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0-10-21 15:45:24 会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几点思考

[摘要]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39项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准备时间里,利润的波动、公允价值的把握等都为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带来重重的困难,笔者试对此中存在的进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利润 公允价值 内部资源调整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39项企业会计准则构成了我国当前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它包括22项新会计准则以及对原有16项准则的修订。新会计准则将对上市公司业绩和资产价值产生重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的数据。因此,对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要面临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面临的问题分析
1.短期内上市公司利润波动较大
“存货” 、“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 、“合并报表” 、“投资性房产” 、“证券投资”等相关准则的发布和修订,使得上市公司利用其“隐藏利润”和“调整利润”的做法在2006年度会有所改变。例如:新准则——减值准备中规定,从2007年开始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一些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有可能在今年将减值准备冲回,否则再也没有机会将这些“隐藏利润”重新披露。这会极大的影响当期的净利润。这样一来,2006年度的会计利润及资产价值与以前年度的会计利润和资产价值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明年也即2007年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一年的会计利润和资产价值与2006年的也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况且这些差异和变化与企业自身的经营并无关系,因而会对这两年的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2.上市公司把握“公允价值”具有难度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工具确认和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合并” 、“债务重组” 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等方面均采用了公允价值。无可否认,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个亮点,并被许多专家和学者以不同的方式所肯定,这也正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关键一步。但是笔者所担忧的是,还处在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的土壤并不相符。因此,在发达的市场上公允价值才比较容易确认的条件下,我国这种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情况如何确认公允价值是一个难题,这一难题很有可能造成两种后果:
第一种后果是会造成当期损益的.不公允。公允价值(一般为市价或评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一般要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当市场价格上涨时,企业资产值随之上升,但同时伴随的是企业当期收益的增加;当市价回落时,企业资产值就会下降,当期亏损就会增加。这样采用公允价值的后果就是企业资产值的公允导致了企业当期损益不公允。例如,企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成本3000万,如果涨到1个亿,企业就会收益7000万,若1年后又跌到5000万,那岂不要亏损5000万。
第二种后果是公允价值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就以非货币性交易为例,如果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进行交易,那么双方账面上都会有利润,但很显然这一切都是空的,反之亦然。其他如资产减值、债务重组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3.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准备时间不够充分
这次财政部出台新准则速度之快、之丰富,还的确让不少人有些吃惊。22项新准则、16项修订准则是需要上市公司花费一定的工夫才能消化的。况且,从2006年2月新准则发布到2007年1月执行新准则,留给上市公司只有不到1年的准备时间。这个即使是在市场相对成熟的欧盟国家,从2002年到2005年长达三年的准备时间还嫌不够充分。因此,2007年上市公司对新准则的执行情况难免让人有所担忧。

二、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所面临的对策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其出现的主要变化既表示对原来会计准则的极大改进,也表示新会计准则更适应了我国当前的、甚至超前的经济环境和环境,这也大大缩小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但当其在具体执行中要面临以上问题时,笔者有以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