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视角下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时间:2023-03-22 04:13:26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价值链视角下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绩效评价中存在的对企业评价和对企业治理者评价不分的题目,分析了我国现行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并从价值链视角出发,阐述了经营者绩效评价特点,设计了三级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应主要通过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社会责任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的结论。
  【关键词】 价值链; 经营者; 绩效评价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剧,企业经营者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者基于价值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将有利于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利于对经营者的选拔、评价和成长,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价值链理论简析
  
  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理论以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交货以及对产品起着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在价值链中,企业的价值链通常以为有三条,即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反映了企业与供给商和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企业可以通过考察供给商或销售渠道行为如何影响每项活动的本钱,或考察其反面影响来识别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横向价值链分析反映了同类产品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价值运动状况,是企业确定主要竞争对手底数的基本工具,其意义在于找出与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竞争策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产品价值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转移给企业外部的客户的价值增值过程。企业战略的实现是通过营销治理、财务治理、会计核算、法律治理等多种职能活动实现的。这些职能活动也是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构成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波特以为,企业价值链贯串着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价值链“无处不在”。
  
  二、我国现行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经营者绩效评价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方法多数是将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混合在一起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侧重于对经营者基本素质的评价,考评缺乏可操纵性
  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注重于“德、能、勤、绩”的考评,考评的办法多数没有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由于考评标准中定性描述的内容居多,可衡量的标准太过空泛,实际操纵时缺乏同一的标准,也没能确切地反映出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另外考评过程看似严谨,但评价者一般由同级或下级组成,经营者绩效评价很轻易流于形式。
  (二)侧重于从企业绩效对经营者进行绩效评价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一般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等。一些单位近年来还积极探索采用了平衡计分卡、EVA经济附加值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经营者绩效,没有突出反映经营者在经营治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
  (三)经营者绩效评价缺乏对经营者努力程度的反映
  一方面,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基于利润指标,一般没有考虑资本本钱,不能反映资本净收益的状况和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使企业或各部分的经理们倾向于只注重利润指标,轻易导致其短期行为。另一方面,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出由于经营者的努力,企业前后各期实际运营结果的差异并可以进行比较,也没能够衡量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营者的运作,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四)经营者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完全与经营者薪酬结合
  绩效评价是确定薪酬标准的依据,薪酬必须与绩效挂钩,这是市场规则,也是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条件。很多企业存在经营者薪酬不与企业经营指标完全挂钩的状况,在薪酬激励中没有将企业经营者绩效与企业规模、经营难度和实现的经济指标挂钩,使企业经营者的收进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完全脱节,缺乏相配套的薪酬体系,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长期激励措施。
  
  三、基于价值链的经营者绩效评价特点
  
  (一)从绩效评价角度引导治理者进行经营目标治理,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基于价值链的经营者绩效评价,可使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建立在动态的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以弥补长期以来对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即把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作为一种反映企业过往的、历史经营状况,以事后为主的静态治理行为扩展为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促进企业价值增值、进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治理行为,并把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工作纳进战略治理的全过程,以实现企业战略经营目标,体现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二)体现经营者绩效评价是整个企业价值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于价值链的经营者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评价企业经营者绩效指标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实力,把握经营者绩效指标反映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状况。根据价值链的要求,建立企业整体的同一的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以克服传统绩效评价大多只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的不足,把企业整体利益、企业内部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实行全面评价和有机的结合。
  
  
  四、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随着对价值链理论认同度的增加,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也应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改进并完善。国家国资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绩效分析,但是其存在的题目也是值得思考的。为此,应想法建立在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经营者综合绩效评价系统,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绩效,反映企业经营者的努力程度。
  (一)财务评价指标
  企业经营者绩效是多层面的,评价绩效的指标既可以是财务性的,也可以是非财务性的。财务评价指标一直是而且也将继续是使用最广泛的指标,原因是企业的长期目标几乎总是纯财务性的,经营者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直接与企业的财务目标相衔接。在价值链视角下,为了有效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绩效,财务指标从六个方面来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绩效:赢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治理能力、成长能力、股本扩张能力和主营业务鲜明状况。其中前四个与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评价的内容相同,后两个是根据上市企业的特点而考虑的。
  (二)非财务评价指标
  在价值链视角下,各利益主体均对企业经营者绩效提出相应的要求,员工、供给商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依靠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绩效评价,也从非财务指标考察企业经营者绩效。非财务指标在价值链视角下与财务指标同等重要。以下将以三级指标体系构筑企业经营者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将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绩效评价的结果与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密切联系,对经营者绩效考评的结果应与行业的均匀水平相比,假如低于行业均匀水平,则经营者仅仅得到工资报酬,企业剩余全部回股东所有。假如超过行业均匀水平,则经营者就超出行业均匀水平的部分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进行分配。经营者根据智力资本的贡献,按照“金字塔”的形式对属于智力资本所得到的剩余部分进行分配。通过这种方式,把绩效评价与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看[J].会计研究,2004,(2).
  [2] 王化成.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 [J].时代财会,2001,(3).
  [3] 向显湖,彭韶兵,江涛.企业业绩评价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0).
  [4] 徐光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5).

【价值链视角下的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文章:

谈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与运用08-23

如何构建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论文(通用15篇)04-16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黄帝内经》的英译08-27

文化视角下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通用8篇)07-26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06-14

品牌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创造如何走向国际(通用6篇)05-13

法制化视角下的高校管理-高校处分权辨析06-26

惯性独特视角05-02

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凤阳旅游资源开发研究04-29

关于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精选12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