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的哲学审视

时间:2020-09-20 17:50:01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人力资本”的哲学审视

  摘要:鉴于目前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及其概念问题的意见多样性,从哲学角度对“人力资本”范畴进行再探讨,对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进行再归纳,对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再辨析,是十分必要和有价值的。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财富
在人力资本理论深化发展中,始终存在的困扰之一就是“人力资本”这一范畴本身的理解和界定。中外理论界对它所进行的多种多样的规定,不断从各个角度揭示出它的本质,但这种多元规定的存在本身又说明,我们对它的理解还相当杂多和不一致。这里力求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分析探索,以求有助于在这个问题上达到科学性真知。
一、“人力资本”命题的真伪性
科学的考察只有针对真实的对象才能得出真理性的结论。所以,在准备深入考察某一对象时,首先需要的是确定这个作为对象的对象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即这个对象本身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因此,要讨论“人力资本”问题,首先要解决“资本”的概念能否用在人身上、“人力资本”是不是资本等基本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人力资本”这一范畴的真伪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与回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使是现在中外理论界也还存在不同意见,但已有不少中外学者对此做出了肯定回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不应该把劳动力仅仅看作只需要简单知识技能的能力,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种资本,他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指出,“不把人力资源明确地看做是资本的一种类型……,看作是投资的产物,这样做有助于人们继续使用古典的劳动概念,这一概念把劳动看作是可以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这种劳动仅仅需要少量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劳动概念,在古典经济学里就不正确,而现在其错误就更加明显”。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了理论探讨,侯风云分析了在从古典经济到现代经济的演进过程中,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显现的历程,从“资本”概念的一般理解、“投资”的概念内涵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是不是资本的问题。她认为,一方面,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人力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在剩余索取权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对个人进行的投入能够给投入者带来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并由其占有和支配这部分价值而产生更大的投入积极性,因此可以借用“资本”的概念来描述,这种投入也应是一种资本投入,这种投入所形成的价值凝结在人体内,也就是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对人本身的投入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具有相同性质,因而对人的投资所形成的价值也应属于一种资本[1]。
  我们认为,人的生产能力能否界定为资本,不仅要从“资本”这个历史性范畴来分析,还需要从劳动的本质以及财富的来源来进一步地分析。简言之,劳动就是人以自身或借助工具改造自然并获得改造成果——产品的活动,而财富——无论它日益采取多么多样和虚拟化的存在方式——就其本体来说无非是被人们肯定了的产品,也就是被人们认定为与自身和谐、对自身有价值的那部分产品。在这种产品中,固然有变易了的自然物的价值,但更主要的是人的劳动的凝结,因为只有劳动才能识别自然物、加工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使之成为财富,没有人的劳动——除了少数自然物可以粗糙地满足人的需求之外——自然物的存在对人并没有意义。所以,劳动是人类财富的主要源泉,而今天发达的物质文明业已证明,劳动创造的财富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当下生存的需要,还能生产出巨额剩余、形成物化劳动即财富的积累,这种积累是未来消费或进一步生产的基础。迄今为止,这些积累主要地是以私人财产的方式存在的,而资本作为私有财产高度发达的完成形态,在物质主体上仍然是以往劳动的凝结,只不过是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采取了与劳动极端分离和对立的形式的而已。因此,一方面人身上的活的劳动能力与作为资本本体的、物化的、死的劳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一致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源头,后者则是前者的运动结果和表现;另一方面在财产上升为资本形态、经济以资本经济为主导形式时,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劳动能力必然和作为物化劳动的财产一起进入这个新阶段。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力资本的概念”这一命题为真,可以说蕴涵于人身上的劳动能力是一种资本,这既不是抬高人,也不是贬低人,而是在资本经济形态下对人的肯定。
二、对“人力资本”的再界定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益的一种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舒尔茨的这一定义被我国大部分学者所接受,但也有不少学者对该定义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新的定义。腾玉成、周萍婉对国内人力资本概念研究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认为国内人力资本概念上的观点主要有六类之多[2]。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就目前研究而言,除了舒尔茨式定义之外,有代表性的人力资本定义还有以下几种。一是从资本属性出发,强调人力资本的投资与资本性本质,把人力资本定义为:人力资本是经过长期性投资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身上的由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构成的资本。二是从人力资本的价值、经济效用及商品化特征入手来进行界定。如李忠民在《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中,将其定义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三是把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与功能结合起来,认为(个体)人力资本是由通过投资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构成,能够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能,并应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3]。四是强调人力资本产生和存在的背景,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定义为:人力资本是继工业经济之后与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对应的新的资本形式,它意味着向人投资而不是向物投资成为社会经济领域的主导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4]。五是从资本的一般属性、资本的投资收益性、资本形式的历史递延等三个角度来界定人力资本。另外还有学者在定义人力资本时,着意区分了承载主体的单一性和群体性、人力资本的初级性与高级性、通用性与专用性等类别特征,实际上,承载主体或人力资本素质的差异,并不是人力资本界定中的根本问题,它们不影响也不能揭示人力资本的本质。
  我们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此物之所以为此物而区别于他物的最根本的内在规定性,概念作为事物本质的意识表现形式,应当能够准确地概括和反映事物的本质,为此在界定人力资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即它首先是一种能够用于生产、产生并获得剩余价值的财富,具有一般资本的价值本质和逐利本性,是资本性和效用性的统一。第二,人力资本的人的属性。即人力资本是知识、技能等文明成果与人的意志、品格、天赋等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人的一些特征或者受人的一些特性制约。第三,人力资本生产的特殊性。它是由生物意义的人的养育、教育的投入以及个人的学习劳动等三方面“出资”的结果。其中生物意义上的人的成长本身并不是人力资本的形成,但个体中包含的天生禀赋应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个人后天接受“投资”以及主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先天禀赋与外来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