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2 16:45:33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教学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教学论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技术的人才,然而,在具体的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改革与创新高中计算机教学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计算机教学现状与特点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中已经普及了计算机课程,很多学校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但相对于高水平的计算机课程模式来说,我国的计算机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计算机技术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技术,其实践性较强。很多家长也只关注高考中的几门科目,对计算机课程的关注较少。而多数学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只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关注较少。与此同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校高中计算机教师不愿意深入探索高中计算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阻碍了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负责教授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够专业,其在计算机课程设计上花费的时间较短,加之校方为计算机教学留用的时间有限,致使学生难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技能。目前,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课堂实践。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独立性,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不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与高中其他基础课程教学相比较,高中计算机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计算机课程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灵活性。然而,受应试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影响,高中计算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高中计算机科目的考试应以操作题目为主,不应仅凭期末分数来判定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情况。高中计算机课程的考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不以分数来判断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情况。最后,计算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且更新速度较快。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密切的相关性,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也促使计算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更新变化非常快。

  二、高中计算机教学策略

  (一)摆脱认识误区。高中计算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详细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兴起,以及计算机的作用,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明白计算机的作用。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让计算机技术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复杂的网络世界里,获取有效的信息,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学生改变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高中阶段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初始阶段。学生刚刚学习计算机课程,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相应的计算机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投入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中,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大量的机会进行自主操作,并在学生自主实践与探索中做好指导工作,学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从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正。

  (四)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需要时刻关注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正确引导,并加强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与专业内容的培训。校方要以交流学习的方式创造条件,让计算机教师有更多的进修机会,学习新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外,校方还要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师提升自身能力创设平台。

  三、结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和操作计算机的兴趣是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积极探索与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教学论文2

  引言

  当下,我国中职教育阶段计算机教学选用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较多,但大多数都建立在传统教育手法之上,教育手段缺乏主观针对性,教学效果收效不高。学生能否学到并掌握有效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成为当前中职教育阶段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我校结合计算机技能的相关标准,在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并将实践操作、项目训练等模块加入到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现将教学效果做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中抽选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 人,其中,对照组男35 人,女10 人;年龄18~21 岁,平均年龄19.201.35 岁;实行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男37 人,女8 人;年龄17~20 岁,平均年龄18.671.46 岁,实行模块教学和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实施步骤

  对照组学生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学习。

  研究组学生按模块教学和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计算机教研组根据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对教学模块进行了选定,并制定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案。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技能竞赛项目,设计了相应的技能教学模块,让学生每学期都针对一个模块进行实训,并参加社会认证考试。新生在第一个学期先进行基础的理论学习,第二个学期再开始模块学习。学校及教研组先将教师按模块教学进行分工,各教师负责相应的模块教学和项目实训工作。教师围绕技能模块,决定、组织并实施课程的开设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完成,选定的模块分别为影视后期制作、PS 图形图像的设计、园区网的互联和网站建设、企业网络的搭建和应用、网络综合布线五个。本次研究中,主要进行的实训项目为影视后期制作和网站的设计与制作。实训前,先为学生说明项目工作内容,介绍课程的设计和各模块的训练内容、发展前景,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组成训练团队。项目老师全权负责训练的过程,并将各模块分解为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为多个子项目。专业实训全部在实训室中进行,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时间完成任务,并分段考核和检测。在学生完成模块的学习后,参加相应的认证考试。

  影视后期制作。软件安装是影视后期制作中的第一个步骤。由于后期制作软件是由苹果公司生产,安装时必须搭配同家公司的Quicktime 播放器,才能将素材完全导入软件,因此软件安装的过程经历了诸多困难,大费周折后才完成Avid 的安装。教师将全部的软件使用问题,均设计为实训任务,让学生亲身实践并自行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教学中正常使用的Avid,忽然无法导入如mov 等特定格式的文件。刚开始认为问题处在格式转换软件,于是放弃格式工厂并采用狸窝进行再次转换,问题仍然存在。排除软件问题后,尝试启动了Quicktime,Quicktime 开始自动检测并进行重新安装,之后Avid 就可以正常启动了。通过这一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第二个步骤是让学生欣赏网络上Avid 软件制作的优秀作品,了解作品中的特效,并对镜头的作用进行介绍,讲解近景、中景、远景和全景带来的不同的效果,让学生掌握快慢速度带来的不同感受。同时,让学生欣赏获奖的摄影作品,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感官享受,为自行创作打下审美和技术基础。

  第三步是选择技能竞赛所需的《Avid MediaComposer》作为后期制作课程的教材,采取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按照从易到难的程序完成各个任务。首先应熟练使用Avid 中的各个工具,熟悉项目中各个部分的控制方法和各个特效,并以特效进行小作品的制作,最后利用多个小作品构成完整的大作品。教师在其中要注意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照片,帮助学生熟练使用特效。第四步是对Avid 中Marquee 字幕效果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字幕的运动及三维效果。教师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教程,再进行阅读和练习,以加深学生印象。采用打字效果的特效,制作字幕效果,并把字幕加进之前制作的特效图片中,制成简单的小视频。最后为学生规定作业,让学生自行寻找素材,以《我的班级》为题制作视频,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字幕和特效并配以音乐,完成制作。师生对作品进行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的意见。

  ②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根据任务的安排,这一项目的开展主要分为两块内容,即前台页面设计和后台程序设计。由于学生大多缺乏网页制作的经验,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采取了先进行前台设计的学习,再进行后台开发的学习模式。在前台设计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表格及CSS 进行设计,结合具体网站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网站制作的全过程,熟练掌握网站制作的方法及技巧。而在后台开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Dreamweaver 软件,结合Dreamweaver 软件的后台开发功能,利用数据库对服务器进行绑定,完成后台开发。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分组学习法,以自愿和均衡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组3~4 人。各小组中,1~2 名同学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好,另外1~2 名同学的掌握程度则相对略差,组内各成员间互相帮助和促进,共同讨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由于学生的层次较为复杂,且学习能力各异,因此教师在安排课程时要注重从简到难,从浅到深,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进行实践和练习,以掌握网页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在分项目的模块教学中,学生只用学习一项专业课,学习过程更为深入和细致,因此能真正做到学会、弄懂和学精,并能独立完成网页的制作。

  1.3 评定指标

  教学完成后,以测验的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其中,91~100 分为优秀,71~90 分为良好,60~70为合格,60 分以下为不合格。合格率=(优秀+良好+合格)/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19.0 软件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 s),计数资料检验用2,P0.05 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教学完成后,研究组的测试合格率为95.55%,对照组的测试合格率为71.1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 讨论

  模块教学和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学生能摆脱枯燥而单纯的理论学习,并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操作的训练中,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教师针对技能竞赛进行的辅导也可以穿插于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会分散教师的辅导精力,使正常教学和竞赛辅导得到了兼顾。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从消极变为积极,从不自信变为自信,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均在实训室中进行,脱离了单纯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较为实际,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教师与学生只用进行一个项目,因此专心程度更高,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方便。

  采用模块教学和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当前的计算机专业没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就业率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教师务必要将教学思想进行时代性的更新,及时找出并改进现有专业教学中的不足,积极对教学模式及教育手法进行创新,结合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使学生的技能满足职业需求及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因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普遍缺乏本专业的岗位操作经验,导致计算机的实践教学课程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对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进行扩充学习。第三,要使教学实训中相应的模块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应建立起各模块的专业化实训室,使实训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其次,建好实训室后,应配备相应的专业实训教师,并确保教师有相应模块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实践经验,对社会需求较为了解,掌握实训技巧和方法;再次,加强教研团队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块进行设计,探索并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使教师获得共同的提高。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测试合格率为95.55%,对照组的测试合格率为71.1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和项目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计算机教学论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分层次教学、个性化教学方法、合理有效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四个方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一、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浪费了一定的教学资源并影响了教学质量。老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为了兼顾到大多数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得不选择就低原则,从而导致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学习了很多重复的知识内容,对于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资源十分缺乏,教学的实践环节不够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高校普遍扩招使得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并且所有的大一新生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使得老师以及计算机机房的资源十分紧张,学校不得不对教学计划进行那个调整,甚至缩减课程的学时,此外,由于节假日或者各类活动所耽误的课时难以再次补课(包括教室补课以及机房补课),造成课时受到压缩。所以,造成教学的实践环节严重不足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每个班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对于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大大超过了计划招生的人数,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同时考虑到师资、教室、实训室等各种资源十分短缺的问题,学校只有通过增加班级的学生人数,部分专业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达到70多人。使得组织教学的难度非常大,实训的机位非常紧张,部分实训机房中的计算机设备老化、配置低、故障比较多,维修工作难以跟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二、课程建设及其改革的建议

  (1)根据城乡生源的基础以及个人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式。首先,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计算机相关知识以及能力的问卷调查或进行相应的测试,了解他们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水平以及学习要求,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他们分层次、分班级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教学和协作学习。其次,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模块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工作任务,所设计的任务必须分层进行,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注重和实际工作、生活有机结合,为研究性以及自主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考虑到教师以及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教研处应当对这门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尽量避免所有大一新生集中安排课程教学,有效解决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不偏离教学大纲与目标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规范。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包括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层次制定各种层次的教学目标。二是按照课程的标准、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学校教研室计算机基础课程小组对于每个章节的难点、重点进行划分,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案例,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对教学的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在课堂对于设计的教学案例进行问题,让学生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最后由老师讲解解决的方法以及所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三是运用分模块以及分任务的教学方法,每完成一个教学模块的学习,通过考核之后,再进入下一模块,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由学生自己向任课老师申请任何一个符合规定的模块进行测试,测试合格之后允许免修该模块的学习内容。

  (3)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有效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全部的课程教学应当在网络多媒体机房进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以及网络资源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件的各种教学案例通过动态化的形式来完成,从而使得抽象的概念能够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并消化。其次,通过网络教学方法,便于自学。各种类型的课程网站上有大量的电子教案、课件、在线模拟练习等等相关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外能够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相关的模拟自测系统进行自我测评。最后,充分利用交流、互动平台。学生应当充分利用网站上各种相关的论坛、在线辅导等等,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与互动,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4)对于考核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使得正式的考试和工作任务型的考试有机结合起来。由于该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重操作的基础课程,为了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采用“模块测试+平时上机+全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综合考试方式,既考理论,又考操作,兼顾平时。模块测试:主要是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平时上机:是指完生产性实训的工作情况。全区计算机等级考试:既有理论笔试也有上机的基本功操作。

  参考文献:

  [1]谢柏青,张铭.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xx(10)

  [2]易著梁,龙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20xx(12):39~40

计算机教学论文4

  【摘要】小学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一些学生接触计算机机会较少,学生不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学习该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水平不高,而学习计算机对发展学生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下,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此,本文着重分析小学计算机教学的特性,提出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路径;小学计算机教学;优化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的特性

  小学计算机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了解科学知识,启发学生智力,对学生成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从当前小学计算机教学现状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究其原因是因计算机教学的特性,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不高。其一,教学难点较大,由于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动手动脑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该课程内容,要想实现该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好计算机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但由于一些学生理论知识不足,影响到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运用;其二,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事实上,学生较为喜欢操作计算机,这也符合当代学生的个性。然而,由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枯燥,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一味的教授学生抽象知识,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对于一些计算机定理、概念学生不甚理解,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计算机教学失去其原有的教学意义。

  二、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优化路径

  2.1优化教学模式

  教师要想改变小学计算机教学现状,提升学生计算机素养,就应该从教学模式入手,与时俱进,改变单一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小学计算机优化路径。在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模式,将游戏教学模式渗透到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关注度,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氛围,将知识内容以生动化、直观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内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理解知识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成长。

  2.2尊重学生主体性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脑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究与突破,是以学生思维为前提,在学生活动中掌握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有学生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进而才能够优化小学计算机教学。教师尊重学生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例如:在学习文件目录属性知识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学习知识充满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以电脑文件为什么会消失为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且在学生探究、分析、操作中找寻答案,进而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内容。

  2.3更新教学内容

  在信息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计算机课程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革新。基于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将计算机内容与时俱进,更新计算机知识内容,实现计算机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内容,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学校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选取有效性的计算机知识内容,并且强调计算机知识内容的新颖性、实效性,进而优化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此外,在授课中,教师应该提前整合知识,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将现代化知识引入到小学计算机课程中,启迪学生智力,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例如:在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整合知识内容,运用大数据找寻相关的知识内容,将其引入到计算机教材中,进行两者的融合,为学生设置相对应的教学任务,将学生分为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思考中,对计算机知识有所感悟,丰富学生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提升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计算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的发展自己,进而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红玉.试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兼论计算机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10):132-133.

  [2]郭启庶.“小棒、点子图、计数器”与“算盘”哪个更有利于数学和计算机教学“续”——试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数学》第一册[J].黑龙江珠算,20xx(03):4-8.

计算机教学论文5

  摘要: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探讨了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对策。论述了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缺少产教融合及实训教学,教师职业技能不足制约学生发展,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合理,资金不足且缺乏专业设备。提出了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监督机制,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不同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同,然而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不足,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中职院校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改变现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

  1、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广泛普及到国民生活中,各行业在发展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缺乏创造力,学习主动性也受到了抑制,最终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不符。探讨产教融合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能够使中职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有效开展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同时,降低企业人才招聘成本。

  2、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产教融合及实训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部分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训教学,偏重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实操能力较弱。当前,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学生目前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可能与未来工作中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存在差异,需要学生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产教融合不足,很多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就业能力不足。

  2.2教师职业技能不足制约学生发展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教学与学生管理上,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对现代新型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不足,不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职业技能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3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合理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使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很难与最新技术相结合,不利于学生提升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

  2.4资金不足且缺乏专业设备

  当前,社会对中职院校的教育认可度不高,对中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导致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缺乏实训场地、专业计算机设备较少等问题,计算机专业建设比较滞后。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只能学习到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对策

  3.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监督机制

  由于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构建中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中职院校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教学监督管理机制,招聘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更好地向学生讲解当前计算机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确保教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此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建立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计划,使教师利用闲暇时间进入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学习和工作,更好地了解计算机行业中的先进技术,使教师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证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符合社会需求。

  3.2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主导因素,教师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计算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中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明确产教融合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及其对计算机知识的诉求,在课堂上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

  3.3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此需要加强中职院校与社会企业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在社会运营中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习锻炼,有利于增长学生的工作经验,确保学生在校学习与未来工作的无缝衔接,提升中职院校职业教学的有效性。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学生也可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到企业进行实习,有效提高了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4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内容上,将学生在岗位培训中的表现、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态度等纳入到考核评价中,提升学生对这些能力的关注和重视,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明确教学评价环节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4、结语

  在产教融合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中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中职教师要灵活运用产教融合的教学策略,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教学论文6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主题知识网站的构建”

  一、高中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一)主观缺乏认识

  我国的高中教学仍然面临着升学的压力,重视考试科目的分数仍是现实。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大家对于计算机的教学从认识上便存在很严重的偏差。在学校,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安排有限,甚至很多情况下该课程往往被其它考试科目老师所占用,学校、家长、学生都习以为常。

  (二)实践缺乏操作

  高中新课改明确指出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操作计算机的相关能力,并能在实践中合理的运用相关的操作。但是,由于高中阶段计算机教学课时严重不足,加上主观上对这门课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很难有目的的掌握某个程序或者某个软件的操作运用,学生的操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单一

  新课改不仅提出了教学目标,更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定先进的教学模式来支撑。但是,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教育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的开展过程中,老师仍然实施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变成了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盲目的对知识理论进行着讲解,学生记录,这样的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主题知识网站构建策略

  (一)构建主题知识网站的前提

  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提倡构建主题知识网站,就是以当前日益进步的互联网为基础。学校通过虚拟的互联网环境将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相互关联。让学生能够享用到更多的信息资源,从而提升学生的使用率并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在高中计算机中得以实现的做法则主要是学校能够创建自己的校园网并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就有了求知欲。教师可以转换角色,在适当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够掌握到操作能力。

  (二)构建主题知识网站的策略

  首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主题知识网站的目的是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因此所构建的知识主题网站必须紧密的与学生生活相关,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符合学生年龄的网站能够达到更佳的效果。所以,在创建主题知识网站的过程中可以从丰富知识资源为抓手,在内容上更丰富和广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所选内容必须精深,同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并能够体现出全面,多角度、高质量和高品位的要求。

  其次,在创建知识主题网站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方式,知识主题网站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达到有的放矢。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面对的困难该怎么办有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主题知识网站的建立不能形同虚设而应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受益。再次,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知识主题网站在丰富资源的同时要创设与学生有关的环境。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能够渗入到日常生活中,掌握某个程序或者是某个软件的实际功能。这样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实现主动发现和主动探索问题的目的。

  三、构建主题知识网站的实践

  在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知识主题网站首先要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问题,然后,教师在让学生动手查找相关的资料输入计算机,最后又专门负责的教师将这些问题做相应的归类和整理,这样就能够丰富主题知识教学的资料库并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体现出因材施教。在运用知识主题网站的实践中无一不体现出了实践性和以生为本的思想。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搜集---问题的上传---问题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等等。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一言堂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比起教师一人按照计算机教材开展单元教学的模式而言,知识主题网站更有利于综合各方面的问题,打破传统的单元教学设计而更为综合性。在表面上淡化了教师对大纲和理论的训练而让学生们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去探究,学生学的更开心。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对于问题的搜集和提出更容易。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从问题提出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在面对新事物时敢于质疑,并能够想到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再次,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主题网站能够实现资料库的再利用,促进知识的更新,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习。

  这是学生业余学习的有效途径。除了在构建的过程中学生为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完善相关的资料以外,在网站构建成功之后,学生也会利用网站丰富自己的课外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实现学习的多样性。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很多兴趣相投的学生也能够有一个较好的环境实现合作学习,达到共同研究的目的。

  四、总结

  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知识主题网站教学,能够更为丰富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可以利用知识主题网站向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让学生主动探究,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作者:陈德燕 单位:洪泽县第二中学

计算机教学论文7

  摘要: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规模较大的服务于全校的公共基础计算机实验室和规模较小的服务于各个院系的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两间专业计算机实验室为例,深入分析专业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在日常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硬件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软件的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更高效、更科学的对实验室进行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更好地为高校实践教学服务。

  关键词: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级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地[1]。计算机实验室按照功能及承担的任务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基础计算机实验室,一般由学校层面管理,主要承担全校学生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教学,如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等,同时还承担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任务,服务对象较广,承担任务相对固定。

  另一类是分散于各个学院的专业计算机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承担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服务对象覆盖面窄,专业性强,实验室管理难度较大。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例,中心建有农业信息学实验室与生物统计实验室两间,每间实验室配备40台计算机,小班授课,主要服务于学校植物生产类相关的几个专业,包括农学、植保、园艺、草业等几个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相关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农业信息学实验室承担的实验课程有本科生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耕作学实验、农业生态学、农业遥感原理与技术、试验设计、数量遗传学导论、信息农业技术实验、数据库与信息管理、GIS空间数据分析、基因操作技术及原理等课程,以及研究生的生物信息学、农业系统工程、GIS与空间信息分析、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等课程。生物统计实验室主要承担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这两门课程。由于专业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承担的实验课程较多,在实验室的日常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探讨该如何更高效、更科学的对专业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管理。

  1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日常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硬件设施故障多、维护复杂、更新换代成本高

  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主要指计算机设备(包括其中的CPU、硬盘、内存等部件)、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投影仪、幕布、空调、音响、电脑桌椅、门禁、监控等辅助设备[2]。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管理及维护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最重要部分,实验室内温湿度、灰尘、静电、计算机过度频繁使用及不规范操作等等都会导致计算机硬件设施发生故障,缩短其使用寿命,如不能及时有效排除故障,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及实验室的正常教学。实验室内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年限一般最多为五年,另外,由于计算机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导致有些硬件设施用不了多久就不能满足一些最新专业软件的安装要求,这就必须对整个实验室的计算机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更换,一间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硬件更换的成本动辄几十万甚至百万。另外,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并不能与设备的更新换代时刻保持同步,计算机设备的升级及维护更新工作均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进行,这就提高了硬件设施管理维护的成本。

  1.2安装软件多、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由于其承担专业课程多这一特殊性,计算机设备上需要安装较多的专业软件来适应不同课程的需要。农业信息学实验室由于承担的专业实验课程较多,而每门课程都需要安装专业软件一到两种,整个实验室安装的软件数量多达十几至二十种,如SPSS12.0、SAS9.4、ArcGIS、GENEDOC、DNAMAN6.0、MEGA6.06等。安装的专业软件多,势必会影响服务器及计算机设备的运行速度及系统的稳定性,易造成计算机网络的卡顿、拥堵,进而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1.3实验室专业管理人员匮乏、管理制度不健全

  计算机实验室日常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繁多,包括众多实验课程的排课、软硬件的定期维护、故障的及时有效排除以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等工作,牵涉面广,且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目前,中心的两间实验室仅安排了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内的所有管理事务,课程繁多,人手紧张,容易出现排课冲突、计算机设备有故障而不能及时解决等问题。另外,由于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由各自学院自行管理,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做不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就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2如何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与维护好专业计算机实验室

  2.1硬件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由于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整套计算机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成本较高,短期内的大批量更新淘汰势必会造成教学资金的浪费,对硬件设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延长其使用年限,则可以节约成本。首先,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要注意控制实验室内温湿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计算机CPU能够及时散热,并以稳定的状态运行[3]。其次,及时对桌面、计算机机箱内的灰尘进行清理,减少由于灰尘较多而导致的设备故障等问题,实验室内的卫生也要及时、定时清扫,适时的开窗换气,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最好是安装独立稳定的空调系统。第三,定期检查计算机内部线路及插口是否出现松动、老化、损坏等现象,出现问题及时有效排除。第四,规范学生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正确的开关机,禁止故意损坏键盘机鼠标,禁止随意插拔设备电源等,降低硬件设备的人为故障率。

  2.2软件的维护与管理

  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时,很容易对其中的系统、安装的软件及重要数据产生冲击,因此,必须对软件及数据提前备份,这样可以在故障解除后,能够对系统软件与数据进行及时恢复。这就需要对实验室的计算机设备安装硬盘保护卡及还原软件,如Ghost。其次,由于安装的专业软件较多,如果在每台计算机上一一安装软件的话,工作量太大,可以在实验室内加装一台服务器,将需要安装的软件统一安装到服务器上,然后通过实验室的网络互动系统将文件分发到每台电脑,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为了防止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导致系统运行缓慢甚至瘫痪,必须安装功能齐全的杀毒软件与防火墙,实验室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每台计算机系统及软件进行维护,如系统软件的升级,系统打补丁,杀毒软件的升级,病毒库的升级,多余文件的整理及清除等,一旦发现故障及时有效清除。

  2.3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保证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对实验室进行规范的管理。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守则、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针对上机的老师及学生制定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实验人员守则、学生实验守则等。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开门、关门,搞好卫生即可,规章制度制定好后,就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不能敷衍了事。一方面要自己做到遵守工作章程、按规章制度办事;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起到教育、监管的作用,切记使各项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3结语

  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实验课程的合理排课、软硬件的管理与维护、各类故障排除等诸多问题,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加强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研究探索,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理念,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实验室的良好运转,才能更好的为计算机实验教学服务,更好的为学校及社会培养创新拔尖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永新.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制度的探讨[J].知识经济,20xx(10):176.

  [2]王毅.高校专业计算机房建设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xx(4):55-57.

  [3]陈燕.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策略探析[J].民营科技,20xx(2):104.

计算机教学论文8

  论文导读:多媒体课件也叫做CAI,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表达方式走向“声、文、图、像”立体化,思维方式多维化、具体化,信息编辑自动化。本文围绕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CAI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其特点及不足,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索。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CAI,中职学校,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 ,CAI指的是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性活动,其效果受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材内容等多方面影响,因而教学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和传统的教学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可以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强大功能,把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需要,以线性逻辑方式连接、集成在一定的教学系统中,成为具有交互性的多媒体教学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CAI使教学表达方式走向“声、文、图、像”立体化,思维方式多维化、具体化,信息编辑自动化。其根本的教学原则是:主导、联系、拓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日常教学中也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成为中职学校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途径,给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有机地把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结合起来站,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是职业教育教学面临的新问题。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

  一.传统教学的特点及缺陷

  (一)传统教学的特点

  传统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其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

  (二)传统教学的缺陷

  传统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很多需要现场演示或需要试验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其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及缺陷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操作可重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真正将教师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现在教师只需一份课件和一部电脑就可以轻松备课。

  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素材来展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的外观,因为它是庞大的,与当前使用的微机完全不同,接着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素材来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引出这四个阶段的实质区别是电子元件不同;然后可以利用演示软件的功能,通过缩放、旋转等一系列功能,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这四个发展阶段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特点展现给学生。如果用挂图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知道各种电子元件,但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认识各种电子元件,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在不同阶段使用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实质的区别,这也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理论教学的优势所在。

  对于实践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相比较而言,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程是无法正常进行的,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开发工具和软件日益专业化,在计算机课程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需求站,不可避免地要讲授一些开发工具的使用和软件的操作,传授这些知识的课堂教学,离开多媒体的应用,课堂教学寸步难行。

  例如在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Basic(简称VB)课程中,要解决一道习题:创建窗体,在其上实现通过输入半径控制得到圆面积。在这道习题中,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窗体、文本框、按钮这三种不同的对象和控件它们各自的外观形态和属性;其次要指出编写程序的位置,讲明为什么在此位置编写;给出具体实现的程序代码,运行调试程序;最后,演示程序的运行过程和结果。在这四个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步骤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窗体、文本框、按钮、编程的位置,这些都不可能用语言来描述清楚,程序的编写、运行、调试、结果的显示也都依赖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

  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都具有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这种类型的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具有在理论型和实践型中应用的特点,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准确清楚的表述概念,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生动的表示出来,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的缺陷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速度快,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够,互动性差等。

  三.合理利用CAI,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

  CAI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手段各有优缺点,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即在“鼠标”与“粉笔”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摸索出一条解决这一新课题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硬件的有机结合

  按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多功能教室。所谓多功能教室就是在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台微机,并与教师机一起组成一个局域网,共同接入Internet网。教师机上配置一套控制软件,通过控制软件提供的屏幕广播、屏幕监视、文件收发几个功能来实现教学训练与师生交流。几个功能的特点如下:(1)屏幕广播。采用屏幕广播技术,可实时流畅地广播动画、课件、视频等。学生可以全屏或窗口的形式接收教师机广播出去的屏幕。(2)屏幕监视。可以随时监视每台学生机的屏幕。(3)文件收发。可任意选择文件、文件夹传输到指定的学生机上或从学生机上收取文件和作业。同时,在多功能教室增加一块黑板,这样,既经济又方便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在一起。

  (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并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站,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首先,笔者上课时,会在教师机上设置屏幕广播功能。教师机演示运行的画面会传播到学生机上,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学生可清晰看到教师的演示讲解过程,也容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Excel公式的计算时,首先我会先用一定时间演示讲解某个实例的操作过程。之后,立即安排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有问题的学生可举手提问,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学生自己把实例操作出来会有一种成就感,即使一时做不出来,借助教师的指导也可成功,并且找到问题所在。师生及时的交流,学生能够更轻松、更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强化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种多样。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出现了以下趋势: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多功能教室中,教师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既能学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时,往往会给学生讲授通过声音判断故障来源,例如在AMIBIOS中:一短声表示内存刷新失败,内存损坏比较严重;四短声表示系统时钟出错,维修或更换主板;六短声表示键盘控制器错误;一长八短声表示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松动或显卡未插牢;一长九短声表示主板FLASHRAM或EPROM(BIOS损坏)错误;不停的响(长声)表示内存没有插牢或者损坏;不停的响(短声)表示电源、显示器和显卡未连接好;等等。那么什么是长声,短声又是怎样的呢?这个时候多媒体中的声音元素正好就发挥了他的强大作用。教师把以前或实验机器出故障时的短声和长声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就可以分辨长声、短声,进而判断计算机的故障。这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挂图、模型等教具不能实现的,在这里声音元素的应用必然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四)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辅相成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就应该彻底退出舞台。与多媒体课件相比,板书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在板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了理解和消化的时间,便于学生记课堂笔记。应用多媒体课件,并不等于摒弃板书,二者应该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Photoshop平面设计站,图片的制作过程可以用录制软件录下来播放给学生看,以为学生看过后会掌握,省略了教师的操作过程,这是错误的。首先录制的内容只是一段录像,是一个机械播放的过程,就像流水帐一样千篇一律,没有问题也没有激情。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讲解,教师在示范操作时也会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它的突出优势已经逐渐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和接受。将多媒体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将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关系密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体现出其辅助理论教学、形成实践教学的优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必然更加深入,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继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是进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左金平.浅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经济师.20xx(12).

  [2]谢志明.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与误区的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xx,

  [3]胡光顺,叶延君.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和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xx,(13):235.

计算机教学论文9

  摘要:随着经济的开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时进步,使得其应用范畴越来越广,同时各行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请求也在不时进步。面对新形势、新请求,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得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需求进行变革。本文主要就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变革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引言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体制开展下,各行业人才竞争越来越剧烈,从而带动了计算机教育变革的步伐。新形势下,随着计算机的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范畴也越来越广,这就对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请求,各个学校也在不时进行教学创新,探究新的教学形式,逐渐进行计算机教学变革。

  二、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中主要突出的问题

  第一,大局部同窗对计算机教学的了解存在误区。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存在误区,他们以为计算机的功用仅仅局限在看电影、打游戏、视频聊天等几项内容,不需求再进行特地的学习;而且还有一局部同窗以为本人以后从事的工作和计算机相距甚远,也不需求拿出特地的时间进行学习。这些错误的认识严重抑止了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进行,影响了学生本身计算机操作技艺的进步。[1]第二,同窗间的根底学问存在差别。依据有关调查发现:很多中职学生来自乡村,由于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学生承受的计算机初期教育不同;还有一局部同窗来自城市,从小学就开端承受计算机,互相之间计算机根底学问存在一定差别,从而招致在后期学习中对计算机学问的了解和承受才能也产生了差别[2]。而且,很多学生普遍喜欢玩游戏,并没有真正理解计算机对学习带来的便利,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第三,课堂和理论教学脱节。就拿《数据库应用根底——VisualFoxPro》来讲,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根底、程序设计根底、程序开发环境、数据库和表的创立办法、查询和视图的概念、创立办法等等。该课程的特性是不只理论性很强,操作性也极强。学生只要经过对课程理论学问的学习和了解,分离上机操作,将理论和理论相分离,方可了解所学学问,才能够促进本身计算机技术的进步[3]。但是,很多学校将课堂教学和上机学习分别进行,使得学生在学习操作根底、数据库和表的创立办法及程序开发等内容时,完整处于“一头雾水”状态,形成了课堂和理论教学的脱节现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变革的相关措施

  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现代化高技术计算机人才,进步学生的计算机程度,紧紧跟随社会开展的脚步。依据以上剖析,当下的计算机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很难顺应现代化社会开展的需求。对此笔者就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变革提出相关措施。第一,正视计算机教学理念,进步学生认识。随着社会的开展,计算机范畴对人才的请求不只仅是停留在学生学历程度的上下,而且还需求学生具有理论才能和创新才能。在实践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员应该重新树立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认识,经过实践生活案例和工作内容进行专业学问的提高,协助学生正视计算机教学理念,进步学生认识,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并进步学生的理论和创新才能。第二,调整教学方案,注重根底教学。随着教育事业的开展,依据计算机教学课标规则:计算机教学应该依据学生本身的计算机根底学问和对计算机的认知根底上展开课程,调整教学方案,防止学生呈现跟不上课堂进度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员应该对学生根底学问定期进行考核,进一步控制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依照学生控制程度的上下,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对计算机根底学问控制相对好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装置和配置VisualFoxPro6.01和数据库模型等专业技术学问;对计算机根底学问控制相对较弱的学生,先学习VisualFoxPro6.0操作根底、运用索引和查询和视图等计算机根底操作学问,依照学生的计算机根底学问的不同分步进行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进一步进步学生的综合才能。第三,多媒体互动教学,进步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大局部教员都采用“个人演讲”的授课方式,即教员单独站在讲台上进行相关内容的解说并用板书加以解释。这种授课方式的缺陷就是教员不断在进行个人讲解,而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完整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改善这种形式,教员应该提早备课,下载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和PPT等相关教学素材,以学生为中心,经过多媒体与学生进行上机互动,将单调的理论学问转化为生动的视频解说,进一步进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节约了教员的板书时间,还进一步进步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四,将理论和理论相分离,进步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中国曾经进入信息化时期,各种信息时时辰刻都在进行更新。而在实践计算机教学课程中,教员应该将最新学问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增加理论学问的适用性。同时,教员还应该将理想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学问的胜利案例进行分享和解说,进步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四、完毕语

  随着各行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时增加,各学校应该积极创新,探究新的教学形式,培育合适社会请求的综合型计算机人才。在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变革的过程中,各学校应该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调整教学方案,应用多媒体教学,将理论学问和理论教学相分离,培育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步学生的理论和创新才能,促进计算机教学变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瑞俊.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变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变革措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15).

  [2]谢海波.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变革讨论[J].电子制造,20xx(13).

  [3]文雄军.高校计算机教学变革与开展战略的讨论[J].电脑学问与技术,20xx(22).

计算机教学论文10

  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普遍成为各个学校的一个基础公共课,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需要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计算机使用常识、资料检索、网页设计以及数据安全和多媒体应用等,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就业、生活等打下了基础。但是,就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而言,为满足未来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还需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的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单一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针对现代网络的全面发展而应运而生的,很多学生在家中就已经对计算机的简单应用有所掌握,而在大学计算机的课堂中,主要是一些基本办公软件的应用学习,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的学习,这些内容是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就耳濡目染的,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基础学习时,就会降低学习热情,是他们产生一种观念,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简单的辅助工具,以为所学的知识自己早已掌握,并且敷衍了事。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相脱节

  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不仅是针对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而开设的,也是包括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只是简单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训练,导致学生只会解决试卷上的考题,而不会动手操作计算机上的专业应用程序。

  (三)教学方式陈旧

  计算机是一个适应网络发展的工具,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探索创新,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已经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利用多媒体的大屏幕,一章一节的幻灯片讲解,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课堂上“听天书”,由于缺乏实际动手操作,往往一两天后就已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已经过于陈旧,不适合现代计算机的教学。

  (四)师资力量不足

  网络信息的发展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节奏,这也就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专业的计算机思维方式,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复杂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编程操作能力,这就对计算机教师的水平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需要专业的教师不断进行科研探索。

  二、网络时代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一)优化教材改革

  计算机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内容也需要在进行教材入编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课前调研,确保课程的趣味性,即要与时俱进,也要符合计算机学习的基本要求,比如举例子讲解互联网的安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网络成瘾等与时代衔接的教学内容。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学习完琐碎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后,也应当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一个实际的操作中去,比如,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多媒体设计大赛、编程大赛、互联网知识竞猜问答竞猜等比赛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计算机的知识。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灵活应用教学手段

  很多计算机专业知识看起来是复杂而又枯燥无味的,但是,只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是一个走在科技前端的事物,其中的一些原理结构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摆脱掉陈旧的知识灌输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者课堂教学演示法,使同学们在一边听课的同时,能真实地感受到计算机的智能,并且可以自己亲手操作进行演示,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也可以改变之前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使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打消学生的倦怠情绪,优化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师水平

  衡量一个高校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关键是看这个学校的师资水平高低。由于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更新较快,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必须时常专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现新的科技进展,了解新的互联网动态,以便及时更新学生接受的信息知识,也可以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对计算机学习以及互联网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相应的教学成果也将有不错的成绩,所以,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师的培训以及校外进修工作,确保教师的师资水平不断提升。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正因为这样,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以上本文针对网络时代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探索建议。

计算机教学论文11

  1新时期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整体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变化,加上经济社会的持续变迁,当前我国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具体表现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提高,市场对于应用型的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有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所学习的知识,能够非常简单容易的划归为他们今后工作当中的生产力,为他们的工作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改变做出非常重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产业不断发展,各家公司对于实用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学生在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无法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自己在计算机能力和知识方面的短板进行有效的弥补,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就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新时期,计算机应用过程当中的整体趋势是更加强调与时俱进,更加强调实践,更加强调应用性。

  2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路径

  2.1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强调革新理念

  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该改革教学理念,革除以往过于强调理论轻视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当前很多学校还在秉持着以往过于强调理论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时间,很多学校往往认为学生的实践只需在工作当中积累就行,不需要在学校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实践经验有过多的偏重性的教学。但是实际上应该认识到,当前的用人市场还是相对浮躁的,很多公司也非常希望学生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到工作岗位就可以很快上手,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最起码要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大体了解。但是由于企业和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无法做到有效的对接,学校无法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学生无法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接受到有效的实现教育,这种错误的学校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个新教学理念,重视理论升级对于高校来说也是刻不容缓的。

  2.2教学方法过于僵化:重视改革教学方法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僵化,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校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在进行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的时候,依然还秉持着纯理论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实践不去重视,同时填鸭式的教学和过于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规范性作用也是非常强的,很多学生在庞大的,理论课的学习和复习的工作当中疲于奔命,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身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个人能力上的短板作用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会使他们在职场当中工作局面的打开非常的困难。僵化的教学方法还体现在考试方法的讲话上,很多学校在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的考核方式上依旧严峻,以往的纯理论考核的方法,要求学生识记并背诵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但是由于教材相对落后,很多计算机学院专业学习计算机的学生,他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十年甚至21年以前的教材,这种教材上所记述的理论知识实际上已经完全不适用于当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的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整体趋势了,这就意味着学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将很多的精力用在了本来僵化的不需要去实际的理论知识上,这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因此可以看到,改革当前僵化的教学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2.3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强化实践

  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联系实际不够紧密,解决的方式就是帮助学生强化实践。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往往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学院教学,在计算机理论方面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但是由于这部分老师,在之前的求学生涯当中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了考试和发证章上,所以绝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老师没有一线的实践经验,这就使得他们教学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得非常不紧密,同时又由于老师职业的关系,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面对的就是学生和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商业化的计算机公司的联系不够紧密,常常有很多人并没有接触过一线的计算机产业商业化运营。这就使得教师的计算机方面的理念与一线的工作,实际相脱离,而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每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离开高校之后,还会选择继续深造,并在今后选择进入到学校从事老师的工作,所以说很多学生要在毕业之后进入到机场接公司去工作的时候,他们在大学四年乃至七年当中所接受的理念和,经验化的东西都是与实际脱离的,这会导致学生本身所掌握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若要强化实践,首先要考虑开辟校企合作的路径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企业需要向学校提供他们在实际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通过与企业的密切交流,不断明确企业在用人过程当中所需要人才的特质,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适合于市场需求的理念来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社会的能力。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新时期,计算机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应该正视自己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有效整改作出相应的调整,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计算机实践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计算机教学论文12

  项目教学法,既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完一个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在做项目的时候,教师只是指引者,学生才是项目的主体。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或者完全取消,把课本上知识要点完全融人到项目中,教师只需要负责制定好项目,并为项目的执行提供一定的条件。这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一样看,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而且还可以加强自己的团队协作的能力,以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1、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作为教育家的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就曾经在德国素质教育的报告会上,用这样一个实例来推荐项目教学法。他先让学生和教师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造桥”的项目,让学生分组来讨论项目的实施,并写出自己的策划书,然后,再正式地执行项目—采用一种“慧鱼”模型组装桥梁,接着再对项目的结果加以演示,让学生来谈论造桥的原理,最后,让教师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完成上述几个步骤以后,就能极大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在创造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推销方面的能力,这就是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1、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也就是它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填鸭式模式,而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写作和探索创新。项目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生以主题为中心,在探索方式、展现和评估方面具备可选择性和多样性。

  2、实践性。项目的主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3、发展性。结合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组成了教育目标的整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

  4、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兴趣爱好以及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5、综合性、项目教学法具备了学科交叉性,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6、可评估性。重点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增长,此外,评估内容还包括学生在参加项目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和状态以及作业完成的质量和速度。

  二、项目教学法在专科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第一,确定符合学生需要的项目。在项目教学法实施之前,一定要确定好适合的项目。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中来选择项目,这不但会涉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而且还必须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地带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所以,在项目教学法实施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严谨地确定符合学生需要的项目。 第二,以学生为主体。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自己只做好一个教学的主导者,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采用分组的形势来开展整个项目。组员互相之间要明确好自己的工作内容,共同协作,成功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好自己的辅导角色,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引就足够了。 第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专科院校计算机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时候,首先必须要保证学生有一个自由、和谐和开放的学生环境,充分利用好院校的有关教学设施和开放的教学资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互相交流,共同协作。 第四,合理地评估学习的效率。显然,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一个教学目标,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有关知识的概念体系。学生的责任是完成项目的要求,在评估学习效率的时候,教师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学生做项目的具体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评估,教师和学生在谈论学习效率的时候,教师只能适当地加以指导,在拓展项目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三、项目教学法在专科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在专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因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这不但需要计算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良好环境,此外,还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第一,制定一个合情合理的教学项目。常言道,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对于专科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来说,怎样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在制定教学项目之初就必须重点考虑,所以,教师在制定项目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在开发、探索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以Photoshop这门课程的实际案例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项目—替换个人的照片背景,以这个项目作为一个基础,指导学生分成小组,替换好照片的背景。 第二,设计成熟的项目执行计划。教师在制定好一个项目之后,必须为学生安排好具体的学习任务,设计成熟的项目执行计划。按照具体的实情,为班级的学生分好小组,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前提下,教师可按照学生的思考能力、个人特点、认知能力以及实际水平等相关因素,为学生合理分工,譬如说,有的学生可以做记录,有的学生可以实际操作,有的学生可以观察整个过程,班级所有学生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然后,再向小组发布具体的操作流程,让学生按照Photoshop这门课程中的图层过滤技术来为照片底色背景进行替换,最后,让学生完成好课堂的笔记总结,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加强理论知识的修养。 第三,合理分工,共同协作。教师为学生分组后,学生应互相配合,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项目的研究。小组成员应该从个人特长出发,去收集项目资料、记录项目内容、研究项目流程、分析项目结果等,保证每个环节顺利进行。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扬长避短,比较各个小组的项目研究成果,在比较中得到提高。 第四,做好项目评估。在各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进行交流、展现和议论,进一步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知识内容,巩固学习成果,此外,也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提升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第五,做好项目相关的工作。在完成一个项目后,计算机教师应该把项目的学习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譬如说,当学生在学会Photoshop后,就可以安排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项技术在照相馆、影楼以及个人处理照片方面的运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这些技术的熟练程度。

  四、结束语

  事实充分证明,项目教学法对于专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极大的作用,这样不但可以提供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还可以培养一大批计算机专业人才,为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所以,专科院校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本校计算机学科的具体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有机地结合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积极推广项目教学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创新,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计算机教学论文13

  摘 要:以学生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教和学相结合的模式,把学生融入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这就是项目教学法。这种模式便于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方面的实际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项目教学法 探究

  过去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多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容易忽视对学生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强调所谓“三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而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体性的发挥。

  下面笔者结合计算机教学实践,就中职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法谈几点体会。

  一、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从理论上说,项目教学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程,我们尝试将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贯穿于计算机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即将各知识点构建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完成这些组成部分,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例如:在数据库开发应用课程教学中,刚开始在没有讲授任何实际应用项目时,就让学生自己创建某个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创建某些随意性的表格及在表中输入相应数据,简单演练数据库及表格的基本操作,还根据已创建的数据库及表格布置课堂作业。虽然这些作业很多同学都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由于问题简单、操作容易、作业反复出现等问题,学生往往只能温习已学习过的知识点,而且记忆不深,课后往往容易忘记,更加不能将已学过的知识同新学习的知识相互联系、融合升华。但如果采用实际软件项目同数据库开发应用课程相结合,如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那么学生们首先会一起查阅学生宿舍管理相关的文章,同时联系自身生活经验,相互讨论,利用已学习过的数据库知识,建立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库、实体表,及其联系表。这样不仅温习了以往的数据库SQL语句操作,同时灵活应用了抽象数据库设计知识,最主要的是在数据库表的设计过程和创建中,大大提升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们的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1.项目设计要有针对性

  安排教学内容时,不再是以前的以“知识点”为线索,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改用以“就业”为线索、以“项目”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同职业或岗位同步。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每一个“项目”。项目要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过去从没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因为项目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知识,“项目”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项目”的设计至关重要。 2.项目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项目”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这里面关键是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项目要在协作中完成

  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4.项目教学法的成果需展示

  项目教学的作业一般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项目也宣告成功,学生用自己的劳动获得了现实的成绩。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成果的展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在评判时应以鼓励学生能力为主,指出成果作品中的不足。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学到传统课题教学中得不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自主学习技能也能得到不断提高。

  实施项目教学法,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可以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综合演练,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宋斌磊林凡计算机课程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1987。

  [2]班祥东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20xx(9)。

  [2]张绍民计算机软件专业项目教学改革方案探讨与实施[J].高教视窗,20xx(2)。

计算机教学论文14

  摘要:为了适应现代人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建立计算机现代化学科,掌握市场发展的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指导方针,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以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计算机专业;高职

  一、引言

  “员工荒”和“就业困难”是近年来企业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矛盾,特别在计算机技术专业类,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社会矛盾,政府、学校和企业都在思考。在古代,技术的传承是由老师通过口头传统教授的,并且一直延续下去,这是学徒制度。自近代以来,学校广泛建立,学校教育制度已成为教育的主体,学徒制度逐渐减弱。但西方发达国家将古代学徒制与现代学校集中制培训相结合,形成新的现代学徒教育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和学生就业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将理论课堂转化为实践基地的新型知识转移模式,其教学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为目标,以工作场所和生产场所为教学环境。其主要特征是改变学生和学徒的身份,主要表现为:首先,对学生的招录、招聘;其次,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培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员工)培训计划,共同实施人员培训,分阶段完成学生培训任务,再共同完成员工的培训。现代学徒制是实现职业教育定位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培训与大学教育(校企合作),技术人才工作与学习(工学结合)相结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员工)学习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1]。

  三、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其课程体系主要以学科为基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每门课程独立存在,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后,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差。因此,普遍增加实践教学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一是课程采用基于案例或项目教学模式来增加课程设计。通常是把课程中教授的案例或项目编写成讲座,缺乏完整性和实用性。二是参加综合培训。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综合培训所涵盖的课程可能不会在一个学期内建立,学生在培训期间忘记了相关知识。上述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培训计划的选择通常基于书本设置,导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即便实现了实践培训项目,受过训练的学生仍然不能满足公司的要求,难以胜任实际工作[2]。

  四、“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措施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社会生产、教育和科研相互合作发展的结果。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分阶段接受学徒培训。随着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之一,结合现代学徒教学模式,开展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联合企业制定培训计划,深入合作生产和研究,探索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职业教育模式。为提高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对“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可知,传统学徒制与职业教育模式相结合,学生具备学生和企业学徒两种身份。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双方共同合作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以双方有利资源为基础,建立学习和培训任务。尽管教育环境与企事业单位培训资源存在诸多差异,双方有必要共同解决现有制度和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模式为基础,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目标,研究学校与企业的新型长效合作模式。

  (二)开发课堂内容,重建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学生培训计划,按计划进行课程内容的二次开发。譬如针对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发现公司的职位大多是网站软件开发、界面设计、视频开发设计等。通过与公司技术人员的讨论,根据培训岗位的需要,为满足所需岗位的能力和品质,增加电子商务网站开发设计,UI界面设计,3D动画设计,视频开发设计等课程。逐步按照内部岗位职业发展路径,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包括企业专业实习的实践培训内容[3]。

  (三)拓展企业项目教学机制

  拓展教学机制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更适合企业的日常工作应用,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当课程内容二次开发后,将公司实际项目的内容引入课程体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内容,让学生更具体,更符合实际的市场需求。企业项目教学模式以“五阶段”的方式实施。其中五个阶段包括项目识别、项目计划、团队组成、任务执行和防御评估。整个公司基于项目的教学过程完全是按照完整的企业工作流程设计[4]。

  (四)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制定标准

  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对项目进行监督和评价,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双系统”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建设,学生既有学生的身份,也有公司的学徒身份。日常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学校与企业间的阶段式交叉培训模式。一个阶段是在学校教学理论课,另一个阶段是在企业实践中使用;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实践内容和实践培训合同;教育阶段结束后,学校通过联合考试后,企业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同时,他们还可以获得专业学历证书,以确保有效实施双证书制度。

  五、结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高效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督评估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学徒制跨越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具社会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利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培养全面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开源,朱秀娟,原红玲.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xx,(04):253-255.

  [2]杨文福.浅谈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亚太教育,20xx,(12):142.

  [3]于洪梅.高职高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时代教育,20xx,(18):47.

计算机教学论文15

  文章重点分析了中技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麻烦,基于“互联网+”的理念,从专业的市场化调整,教学的“云”空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习氛围,实践拓展,教学分类,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这一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

  “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中技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理念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始更加具备发展活力。“互联网+”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既是一个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也是一种教学内容,是这一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化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

  1 传统的中技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困境

  1.1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缺失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很多知识都是具有抽象性,学生接受难度较大,教学课件的演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缺失使得这一专业的教学没有更多的创新手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满足现代这一专业的基本需要。

  1.2 教学方法单一

  这一专业教师没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方法上也是难以实现多元化,因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都是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支撑。例如,我们开展案例式教学,就需要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的缺失,使得我们开展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是难以开展。

  1.3 学生基本素养不高

  中技教育的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内容相对都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他们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学习的效果不好。少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更多地沉迷在手机上,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同时还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因此解决学生学习困境是这一专业教学的难点。

  2 基于“互联网+”构建教学新模式的措施

  2.1 专业培养进行市场化调整

  中技教育需要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设置上和人才培养计划上不断融入人才市场的需求,因为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就需要其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之后,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例如,现代职业教育学校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就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研判,只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才能更快上手,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另外就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与同事的协作能力也是现代中技计算机网络专业重点培养的方向。

  2.2 构建该专业教学的“云”空间

  由于“互联网+”渗入职业教育领域,微课教育的发展就是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个中技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各个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可以进一步提高该专业教学的教学水平,同时这种教学“云”空间的拓展也进一步践行了这一专业的现代化的专业理论,即实现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给学生做出了一个应用型的教学案例。网络教学更加具有多元化的教学特点,学生可以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更加具有选择性,由于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时间较短,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效果。

  2.3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中技教育更加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升级,这种“互联网+”引发的信息化技术使得网络下载专业性的教学动画、短片更加方便,这些都可以成为该专业教师的教学素材,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需要。同时教师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构建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翻转式教学,就是实现相关课程的内容前置,首先布置一些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问题答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只有学生具备上网查找资料的基本条件,才能实现,因此,随着学生笔记本、手机等普及,这些教学方法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4 延伸学习效率,营造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平台,可以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实现学生通过自媒体的联系。该专业的教学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今后岗位的适应性。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营造,在学生中不断树立学习风气。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进一步激发。这种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匿名的交流,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学习,学生也不必担心老师知道自己是谁,可以放下包袱,与教师交流学习专业知识的心得,不断提升专业学习水平。

  2.5 多元化的考证,拓展实习的范围

  由于中技教育都是需要学生不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这些掌握程度的主要体现就是国家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的学生,就可以拿到相关的证书,这些证书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学生在该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性和专业技能。因此,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也需要进一步重视考证学习,不断武装自己,增加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的筹码,针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最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生产实习也是提升学生本专业生产阅历的主要途径,可以实现更为突出工作问题的解决。具体来说,首先,学生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找准自己今后几年时间里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开展生产实习的目的,实现自我学习目标的确定。其次,持之以恒,学习专业知识。学生需要拓展自我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还需要努力钻研、虚心请教的学习态度,这些都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学习精力和时间。最后,掌握技巧,提升考证、实习效率。找准考试、实习技巧,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这样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保证考证、实习的效率。

  2.6 以学生为本,分类教学

  学生的有效分类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接下来主要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理解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班级学生整体对相关知识点的有效认识,这样就需要不断拓展知识点的认识。在分组进行讨论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拓展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配合,一个学习小组中既有优等生、也有一般学生,还需要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的有机组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在课程上需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不同学习小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解难度较大,需要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主动学习,这种主动学习的最为有效的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当遇到一些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整体的表现,适当地停下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优化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实现相互帮助,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认识将进一步提升,牛角尖问题将被有效绕开,更好地满足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7 实现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这一专业课程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中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课程教学的评价,是否具备学生的满意度,传统的考核形式化较强,没有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更多地需要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着手,不断提升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进入专业班级建立的微信群,到了课程结束之后,可以借助这种平台,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设计成一个表格上传的平台上,让学生对教师进行打分,最终就可以得出这一专业课程设计的学生满意度,这样的考核参与的学生也就更多,更加具有实效性。

  3 结语

  中技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学生更加具有动手能力,因此需要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实现教学的互动性。“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中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一步更新该专业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计算机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学的论文10-03

浅谈计算机教学的论文12-07

高职计算机的教学论文09-07

计算机教育教学论文09-15

计算机维护技术教学论文08-03

与时俱进创新计算机教学论文08-03

计算机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12-10

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论文10-01

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论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