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理论旨趣的比较与对话

时间:2020-08-18 18:21:25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生活世界理论旨趣的比较与对话

  

  【摘要】哲学进入现代,实现了从实体性思维向功能性思维脉象的转变,整体进入了“生活世界”理论域境。这种进路是对以往僵化思维的突破,更是在欧洲社会发展危机中,对人性的回返以及技术与理性等现代性大背景的反思。马克思站在实践的基点上,以改变世界为生活世界观的目的,阐明了一条与西方“生活世界”理论异质的道路。

  【关键词】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理论;实践;对话

  一、从实体性思维到功能性视界转换中的“生活世界回归”

  纵观整个西方哲学之流变,现实生活世界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萦绕着哲学家追思的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探索方式表现为两种路向:一种强调自然界的优先性即客观性,把现实生活世界看作是自然界本身,认为人来自于并受动于自然界。人的世界是从来就有的天然自在的世界,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纯粹客观的世界,服从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这是一种实体化把握现实生活世界的方式,它取消现实的世界的超越性,理想性,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是片面、抽象、静止的。另一种态度是极端超越态度,这种是把现实世界理解为某种精神、观念实体,并用它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哲学史上种种理性实体,如理念、绝对精神、上帝等,就是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从中提升出来并把现实世界从精神上,神学上加以理解。这样超越了的现实生活世界进入观念世界的领域,从而忽视了自然的客观性,把精神加以实体化。

  以上两种对待现实生活世界的态度,都是以实体化的方式理解现实生活世界,最终偏颇的割裂与瓦解了现实生活世界,对现实生活世界作了抽象化、片面化的理解。马克思则立足于实践最终以功能性统一解构和超越了实体统一性的思维方式。把实践置于生存论境遇中使得马克思得以实现对生活世界的全新理解。实践活动不再是一种终极实体来统一人与自然,而是以一种动态的、否定的态度实现人与世界在创造的双向过程中高度统一。自然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因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1-p178]出于实践之外的自然界只能是动物的世界,而人就是要让自然界融入实践,这样才能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显示并确认自己。当人以实践的方式进入的现实世界之时,世界将纯粹的客观世界或完全主观的世界演变成了属人的世界。最为潜在的世界也具有了直接现实的性质。主体的人在世界中烙上自己本质力量的烙印。

  哲学界在现代性的压制下厌烦并反思了近代的“所思”,首先跳出实体性思维,打破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眼界”,重新回到哲学永恒的人学主题以及现代性等问题域中去。欧洲进入理性残缺不全的时代,非理性的旗帜张贴于周遭世界,同样使人们的主体性在张扬之后又落到虚无中,精神消耗殆尽。在各种危机四起的时代里,“在不同的领域内发生的,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它们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它们的联结点,或更确切些说,它们的基点,是“人的生活”。[2-p3]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列斐伏尔等哲学巨匠,均紧紧围绕着与人相关的“生活世界理论”的主题深入阐释和张扬了这一理论。马克思同样在现代性的觉醒中,以资本为逻辑起点,以双重逻辑反省现代性问题,但是思维方式与西方“生活世界理论”迥然不同,他以实践为基本立足点,以实践活动打破人与之自然二元分立的状态,实现了两者辩证性的统一。并以实践活动创造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鲜明地阐明了自己的生活世界观。因而,真正实现了由从实体性思维到功能性视界的转换。

  二、从路向一致到本质对立性视界转换中的“现实世界回归”

  (一)、西方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

  1、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胡塞尔在对海德格尔以及诸多西方20世纪思想家的影响下,在晚年《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中首次使用“生活世界” ,他曾经用“周围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等作为同名词。[3-p58]生活世界的提出在胡塞尔看来,“是为了反驳近代自然科学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抽象化,他认为自然科学本身虽然十分有效,但它只不过是我们给身处其中的世界量体裁衣的一件理念的衣服” [4-p61]可是“生活世界”准确地概念难以给出,“就连胡塞尔本人也不具备对生活世界能做出恰当的规定的概念” [5-p130]但在文本的深入耕犁后,生活世界的大致特征我们还是基本明确的。首先,它是一个前科学的或非课题性的世界。也就是说不能把生活世界当作问题来思考、不是抽象的观念或理论世界,它的存在是具有自明性的。它是“预先给定的世界,它总是有效的,并且预先就作为存在着的东西有效,但并不是由于某种意图,题材范围,或按照某种普遍的目的而有效。每一种目的都是以它为前提,即使是在科学的真理中认识这样一种普遍的目的,也是以它为前提,并且已经是以它为前提”。[6-p58]它是在科学世界与哲学世界产生以前就存在的起点性世界。其次,胡塞尔常常将“生活世界”限制在意识活动的领域范围内,是通向先验现象学的一条重要的通道。他认为,“现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 [7-p81]正是把生活世界当成“意识行为的相关项”最终走向“先验我”。胡塞尔始终强调哲学应当向生活世界回归,以为欧洲人重建有意义、价值的经验世界。

  2、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与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进路不同,海德格尔通过对人的在世,特别是对人的共在的分析,意在揭露出现代世界的异化状态。由此并被认可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存在是“在世界之中的存在,它的存在状况中就有世界之为世界本身”,[8-p99]是人的生存的基本结构,哲学就是在追问在的意义。他在克服主客体二元的世界中向生活世界迈进的,“只有当此在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当存在之领会存在者层次上的可能性存在,才“有”存在” [9-p244],“到底有没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能不能被证明?若由在世界之中的此在来提这个问题——除此还有谁会提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毫无意义” [10-p233]海德格尔这样指出了哲学所谈论的世界只能是与此在浑然一体并被领悟与揭示的世界。

  海德格尔用诸多自己独创的哲学用语:“被抛入”、“烦”、“在世”等等分别划开了理性造就的世界与日常世界或本真的世界,这样海德格尔也殊途同归地踏上了生活世界的道路。在不朽名著《存在与时间》中,用“闲言”、“好奇”、“两可”等诸词语来描绘了日常共在的方式。并且把这样的存在方式统称为“沉沦”但“沉沦现象也不表示此在得“黑夜一面”。这类存在者层次上的现成特性是这一存在者得可有可无的一个方面”,[11-p208]这是一种由本真的存在状态向非本真的存在状态的倒退、倒戈,人在这样的场境中全面异化。他指出,“此在首先总已从它自身脱落、即从非本真的能自己存在脱落而沉沦于“世界”。共处是靠闲言,好奇与两可来引导的,而沉沦于“世界”就意指消散在这种共处之中。” [12-p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