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业课的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时间:2020-08-13 18:06:10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研究生专业课的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摘要:研究生的专业课是直接为研究生后续研究服务的课程,随着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开展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是上海大学的特色,在此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仍然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同,教师主要从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对学生“问”和“行”的引导上发挥作用,并且在课程的发展趋势上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索性的研讨和学习。

研究生专业课的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研究生专业课;教师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研究生专业课的内容也日新月异。通常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造成我们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1 ] ,并且学习兴趣不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下自主择业,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从而要求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变。教学的重点不再仅是知识,因为知识是随时都可以学到,特别是当前信息和互联网如此发达,任何新知识,都可以检索到。大学作为传授知识与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教学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2 - 3 ] ,特别是对于已经具备了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研究生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研讨式教学方式正是着重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创新的教学观念,要以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思维训练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这是上海大学研究生专业课教学的特色,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不同,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互相进行研讨学习。此教学方式对于一直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学生,虽然难以适应,但是可以更快地让学生进入后续科研活动中。研讨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富有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会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讨式教学表面上看来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有所减少,将教师从繁重的课堂讲授解脱出来,但实际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对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对于相关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对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化指导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此外,因为研究性课题自身的开放性,会衍生出一些新的、教师自身都未曾研究和关注过的问题,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可能一本讲义用到头,而且研讨式教学相对应的过程性评价和多元主体评价更是极大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4 ] 。研讨式教学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以下浅析教师在此新教学活动中的新作用。

  一、抓住课程的主线,因材施教的设计好教学内容

  研讨式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需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讲授式教学应讲的内容,通过启发引导由学生讲出来,检验一下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学会到什么程度,以做到知己知彼,做好施教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与安排,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抓住课程主线的基础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兼顾各方面情况,充分体现基础知识的“宽”和专业知识的`“深”[5 ]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需要主动地“研究”,才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

  研究生的专业课是直接为研究生进入后续的研究课题服务的。以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大,跨系、跨专业的现象并不突出,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时,主要基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专业方向比较一致的情况,以在本科生的课程之上进行更高级的内容学习。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考虑把一部分内容重叠起来,即加大基础知识部分的分量,尤其是那些非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好足够宽的知识基础,只有具备了宽阔的知识面,学生才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与基础知识的“宽”相对应,专业课的内容还要体现出专业知识的“深”,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原先在本科阶段未涉及的高级内容,二是在本科阶段虽然有所介绍,但讲解内容较浅,在研究生阶段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研究生后续的课题研究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是研究生专业课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内容组织上需要精心挑选。与基础部分不同,提高部分的内容呈现出多样性,这是由目前各个学科呈多样性发展决定的,由此出现了新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同时,目前在科研中还出现了研究的方向更广、每一个方向的研究内容更专的趋势,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有目的地进行选择,达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在具体设计教学的基础内容和提高内容的度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从而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恰当平台。

  二、当好导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更像导演、战略家和接生婆,指导学生自己努力来获得劳动成果。学生刚开始进行研讨式学习时,由于缺少学习经验,需要教师的指导,到底应该给学生多少指导和帮助,不仅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也不能有统一的标准,要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而定。总的原则是能够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树立起自己离开老师也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坚定信心。

  教师的引导,是学习过程的引导,是学习思路的引导。借鉴孔子教学中的学、问、习、思、行的模式,对于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性学习,在自学之后,通过问,引导学生思考,这是研究性教学的第一步。要以问题为导向,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究,注重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认识水平和情感特征来提出问题、设置学习和探究领域。教师的提问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提问应当恰当,在恰当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给学生创造思考和发现的机会,提高学生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在“思”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行”,即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所学。把讲授式教学老师应讲的内容,由学生自己讲出来,检验一下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学会到什么程度,原则是能够引导着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此阶段开始他们可能会缩手缩脚,害怕犯错,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主动,不要让他们担心犯错,希望他们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学生的展示汇报中对于学生不正确观点,教师不宜很快的指出错误,这样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剥夺了学生发现的机会,影响学生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出疑问继续引导,直至引导出正确的回答。通过引导学生对基本的教学内容“思”和“行”后,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80 %左右。

  例如在高等化工热力学的教学中,可结合有关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中国化工报报道了重庆长风化工厂连续亏损15 年,依靠科技创新半年获利润2000 万元,实现了从巨额亏损到巨额利润的质的飞跃。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分析整个工艺流程,从化工热力学的角度自己先提出一些节约增收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对各种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讨论,最后再与报导中工厂实际采用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课堂的操纵者、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教师由知识的输出者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三、把握课程的新发展,组织专题讨论指导来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

  由于目前的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的内容常常落后于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教学讲义中就必须考虑不断地补充当前的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了常规教学的学习内容后,对于课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这些日新月异的知识,要求教师在把握课程的主流发展动向的基础上,选择和组织专题讨论与学生共同研讨和学习。

  同样对于研究生的化工热力学课程,与本科生偏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同,组织专题讨论是重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的节约型方式转变,化工热力学的研究已经向材料、生化、能源、信息与环境等领域扩展,所处理的对象也从一般的无机、有机分子扩充到各种大分子、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等,其状态也不局限于常见的气、液、固三态,还涉及临界和超临界、微孔中的吸附态等。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导向性的专题研究和讨论,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随后的论文研究奠定基础。

  进行专题讨论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专题小组,每个组成员最好在5~8 人,确立各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并进行初步的组员分工。可以考虑以下两点来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专题: (1) 根据课程内容,同时结合学生可能的兴趣点来确定研究专题;(2) 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与自身兴趣,自己提出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的最后确立会经历一个由大到小、由模糊到明晰的过程,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确定一个明确、清晰而又可行的选题,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需要把握各小组选题的可行性与现实可能性,考虑到现实研究的时间及其他资源因素,尽量做到难度适中,并保证学生在预期时间内能做出成果。从研究方向和方法上启发、鼓励学生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此阶段学习中,学生可能有一些创新性的问题和想法想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支持,此时的学习内容、问题是完全放开的,不是让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老师跟着学生的学习走。这个时候师生的灵感、创新思维的火花会不断出现,这是研究性教学最精彩的时候,最富有创造力的时候,最出创新成果的时候。使得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换日趋频繁“,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研讨式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仍然是最关键的。教师要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观念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做好引导工作,以科研促教学,这也是研讨式教学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1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 ]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 ,(9) : 32 - 361

  [2 ]靳敏1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 ]1理工高教研究,2007 ,26 (1) : 58 - 601

  [3 ]刘思安1 研究性教学的师质内涵探析[J ]1 中国大学教学,2006 ,(6) :24 - 261

  [4 ]罗正祥1 对推进研究性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 ]1 中国高等教育,2006 ,(13) :44 - 451

  [5 ]胡栋1 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改革初探[J ]1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4) : 36 - 381

【研究生专业课的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相关文章:

1.浅谈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介入的作用论文

2.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3.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4.浅谈研讨式教学模式在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应用

5.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研讨的论文

6.街舞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7.试析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论文

8.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