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馆应重视发挥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泰州地方文

时间:2020-10-11 18:26:03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市县馆应重视发挥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泰州地方文


地方文献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氛围高低的标尺,又是表示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象征,更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所谓地方文献,具体讲就是记述地方情况,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1.本地人的著述和本地区正式、非正式出版的各种不同载体文献资料。2.反映本地区情况的外地人的著述或外地出版物。因为地方文献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展示、利用工作,不仅对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极为重要,而且对发展本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尤其重要。

我馆所在地——泰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的泰州,不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被称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区内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唐代书法家张怀、宋代教育家胡瑷、明代哲学家王艮、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清代艺术家郑板桥、文论
家刘熙载、评话宗师柳敬亭以及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中科院院士朱亚杰、夏道行、支秉彝……等都是泰州历史上文化、科学界名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灿若星辰的著述,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为推动人类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仅我馆目前保存完好的各种古代地方文献资料就有700多种,2000余册,其中被收入《全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就有10余种。解放前相继任我馆馆长的夏兆麟、陆铨两位先生,收集地方文献十分倾心献力,夏先生辑著的(耐庵丛稿),其中18种为地方文献,陆先生所辑《泰县著述考)等均具有较高的史料、学术价值,成为当代地方史志编辑、研究工作必读的参考资料。

在我馆老一辈工作人员致力于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启示与激励下,我们在收集地方文献方面也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地级馆成立以来,我们认识到市馆服务的区域更广了,收集地方文献的范围也应扩大到所辖四市两区。为了把新建的地级市—泰州建成文化大市,更好地宣传泰州,使人们了解泰州,弘扬泰州人的文化科研成果及其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加强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在海内外泰州人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短短的三个月中,共收到140多位泰州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从四面八方寄来的各类著作510多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论文80余篇,国庆50周年前举办了“当代泰州人士著述展”。时间之短,成果之大,足见泰州人士热爱家乡之情深,也是我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总结起来,我们在征集地方文献工作上主要抓了如下几点:

1 领导重视,专人负责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能只靠别人送书上门,应该选派事业心强的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此项工作,在广泛性和主动性上狠下功夫,要克服怕麻烦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积极想办法寻找线索,一有线索就跟踪到底。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利于熟悉业务,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我馆还是从信息参考部抽调了一名有事业心的老同志专职此项工作。

2 多方联系,搜集线索

征集地方文献没有线索等于大海捞针。图书馆工作者应主动与市科委、史志档案办公室、政协文史委员会、哲社联、科委、科协、文联、出版管理部门、大专院校、重点中学等单位联系,宣传征集地方文献的意义,求得支持与帮助。我馆先后到市科委、市文联、市侨联、文化局等单位宣传收集地方文献是功在千秋的文化积累,使他们提高了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市科委毫不吝啬地提供了人才数据库原始资料,市侨联把在海外的泰州人花名册毫无保留地借给我们,市文联、文化局也提供了几十位作家、艺术家的通讯处,使我们初步掌握了500余名泰州籍高层人士的情况。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征集工作,我们还在《泰州日报》刊登了征集地方文献启事。信息发出后不断有人来信、来访、赠书。海陵区消协戴峻翔得知这一信息后,不但送来了自己的著作,而且推荐了两位在外地的泰州人,经我们联系,也相继寄来了他们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