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党群关系建设的新思路

时间:2020-10-12 13:03:13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谈党群关系建设的新思路

  摘要: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不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而且是对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党群关系和谐”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标志着对党群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现阶段党群关系中的问题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突出反映;“党群关系和谐”的命题是由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党群关系和谐”揭示了新的工作思路,即党群关系建设重点要从党的作风建设转向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党的群众工作新机制。

  关键词: 党群关系;和谐;作风建设;机制建设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不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而且是对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这一命题提供了认识、处理党群关系的新视角、新思路,蕴涵了极大的理论探索空间。

  一、现阶段党群关系中的问题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突出反映;“党群关系和谐”的命题是由实践奠基和催生的

  毫无疑问,目前党群关系总体状况是好的,表现在:(1)建设和改革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密切党群关系创造了好的宏观环境;(2)党的利民亲民政策,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保证;(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密切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一些地方群众与党组织的隔阂有所加深,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党组织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群体*件时有发生,参与者有不少工农群众,甚至一些无直接利益诉求者也参与其中,发泄不满,等等。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很多实惠、党的执政功绩有目共睹的情况下会出现如此尖锐的党群关系问题呢?传统的看法是,党群关系中的问题大多是由执政党的干部不能正确行使权力作风引起的,但现实却昭示,问题并非如此简单。现阶段党群关系中的问题是由种种复杂因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四点:(1)经济利益因素。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造成收入差距扩大,加之由于主观主义和利益驱动使正确的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形,分配不公现象突出;少数干部与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拉大,改革的普惠性下降;转型期大量的社会问题造成一些人生活困难等。结果,少数群众在改革中利益受损,产生失落感甚至被遗弃感,经济利益问题反映到政治方面,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基础性因素。(2)政治体制因素。民主政治建设相对滞后,领导体制过于集中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公共权力运用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高,群众利益在决策中被忽视;部分群众民主、平等意识增强而民主素养不足,敢于维权又不善于维权;有的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调整,盲目攀比、急于求富和失落感的结合,产生心理失衡和仇官仇富心理,个别人在局部与全局、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只要前者不要后者,当利益诉求不能有序、理性表达时,便采取过激行为和违法手段满足个人利益。(3)党组织和干部的工作因素。有些干部受封建社会遗留的官本位、特权等思想影响,不能平等对待群众、形式主义严重,公仆成为“主人”,群众成为实现干部政绩和利益的工具;有的干部不适应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转变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懂社会生活和群众思想的新变化,存在群众工作的“本领恐慌”,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造成矛盾激化。(4)严重的腐*现象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成为打进党群关系纽带的“楔子”。

  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现阶段党群关系建设具有空前的复杂性、艰巨性。不难看出,利益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党群关系的主要因素。现存的问题和矛盾是可以控制和解决的,但应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发展、矛盾激化,“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历史证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几十年后,最容易在党群关系方面产生问题和危险。苏联共产党于1917年执政,1991年丧失执政地位,历经74年;我们党已经执政50多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还要经历近50年的考验,可以说,今后几十年,我们党正处于打破“历史周期律”、巩固执政地位、实现历史使命的关节点上。这也正是思考党群关系问题的重大战略意义。

  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新的视角和思路,“党群关系和谐”的理念就是由实践奠基和催生的。

  二、“党群关系和谐”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标志着对党群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

  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群关系建设的'新要求和现阶段党群关系的特征。“和谐”是指党群关系处于和睦、协调的良好状态,其基本含义是:

  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群实现和谐的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古今中外一切非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治势力,为取得和巩固政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依靠和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力图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决定其“爱民”政策只能是“牧民”,缓和与群众矛盾的方法,不外乎“体恤”、“安抚”、“教化”等等。剥削阶级的生活离不了老百姓,他们讲“爱民”同爱牛差不多,为的是用牛耕田,从牛身上挤奶。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这生动说明了党同群众血肉相连、利益一致的关系。只有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才能够实现党群关系的真正和谐。

  2.和谐意味着在差异中寻求一致。和谐首先要求尊重差异。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不表明二者之间的“无差别境界”,执政党和它所领导的群众之间,由于地位不同,势必产生差异,包括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普通群众不可能了解执政党干部特别是领导层掌握的全部信息;二者的职责不同,执政党必须更多地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多地考虑国家安全和民族福祉,普通群众虽然也对此负有责任,但一般讲只要履行公民的义务就可以了。信息不对称和职责不同导致二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对民生问题的切身感受不同,一般说,执政党干部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总比普通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要好很多,所以他们对民生问题虽然也有认识,但往往缺乏困难群体那样的切肤之痛。存在决定意识,地位不同造成的差异是客观现实。党群和谐不是要抹杀差异,而是在差异中寻求一致。这种一致,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形成整个民族建设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社会共识。在坚持共同理想和社会共识的前提下允许保留不同思想观点,达到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3.和谐表明承认矛盾和积极化解矛盾。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不谋私利的政党,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党不是抽象的,是由个体的党员和干部组成的,从微观上看,现实中党员和干部有着自己的具体利益,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也会发生利益问题,也会因利益问题而产生摩擦和矛盾,影响党群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问

【谈党群关系建设的新思路】相关文章:

1.谈网络教育的建设论文

2.谈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

3.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4.谈团队建设的四大步骤

5.简谈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的论文

6.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建设

7.谈传统舞蹈文献资料建设论文

8.谈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