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时间:2022-07-26 14:29:54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精选1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精选10篇)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1

  一、要在音乐欣赏中加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等要素

  在我听到的音乐欣赏课中,在老师所选择的音乐要素的力度、速度等方面的音乐知识教学时,大多数老师只是运用了相同的方法,只注重对场面的理解,却忽略了对音乐要素的知识挖掘,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音乐的实质中。

  在笔者的这节课中,体现了我们音乐教研组的智慧,大胆地对学生进行了音乐要素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让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也学会了基本欣赏知识,为以后的音乐鉴赏打好基础。

  二、音乐欣赏中要注重音乐要素的变化

  人的心理形式包括情绪与情感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更能表现出来。所以,当我们对某个情感进行体验时,都会感受到其中的情绪色彩,而且容易被学生发现,但是这种情绪色彩不是很稳定,也不持久。而情感则更具有稳定性,也不易被学生所觉察,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也有高低层次之分。对于情绪与情感来说,它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要素,在音乐的欣赏教学中显得很突出,也有特殊的表现内容。我们对音乐美的理解,就是从情绪与情感两个方面的来体验的,二者有着一定的变化过程,在变化时,就是音乐的要素在发生了变化。

  音乐最能体现一种情感,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化身,它的表情力量比任何一门艺术都显得明显,更能抒发情感,通过音乐表达一种感情,进行情感的宣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情绪与情感这个主线,让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得到培养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要素鉴别能力,能通过音乐使他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达到共鸣。所以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可以在外表的层面上显示出来,以更注重内心深处的体验,在音乐中找到使自身感到展撼的艺术效果。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要让音乐影响着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世界。当然,学生的感情养成是在音乐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的,音乐中的要素变化了,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甚至出现相反的变化。

  三、在不同的音乐体裁中进行音乐要素教育

  在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这样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对音乐体裁的了解是聆听儿歌、进行曲、童谣、舞曲等,小学生分清什么是独唱,什么是独奏、齐唱、齐奏等。比如,《爱劳动》的体裁是进行曲,教师在进行歌曲教学中,教师要抓音乐的要素,让学生了解进行曲是什么样的体裁,触合与渗透了音乐情绪、情感,另外,进行曲中的力度是什么样的,是正常的一种行进步伐节奏,更加突出了进行曲的节奏这一重要因素。

  总之,在音乐欣赏中,我们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场面,还要向学生渗透音乐要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经常性的给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进而达到善于表现美的目标。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2

  【摘要】

  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发学生音乐天赋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注重小学音乐教学,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和审美水平,还对提升学生智力水平、认知能力有显著效果。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引入新鲜教学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小学音乐的音乐欣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不是单纯的聆听歌曲,教学方法也不能是传统音乐教学的单一歌曲播放,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学生音乐欣赏需求,解决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遇到的问题。从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往往缺乏音乐欣赏兴趣、而且对音乐知识了解不够、完全不了解音乐欣赏方法。本文就这三个问题提出了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音乐欣赏课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在欣赏课中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积极性不高,欣赏课教学效果极差。为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欣赏课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充实音乐欣赏课堂教学,通过创建有趣的音乐情景,增加欣赏课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中来。教师可以在音乐情景中加入一个有趣的背景故事,再通过背景故事引出音乐欣赏内容,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欣赏音乐。

  比如在《平安夜》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小故事介绍一下平安夜,用PPT展示平安夜的来源、西方平安夜吃火鸡等习俗,在提出让学生们听一首《平安夜》的歌曲,从而成功地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到音乐欣赏中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引出音乐欣赏内容。这里以《三个和尚》的音乐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挑水游戏”,让学生们讨论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时分别怎么挑水,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有三个和尚也面临着同一情况,然后带领学生去看看这三个和尚是如何解决挑水问题的,从而引出音乐欣赏内容。

  二、教授学生音乐知识

  音乐欣赏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欣赏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授学生基础音乐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中穿插基本乐理知识,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会音乐知识后又可以更好的欣赏音乐,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唱歌曲。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欣赏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重音记号的乐理知识,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中,“中华民族到了”使用符号“>”进行了重音标识,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来感受重音标识,并通过练习唱国歌来体会重音表示。又比如在“起来,起来,起来”一句中,涉及到“上行”的乐理知识,教师应告诉学生这是使用“渐强记号”进行标识,表现了逐渐增强的情感。又比如歌曲最后“前进!前进!前进!进!”使用了三个前进一个进,反复强调来增强情感。学生在了解这些乐理知识之后,可以再次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入的欣赏国歌。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歌曲中最后一个“进”去掉,让学生歌唱体会,感受歌曲中的精妙之处,感受歌曲的节奏感。基本音乐知识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歌唱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三、指导学生欣赏方法

  音乐欣赏还需要有正确的欣赏方法,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音乐欣赏方法,让学生能尽快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背景法、歌曲聆听法、歌唱体验法三种音乐欣赏方法,这三种方法应该结合应用,从而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背景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歌曲背景,比如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让学生通过了解歌曲背景对歌曲内容有一个大致猜测,再欣赏歌曲时就会联系歌曲背景体会情感,比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聂耳的生平和当时中国的大致情况。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年,聂耳主动请缨,为田汉创作的《风云儿女》电影剧本作曲,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概况,再欣赏歌曲就可以体会歌词含义和其中强烈爱国情怀。此外,教师在教学生歌曲聆听法时,可以播放一段歌曲让学生细心聆听,让学生通过听歌曲来了解情感。再次,教师在教授学生歌唱体验法时,可以在学生聆听完歌曲之后,带领学生进行歌唱,在歌唱中尽量去表达情感,并在歌唱中去体会歌曲情感。比如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音乐欣赏方法,让学生通过系统的欣赏方法对音乐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也不一定要完全参照我的教学方法去做,广大教师可以借鉴我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兴趣、音乐欣赏方法、音乐知识三个方面中寻找适合实际的教学策略,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入新式教学手段,创造适合学生的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思琪.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3):150-150.

  [2]叶云.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7).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3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比较单调,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于捆绑了学生的手足,束缚了学生的头脑。怎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将各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真正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呢?我认为,如果每一环节注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从初步感知到逐步深入,最后实现音乐审美情感的深化都围绕着一个“情”字,那将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

  欣赏课的导入、设计恰当的情景还是非常必要的,恰当的情景设计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使学生做好听赏乐曲的心理准备,让学生在感情接触材料的同时,获得教学材料的诱因化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欣赏第七册第三课《在钟表店里》时,媒体出示一幅钟表商场,各种各样的表,琳琅满目,工人们在紧张地忙碌。音乐响起,让学生有一个想象的空间,仿佛走进钟表的世界,完全沉浸在这一气氛中,去产生遐想,去感受乐曲的意境,使学生从直观的视觉形象中感受到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帮助他们理解音乐,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欲望,并与乐曲产生共鸣。

  二、利用画画写写使学生入情

  学生在接触教学材料的过程中,必然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知初步加工到深度加工。初听一首乐曲,学生很难对它有深刻理解,但对乐曲情绪是喜、是忧、是优美还是悲伤等,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这时,把学生分成小组集体讨论,最后由学生代表分别用图案来表示听到的音乐段落。用色块表示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绪及内容。第一部分表现了钟表工人愉快劳动的情景,情绪活泼,学生采用了鲜艳的色块表示,线条是跳跃的;第二部分旋律柔美舒展动听,学生用素雅的色块表示,线条是平稳的 ;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同,用鲜艳的色块表示,跳跃的线条。随后边欣赏边联想,帮助学生进入所规定的音乐情境,提高学生认知的积极性,一步步进入情知互促的意境,使学生完全入情。

  三、即兴创作节奏表达情感

  皮亚杰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了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对乐曲的主题思想,乐曲的结构、速度等要素进行分析,运用讲解法,对乐曲进行分段欣赏,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分析的深度。为了让学生了解乐曲风格特点,教师加入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乐曲,并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表现对乐曲的情感体验,用手势表示乐曲的段落。同时每一段落用不同节奏型表示。学生随着音乐动起来,流动的音乐调动了学生听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脚动、全身动,在音乐中感受音乐,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即兴创作。熟悉音乐风格及段落变化,在愉悦中获得音乐记忆,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气氛顿显活跃。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4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小学生进行的音乐教育中时除了要进行相应的音乐常识知识和歌曲学唱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音乐鉴赏能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这样能力的培养和成长。进行相应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去了解音乐的魅力还能让他们体验到音乐的乐趣有更好的积极性去学习音乐。想要上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课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放几首音乐就可以了,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让小学生进行音乐的欣赏是针对小学生音乐审美的一种教育,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现在小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有三种不同的欣赏层次:官能欣赏、情感欣赏、理智欣赏。在进行官能欣赏层次的欣赏时只是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表面,能够听到音乐是比较动听和悦耳的,但是这种欣赏层次只是表面的欣赏层次,针对小学生应该要让他们能够对音乐有更好的了解,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对音乐表面的欣赏,要让小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去进行音乐的情感欣赏和理智欣赏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和获得完整的艺术享受。

  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小学音乐欣赏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欣赏对于小学生们情感培养、智慧开发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这种模式下进行音乐教学主要是采用老师进行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只能是教育受体,但是这种方法下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并不能自己进行主观的进行音乐的聆听和欣赏还有着老师灌输给学生的一些观点在其中,这样的音乐欣赏课虽然是学生在进行上课,但是学生能够得到的只是教师对音乐的感受,并不是自己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在填鸭式和灌输式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是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按照老师的思路和理解去欣赏音乐,没有自己的感悟,导致音乐欣赏课成为教师们的音乐欣赏课。

  1.2缺少对音乐的真正理解:

  现阶段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老师们经常会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的知识和音乐的背景故事,这样就使得音乐欣赏课变成了一节音乐课外知识普及课了。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方式可能使他们对于音乐后面的背景故事更加感兴趣却失去了对音乐本身的兴趣,这样就使得他们没有了对音乐本身的关注,使得小学生们无法得到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也就使得音乐欣赏课无法达到原来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1.3过于强调专业性:

  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部分教师过于强调音乐的专业性关于关注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将音乐欣赏课变成了一种以唱歌为手段的对音乐专业性技能的展示。他们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会划分曲式结构图使学生能够更加的关注和理解音乐进而能够更好的进行音乐的欣赏和歌唱。但是针对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采用这种方式反而会导致小学生的进一步的困惑,对于他们来说更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对音乐的聆听,从专业的角度去解析音乐反而使他们无法欣赏音乐。

  2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想要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必须针对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并且进一步的提出相关的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本文将针对当前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2.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现在多媒体的教学平台,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音乐播放时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播放,营造音乐的氛围,让音乐的情景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再现,让学生在声景并茂的环境中更加容易的感受到音乐的艺术和内涵。

  2.2重视对音乐主体的理解:

  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主要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教师应该抓住重点,突出音乐欣赏课程的目标,让小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的欣赏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和内涵,要了解在音乐欣赏课程中音乐本身才是教学的重点,当然在强调音乐主体的地位时也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情景故事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但是一定不能让音乐知识和音乐背景故事“喧宾夺主”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涤荡心灵,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

  2.3根据音乐选择欣赏方式:

  在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他们会接触到儿童音乐、民族音乐、戏曲等音乐的欣赏,针对这些不同的音乐应该采用不同的音乐欣赏方式。针对儿童音乐作品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要让学生能够自己切实的融入到音乐的情境中,让他们用听觉想像出相应的视觉效果增加他们的音乐欣赏效果;针对戏曲的欣赏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戏曲中人物的造型增加小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好的去欣赏戏曲但是切忌喧宾夺主;针对民族音乐欣赏时可以播放该民族人民的生活场景使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音乐共同的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兴趣。

  2.4让学生分享感悟:

  音乐欣赏课应用给学生留出部分时间,使他们能够说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都是不同的,使学生们在交流时能够更加深入的去理解和碰撞出更多音乐的火花是极有必要的。

  3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欣赏教学要讲究策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欣赏音乐。

  参考文献

  [1]张月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J].基础教育,2013(3).

  [2]李晓红.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践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2(24).

  [3]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5

  一、精心设计问题,开启想象之门

  孔子说:“疑,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音乐思路,根据所欣赏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关键、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想象的问题,创设“疑”点,通过层层的设疑,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在六年级上学期欣赏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这首乐曲时,我先介绍民族乐器“唢呐”以及器乐表演形式“唢呐独奏”,初听乐曲后启发学生凭借“标题”描述乐曲表现的情景。听熟后我问:“选购这一段你们说说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不容易想到那么多。我故意不直说,而是设问:这时候人们好像在干什么?教室一时陷入了安静之中。见状我因势利导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音乐。听完后,学生纷纷举起手,有的说:“我好像看见有位老婆婆看见自己心爱的头巾,非常高兴。”有的说:“有个阿姨在跟售货员讨价还价呢。”

  二、充分挖掘教材,拓展想象空间

  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有它自己的一套表情达意的系统。它的表现力虽不像文学语言那样具体,却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可以让人驰骋想象。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对乐曲作者的生平、创作过程等与作品特点紧密联系的背景作扼要的拓展介绍,帮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激发欣赏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

  在五年级下欣赏轻音乐《春野》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静静地聆听,说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仿佛到了什么地方,心情怎样等等,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然后给学生介绍班得瑞乐队。班得瑞乐队从不在媒体曝光,一旦开始策划新的音乐便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直到母带成品完成。置身在山林之中让乐队拥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使音乐具有了自然脱俗的风格。乐曲中的虫鸣、流水声等音响都是从大自然中记录的。介绍完这些后,让学生再听作品,有的说:“我听到了小虫子的声音,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还有花开的声音……”有的说:“我闻到了扑鼻的花香,看见了大片的花海,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景象。”

  三、创设情境氛围,激发想象兴趣

  音乐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情境的创设和音乐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形成的直观形象来创设,也可以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描述来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音乐情境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的想象力就一定会飞扬到音乐的殿堂。在五年级欣赏《森吉德玛》一课时,我用诗一般的语言对音乐意境进行了描绘铺垫:银色的帐篷装点着绿色的草原,天上白云朵朵,地上牛羊成群,马儿悠闲地吃着青草。在这如诗如画的草原上,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她是那么爱好舞蹈,在牛羊群中欢快地摆弄着美丽的舞姿……学生的思维迅速被调动起来了,如临其境。这时我叫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管弦乐合奏曲《森吉德玛》,并展开联想。听完后,孩子们纷纷举手,说出了他们心中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姑娘……

  四、积极参与音乐,放飞想象激情

  在欣赏音乐时,老师可以顺应儿童好动而又好奇的心理特征,选择最适宜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去,凭借自己的理解参与音乐活动,表现音乐的内容。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作的积极参加者。

  这种方式的欣赏,能使孩子们从参与音乐的快乐中领略到音乐的迷人魅力。边听边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方式之一。在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聆听作品片段,让他们明确在这首交响童话里,每一个角色都固定由乐队中的某一种乐器来表现。然后分别介绍每一个角色,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模仿这些角色。很快学生用“快乐的走路”来表现小彼得;用“弯着腰,驼着背”来表现老爷爷;用“龇着牙,咧着嘴”来表现凶恶的大野狼。在做这些动作时我暗示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这些角色的声响。这时候的音乐课堂成了发挥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天堂。一会是快乐的小彼得来了;一会是小猫咪迈着轻巧的步子、小鸟快乐地飞舞着、小鸭嘎嘎地叫着;凶恶的大野狼张着血盆大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他们兴奋地随着音乐生动地再现了这个故事,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创造的乐趣。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6

  摘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它既是教学的一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觉、音乐能力的基础。因此,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更应该重视、探究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夯实基础。

  关键词:欣赏教学;探索实践;经验反思

  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很多教师害怕触及的地方,纵观各类音乐公开课或者赛课,以演唱为主的形式还是占有绝大地位。因为多数教师容易把欣赏课上成枯燥,“独角戏”的形式,很难至始至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在小学音乐课上,欣赏课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课型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于一些古典音乐可以说是毫无耐性的。笔者一般会通过视觉刺激以及律动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或者将学生的关注度引向歌曲的背景、内涵及情绪等,然而这些做法收到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几年来,笔者一直对其思索、实践着。

  一、摸着石头过河

  刚毕业那会,一股的激情和耐心。记得上欣赏课《彼得与狼》时,笔者首先认真地把歌曲的结构和内容介绍一遍,然后在他们听的时候,一再提醒:“同学们要认真听故事内容,听清里面乐器的音色和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小动物……”因为这首交响童话比较长,过了一会,笔者又说:“大家能听懂吗?比如你们听长笛的声音很清脆,就像什么在歌唱?”正当笔者不厌其烦,一边流水账似的听着,一边做着提示时,有一位学生突然说:“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讲话啊!”对于刚走上讲台的笔者,顿时脸红了。笔者是那么地认真,本以为学生小、乐曲专业太深怕他们不理解,所以一再提示,没想到学生会这样生了“厌烦感”。

  二、尴尬后的反思

  上了这么多音乐课,好像每节都是笔者在苦口婆心地讲解、示范,让学生跟着笔者的思路走,生怕他们听不懂,偏离了轨道。而事实上,学生是非常具有个性、有思想、有见解的。当他们正在静静地聆听音乐时,他们的思维会跟着音乐天马行空。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把他们打回现实,限制他们的想象空间,而是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将抽象的音乐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展现在我们的课堂中。

  三、积极探索实践

  怎样让无形的音乐展现在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感觉得到呢?这就需要教师善学习、勤思考,投入精力利用各种途径去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求设计每个环节,使学生一直在我们的引导下解决每个问题;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以下是一节公开课,使我受益颇多。欣赏动物圆舞曲:《小猫圆舞曲》采取分段欣赏的方法,根据乐曲的结构与旋律、主题情绪变化逐段欣赏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1、欣赏第一部分A段

  (1)师:你们知道这只小猫在干什么呢?(师模唱:音色优美动听,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猫慵懒可爱的神态。通过范唱和表情,更直观形象,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生:学生的回答丰富而有趣,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师则从一旁精彩、惟妙惟肖地哼唱旋律。配合学生表演,营造和谐的气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旋律的记忆。)师生听音乐,共同进行律动。(分别请三位学生上来表演———有的表现小猫跳舞、有的模仿溜冰、有的模仿猫懒洋洋的睡着美觉。)

  (2)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你感觉这首曲子是几拍子的?用怎么样的线条来表示?(将抽象的音乐用形象的线条流动来表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生:在黑板上画出圆圈、电话线、波浪线……师:选择了一种线条(电话线),边听音乐边画,请小朋友们看看有没有粗细、情绪上的变化?(再次运用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体会情绪的变化。)

  (3)表演第一部分乐曲(请三位“小猫”表演),其他同学听着音乐加入。(

  4)通过第一乐段的欣赏,请学生给这首曲子起名。(同学们的回答基本切合主题,很有趣。)

  2、欣赏第二部分B段

  (1)师:这段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小猫现在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选择怎么样的线条?生:欢快的,选择“猫爪”。师:灵机一动,画了三个猫爪(1大2小)。要求学生:拍节奏由快至慢(第一拍拍手,第二拍用两手食指轻轻地点腿,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小猫轻巧优美的足尖舞;用响板拍节奏(强弱弱)。(2)师生随着B乐段共同律动表演(足尖舞、响板……体会圆舞曲3拍子的韵律)。

  3、欣赏再现乐段A’及尾声

  师:再请同学们听一段,听这段音乐又和哪段相同?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不同的状况?生:出现了第一段,最后还有狗叫声可能是因为猫太陶醉了吵到了正在睡觉的狗……师:介绍再现段及尾声(要求学生分两组,最后表现狗和猫的定格动作)(学生的定格动作特搞笑,两方没有一方示弱,但从中可见孩子们的可爱与投入)。这节课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生动有趣地进行着,学生自始至终都很有激情,因为学生每时每刻都是主体,而师只在其中起着引导和配合的作用,这就是关键所在: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教给学生关于方法和思考的知识!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师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好动、表现欲强等特点,重点从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作品的速度节奏而探索音乐作品的内容是非常有效的。

  四、勤于对比分析

  这节课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因为执教者上得生动、有趣,丰富集中且层次分明,老师在课前的充足准备与精心设计,对教材的理解与熟悉不是光停留在记忆层面,对各段音乐风格、主题的发展、情绪变化、结构曲式、情感体验及学生可能的表现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与设计。笔者也从中收获了一些经验:

  (一)深入理解教材

  教师上课前必须熟悉深入理解教材,有人认为,音乐欣赏课不就是放放录音学生听听动动教师讲讲就完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许多教师都感到讲音乐欣赏课不容易,其实是我们对音乐内容本身缺乏深入的理解,不能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当然就谈不上引导学生欣赏了。所以,教师必须熟悉作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有在反复听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灵感。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

  导入(导入要自然,要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魅力,不可以过多地用非音乐的形式代替音乐)———带着问题听音乐(一定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如音乐情绪,音乐风格,音乐的构成等)———感受音乐(在本课就是采用分段欣赏的形式感受了音乐的变化)———探索音乐(我们大多数教师喜欢代替学生思考,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极不利与学生思维的开拓与情感发展。我们应该启发学生探索音乐引导学生参与,放飞想象的翅膀。)———复听音乐(别忘了音乐欣赏本来就是以欣赏为主,当学生对乐曲的主要结构和音乐形象了解之后,一定要完整连贯地再听一遍,从而达到理智欣赏的高度。)———表现音乐(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协调力、模仿力和表现力。如果在这个时期重视了这一点,对学生将来的性格,审美观和情感表达方面都是有益的。)

  五、形成自我风格

  不可否认,学生的素质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环境、知识面、综合素养、语言表达、表演欲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引导与锻炼或多或少地取得些许进步。总之教师一定要从自身修养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克服懒惰的思想,多研究设计欣赏课,多思考各种教学的风格和思路,勇于实践,将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7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的音乐底子差,学习能力不强。

  音乐欣赏课相比于传统的以音乐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方法不同,没有学生与教师的亲密互动是难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音乐底子差,欣赏能力很难培养。小学生在平时很少涉及音乐知识的摄入,基本等于从零开始的学习,认为音乐课程是最容易学的,很多学生将音乐二字与流行歌曲完全等同,几乎没有任何声乐、乐器等方面的知识,听音乐只为了娱乐,凡是时尚的、动感的、吸引人的就反复听,凡是古典的、高雅的就认为是过时的、枯燥的,从内心深处拒绝欣赏,这些造成了音乐欣赏课的困境。

  (二)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不合理。

  音乐欣赏课需要教师事前对课程所需的素材、环节等内容做出精心的准备,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分析,音乐教师自认为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音乐欣赏课比传统的理论知识课还要容易,因此备课情况不好,很多教师甚至根本不备课,临时从网络上下载乐曲放任学生自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简单,没有深入开展探究性活动,过多停留于表面文章。在小组探究和讨论中,尽管场面火热,学生交流热烈,但收效甚微。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过于陈旧。

  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设置过于陈旧也是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课难以保持积极性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多年都不更新一次音乐教学素材库,音乐教学设备和设施也十分陈旧缺乏,教师很少从互联网上选取新颖的教学素材与学生分享,长年累月地欣赏数目有限的固定乐曲,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学校的音乐教学能力薄弱,教师的基本功差,与其学也学不到东西,不如不学。

  (四)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能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为小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难以提升小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时候,只能利用自己选择的歌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部分小学生不喜欢教师所选择的歌曲,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难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效率。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利用小组探究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导致小学生音乐学习效率降低,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效率。最后,在小学音乐教学期间,教师不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一味的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学习音乐知识,无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增强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二、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水平的策略途径

  (一)营造音乐欣赏课堂的活跃气氛。

  良好的氛围是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关键,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欣赏氛围,如果课堂上气氛压抑,教师一人授课,学生从不参与,学生欣赏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学生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并能够从中找到无限的乐趣,这一点小学音乐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小学音乐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与众不同或者多么平凡无奇,教师都要做出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1]。

  (二)注意运用提问法展开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课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理解音乐、感知音乐、进而热爱音乐,能够形成个性化的音乐欣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完全可以采用提问法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就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欣赏教学,即让学生聆听,而且至少要听两遍,最后鼓励学生对刚刚欣赏的音乐做出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将理论知识一股脑地全教给学生,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精神的培养与提升,音乐欣赏课尤其如此[2]。

  (三)在音乐欣赏课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相整合,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素质性,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能够拓展音乐教学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率。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经过短时间的探讨之后,让每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表欣赏结论。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引起小学音乐教师注意的,那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不能毫无节制,更不能用多媒体取代教学授课环节,音乐欣赏课程不仅仅要听更要想,要思考,要感受,要表达,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带动下只能激发兴趣,但是不能实现后续的目标[3]。

  (四)在音乐欣赏课中突出情感教学。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结晶,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忽视了情感的作用,如果没有情感元素的积极引入,小学音乐欣赏课就会演变成对特殊符号排列组合的欣赏,达不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通过具体的教学可知,将音乐欣赏课与情感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喜爱,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等价值认同。小学音乐欣赏课,可以跳出教材的限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思想情感的类型选取一系列经典乐曲并进行归类,通过主题教学的模式向学生分享这些素材,对学生开展音乐专题欣赏教学[4]。

  (五)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首先,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调查小学生喜爱的音乐,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时候,为其播放小学生喜爱的音乐曲目,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将小学生分为几个探讨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探讨音乐曲目的欣赏方式,在小组探讨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探讨中,为学生营造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保证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小学生小组探讨之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发言,说出小组探讨的结论,在全班学生评价与合作的情况下,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创新音乐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逐渐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教学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就是播放一段音乐,要求小学生鉴赏,并且举手抢答音乐的情感倾向,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欣赏,认真体会音乐的情感,然后说出音乐的悲喜情感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的时候,教师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回答积极性较低的时候,教师不可以对其进行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抢答问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应用室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组织小学生到操场中欣赏音乐,此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播放《我爱我的家乡》曲目,引导小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增强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逐步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体系。

  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属于比较系统、复杂的一门学科,其中渗透着多项音乐元素,必须通过欣赏的途径,促使学生理解。通过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音乐欣赏的环境,营造欣赏氛围,确保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悟到音乐元素的存在,既可以实现自身对音乐欣赏的追求,也可以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适应现代音乐欣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圆.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241.

  [2]张华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7):134-134.

  [3]蔡瑶.以多元化策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J].北方音乐,2015(1):127-127.

  [4]刘涛.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速读(中旬),2015(1):114-114.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8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美”的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反思,和学者们共同探讨此类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 音乐欣赏 教学反思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的体现,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的共鸣。”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美”的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经常反映出“听不懂”、“没兴趣”等情况。笔者认为,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合理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应该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

  心理学研究: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进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兴趣是一种基本动力,它使学生与音乐之间保持联系,不断了解音乐、聆听音乐、学习音乐进而享受音乐并且用音乐美化人生。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儿,注重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地引导到课堂内容当中。

  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为方向

  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作为前提,音乐欣赏的课堂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以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得懂”、在课堂下“懂得听”。在音乐鉴赏课程当中,我们教师要完成的内容有很多。例如:欣赏内容的所属分类、音乐的主题思想、音乐家的平生事迹、音乐创作的背景故事以及获得更多音乐素材的途径。使学生理解一首作品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表达内心思想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合理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鉴赏音乐。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准备好充分的资料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以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

  科学技术的日渐发展使得音乐欣赏课的授课形式得以多样化进行。传统的板书式、挂件式的材料在现代课堂中所占比例已越来越小。

  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使得写板书的时间大大节省,而且能够清晰、高效地表述课堂内容,快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上,文字、音频文件、图片文件、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材料都可以充分结合到办公软件中。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只要课前认真细致地准备,就可以做一个精美的课件。不仅如此,由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发行、北京艾缪斯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电子音乐配套软件更是为中小学音乐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该软件将课本中的歌曲以乐谱(简线兼备)、音频、视频的形式组合起来。而且还配套了节拍器、音频在线移调等功能,是音乐课堂教学上的一个巨大改革,为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前前后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谓是音乐教师的`福音。

  四、以本土音乐素材丰富课程内容

  “音乐教材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方法、学校的教学环境与设施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重要影响。” 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不能将课程的内容限定于课本之中。应结合本地、本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具有本土、本校音乐特色的课程资源,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将它们融入到音乐欣赏的课堂之中。音乐欣赏的课程中融入本土音乐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料易于搜集、整理;本土音乐大多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将来的生活中得以体验;等等。

  近些年,全国各地学校都在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认真开发校本课程。这就要求在开发中对本土音乐素材的充分运用。如若能够搭配计算机技术,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的电子音乐软件开发为启发,建设具有本土音乐特色的电子课件,将对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提高有更大的帮助。

  五、结语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培养学生的综合鉴赏能力为方向,结合多媒体设备丰富音乐欣赏的课堂,注重对本土音乐的掌握以及运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学生所反映的“听不懂”、“没兴趣”等情况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尹爱青 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杜。

  [2]刘斐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J]。大舞台。

  [3]王彤 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初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4]杜静文 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

  [5]孙丽 刍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探究[J]。音乐时空。

  [6]周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7]赵治华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9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展开,大部分小学都加大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力度,尽管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能够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提出的新要求,探究未来切实提高小学音乐欣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观念陈旧

  我国大部分小学音乐老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对于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够,他们仍然感觉文化课程比音乐欣赏课程更加重要,因而在音乐欣赏课授课时越来越程序化。同时,即使有些老师感受到了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作用,但却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度,在教学设计当中对于音乐欣赏这部分内容安排比较少,对于安排了的这一小部分也没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融入情感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落后

  根据小学音乐的教学大纲,设置音乐欣赏课主要就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不断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学方法太落后,大多数教师授课时只是单纯的给学生放磁带听听歌,教学方式乏味枯燥,学生学习和欣赏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进一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有些老师在音乐欣赏课的授课过程中采取灌输式教学的方法,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达不到预期效果。

  3、教学研究欠缺

  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教师以及相关部分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创新研究过于欠缺,尽管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教学方式上也逐渐改进提高,但总体而言,对于音乐欣赏这门课程的研究和分析还是不够深入、不够广泛,有一大部分教师甚至单纯的把讲授音乐欣赏课程理解为传输相关音乐知识,对于培养学生欣赏、审美能力,传输情感等却并不重视。

  二、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新要求

  小学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单从音乐课本身而言,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智能的作用,有些医学专家和科学家也提出过音乐会刺激人右脑的发育,进而使学生智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音乐可以调控人的情绪和心态,学生学习了音乐欣赏课之后可以陶冶情操,使心灵和精神得到净化升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音乐作为一种美学的教育,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感受世界。新课改要求音乐欣赏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深入的认识音乐、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去感受世界的美好。

  三、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

  1、教师全面了解乐曲内涵,把握教学重点

  要想使小学音乐欣赏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任课教师自身首先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有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对授课选用乐曲的背景、内涵、要素以及结构等都非常清楚,通过反复的聆听,把重要内容都记录下来。在以往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往往让学生把每首歌曲从头到尾听完,然后再做一些简单的分析,这样的学习和欣赏效率必然不会很高,有效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先引导学生在完整的聆听乐曲的基础上再截取出优美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充分的把握音乐欣赏的关键之处。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在理解这部乐曲优美的片段之后再次回归到整部乐曲当中进行整体的欣赏,这样可以指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的感受乐曲的优美之处,进而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要把审美当做核心部分,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最后达到培育人的目标。所以,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应该把情操爱好当做动力源泉,这既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途径,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格天真活泼,更加喜欢形象生动和活泼欢快的东西,所以这种类型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课程当中,一般是给学生播放音乐,然后对所播放的音乐的情绪、速度、情调等方面加以分析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太过单调乏味,小学生很容易因感到枯燥而失去兴趣,课程也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时,教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并找到恰当的切入点,通过动画、情景、故事或者乐器等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和学习兴趣,比如《跳圆舞曲的小猫》这部作品,它的曲风非常生动活泼,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教师再对其趣味性进行讲解后,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率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通常都是根据教材编写的步骤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式非常固定、机械,学生在这样枯燥乏味的氛围当中学习,自然也提不起兴趣,缺乏活力,进而音乐欣赏课程也难以达到既定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想这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更高,自己首先要准备充分,在备课时要在全面了解教学所用乐曲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设计周密而清晰的教学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录音等形式使学生更生动、更直观的学习和欣赏音乐,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这首歌时,因为大部分学生对与鄂伦春不是很熟悉,对他们的民族习惯也了解不多,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鄂伦春人民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视频,让学生对这首歌的理解更深刻,欣赏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孝余,中小学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暴红梅,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16.02:58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篇10

  【摘 要】本文从笔者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谈起,阐述了如何通过创设审美情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莠为核心,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之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音乐想象之窗。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音乐审; 创造性思维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对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介于此,我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的点滴体会,谈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通过音乐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奇”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感并引发音乐审美期待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常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重要因素,它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从而推动人们力求认识世界的有效动力,而情感正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设计师、建筑师,应善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用花样翻新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堂课的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欣赏一年级《狮王进行曲》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作好开场白,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场景。“同学们,新年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在准备迎新年联欢会呢!”让学生随着音乐律动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我在黑板上贴上森林画片营造森林气氛,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心,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引导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并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使他们能通过图片、音乐、节奏等感受各种动物形象。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听辨狮子的吼声,并模仿狮子的吼声和神态。有的同学表现出威风凛凛的狮子;有的同学则象温柔可爱的小狮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的第一锤就敲到学生的心坎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引起了学生的学习注意,使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转向审美对象,并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感,并为进一步感悟音乐意境做准备。

  二、设“动”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积极性的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巧设参与活动的情境,从听人手,动在其中,通过设“动”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学习中动手、动脑、动口,以此诱发学生的情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性思维、外延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1、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迈进音乐殿堂的钥匙,是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改善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其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感知。学生在欣赏《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时,我采用故事导人,让学生先了解三只小猪如何机智勇敢的战胜大灰狼的,并让学生判断谁才真正不怕大灰狼。随着音乐歌词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而动物又是他们最喜爱的,所以,同学们模仿三只小猪盖房,栩栩如生地把他们的童贞尽情地表达出来。

  2、主动学习,诱发创造。

  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创造、即兴表演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情景。由学生带头饰自己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和妖隆,在音乐和情境的渲染下,同学们也合着音乐,情绪高涨、全身投人情景表演:有的同学表演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沙和尚挑着担,有的扮演妖怪半路给唐僧师徒设障…这些都表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有利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创“意”境,营造良好的班集体学习氛围,巧用课堂讨论或评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是一个团体,每个团体的成员之间都免不了情绪上和认知上的相互作用。这些集体成员的相互作用有它自己的节奏和自己的感情色彩及其表达方式,从而构成班集体的气氛。而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直接的关系,他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思路开阔。作为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是影响班集体气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善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或答案(不管正确与否),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主动思维,积极研讨,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通过成功的学习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和白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劳动回家转》一课结束部分的教学中我设问:“音乐描绘了什么?”我充分发挥了发散性思维的作用,有的学生说结束音乐描绘了小矮人和小鸟在玩耍的情景,也有同学说是小矮人准备吃饭、睡觉的情景,还有的学生说是小矮人回家的情景,同学们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互动,形成立体的交换的思维网络。在欣赏完曲子结尾部分时进一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小矮人满载而归时的心情怎样?他们迈着怎样的步伐回家了?”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在音乐的陶冶中小朋友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学会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自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之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在音乐听觉体验实践的基础上,从“情”人手,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抓住学生个性特点与心理特征,让孩子们尽情地用心灵感应音乐,与音乐融为一体,开启音乐想象之窗,成为真正的审美主体。

  参考文献

  [1] 金亚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J

  [2] 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H]

  [3]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H]

  [4] 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欣赏的论文04-09

小学音乐欣赏论文04-09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10-12

音乐欣赏论文09-02

音乐欣赏的论文04-07

大学音乐欣赏论文09-25

抒情音乐欣赏论文09-25

关于音乐欣赏论文09-22

关于音乐欣赏的论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