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时间:2022-05-13 08:34:56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通用6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通用6篇)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篇1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浇筑的,是他的生命之树绽放的最为鲜红的花朵。作品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主线,塑造了一系列顽强的生命。这部书经久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类似经历的人,哺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为人生而奋斗。在此我将联系路遥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本部小说的内在精神,浅析这部小说长期鼓舞人的原因。

  一、苦难意识

  路遥的童年是很悲惨的,在他的童年出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贫困。贫困带来的是饥饿、极度自尊、逃离和奋斗!这些经历给路遥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平凡的世界》经常可以看见路遥的“饥饿哲学”。该小说是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的,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国家的混乱造成人民的苦难,小说经常描写那些触目惊心的饥饿,如写到田福军去某地考察的时候,借一个老汉的口,叙述了人快饿死的情景,人们点不起灯,吃不起饭,饿到连野狼都不把人放在眼里,快要饿死的老婆婆和十四五岁的小孙女,是那样的真实。正是这种苦难意识,使得路遥笔下的人物在困难中不断奋斗只为了摆脱这种局面。

  二、土地意识

  在《平凡的世界》中,几乎每隔几行文字就可以看到大段大段的对于黄土高原风景的描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就跟不用说了,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无论集体耕作,还是包产到户,他们对待土地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家每户都是仔仔细细的。因为不论是土地肥沃与否,这是养他们的土地,它用自己的血肉养活了他们。并且告诉他们劳动中所带来的勤恳精神。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土地上劳作,都对土地存在一种深厚的感情。即使像孙少平这样走出去的人,最后还是没有放弃他所存在的根。路遥的这种感情是他对陕北这块后土地的深深挚爱和杜鹃啼血般眷恋。

  三、爱的哲学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没有爱是难以想象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路遥是一个拥有大爱的人,《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人性高度的小说,亲情、爱情、友情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友爱。在这部小说中对这几种感情都有着感人的描写。

  (1)亲情。小说凡涉及一个家庭都有让人感动的亲情,这里虽然时不时出现物质上的危机,但温暖的亲情却始终洋溢在这里。儿孙们都孝敬老祖母,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先让祖母吃,家里唯一的白面馍,是留给老祖母的。每次家里经历一次灾难,这种亲情的力量的都会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力量。这种亲情甚至超过了家庭的界限,如孙家与金俊海家的深厚感情。

  (2)友情。小说一开头就描写了金波与孙少平之间的友情,他们两家的互帮互助,没有功利性的交换意识,只是美好的帮助。其他的还有孙少平与郝红梅、田晓霞、顾养民之间的友情,所有的这些感情都是纯洁的,让人的内心温暖一片。

  (3)爱情。《平凡的世界》塑造的爱情常常让人热泪盈眶。无论孙少安与田润叶之间像马兰花一样羞涩不成熟的恋爱,还是孙少平与田晓霞在杜梨树下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还是最后归于平凡生活的像孙少安与贺秀莲、孙少平与慧英、田润叶与李向前等,每每读来都觉的心悸与感动。即使在老一辈的化为亲情的爱情中也让人感动,如乔伯年与他的妻子等。

  (4)陌生人之间的友爱。我们终将会走出家庭,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时,你会深深地感激这个社会没有抛弃你。在《平凡的世界》中处处有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最典型的就是孙少平在煤矿得到他师傅的无微不至的帮助,本来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为人类最珍贵的感情而认识,并最终化为类似于亲情的感情。

  四、奋斗的精神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每天挣扎在贫困线上,但是黄土地赐予他们的自强不息,顽强的与命运抗争。他们庄严的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着自我的完善。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身上都流淌着路遥的硬汉精神,体现了路遥在“贫穷中奋斗”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但是他们两个有代表了路遥对奋斗在不同领域的认识。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的,虽然他曾经梦想过走出去,但是家庭的重担以及他骨子里的善良,让他主动放弃这个梦想,他专注与他的家庭,专注于自己的土地,他扎根于土地矢志不渝的奋斗,尽管在此中受到社会中的是或人给他造成的挫折,他很痛苦,但是家庭的责任感让这个男子汉不得不重拾精神继续驱赶生活的“牛车”。他的奋斗来自与土地,来自与劳动人民,来自与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传统精神。

  五、总结

  路遥带给我们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苦难,于一个有灵魂的人来说就如同是熊熊浴火,会让有灵魂的人,在一次次浴火中涅。他的生命燃烧在这一次次的涅中,燃烧了,也伟大了。他追求永恒人生的精神,他像牛一般辛勤写作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永远学,我们应该向这位伟大的作家送上最高的崇敬!

  参考文献:

  [1]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雷涛.感悟路遥

  [3]余荣宝,李玉阁.坚韧不拔的人生之旅―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人生哲学与生活理想,广西大学学报,第23卷,2001年6月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篇2

  内容摘要:

  路遥的现实主义文学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主流文学的忽视,在他以《平凡的世界》享誉文坛后,激起了学者对于其中深刻意义的多方面解读。本文以《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不平凡”为切入点,概述内容主线,揭示平凡的世界中“人”的不凡之处,对于其中的现代意义做出解读。

  关键词:

  路遥 《平凡的世界》 现实主义

  一.《平凡的世界》内容概述

  《平凡的世界》是当代作家路遥所写的一部描绘新时期城乡发展的长篇小说。故事主线围绕着一个黄土高原大山里双水村的小村落,塑造了一对平凡却充满了高贵品质的孙氏兄弟,以及一个个对于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青年角色。故事中大哥孙少安家境贫寒出身低微,在家庭的责任和优异的成绩之间,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前途挑起家庭的重担,成为了一个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农民。然而他的进取精神却始终存在,他务农时时刻要求着自己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进城打工时又在成立奋力打拼,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他创办了自己的砖窑厂,在破产之后又靠着自己的毅力东山再起,最后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与辉煌并完成了自己创办小学的心愿。但同时他的命运是曲折而充满悲剧性的,他的人生一再经历失败,但是他却一直与命运做着看不见的抗争,他历经千辛万苦取得人生辉煌之际,却又被妻子秀莲罹患癌症这盆冷水浇了满头。

  弟弟孙少平则有着与哥哥截然不同的起点,他少年便是高材生,他经历了与田晓霞的友谊、与郝红梅的情感纠葛,最后成为了一名农村小学的人民教师。但是即便比起哥哥显得顺风顺水的多的命运,也注定充满了波折。农村里的权利斗争让他没有精神的居所和容身之地,他背井离乡同样选择了去城市拼搏。这种拼搏的经历是背负着艰辛的,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没有受到外来干扰而是在不断地丰富、成长。他不但与刚强自立的田晓霞恋爱还与师傅王世才一家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但是与哥哥孙少平如出一辙,命运总是在结局捉弄世人,孙少平深爱的田晓霞在抗灾中为了拯救他人而牺牲了自己。

  二.平凡的“世界”

  (一)平凡而真实的故事背景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双水村这样一个充满了贫困、闭塞的普通小乡村中,这样的世界是一个身披黄土、一路悲歌的世界。但是正是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却又是我们生存的大千世界的缩影。在这里人们劳动、声息,纠葛着爱与恨、生与死,是一个闪烁着人类光芒的宏微兼备的丰富的世界。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是因为故事中所描绘的环境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乡村,而故事的家庭也是一个出身底层并如同我们一样的“平凡”的人们。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艰难困苦、悲欢离合中彼此互相扶持、不断地希冀着新的美好生活。路遥笔下孙玉厚家里最小的孩子兰香,在家里因为女婿王满银劳教而陷入困境,帮着忘记喂猪的母亲喂好了猪。这年仅十几岁的孩子身上对于大人的体贴、安慰就是人们彼此扶持的体现。而孙家老两口对于女婿王满银态度,即便他在劳改,老人还是为这不争气的女婿送去生活必需品,为他装满一罐黑豆高粱钱钱饭。这正是我们生活中这正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最为真实的写照。

  (二)草根式的故事人物

  故事中的孙氏兄弟是出身农村的草根式人物,他们迫于现实的重压在生活中挣扎。可以说一整个孙家所映照的就是最为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世界》沒有刻意去塑造英雄,而是通过描写真实生活的点滴来打动人心。孙少安、孙少平、田海民等都是不屈服于时代和恶劣生存环境的人,但是这并不代表路遥对于中国农民阶层的劣根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无论是对于家庭承包制“分家”中那种自私混乱的描绘,还是孙玉亭与王彩娥的纠纷引来了两大家族大打出手,这种小农的自私性与封建意识残余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路遥书写出了草根式人物“农名工”的生存状况,他们位于城市生活的最底层,从事着最为艰苦的劳动,却拿着最微薄的工资,这种对于平凡的草根人物、真实的社会现状的书写,也是“平凡”的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面。

  三.平凡的世界中“不凡”之处

  (一)路遥独特的人生经历

  路遥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而在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所能够体现的“现实”与他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出生于陕北的黄土高原,年仅七岁时家中由于贫困将路遥过继给了二伯,尽管二伯供路遥读完了小学,但是伯父无力负担他后来的学费,路遥的初中三年都是在老师同学的接济中度过的。在学校路遥只能吃最便宜的菜,以窝窝头果腹,终日在饥饿所带来眩晕困扰下为了学业而努力。正是这样的路遥才能将“平凡”的苦难刻画的那样令人刻骨铭心。他在描写孙少平的求学经历时写道:“他瞧见乙菜盘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就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盘底上混合着雨水的生菜汤王自己的碗里舀。”这样生动而又让读者倍感心酸的细节,正是路遥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样的艰辛造就了一个追求写实、歌颂人民、内心富有悲悯情怀的路遥。因此虽然全书中所写的都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事,但是在读者眼中每一个情节都是不同凡响的。

  (二)可贵的人物自我意识

  在孙氏兄弟的身上,路遥赋予了他们最为不凡的人格魅力,那就是一种自我觉醒的现代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使得整部作品不是只悲天悯人、痛苦毕现,而是充满着“人”的抗争,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孙少安性格倔强,即便是知道自己不能够继续上学了也要进一回初中考场,以名列第三的优异成绩证明自己并不是考不上初中才辍学的。他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即便是做一个普通农民,他也有着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的追求。这种对于“出众”的追求区别于父亲那种“光宗耀祖”的虚荣心和小农意识,是一种真正的自我觉醒的现代意识。孙少安的人生便一直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敢于对现实进行一次次的挑战,一次次地打破困苦的现状。这种自我觉醒还体现在孙少平与田晓霞的悲剧爱情中,他们一个是城市底层的农民工,一个是省委书记的亲女儿,这种身份差距是不容于世俗的,但是大胆自立、不畏世俗的田晓霞深爱着孙少平,这使得他们可以跨越重重阻碍走到一起。无论结局是否是幸福的,这其中所体现的二人那种顽强的抗争精神与自我意识,都注定了这个故事不再“平凡”。

  (三)崇高的人情氛围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区别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作为可贵的一点,就是他并没有将重心放在民族劣根性的揭露,而是以一种温情的笔触去一点一滴地描绘苦难世界中那种人与人的温情。这种温情很突出地体现在了孙家这个小家庭里,他们有着那样不争气的女婿王满银,可是老两口在王满银劳教落难之际依旧没有放弃他,而是为他送去必备的衣食。兰花对这个也许世间所有人都唾弃的浪荡游子却抱着一种理解关怀的态度,默默地付出真情。她的善良朴实最终感化了这个漂泊浪荡的男人,唤起了他对于家庭与家人的爱。虽然他们的世界很平凡,没有大富大贵,没有波澜壮阔,有的只是人生无法回避的种种苦难,但是他们却用最为温暖的人情,为酸楚的苦难生活,增添了一抹属于人情的甜蜜。这种崇高、美好的人情氛围正是“平凡”的世界种,最为“不凡”的人所特有的。

  四.结语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呈现了平凡的乡村中“不平凡”的普通人。他歌颂了一种苦难中高尚的人情美,赞扬了人们不屈从命运与现实,对于美好生活始终充满希望和追求。整个故事在悲剧性的人物命运中始终贯穿着坚持理想、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的作品能够得到年轻人的喜爱,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这对于生活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时代中的新一代青年,具有着促进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终身奋斗的非凡力量。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2]马潇.艰难生存与情感救赎--评《平凡的世界》[J].安徽文学,2014(1):23-24.

  [3]汤思源.《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J].北方文学,2011(11):36-37.

  [4]余见哲.平凡人物的“不平凡”--《平凡的世界》读后感[J].剑南文学,2016(8).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篇3

  摘要:

  路遥一直追求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平凡的世界》更是他一生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升华。对《平凡的世界》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路遥对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注,尤其是城乡交叉地带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变迁,以及对于道德理想的追求。

  关键词:

  创作个性;现实主义;城乡交叉地带;受难;道德

  作者簡介:

  王余红(1990.6-),女,吉林省和龙市人,北华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百万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巅峰之作,也是他一生小说创作的总结与升华。小说的叙述焦点往往是作家关注的焦点,从对不同人物命运的抒写可以看到路遥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精神追求。

  城乡交叉地带是路遥小说的人物主要活动背景。无论是高加林或是孙少平都是在这样的区域学习、生活。交叉地带本身就是矛盾的聚集点,在那里不同身份的人聚在一起,进行着超越身份等级的交往活动。孙少平在原西县高中上学的时候,因为贫穷总是感觉矮上别人一头,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等到没人了才去领他那两个可怜的黑馍馍。在那里,年少的孙少平因为贫困格外自卑、敏感,对于转换农民身份和对物质的要求就更为强烈。恩格斯曾经说过,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动绝望,就去寻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人的本性就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幸福,作为孙少平来说,他追求幸福的方式在今天看来就显得稍微极端了一点,于当时那个环境来说,孙少平在漫长的求学时代在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继而才会对精神追求有着固执的执着。路遥十分注重刻画人物的精神层面,一心追求精神解放的孙少平就是那个时代农村出身的知识分子的一个参照,想要打破自己身份的桎梏,进入一个新的阶层。

  受难一直是文学创作的经典话题,路遥对于受难也有种特殊的迷恋。孙少平上县高中时每顿只有两个焦黑的高粱馍馍,家里条件好转了他却依然决然地拒绝他哥哥孙少安合开砖厂的提议,继续去黄原过着底层的揽工汉的生活,发生事故后他又拒绝了兰香男朋友仲平的建议留在城里,拒绝金秀的爱情,回到大牙湾煤矿。孙少平的受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县高中的时期,那时的孙少平忍受的是时代和家庭带来的苦难,是非主动的。第二阶段是他去黄原揽工的时期,当时他可以在家过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孙少平想要到外面闯一闯,尽管揽工时只有一卷破旧不堪的烂被子,每天长时间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让他掉几层皮,他也不愿回到双水村和他哥合办砖厂,他要追寻的是自我价值目标。第三阶段是他去到大牙湾煤矿,终于得偿所愿跨越了阶层的枷锁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煤矿工人的生活单调、危险还有可能致命,但在这里孙少平找到了他一直追寻的自我价值目标,不顾一切地回到大牙湾。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孙少平都主动追求磨难,把受难当做一种财富,他在给兰香的信里写到;“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地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路遥对于苦难的表述更像是宗教观点,比如佛教中的隐忍,修来世;基督教中的耶稣被出卖钉在十字架上死去,三日后复活。在《平凡的世界》中人物有着相似的经历。孙兰花在王满银四处游荡的几年中独自拉扯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却一直对王满银不离不弃,最终王满银回归家庭,孙兰花成为幸福的.妇人。田润叶在李向前失去双腿后对他付出了怜惜般的爱情,他俩各自结束了痛苦的生活,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常年苦行僧似的创作生活,使得他本人显得既崇高又悲怆。

  路遥力图在小说中构建一个道德的理想国。《平凡的世界》汇聚了路遥对于道德的所有的热情和理想,在小说中体现出以道德完善为宗旨的叙事特征,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道德的化身,他们的人格闪耀着耀眼的人性的光芒,并在一次次道德磨砺和苦难考验面前,不断地趋于完美,接近于宗教经文中的人物。孙少安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家里的白面馍馍却从来都给瘫在炕上的奶奶吃,就连秀莲给他盛饭时多盛了些都被他痛斥。孙少平在荒原揽工时赚的钱真可算作是血汗钱,当他看到年纪尚小的小翠被工头骚扰,拿出一个多月的收入让小翠回乡生活。田晓霞更是一个理想般的人物,她有一个良好的身世,行为举止落落大方,欣赏孙少平因为苦难磨砺出的坚毅,在抗洪抢险现场冲在前面付出生命。路遥不仅把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附加在了人物身上,还时常凌驾于人物之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然而,路遥的道德叙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周承华在《在现代理性和传统情感之间:论<平凡的世界>的审美特征》中谈到,“他不去着意开掘平凡世界中深藏在平凡人身上的民族劣根性,而是更多地关注他们身上潜在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克服自身弱点走向自我觉醒的痛苦历程。”

  路遥创作上的特性,总的来说就是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手法,聚焦陕北城乡交叉地带在改革开放前后十年间,农村里的新知识分子不甘于自己既定身份努力寻求转变的小说样式。

  参考文献:

  [1]马靖云.路遥:“我想到文学研究所工作”[J].新文学史料,2016,(3):94-95.

  [2]黄建国.论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J].兰州大学学报,2005,(4):24-28.

  [3]李黛岚.路遥小说人性美解读--以《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为例[J].名作欣赏,2011,(11):122-125.

  [4]白浩.路遥苦难叙事的限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3):177-185.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篇4

  摘要: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学创作的巅峰作品,对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展现,这部作品让路遥在文学界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不同群体间的爱情故事,演绎了不同人物精彩而又平凡的人生。本文以《平凡的世界》为样本,论述了路遥小说中的爱情观念。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路遥;理想爱情观

  路遥是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作家,他的作品洋洋洒洒百万字,或者讴歌理想的生活,或者赞美平凡的人生。他将毕生的心血倾注于文字,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在《平凡的世界》里,作者对孙兰花、田润叶、田晓霞等处于典型时期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刻画,并对她们的理想爱情观进行了描写。处于中国十年改革大转型时期的这群平凡的人物,性格迥异,她们或独立、或徘徊、或依附,有的将爱情视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为了爱情不惜牺牲一切。从《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表现出来的关于理想爱情的见解,值得我们去深思。

  1.《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故事

  1.1田润叶和孙少安的爱情故事

  田润叶是《平凡的世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女性,她們是中国农村知识女性形象,同时兼具传统思想和现代意识,并始终在传统和现代间徘徊,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生存。她们生活独立,人格自主,有知识有文化,有着理想的爱情。但受制于社会舆论和道德习俗而又无力摆脱,只能痛苦地生活着[1]。

  田润叶是双水村村支部书记田福堂的女儿,从小在双水村生长。她的二爸田福军是领导干部,相比于其他人,她有着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学读完之后,又去城里读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原西小学任教,后调职黄原团地委。因此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理想,现代女性特征非常显著。同时,对于自己心目中的爱情,她一直在坚定地追求并相信着。在遇到品格优秀的孙少安时,尽管两个人家庭背景悬殊很大,但她依然深深地爱上他,并勇敢地追求。后来孙少安娶了贺秀莲,田润叶为此痛苦而迷茫,甚至想过自杀,但最终她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后来,在家人的安排下,田润叶与李向前结婚,可她不爱这个男人,虽然李向前很爱她,但却不能抚平她内心的痛苦。直到后来,李向前不幸遭遇了车祸,终身瘫痪。田润叶幡然醒悟,她毅然决然地去服侍他、照顾他,尽到了一个妻子的职责,使李向前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而纵观田润叶的人生经历,能够看出,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有文化、有思想,有知识,生活在封建和新时代的夹缝中,她无力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摆脱,而在整个社会习俗和舆论的批判下,备受折磨。但她们依然对理想中的爱情赴汤蹈火,同时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2]。

  1.2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故事

  田晓霞是小说中最能体现独立爱情的女性,在她身上,完全保留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拥有着独立的自主意识。她是高官田福军之女,虽是干部家庭的子女,却没有干部家庭子女的做派,相反,她是那样的正直勇敢、淳朴又美好。田晓霞是田润叶的堂妹,经过两次考试之后,她终于考上了大学,接受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心态开放,同时现代意识极强。她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批判虚伪的社会现状,使得她最终选择了做记者,放弃了循规蹈矩的教师职业。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给人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引人深思[3]。

  田晓霞在感情上是自己纯美爱情的守护者。她和孙少平两个人具有极大悬殊的社会地位,但是田晓霞却从不顾虑这些,他和孙少平坦然相恋,并能冲破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追求孙少平。她有深刻的思想和开阔的眼界,同时在工作中也能尽职尽责。由此可以看出,田晓霞完全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她能彻底摆脱传统的道德观念,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夹缝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深感染和打动着每一个读者。

  1.3孙兰香的爱情故事

  农村女性孙兰香是一个典型的旧社会传统女性形象,她勤劳而又善良,在生活的重压下,犹如行尸走肉。她的丈夫王满银的出现,让她有了爱的冲动和向往,尽管所有人都没有看好这段婚姻,但她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婚后,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并始终坚持着自己对爱情的信仰。即便丈夫整天不务正业,她也没有丝毫的抱怨。而面对丈夫的背叛,她失望、痛不欲生,却没有反抗的勇气。最终,因为不堪痛苦的折磨,而服了老鼠药。作为中国传统农村劳动妇女形象的代表,孙兰香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也没有自己的工作,她们性格的特点是顺从温柔,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是她们全部的工作和理想。她们一直秉承从一而终的思想,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对自己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2.《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观念中的理想成分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爱情。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中,路遥也是以爱情为主线,将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向我们呈现,同时真实的反映了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思想,并且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路遥爱情理想观念。

  2.1品格优秀的人应该拥有美好的爱情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两个男主人公的形象,他们作为农村青年的典型,具有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并且有主见,有责任心,不单单孝顺长辈,对朋友也非常仗义。他们在苦难的岁月和艰辛的劳动中,自尊、自立、自强,在不断的进取和不屈的奋斗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坚强刚毅,内心强大而又不乏宽容善良、真诚勇敢的知识青年形象。

  2.2夭折爱情和无果爱情中存在理想成分

  在作品中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田晓霞的爱情是无果的,而田润叶的爱情则是夭折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包含着太多的理想成分:一是田润叶父亲的反对;二是孙少安对田润叶的爱是感动造成的假象,而不是真正的爱情,确切的来说他并没有与田润叶产生爱情;三是代表社会力量的徐大爷的阻碍。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而使两个人的爱情最终夭折。而在田晓霞的爱情中,更多的是一种完美和纯真,这种爱情令人震撼和感动,但完美的东西又往往是脆弱的。尽管两个人对彼此身份的差距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尽管在恋爱期间并没有凸显这种矛盾。但是设想下,即便今后真的生活在一起,也未必是幸福的。所以这样的安排,看似是悲剧,实则是一种最好的结局[4]。

  3.路遥理想爱情观产生的背景

  路遥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是黄土高原上一个名叫双水村的农村。双水村中孙、田、金三个家庭因为利益纠纷,矛盾不断,作家围绕他们之间的幸运变化和矛盾冲突而展开故事叙事,通过叙述小人物命运的曲折变化,对时代的动荡变化进行了折射。这本小说非常写实,对农村真实广阔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展现,并对时代巨轮下,普通平凡的小人物自身命运进行了真实地描写。凭借着动人心弦的故事和作家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本小说一经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反响,不仅流动传播在某一个阶层,并且在各个阶层都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不同的读者对于这本小说有完全不同的的读后感受,从笔者自身的感受来说,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对生活磨难的无奈和对命运不屈的抗争,那种体验是非常独特而又真实的。在这本小说中,即对主人公那种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所感动[5]。

  作家因为自身独特的情感经历,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非常依赖母性和亲情。在他的作品中,那些爱情女主人公拥有传统的美德。同时,在主客观条件造就下,路遥又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他毕生追求现代文明带来的自我意识等新观念。所以在路遥的小说中,对现代女性意识的幻想化爱情模式进行了极好的诠释。路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能够客观地对待现实,在他笔下的爱情,散发着一种浓浓的淳朴的美,既是作家对美的强烈追求的展现,同时,在传统道德的驱使下,不可避免地显现了“美”在现实中灭绝的悲剧。

  4.结论

  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能够看出,对于忽略个人情感生活的爱情观念,路遥是持反对態度的,由此对作家反封建思想充分展现。而面对现实婚姻的她又深感无奈,尤其是当爱情的双方地位悬殊时,他又表现出更多的无奈和困惑。诚然,是由多种因素形成路遥的这种爱情观念,包括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儒家思想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路遥的个人人生经历。总的来说,《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不管是青年人的奋斗历程还是情感世界都值得一读再读。

  参考文献

  [1]张娜.黄土地上的艳丽花朵--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4):168.

  [2]乔艳琴.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女性形象分析研究[J].语文学刊,2010(8):68-70+73.

  [3]万秀凤.“《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历史考察及研究[J].当代文坛,2010(2):71-74.

  [4]宛亮.珍视这抹淡弱的折光--论《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史尴尬处境和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18-120.

  [5]王子杰.是谁葬送了爱情--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悲剧[J].当代小说,2010(6):20-21.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篇5

  内容摘要:

  《平凡的世界》自问世至今,被成千上万的青年人奉为人生的“精神宝典”。它之所以一直备受喜爱与追捧,是因为它的励志、温暖与感动。本文就以孙少安的经历为主线,来谈谈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

  成长;代价;奋斗

  一盏清茶,一本好书,一个合适的时间,跟着作者穿越时空……多么惬意的时光,想想应该是几年前的事了。偶然间整理书柜,看到了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拿起来,便没有放下——那充满着泥土芳香的陕北民歌还萦绕在耳边,那感动的泪水还挂在脸上,那执着的生活态度已经深入人心……我掩卷深思:无论是生活在那个年代,还是生活在当下,“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书里的故事真的很平凡,它平凡地让人感觉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本书以一个名叫双水村的陕北山村为对象,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两人的命运为主线,以孙家及村子周围的人群的生活为半径,深刻的反映了我国1975年到1985年之间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深刻勾勒出了社会大环境下农村青年的成长轨迹。

  然而成长是要付出代價的。正如书中写道:“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孙少安的经历就是对这段话最好的诠释。

  孙少安和田润叶是青梅竹马的朋友,从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在童稚纯真的年代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少安还是那个朴实的少安,为了让弟弟上学,自己主动放弃学业,没能进城上学,而润叶则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然而润叶对少安的感情却有增无减,润叶对少安的感情由友情转化成了爱情,当勇敢的润叶一次次地拒绝二妈给她相亲,当她把写有:“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的纸条塞进少安的手中,少安看过之后那是何等地兴奋,何等地开心,无以言表,只能唱出来。但现实是残酷的——门第差距、身份悬殊、生活反差、世俗之见——理智的少安却退缩了,为了让润叶死心,他听从二妈的劝说,最后从山西接回了与自己般配且不要财礼的贺秀莲。结婚当天,少安的苦只能让酒精来麻醉。然而温柔贤惠,勤劳朴实的秀莲用语言融化了少安的心:“你笑,我跟着你笑;你哭,留多少泪我给你抹。”简单而有力地表白,听着让人心动,看着让人心疼。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少安为了这个家,为了践行“人不能穷一辈子”的诺言,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他号召分组种田,实行责任制,起初虽然困难重重,质疑、指责、谩骂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他他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成为双水村的“能人”。后来又带领大家在村里盖起了烧砖窑,由于经验不足,多次尝试,均以失败、被骗、亏本告终。这个时候,秀莲都是不离不弃,在他身边陪他,给他抹泪,替他回娘家借钱,帮他鼓劲,做他坚强的后盾。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少安终于成功致富。然而有得就有失,就在少安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陪他患难与共的妻子秀莲却因积劳成疾,罹患肺癌。经历了这么多苦难的日子,少安终于知道身边这个女人对他来说有多么重要。如果当初选择润叶,结果会怎样,谁敢妄下断言?

  平凡的世界是现实的,现实的世界不是尽如人愿的,否则那就是童话。书中孙少安的爱情和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历了种种苦难,在重重的矛盾和不懈地拼搏中,少安逐渐变得成熟,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不能触碰的;懂得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明白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陪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平静的生活才是美好的人生。

  然而平时的我经常会抱怨生活的琐碎,工作的压力,现实的不公平……有的时候为了给学生们呈现不一样的课堂效果,我要备课到深夜;有的时候为了尽快赶稿,我要写稿到深夜;有的时候为了照顾感冒生病的宝宝,我要守候到深夜甚至通宵……有的时候真的会觉得很无助,觉得生活压力好大,觉得无处宣泄。可是再读《平凡的世界》,我终于释怀了,路遥说过:“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是呀,年轻人吃点苦算什么呢,更何况和书里的世界比,我们现实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和幸福呢。

  出身农村的路遥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了新时期的农村青年在成长中所付出的代价,也让我们亲历了他们想爱不能爱,想闯不敢闯,想做没法做的艰难历程,更让我们看到了新青年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象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生活不是用来等待的,更不是用来抱怨的,三十而立的我要自己去争取,在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后,学着自己长大,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这也是《平凡的世界》给我的启示,在此向伟大的作家路遥先生致敬!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篇6

  摘要: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中地位颇重的文学家,路遥通过自身的作品表现出了苦难意识与苦难气质,同时也呈现出了生命激情以及对人类生命力的赞美。本文在对文学中的苦难意识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以《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为例,对《平凡世界》中苦难意识的具体表现作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路遥;平凡的世界;苦难意识

  《平凡的世界》主要书写了1975-1985年的“世界”,在这一作品中,路遥表现出了黄土地上的生活,同时也展现出了人们所承受的生活困境与精神痛苦。而通过这部作品,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路遥在创作中所要表达的苦难意识,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路遥作品希望表达出的对苦难进行超越以及对生命激情进行迸发的倾向。

  一、文学中的苦难意识

  苦难意识是文学领域中的重要话题,同时也是文学家始终叙述不完的内容。在苦难意识的呈现方面,路遥取得了较高的成效,其中《平凡的世界》更是被苦难意识所包围。苦难的承受主体是人,因此,苦难意识的书写归根结底是对人的书写,在此过程中,文学家们展现着自身对苦难所作出的认知,并对苦难中的人所具有的生存状态作出这观察与反映,同时也对人类苦难命运作出着探索与内省。由此可见,文学家对苦难意识的展现,实质上是对人与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同时也是对自身人文关怀乃至社会责任的表达。当然,文学中的苦难意识与文学家自身所具有的经历也具有着紧密的关系,虽然文学是一种对生活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但是却难以避免出现文学家自身生活体验和思想意识的影子。以路遥为例,路遥经历了艰苦的童年,这一饥寒交迫的真实经历让他对生命中的苦难作出了深刻的认知,同时也昂这些苦难成为了路遥开展创作的重要动力,因此,从文学家与文学作品中的苦难意识之间所具有的关系来看,文学家通过自身的作品表现的苦难意识,而苦难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文学家的创作之路。

  二、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

  (一)贫穷困苦带来的精神压抑

  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他少时生活艰苦,并在求学生涯中始终生活在窘迫当中,虽然他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最终他又不得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双水村当老师的过程中,孙少平的生活也得到了一些改观,并且有空余的时间来读书看报。然而,特定的时代决定了孙少平所承担的苦难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当生产责任制的号角吹响之后,孙少平的学生都难以在继续自身的求学,这也让孙沙平的身份从教室转变为农民。显然,面对苦难给自身生活带来的种种考验,孙少平并没有就此屈服。此时的孙少平选择了进城务工,这种求生之路比扎根农村更加难熬。在经历过捉襟见肘的生活之后,孙少平也经历了彷徨与绝望。当孙少平获得工作之后,也验证了付出必有回报这句老话。当然,无论孙少平最终的命运走向何方,作为《平凡的世界》的读者,总是不忘记孙少平在朝阳沟背起势头的情景,这种劳动具有着极高的强度,并且让孙少平仿佛承受着皮开肉烂的痛苦。而作者路遥,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刻画苦难,并呈现出了人在面对苦难过程中所具有的坚强意志,而孙少平在坚持与奋斗中与苦难所开展的博弈过程,同时也是他从幼稚单纯走向成熟坚定的过程,这一点正是苦难在人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二)婚恋不幸带来的心理创伤

  如果说生活中的窘迫以及肉体上的疼痛还能够坚持与忍受,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慢慢淡忘的话,那么情感上创伤却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并且会伴随着人一声。在孙少平的情感历程中,郝红梅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二人在苦难面前相濡以沫,这令孙少平终于找到了生活中的精神寄托。然而,郝红梅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断然离开了孙少平,此时孙少平生命中的唯一安慰也就此消失,之前的以及现在的苦难如瓢泼大雨一样孙少平难堪重负。所幸,田晓霞的出现让孙少平重新具有了新的精神支柱,这让孙少平再一次具有了面对苦难的加强。但是,田晓霞这一人物就像是命运向孙少平所开的一次玩笑,田晓霞的离世让孙少平再一次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当中。从田晓霞与郝红梅的区别来看,田晓霞在孙少平的生命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这样一个具有强大精神的人,带领着孙少平树立起了对生活的自信,并且二人之间纯洁的情感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况且死别比生离带给人的触动更大,可想而知,此时的孙少平在心理上承受了多么大的打击。但是,坚强的孙少平依旧在古塔山完成了与田晓霞的约定,之后则一心投入劳动当中,希望通过身体的困苦来缓解自身心理的创伤。在路遥的笔下,苦难总是接踵而来,虽然命运不断的带给人希望,但是这些希望却一次次的破灭,无论是生活的坚信还是情感的悲伤,都是路遥在塑造命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路遥文学中苦难意识的重要来源。但是在反思之后可以发现,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苦难,人的一生也会变得不完整,并且人的坚强和伟大也难以得到呈现,或许,这正是路遥文学独特魅力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鲍怡菁.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2:162-163.

  [2]孙艳红.解读《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对苦难意识的书写[J].语文建设,2015,35:56-57.

  [3]贺滟波.苦难的娱乐化--论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及其影视改编[J].新世纪剧坛,2015,04:4-8.

【文学论文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通用6篇)】相关文章: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03-01

最新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03-06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25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24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23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2-23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通用10篇)05-21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12篇03-01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11-25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