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时间:2020-10-26 10:14:52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一、概论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团体、公司、、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规定,结合部分和系统内部的有关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治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治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内部的治理控制系统,它涵盖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分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决策、执行、监视、反馈等各个环节。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任何部分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公道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确保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视;内部控制还应当正确处理本钱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公道的控制本***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所进行的独立评价,它由独立于被审部分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职员来完成,是为了检查单位内部各项既定的政策、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公道有效以及企业的目标是否达到。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体现在一个企业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内部审计职员,它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审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正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如何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一般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但内部审计从机构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审计方式和规范治理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治理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应重新公道定位。目前企业大部分的内部审计部分,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分平行,有些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分,这样 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分及其他经营部分进行审计,只审计二级企业;即便对总公司财务部分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足的效果。

  按照《会计法》和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企业应在股东会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监事会下设审计部,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他职能部分,审计部应对董事会负责,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机构设置示意图如下: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室

  审计部

  总经办

  经营部 其他职能部分 财务部 行政部

  其次,内部审计的职能要从查错防弊型向治理服务型转变。一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进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正当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视上,其主要职能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治理作出、评价和作出治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帐本、凭证及其相关资料,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进到治理和经营领域。如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权益法或本钱法进行了正确的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公道,合作对象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方案等,一般都不往作深进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