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色彩活动中教师与弱势幼儿互动的策略

时间:2021-03-14 10:57:13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讨色彩活动中教师与弱势幼儿互动的策略

  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么一部分的幼儿,他们有的心理脆弱;有的内向、默默无闻,常受到师生的漠视;还有的语言表达、色彩理解、动手能力都弱于一般的幼儿。对于这类幼儿我把他们称为是“弱势幼儿”。
  
  一、认识色彩活动中的弱势幼儿
  依据对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结合儿童自身具有的特征,本文中的“弱势幼儿”主要指在色彩活动中缺乏自信、内向,表现和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幼儿。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心理弱势幼儿:这类幼儿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和交往,不爱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在外人看来,他们非常懦弱,缺乏信心,在许多师生眼里他们似乎是“弱者”。能力弱势幼儿:这些幼儿在色彩的理解表现方面的发展逊色于其他幼儿,其发展甚至与本身的年龄特征不相符合。
  
  二、教师与心理弱势幼儿互动的策略
  1、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性格内向的幼儿有些能力弱,而有些是能力较强的。关键在于缺少锻炼,对于这些幼儿首先就是要让其体验成功逐步建立自信。在《威武的狮子》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关注秋秋,在操作前请她来摆放狮子,结束时请她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不断地鼓励她,促使她增强了自信,体验成功。老师这样有意识地请她多讲,创设机会让她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帮助她树立自信。这种成功的体验使得内向的、不善于表达的幼儿不仅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自信从而能更好地与教师互动。
  
  2、多形式共用支持互动。《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活动之中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运用多种多种互动方式来支持幼儿的互动。色彩活动烤面包开始了,艳艳看着桌上众多的颜料很茫然,老师走过去“你想用哪种果酱涂呀?”她指指红色,“好我们就一起来涂草莓果酱。”并扶着幼儿一起来涂色。过后老师转到其他地方,可还不时地观看着幼儿的表现,发现她他一直在用红色涂时,“艳艳,老师来向你定个面包。可是要有苹果、草莓、芒果三种果酱的”边说边指着相应的颜料。当活动结束后再次请她“你和老师一起来进行买面包的游戏吧。”孩子随着老师一起投入了游戏之中。
  
  在这个活动中的艳艳是个很内向的幼儿,平时遇到困难不会主动开口。所以老师在活动中就不时地调整着自己的角色,开始是运用帮助式的互动方法。以引导者来教给幼儿具体的技能;然后是建议启发式的互动方法让幼儿能顺利进行活动,这时的老师是引导与支持者的身份;在最后则是运用了参与、激趣的互动方式,以合作者共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老师在色彩活动中正是运用了多种互动方式,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支持着幼儿的互动。
  
  3、旁敲侧击以强带弱。在色彩活动中老师面对的弱势幼儿中有的是相当地敏感的,老师如何来把握好这种幼儿的性格特点使得师幼的互动精彩呢?《做一碗好吃的面条》是让幼儿在撕面条的基础上加上撕各种蔬菜。当幼儿开始操作后,老师就蹲在了宝宝的身边。“你加了什么菜呀?”“青菜”看到宝宝一直撕青菜,老师故意用夸张的语气问旁边的贝贝,“你撕的黄黄的、红红的是菜真漂亮啊!是什么呢?”贝贝听了地说着:“我加了红红的胡萝卜和鸡腿。”听着老师和贝贝的对话宝宝迟疑了一下。也取了红色撕起来,一会儿有着红、黄、蓝各种色彩、大小不一的“菜”加好了。
  
  宝宝虽然是能力弱的还是个很敏感的孩子,所以在“加菜”的环节中老师意识她只在撕一种颜色时有意识在她旁边蹲下.没有直接指出或是加以干涉,而是借助和旁边的贝贝交谈,从而启发她能选择更多的色彩进行活动,最终的效果很明显。这种旁敲侧击以强带弱巧妙互动的方法不仅是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同时也是扩大了师幼互动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