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时间:2023-03-22 11:41:43 赛赛 理工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讨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目前,社会的经济及科技都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很多新观念新思想渐渐的被人们所挖掘并大力执行,但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却不能就此忽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探讨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结构体系、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构配件、新的施工机具、设备的不断出现,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在建筑工程中,一些质量通病还是时有发生,这些通病,有的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有的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些通病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投诉,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业内人士已充分认识到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重要性,很多人就如何预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些人著书立说,出版了诸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等专著。各专业杂志经常发表有关防治通病的文章,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都根据本地区特点,对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提出具体防治措施。在这里,我主要想从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设计及建筑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方面来探讨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工程质量管理方面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仍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操作的专业工程多、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认真执行各种技术规范和规程、是否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责任、程序、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以及开发商、建筑商片面的追求工期和经济效益、以低于工程成本的价格承发包工程或肢解发包工程的行为,都是引起工程质量通病的因素。例如在有些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施工组织不合理,造成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好,专业工种之间各自为政的进行施工,结果相互干扰、相互破坏,影响了工程质量。有些工程主体施工结束后,水、电等其它专业队伍才开始进行施工,因此违背了施工程序,造成在承重墙、梁、板、柱上随意凿沟开洞,成为破坏主体结构、甚至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通病。 由于弱电工程的设计往往与主体结构施工不同步,有的在装饰工程已经大部分完成后才进行施工,因此出现的以上问题就更为严重。再有,由于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造成混凝土配比计量偏差过大,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所以要消除工程质量通病,首先就要从加强质量管理入手,防控通病的发生。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治理通病重在预防。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工程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提高有关人员对通病危害性的认识,要切实把防控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质量通病,更要进行大力宣传,形成人人皆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人人诛之的局面。

  2、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要使其掌握防控通病的主要方法,并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和操作,要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统筹兼顾各专业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各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问题。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要有防治通病的专篇,且针对性要强,措施要具体。

  3、要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保体系。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每个分项的每个施工部位都能责任到人,且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4、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责任、程序和验收方法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

  6、要加强对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按规定应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筑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一定要履行签字手续,做到责任到人。

  7、要加强对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制作和养护工作的管理。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要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组数留置试块,现场要配备标养设备,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避免由于试块的制作、养护及留置数量不正确影响对混凝土强度评价的准确性。

  8、建设开发单位在项目开工报建前,应按有关规定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制定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发包时,应向承包单位提出质量目标要求。

  9、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将项目的施工或监理业务发包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监理单位。不得肢解发包工程。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采购、供应方面,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按合同约定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由建设单位委托的构、配件制作、安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按规定对其进行管理。

  10、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或节点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

  11、监理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巡视、旁站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要通过外观检查、批量检查、证、物对照和见证取样、见证送检等监理活动,把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使用关。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要保证监理活动的公正性及有效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二、工程设计方面

  精心设计是防控工程质量通病的另一道关口。往往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通病的隐患。有时由于设计的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构配件(生搬硬套标准定型图集),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例如在许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节点处,梁上部负弯矩钢筋配置过多,且排放不合理,加之柱筋对钢筋实际排放位置的影响,钢筋净距不满足规范的最小间距要求,造成混凝土浇注困难、振捣不实、强度降低、出现孔洞等现象。再如在许多工程实例中,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建筑外墙上易于形成热桥的某些薄弱部位进行热工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导致了墙体局部泛霜、结露、发霉、长毛等质量通病的发生。再如,有些设计人员在选用塑窗时,常常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认真考虑,生搬硬套标准图集,尤其是对大尺寸塑窗的用料和节点不认真进行计算和设计,造成塑窗的刚度不满足要求,影响了塑窗的正常使用,形成质量通病。如何预防由于工程设计原因产生的质量通病,我们认为对于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尤其是要考虑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问题。要重点审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常发的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措施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预防措施有: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

  (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

  (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

  (2)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

  (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

  (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

  (5)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

  (2)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

  (3)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

  (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

  (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

  (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

  (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

  (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

  (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

  (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

  (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

  (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

  (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

  (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路面不平

  路面不平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使用合格路用水泥和低碱含量水泥,同时禁止使用小窑水泥。另外,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层离析,也将导致板块裂缝,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为防止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可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

  建筑机电工程安装质量通病

  1、配电箱方面

  就配电箱安装而言,其质量通病体现多个方面,比如,电焊开孔、箱体壁厚、暗配电箱外壳。配电箱体金属穿线导管接头位置的跨接线、金属桥架的跨接线出现松动现象,没有借助爪型垫片进行必要地压接,没有对其中的螺栓进行合理化地防松处理。同时,在建筑机电安装中,安装人员没有根据导管、桥架等特点,合理设置跨接线,配电箱、柜中回路二者的接地保护线位于相同的端口,导致回路的用电不安全,插座的接地保护线接连方式不正确,处于串接状态,没有对电缆桥架支架进行必要地接地处理,连接端口也没有进行防松处理,而配电箱中的设备不齐全,箱体出现变形、锈蚀等现象。

  2、管路网络方面

  在安装建筑机电管路中,安装人员没有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管路装置的镀锌钢管焊接位置进行科学地二次镀锌处理,导致管道投入使用之后,出现锈蚀现象,没有彻底清理镀锌钢管丝口出的杂质,没有及时做好管道伤痕的防腐处理,向下喷洒的喷头没有安装集热罩,喷头、楼板底部距离等不合理,管道冲洗、强度实验等程序不符合相关规定,导致管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比如,裂缝、钢管毛刺太多。

  3、防雷接地方面在建筑机电工程安装中,做好防雷接地工作至关重要,但在接闪带施工中,安装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促使接闪带处于平整顺直状态,连接焊缝也不符合相关规定,防腐工作不到位,没有固定好接闪带的支架。而在圆钢避雷带及其支架施工过程中,安装人员大都只采用了焊缝方式来进行固定处理,局部等电位连接点设置不科学,存在质量隐患。

  建筑机电工程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管路网络质量通病防治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把机电设备与安装材料质量关,严格控制钢管、PVC原材料的质量,钢管厚度必须超过2mm,而PVC管厚度必须超过1.6mm。在钢管进场前,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检查钢管,看其毛刺是否过多,一旦发现毛刺过多,要及时进行合理化地处理,有效防止焊接乃至切割过程中钢管出现更多的毛刺,布置管道施工前,相关人员必须再次全方位检查钢管毛刺。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钢管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防腐处理,在管道内部涂上适量的防腐材料,认真检查管道网络,及时做好封堵工作,防止各种异物进入其中。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施工人员必须马上检查吹管,避免电气管道被混凝土堵塞,影响其正常运行,做好预埋电气管道的加固处理,防止混凝土等结构变形,导致管道出现扭曲、撕裂等现象。在安装管道的时候,安装人员必须控制好管道高度,必须超过3cm的保护层,要设置在楼板上、下筋之间。如果用于其中的电气管道镀锌管壁厚度小于2mm,安装人员不能使用套管进行焊接,要用螺栓将管壁固定,如果是非镀锌钢管,连接的两端必须接地。

  2.配电箱体与防雷接地质量通病防治

  在混凝土墙面安装配电箱中,安装人员必须彻底清理分线盒,避免存在杂物,理顺导线,根结支路绑扎成束,准确把握箱体位置,将导线端头合理引入其中,依次压接在器具上面,合理调整配电箱将其固定好。在安装好电具、仪表接线之后,安装人员要以仪表为基点,做好校对工作,确保配电箱体等位置符合规定,才能进行送电。在防雷接地质量通病防治方面,安装防雷接地装置之前,安装人员必须对钢管材料进行必要的镀锌处理。安装中,如果要将镀锌钢管作为其中的接地材料,安装人员必须在焊接好钢筋之后刷上防腐土油漆,防止钢管被锈蚀,电气金属配管、接地干线二者必须合理连接。房屋卫生间局部等电位必须和卫生间的电源接地保护线、防雷接地线相连,采取司仪的防雷试验与检测方法,进行防雷检测,确保机电设备防雷接地质量。

【探讨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发生脾损伤的原因和处理10-08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管理探讨论文10-02

探讨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10-16

探讨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10-07

浅谈坡屋面渗漏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09-23

试论建筑给排水及采暖与卫生工程质量通病10-04

常见儿科护理缺陷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09-30

探讨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几项措施10-06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