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各阶段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变化

时间:2021-06-17 13:30:31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西方哲学史各阶段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变化

  从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与物质同构的灵魂观念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哲学从单纯探讨自然逐步向人学的过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西方哲学史各阶段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变化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摘要:主体性思想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主体的认识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纵观西方哲学史,自哲学诞生起,主体问题就成为哲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哲学的全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哲学发展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古希腊 中世纪 近代哲学 主体性

  一、古希腊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随着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奴隶主民主制的确立以及人类思维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核心的哲学学派智者派开始在希腊崛起。智者们崇尚感觉,主张怀疑,反对传统的自然论。普罗泰戈拉明确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尺度,也是事物不是其所不是的尺度。这里,他把人提高到了宇宙的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充分肯定了人的作用,同早期希腊哲学中那种处于被淹没在万物之中的、被动的人相比,这一命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里,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价值和真实性,只有在与人的关系中才存在,只有在被人意识到的时候才成为现实。人是万物的主体,能动的主体,这是西方哲学史中主体性思想的最初表述。 苏格拉底,也是从人出发来研究道德哲学,探讨宇宙的原因。他一反自然哲学家对美德的规定,首次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因此知识就是人类获得美德的前提。但如何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呢?那就要认识你自己,自知自己无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努力学习、把握真理,变无知为有知,使自己的灵魂具有美德。这里,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看作获得美德的前提,这就在普罗塔戈拉的基础上把主体性思想推进了一大步。

  二、中世纪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在黑暗漫长的中世纪,希腊哲学中刚刚诞生的主体性思想被超然的上帝所窒息。教会对希腊思想的推毁,最根本的是对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人形象的推毁。在上帝面前,人一无所有,人的理性和感觉一文不值,而上帝却在神学家的拥戴下居于全知、全能、全善、全在的主宰地位,而人却成了上帝的函数,人的主体性被完全剥夺。但从上帝的角度看,人却在上帝中曲折地表现了人的最充分的主体性,上帝对人的主体性的占有,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异化,上帝无限的主体性不过是人们对自身全知全能、无拘无束的主体性的幻想。 然而,当人类主体性被严重扭曲、上帝被推上至极的时候,整个欧洲社会开始了以人和自然为主题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性与神性、自然与上帝、理性与信仰之间展开了空前的论战,人重新成为哲学发展的时代主题。

  三、资本主义社会下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对主体所作的自然性规定,使得近代哲学的视角发生了偏转,由过去本体论的研究转变为以认识论为中心,并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哲学方法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尽管两者相差甚远,但在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时却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人的主体性。

  近代经验主义的首倡者培根在承认知识来自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同时,又对感觉的可靠性提出了怀疑。他指出:感官对于自然的划界总是参照着人而不是参照着宇宙,因此感觉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掺入了感觉主体自身的性质。 经验主义者洛克在继承培根主体性思想的同时,从第二性质的学说出发阐述了主体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他认为第二性质是在某种特殊形式下在我们的感官上生起作用来,并由此使我们生起不同的各种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等观念。可见,洛克在认识论上突出地表现了对主体能动性的弘扬,进一步确定了认识器官是人类认识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经验论的着名人物休谟也主张认识来源于感觉。他把人心中的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并进一步把知识的范围限制于知觉领域,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知觉以外,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由此,休谟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形而上学的观念提出了怀疑,并逐一否定了物体、心灵和上帝的确定性,这是近代经验论关于感觉主体性学说发展的逻辑结局。显然,这种极端的经验论观点低估了理性思维在科学创造中的能动作用。

  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笛卡尔为了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为科学提出了一种清新明快的研究方法即我思的主体性方法。他把认识理解为理性自身的命题分析、逻辑抽象和推论活动,从而抽象地提出了认识的主体能动性问题。 与笛卡尔不同,斯宾诺莎不是从“我”出发,而是从自然出发来说明人的存在。在他看来,自然即实体有广延和思维两种属性,人作为实体的样式同样具有广延和思维两种属性,并且相对独立,不可相互作用。这就是他著名的身心平行论。可见,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从一个侧面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并力图从主体人那里求得广延和思维的统一。 莱布尼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或自我意识,人的心灵作为单子具有自己特有的质的规定性即知觉和欲望。欲望是推动人的自然变化的.内在原则,这就使得作为单子的人自身状态的变化就不受外力决定。这正是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最有力根据,同时也是人能成为独立的能动的主体的有力根据。在此基础上,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把上帝的伟大仅仅限制在世界产生以前,从另一个方面重树了人类的主体性。

  四、19世纪末期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19世纪的西方,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启蒙学者对宗教的犀利批判以及对人的平等自由的充分阐述,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崭新的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而且表明了人似乎有着魔术般的实践创造力量和认识能动作用。于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家们以他们那高昂的斗志和充分的热情进一步探讨了人这个古老而又陌生的主题,使得主体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不甘寂寞的康德一马当先,在接过休谟的人学接力棒之后,便宣告人是目的,其余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他的这一哥白尼式的革命把哲学从以上帝或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这标志着人类主体性观念新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是具有理性的理论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自律而又自由的主体。但康德找不到理性通往现实的道路,他虽然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并以鲜明的形式突出了人独特的精神本能、精神能动性和自由意志,却不能从物质世界自身来说明主体如何实现自律和自由的原则,最后只好设定一个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把善良意志推到了世界的彼岸去实现。 黑格尔则在扬弃康德和费希特主体性思想以后,进一步明确指出了人的真正本质是理性。他说:人类自身具有目的,就是因为它自身中具有神圣的东西那便是我们开始就称作理性的东西,特别有价值的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理性的实现乃是社会的产物并且只有在对象化的劳动中,在社会关系中人类的理性才能得到体现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向世人宣告:人间最高贵的事情就是成为人。因此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

  费尔巴哈在黑格尔之后,在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中确立了其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感性存在物,人的思维不能脱离生命和血肉的感性而存在。这样,他坚持了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人的类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这些思想无疑是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一大进步。但在具体理解社会、历史和人与人的关系时,费尔巴哈没有超出狭隘的人类学观点,说明他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只限于生物的、人类学的程度。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主体性思想始终位居哲学的显赫位置,它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西方哲学时代主题的演变。从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与物质同构的灵魂观念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哲学从单纯探讨自然逐步向人学的过渡。在漫长的中世纪,随着哲学独立地位的丧失,人类主体性被上帝的主体性所取代。到了近代西方,上帝观念在科学、理性和世俗的轮翻冲击下地位一落千丈,人类的主体性则异军突起,颂扬人、歌颂人、弘扬人的理性和创造力量成为这一时代哲学发展的主题。如果说唯理论和经验论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体现了人类主体在认识中的巨大作用的话,那么德国古典哲学家则从理性的角度,从人在理性王国中巨大创造力出发,使人类的主体性呈现出鲜明的理性色彩,这就使主体性思想进一步得以完善和发展,为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人、认识人的主体性奠定了基础。对主体观念演变的系统分析,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哲学发展的时代主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

  [2]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二卷.

  [4]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

  [5]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商务印书馆.1959年.

  [6]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

  [7]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着作选》.三联书店,1962年.

【西方哲学史各阶段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变化】相关文章:

1.西方主体性哲学思想历史演变轨迹探究

2.西方哲学史的论文

3.西方哲学史名言

4.西方哲学史论文

5.罗素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史》论文

6.《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个人感触

7.《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优秀感触

8.公授课模式在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