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时间:2020-07-30 11:39:38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一、国外融资理论及实践
  
   西方国家对上市公司融资的研究由来已久:1958年,莫迪格利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他们以为:在资本市场完善的条件下,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负债有助于降低企业资金本钱,由于企业负债筹资可以取得企业所得税的税盾效应。股票个人所得税支付的增加抵消清偿务筹资对企业所得税的减免额度,平衡的`终极结果为融资结构对企业价值没有影响。权衡理论则以为:负债固然带来了利息减税好处,但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一旦负债超过公道限度,财务危机本钱的出现将抵消负债带来的利息减税好处,导致企业价值随负债/权益比率的上升而下降;在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的代理本钱理论里,特别夸大了负债对治理效率的激励作用;戈斯曼(Grossman)和哈特(Hart)的财务契约论则进一步夸大清偿券是一种能够促使经理人多工作少享受的担保机制;20世纪70年代后期,梅耶斯(Myers)沿着信息不对称的思路,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第一次正面地回答了企业的融资偏好的题目。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 (1)企业偏好内部融资;(2)假如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务融资。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融资模式即是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其中又主要分为以证券融资为主的英美模式和以银行融资为主的日德模式。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企业遵循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相关文章:

浅析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之谜06-2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研究06-20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10-28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06-29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问题研究06-28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研究06-20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06-29

上市公司再融资研究06-29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10-07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业绩分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