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神仙传》神学位格的现象学分析

时间:2020-10-13 12:26:56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葛洪《神仙传》神学位格的现象学分析

【提要】一切形式的“神仙传”,与诸如“史实”、“解释”、“想象”之类的东西无关,而是“信仰”开启自身、显示自身以及守护自身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此乃所有神仙“传”之为“神仙”传的本质。由于葛洪的《神仙传》已经奠基在《抱朴子·内篇》所建构起来的神学境域之中,而且即便从具体的“神仙形象”来看,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葛洪的《神仙传》不仅意味着神仙信仰之传递本身,而且赢获了道教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神学位格”。
【关键词】神仙传|神学|位格

APhenomenologicalAnalysisoftheologicalperson
InGeHong’s‘theImmortalityLegend’

Abstract:All‘theImmortalityLegends’,havenorelationswithsuchas‘historicity’,‘explanation’and‘fancy’,areakindoforiginalexistingwayinwhichbeliefopensitself,showsitselfandguardsitself.ThisistheessencethatmakesalltheImmortality‘Legends’be‘theImmortality’Legends.Because‘theImmortalityLegend’hasbefoundedonthetheologicalhorizonconstructedby‘BAOPUZIinnerarticles’,andeventhoughregardingthematterfromtheconcrete‘immortalimage’,wecansaywithouttheslightestexaggeration:GeHong’s‘theImmortalityLegend’notonlymeansthetransmittingoftheImmortalityBelief,butalsogainsinthestrictsensethefirst‘theologicalperson’intheChineseTaoistichistory.
Keywords:ImmortalityLegendTheologyPerson

一个理想完美的神学形态,尤其是独具明显的人-神二重性的道教神仙信仰神学形态,不应也不会满足于诸如“玄一之道”之论证和“神仙实有”之辩护这样的略显抽象的神学实现方式。必须要有一种更通俗因而更富信仰召唤力的神学实现方式。在中国道教史上,这便是“神仙传”的实现方式。中国道教经过了《抱朴子内篇》的神学建构,“神仙传”的出场不过是一个或迟或早的事情。
我们知道,最早的神仙传是西汉末刘向的《列仙传》。按本文的观点,葛洪建立起了中国道教神仙信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神学形态。那么,又怎样解释在时间上先于葛洪《神仙传》且同为“神仙传”的《列仙传》以及两传之间的关系呢?
葛洪在其《神仙传·原序》中写道:“余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其系俗之徒思不经微者,亦不强以示之矣。则知刘向所述,殊甚简要,美事不举。此传虽深妙奇异,不可尽载,犹存大体。偶谓有愈于向,多所遗弃也。”[①]刘向的《列仙传》虽然“深妙奇异”,但也“不可尽载”矣;而葛洪自己的《神仙传》虽“多所遗弃也”,然仍“偶谓有愈于向”矣。葛洪凭什么这样说?换句话说,如果《神仙传》“愈于”《列仙传》,那么这是如何发生的?
《说文解字》云:“传,遽也。从人,专声”。本义为驿站,驿舍,演伸为1、“记载事件或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字、传记”;2、“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3、“解释经文的著作”等等(《汉字源流字典》)。显然,在1、2和3的意义域内,《神仙传》和《列仙传》均不具有任何可能的优先性,因为两者都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传记”、“文学作品”和“解经著作”本质上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作为“历史传记”、“解经著作”和“文学作品”,《神仙传》和《列仙传》两者没有哪一个可能比另一个更“真实”,更“准确”,或者更富有“想象力”,因为两者实质上均与“事实”以及“想象”无关。既然如此,葛洪以及“我们”怎么能说《神仙传》“愈于”或者“不愈于”《列仙传》呢?所谓的“愈于”究竟说的什么或者究竟可能说什么?
《神仙传》和《列仙传》都是“传”,但却与“事实性”(历史性和准确性)和“想象力”(文学性)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一切神仙传根本就不是什么“传”呢?不。就传之“本义”而言,一切神仙传都是“名副其实”的。传者,遽也;遽者,传递信息之快速驿车也。作为驿车也好,作为驿站或驿舍也罢,传之为传的关键在于“传递信息”矣。因此,就其“本义”而言,所有的神仙传均是不折不扣的“传”,尽管与历史传记之类的“传”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