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0-10-07 14:55:17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全新的竞争规则。首先分析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主要从商业银行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发展网络银行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网络银行 监管 电子商务

1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的首要问题,因为安全对于客户、商家、银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支付手段的支付信息是在银行内部网络上传输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般都有稳妥的安全隔离措施,内部网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网上支付信息是在互联网上公开传递的,存在支付信息被篡改和窃取的隐患。据《中国计算机用户》所做的调查中,47%的受调查者没有用过网上银行,其中68%是因为感觉网上银行不安全。
1.2 法律依据问题
   目前中国涉及网络银行的立法还不健全,由于网络银行业务是一个全新的银行业务领域,其业务的开展牵涉到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和参与方的各种利益,然而,现有法律尚滞后于网络银行的发展,譬如说,客户的义务、银行的责任及相互间的权利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使得网络银行的'参与各方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1.3 社会信用环境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相对滞后,经济活动中失信现象比较严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还基本属于空白,这也是绝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之所在。
1.4 经营观念和管理体制滞后
   传统银行的实力源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资金信贷能力,从事的业务也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业务上。此外,我国传统银行业一直遵循着静态的单中心多层次的管理理念。然而,网络银行的实力主要源于投资和决策的智慧性,其业务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和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咨询上。网络银行的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多中心、多层次动态的对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进行管理。然而,我国网络银行还基本上处在将传统业务搬到互联网上处理阶段,若传统银行的固有观念和机制不及时转换,将会给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困难。
1.5 网络银行业务品种少
   我国网络银行产品多是传统业务在互联网的实现,网络银行主要起到—个增加传统银行业务服务渠道的作用。在产品上没有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局限,科技含量高、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网络银行新产品和新服务不多,难以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型的产品相对较少,而很多银行是将其网络银行作为低值业务的分流渠道,因此查询、转账、代缴费老三样成为各网络银行的主流业务,仅仅是对传统业务形式包装,缺乏对客户的吸引力。
1.6 网络银行系统设计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
   网上银行服务的开展依赖于银行后台的资金清算系统的网络化。但是,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具有承载性、扩展性、安全性、不间断性、低管理性的平台,导致一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互联性差;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本身的统一性也不如人意。除了几家新兴的商业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分行都有自己的电脑系统,软硬件不一。要在这样的多平台系统上针对各个平台开发出网上支付系统,难度可想而知。
1.7 缺乏适应网络银行发展的人才
   网络银行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和金融的高度渗透性,既通晓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又懂金融实务的双栖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网络银行尤其是其管理层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
2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对策
2.1 加强网上支付安全
   为了解决网上交易和支付中的安全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十几家商业银行早就于1999年8月,建立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CFCA作为—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专门提供基于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数字证书服务,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安全的基础,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 此外,商业银行通过与在线支付公司以及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为各种行业的网络商户提供安全而快捷的网上支付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数字签名(DS)、全球互通付款的安全技术、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国际通用数据安全传输认证SSL128位加密保护等国际先进安全措施确保网上支付安全,从而提供了快速、简单的安全验证服务。值得欣喜的是,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网上支付、数字签名的法律依据,确定了电子合同、数字签名与纸合同的同等效力;同时承认电子文件与书面文书具有同等效力。从网上贸易来看,它确定了网上交易参与者的合法身份,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用度,进一步确保交易双方实现安全的网上交易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