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师说及其影响

时间:2022-10-19 09:25:1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韩愈的师说及其影响

  影响是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的师说及其影响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愈为排拒佛、老,振兴儒学,提出了“道统”论。但如何使儒学以及的“道统”延续下去?为此,他在提出“文以明道”和“文以载道”两大原则,竭力鼓倡古文运动以改变虚浮文风,使文章能够直接鲜明地彰显“先王之道”(亦即儒学之道)的同时,更特撰《师说》,提出必须建立传授儒学之道的师生关系。

  《师说》堪称很能反映韩愈思想、又能体现出唐中叶以后儒学发展新迹像的重要作品。其文不见,故特将见之于《韩昌黎全集》卷十二的这篇名作全录于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闻焉。今之众人,其下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惑,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贻之。

  在这篇为弟子李蟠而作的文章中,韩愈开篇即将“传道”作为“师”之首要职责。所谓“传道”就是要传授孔圣儒学之道,并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传道”之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在韩愈所处时代,生活中对于师生传“道”之事,大多数人却无动于衷,漠然视之,不仅家长为孩子“择师而教之”,只是为了“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并非以获闻圣道为目的,而且儒士大夫之间虽有师弟相称,却或之“群聚而笑之问之”,或则朋比为党,“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使他不得不深浑地叹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所以,他要很认真地向人们重提孔子“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教诲,讲述孔子学无常师以求获闻大道,并且“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故事,以期学者“无贵无贱,无长无幼”地择善而从,唯“道”是求。如此,儒学振兴方能有望,孔圣之道才能代代相承,永存于天地之间。

  这确乎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严重问题。柳宗元曾述其时状况道:“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1)在这种风习下,韩愈不仅著《师说》,提振“师道”,而且毫不含糊地招收生徒,传道、授业、解惑,践行其“师道”。但这并不为世风所容,每每受到人们的讥讪。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常牵引,而增与为言词。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常熟,又絜絜而东,如是者数矣。(2)

  由此当可想见韩愈以师道传授儒学所承受到的沉重的社会压力。唯其如此,柳宗元虽亦重视“师道”,却一再拒绝收徒为师,并坦言自己才能、胆气均不如韩愈。这就使韩愈只能“独谓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跆而复奋”(3)了。

  “师道”之失,其来有渐,非唐所始。在先秦,孔子本是通过私人讲学亦即通过彰显“师道”来宣扬其学,并创立起儒家学派的。孔子殁后,七十二子之徒乃至子思、孟子、荀子,也都代代相传孔子之学,宣扬和发展、光大儒家思想。所以,早期儒学发展过程中,“师道”与“儒道”密不可分。秦代“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儒者与儒道均无甚地位可言。迨至两汉,儒学逐渐获得了独尊地位,但汉儒之学虽也师徒授受,甚至还很讲求师承家法,其所重者却是章句训诂而已,并不以宣扬儒道为意。魏晋以还,玄风骤起,释、老盛行,儒门淡薄,不断如带,圣道愈益湮而不彰。至唐韩愈所处之世,人们讥讪“师道”,表面看是不愿从师向学,实际上反映的乃是对汉魏以来儒学厌弃的心态。这也是儒学既发生内部危机,又受到外部冲击的反映。韩愈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并践行“师道”,就具有了应对外部冲击、消解内部危机,从而振兴儒学的意义。故其通过“师道”宣扬儒学的根本道理,其实就是对汉以来儒者章句之学传授方式的重大变革。这当然会遭到安于旧来学习方式人们的反对。柳宗元虽未像韩愈那样收徒为师,但在提倡“师道”方面与之有共同认识,故而他也对章句之学深致不满:“仲尼岂易言哉?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并提出真正有志于振兴儒学者就不应再为“章句师”,而应自觉认识到并担负起自己的职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4)

  受韩愈“师说”影响,宋儒对如何“传道授业”、光大儒学问题十分重视。欧阳修接过韩愈的话头,进一步畅谈“师道”的重大意义,他在《答祖择之书》中说:三代之衰,学校废;至两汉,师道尚存,故其学者各守其经以自用。……后世师法渐坏,而今世无师,则学者不尊严,故自轻其道。轻之,则不能至;不至,则不能笃信;信不笃,则不知自守;守不固,则有所畏,而物可移。是故学者惟俯仰徇时,以希禄利为急,至于忘本趋末,流而不返。夫以不固不信之心,守不至之学,虽欲果于自用,莫知其所以用之之道,又况有利禄之诱、刑祸之惧以迁之哉!此足下所谓志古知道之士世所鲜而未有合者,由此也。(5)

  这就很贴切地阐明了“师道”与儒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儒学所以难于振兴,实因师道缺失或师道不立。读孔子之书、修儒者之学者,多为弋获功利而非坚持古道,这样的人既无古道作为内在精神生命的支撑,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对于儒学的真正信念,自然也就经不住“利禄之诱,刑祸之惧”。依靠这样的人,又如何能使儒学抵抗住释、老二氏冲击而得到振兴呢?其实,如欧阳修所说的经不住“利禄之诱,刑祸之惧”者,古往今来不知凡几,这很值得今人深思。

  如果说欧阳修从理论上发展韩愈的“师说”,那末,孙复和石介则以其自身实践来为人们提供了树立“师道”的表率。孙复(993一1057年),学者称之为泰山先生;石介(1005一1045年)是东京一带素有声望的学者,却对孙复执弟子礼。据说孔道辅(孔子后嗣,其时颇有名望的官员)谒见孙复时,“(石)介执杖屦侍左右,先生(孙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及其往谢也,亦然。鲁人既素高此两人,由是始识师弟子之礼”。(6)此外,胡瑗亦通过在湖学和太学教授生徒,严格师弟子之礼,树立师道尊严,为加强师通竭尽努力。这样,唐代后期韩愈始倡,经过欧阳修和孙复、石介、胡瑗的弘扬与实践,儒家“师道”终于自先秦之后而重新树立了起来。到二程建立之后,这师道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注释]

  (1)《唐柳先生集》卷一九《师友箴》。

  (2)上书卷三四《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新唐书·韩愈传》。

  (4)《唐柳先生集》卷三四《答严厚兴论师道书》。

  (5)《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六八(外集卷一八)《答祖择之书》。

  (6)上书卷二七《孙明复先生墓志铭》。

  赏析

  韩愈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和柳宗元等是唐代古诗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只重形式的骈文,大力提倡继承先秦两汉以“言之有物”的语言表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一种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他和柳宗元等人以自己的写作实践推动了这一运动的的发展,改变了不良文风,起到了解放文体的作用,对当时和后世,都有重大影响

  《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的文。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并以实际行动鼓励后进,应当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韩愈的这篇力作,历久弥新,今天我们再读这篇文章,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从正面论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择师标准。

  “古之学者必有师。”提笔点题,单刀直入。“古”字指出从师的历史传统,“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强调从师的必要。一开头就揭示出学者和教师的关系,作为全篇纲领,肯定坚决,不容辩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全面规定了老师的职责范围,指出老师的作用,说明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出认识事物的一种客观规律性,连用两个“惑”字,突出说明不从师的害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列举两种情况,旨在说明“闻道”是从师的标准。“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既诠释前文,又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凡有道者皆可为师。“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的所存也。”进一步论述择师的原则。这是作者所说师道的基本精神。这种有道为师(包括“能者为师”)的原则,正中当时积弊。

  第二段,指出今人不从师的恶果、表现和原因,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述从师的重要性,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段首以感慨的语句开头,笔锋突转,引起读者注意。承上文“解惑”,从反面指斥当时不重视从师的不良风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旨在说明士大夫的无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连用两的个表程度的副词“益”来说明,从师的态度不同,因而所造成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补充上文,进一步点出结果,以反问的口气启发读者深思。以上为分论的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以对比的方式,指出众人的糊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解释童子之师的作用,既有比较的意思,又为下文的“小学而大遗”做铺垫。“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比较的结果,落在“小学而大遗”上,足见那些耻师之人是糊涂的。以上为分论的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居于下层的人与士大夫之族对待从师的态度。“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写出士大夫极为荒谬的话的是为下文的评说感叹准备条件。“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几句是作者的感叹之词。点明师道不复的原因,对君子之徒的愚昧表示慨叹。以上为分论的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三段,以孔子对待老师的言行为例,说明从师应有的态度,阐明教和学的关系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照应篇首“传道授业”。

  “圣人无常师。”此语见解精辟,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引出择师的典范。“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从师的行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师的言论,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紧呈上文得出的结论,且与开头的“闻道”、“师道”相呼应。

  第四段,交代做本文的原因,从表扬的李蟠,再肯定从师。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重视师道。“余嘉其能行古道,”能行师道“作师说以贻之。”结尾点题。

  本文的主旨是论述老师的作用,兼及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论述过程中,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在从师学习问题上的愚妄态度,阐明了自己对师生关系的见解。论述时先从正面立论阐述,再从反面提出驳议,驳议时使用了对比手法。然后以孔子为例,得出强有力的结论。除开头立论部分外,每一部分都摆事实、讲道理,很有说服力。起句奇崛,气势磅礴。这篇文章不但开篇第一句突兀干脆,而且此后的每一段的起句几乎都是这样。韩愈常把自己的结论凝结成精辟的句子突然端出,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行文时用了大量排偶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韩愈的师说及其影响】相关文章:

肉身的“放逐”及其影响10-06

婴儿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08-03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01-22

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10-07

整体上市及其对股东价值的影响10-26

体验的内涵及其对营销方式的影响10-24

业务外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0-22

审计判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10-19

谈老师说话音量对幼儿的影响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