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鸣之我见音乐论文

时间:2020-12-01 14:10:57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哼鸣之我见音乐论文

  论文导读:哼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声音基础训练,哼鸣训练是塑造美好声音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获得头腔共鸣有效快捷的方法之一。我们将通过哼鸣的状态、气息、音色、表现等方面加以说明哼鸣的作用及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声乐学生在练习哼鸣是缺乏良好的气息支持,感到练习哼鸣非常困难,通过长期练习也收益不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哼鸣之我见音乐论文

  关键词:哼鸣,状态,气息,表现训练

  哼鸣,又分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闭口哼鸣在练习时一般都把嘴唇轻轻闭上,在口腔、咽腔、鼻腔、喉腔自然而不扩张的基础上,以真声哼唱中低声区,同时使声门可以良好的闭合。开口哼鸣是将嘴张开,抬起悬雍垂,使声音完全由鼻道哼出,更接近于歌唱中的鼻腔共鸣的感觉。

  在歌唱者作闭口哼鸣时,由于无法直接观察歌唱者的口腔状态,所以可能会出现舌头后缩、舌根隆起等毛病,因为是闭口,所以不宜及时纠正问题。免费论文参考网。再者由于人们都习惯于张开嘴巴演唱,我们可以直接地看到歌唱者口腔状态,如果歌唱者出现上述毛病时,能够及时调整,减少口腔内部不协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哼鸣训练的效果。免费论文参考网。开口哼鸣的感觉更接近于“唱”,避免了哼鸣是由于闭口的缘故,带给歌唱着的特殊感受。其实正是由于这种的特殊感受干扰了歌唱这部能够准确地掌握哼鸣。开口哼鸣是歌唱者的自我感受能够和平实的歌唱感觉接近一致,所以可以使歌唱者快速建立起鼻腔、口腔、咽腔的协调、平衡、配合的能力,有助于从容的、有效地进行训练。在练习的时候,歌唱者在张口的同时,轻轻的吸气,并和歌唱时的口型保持一致,嘴松弛地竖起张开,不要横向开口,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张大。

  一、如何调整哼鸣时的气息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声乐学生在练习哼鸣是缺乏良好的气息支持,感到练习哼鸣非常困难,通过长期练习也收益不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哼鸣是检查“气”、“声”结合的一面镜子,正确的哼鸣首先应该建立在稳定的呼吸基础上,如果没有良好的气息上的支持,就会发生喉头的紧缩。喉头一旦紧缩就绝不可能发出通畅的“哼鸣”,脱离气息的训练会对哼鸣的训练,对发声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会阻断由气息建立起来的发声通道,使歌唱者的声音吊起来,失去胸腔的共鸣,使声带疲劳,声音单薄。但实际上不是哼鸣使喉头发紧,而是不正确的气息运用导致了后头的发紧,从而使哼鸣不能够顺利正常的进行。因此,哼鸣练习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学习正确的呼吸。运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但是不宜吸得过满,因为过于饱满的吸气反而容易造成气息的僵硬,引起喉头发紧。良好的哼鸣,需要有吸气扩张的感觉,在哼鸣进行的时候,气息要做平稳的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持住横膈膜的支撑状态,以保持吸气的平稳进行。气息的平稳和流畅是哼鸣进行时质量的重要保证。保持气息运动匀速进行,注意气息的流动性,可以使哼鸣地进行变得较为容易,充满弹性,圆润,优美。

  二、如何调整哼鸣的音色

  哼鸣虽然强调鼻腔的积极性,但哼鸣并不意味着就是鼻音。即便是传统的闭合嘴唇的哼鸣,也和鼻音有着本质的区别。鼻音是由于歌唱者完全丢掉了唱腔的作用,在哼鸣时软腭下垂、舍后部隆起、咽腔紧缩、上咽肌的扩张动作把鼻腔和整个发声系统割断,孤立地由鼻子发出“哼”的'声音,这样发出的声音发闷、发涩,像人们在感冒时鼻腔堵塞所发出的声音,只局限在一个部位。另一种哼鸣现象则是听起来很响,但是只能在很窄的中、低声区徘徊,无法进入到更高的音区。这种现象则是抛弃鼻腔的配合,压迫喉咙过分用力,气息僵硬所致,听起来完全是喉音。在对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的练习时要谨慎一些,只有在中声区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练为佳,如果过多、过早地取得了较多的鼻腔共鸣,会无意中失去中声区悦耳的光彩。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也要结合开口音、半开口音的练习,注意调整好鼻咽腔、鼻腔共鸣和口腔共鸣的比例关系;以达到中声区悦耳而不苍白、丰满而不昏暗的声音。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区别何为哼鸣,何为鼻音和喉音,更重要得是从声音色彩上加以区别。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声音观念,对声音具有专业性的高度敏感,才能在实际训练中准确把握哼鸣,指导练习哼鸣,使哼鸣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哼鸣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哼鸣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歌唱方法,其发出的声音色彩和一般性的歌唱有着极大的差异。虽然哼鸣和歌唱的发声运动方式是一致的。但哼鸣在进行时不能够借助语言来直接表达音乐的文化含义,它只能用充满感情的纯粹的人声、运用独特的音色来表现音乐。这就使哼鸣区别于歌唱而别具魅力。免费论文参考网。

  在中外许多声乐艺术作品中,对哼鸣的巧妙运用也同样不乏佳作,如合唱作品中有一首非常经典的无伴奏合唱《牧歌》:首先由女低音和男低音哼鸣进入主旋律,把人们带入了辽阔无垠、绿草蓝天、白云羊群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展示了一幅宁静、优美、充满生气和诗情画意的草原放牧图。此曲在结束部分四个声部同时进入哼鸣状态,慢慢地由强到弱再到极弱…羊群由近到远,最后消失在绿绒似的草原尽头。此曲用哼鸣充分地体现了草原那辽阔、宁静、优美的景象。

  东北民歌《摇篮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刻画了一幅恬美的母亲与待睡婴儿的生动生活画面。歌曲的结尾有5小节的哼唱,再一次重复了歌曲的主旋律。通过哼鸣强调了歌曲的主题,深刻而生动。柔和哼唱渐渐弱去,使人们仿佛听到了宝贝慢慢入睡的甜美鼾声。在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对哼鸣的应用也很广泛。京剧、昆曲、豫剧等的旦角唱腔中,经常运用哼鸣来表现沉思、犹豫、害羞或者得意等情绪,一小段优美流畅的哼唱,往往具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外国歌剧或艺术歌曲里,哼鸣的表现也是功不可没的,凡是看过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的人都不会忘记,当第二幕缓缓拉开时,女主人公乔乔桑静静地守坐在窗口旁等待丈夫归来得情景。长夜已过,晨曦映照着乔乔桑孤寂的背影,只有幽幽的哼唱围绕着她。伴唱者发出的声音显得很悠远,这是哼鸣高位置发声阿的特性所至,无言的哼鸣声把乔乔桑的无助、哀怨和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又内敛含蓄,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哼鸣不仅是一种辅助发声的练习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音色,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

  四、如何将哼鸣用于民歌的训练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其发声方法是歌唱艺术中根本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民族唱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也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增多而相互沟通,二者在发声方法上有共同之处。民族唱法在培养学生歌唱整体感、呼吸的支持、共鸣腔体的运用,以及喉头位置相对稳定等方面和美声唱法虽在说法上不同,但实际上要求却是相通的。通常,民族唱法的学生容易“挤、捏、压、白”,下巴使劲,共鸣位置低,单纯使用口腔共鸣等毛病,从而造成唱高音费力,嗓音持久能力差,共鸣不饱满,演唱范围受限制,只能演唱一些小型抒情民歌,像一些音域广、力度大、感情幅度变化较多的民族歌唱、创作歌曲等就难以胜任了,而哼鸣练习是正确解决以上问题的最直接、最能应用的方法之一。

  在歌唱方法中,哼鸣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声音高位置和发展共鸣的练习方法。无论是哪一种训练手段,只要符合生理发声规律,正缺的启发指导手段,以理性思维为基础,都会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正确运用共鸣器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扩大和美化声音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掌握好共鸣,才会有明亮、宽松、优美动听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中央音乐学报编辑部 华乐出版社 2003年5月

  [2] 《歌唱的艺术》 薛良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8月

  [3] 《歌唱——机理于技巧》 李维渤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年9月

【哼鸣之我见音乐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哼鸣知识普及

2.声乐知识哼鸣的练习方法

3.哼鸣训练的重要作用

4.声乐哼鸣训练的重要作用

5.声乐史上最全的哼鸣练习大法

6.声乐哼鸣的练习方法及技巧

7.生本音乐课堂之我见论文

8.哼鸣与半声练习重要性有哪些

9.将流行音乐有效地带进音乐课堂之我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