆心的距离——尽量选择那些与知识圆心较近的核心文献。

  其次,以研究问题穿针引线,将文献以条理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展现作者的逻辑推演过程。

  很多文章喜欢堆砌文献,常常通过“XX认为”、“XX说”等将文献罗列出来。这种做法不仅很难达到文献回顾的目标,而且也会给读者造成阅读负担。因为这样做,只是把各个文献蜻蜓点水地提出来,堆在那里,仍然是一堆未加整理的散点,读者不得不自行串接这些零散的文献点,这实际上只是文献提示,而非文献回顾。

  回顾,就是review,相当于研究者站在高坡上,告诉坡下那些还没研究的读者,你在坡上看到了什么风景。这时,作者必须告诉读者,自己的研究“视线”何在,否则,如果只有视、没有线,坡下的读者就会听得稀里糊涂,不得要领。这个视线的延展就是作者的研究与观察视角,是文章逻辑推演的思维条理。

  第三,要对文献进行精准和恰当的概括。

  文献回顾不是拍照片,不要本貌呈现未加工的原材料,而要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对文献进行精准且恰当的高度概括。

  为了要精准和恰当地概括,作者有必要熟识这些文献,核心文献最好反复阅读。未读原文则最好不要草率回顾,否则,很容易对文献进行不恰当的回顾,容易犯低级错误,以讹传讹。

  第四,要对文献进行客观评述,指出其学术贡献与研究不足,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

  后续研究,或接力,或反驳,这也正是学术对话点的立身之处。前人之不足,正是后人推进学术的边际贡献点。评述他人研究,要客观公正,不要刻意贬低前人的研究,以便拔高自己的`研究。

  三、文献回顾的最高境界

  文献回顾,是“洋八股”的一个重要部分,但说到底,它只是一个表达自己研究与学术脉络之血肉关系的形式与工具,如果你能够以其他方式,把自己的研究顺畅地链接到学术语境中,并把自己的研究超拔出来,完全可以不使用“文献回顾”这个标题,甚至不一定专列一章文献回顾。文献回顾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文献回顾!

  推荐两篇文章:第一篇,ErinMetz McDonnell:《Budgetary Units:A Weberian Approach to Consump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19, No.2 (September 2013),pp.307-350。

  “预算单位”(BudgetaryUnits)这个概念原本由韦伯提出,而本文则重构了预算单位这一概念,并为建构中层的消费理论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研究基础。建议消费社会学同仁精读此文。

  第二篇,渠敬东:《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及经史研究的新传统》,《社会》2015年第1期。这篇文章,在中国知网尚未更新,可到《社会》杂志网站免费下载。

  这篇文章大开大合,恣意汪洋,读起来似有《庄子》的味道。这篇文章并非一篇完成作,而是作者一系列研究的起手式,作者试图通过经史传统,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从功能上来说,它其实是一篇文献回顾,但是,它文脉流畅、逻辑森严,读起来完全不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篇文献回顾,而这种文献回顾才是真正的文献回顾。

  拓展:论文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著录用的符号

  :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地、制作地等

  ,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者、制作者、刊名、专利号等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等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

  .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

  按照国家标准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将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划分为十种类型,并用十个单字母分别标识: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技术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如全宋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等。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广告

  (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排在文末,并按下列格式著录: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篇名[文献类型标识符].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此项也可在文中参考文献序号的后边用P页码加小括号的形式标注).

  2.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析出文献中的原文献为专著时,其著录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专利的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8.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1、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6]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如何写文献回顾】相关文章:

学术论文写作特点11-11

学术论文的写作10-15

学术论文写作分析08-12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08-03

学术论文写作心得11-03

2017学术论文写作11-01

学术论文写作心得09-01

如何写作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2-20

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格式09-12

标准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