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损溢批复等

时间:2020-10-20 19:56:53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损溢批复等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的部署,开展了资产清查,先后经过了单位自查、委托中介机构核查、财政部分确认批复等阶段,很多地方正处于财政部分确认批复阶段。笔者以为,财政部分要从以下方面把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损溢的批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损溢批复等

  第一,把握审核关。根据单位资产清查损溢的申报材料,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核查报告和经济鉴证意见,逐一审核批复,但涉及有关方面财政部分要严格审核。一是单位与财政部分发生的往来。如对行政单位在暂存款核算的,事业单位在借人款项、其他应付款等中核算的财政周转金借款、单位申报的减少数都不应予以批复核销;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单位申报的减少数也不能批复核销。二是货币资金损失。对有确凿证据证实货币资金发生了损失,如现金被盗、贪腐涉案确实无法追回等,可以批复核销外,对因长期白条抵库、不正当的支出发票抵库形成的则不能核销。三是基建工程完工后未及时进账形成的固定资产盘盈;建筑承包商到税务部分开具建筑安装工程结算同一发票时要交3%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有建筑工程发票的可确认批复,无建筑工程发票的不能确认批复,防止偷税漏税等。

  第二,把握调账关。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合近年部分决算报表的编报要求,对于确认批复的资产清查的损溢按下列方法调账: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要相应该增减固定基金,对外投资的增减,调整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对于债权债务、货币资金、存货、无形资产等增减,行政单位调整结余,事业单位一般调整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但要确保调整后的事业基金的一般基金余额不能小于零。当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不够冲减时,不够冲减的部分,卫生院等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的单位要调整结余分配待分配结余,其他事业单位则调整事业结余。

  第三,督促单位做好批复后的工作。对于经批复同意核销的实物资产损失,其残值应变现,作为其他收进纳进财政专户治理。各项不良债权、不良投资,要认真加强治理,要求单位建立“账销案存”的治理制度,组织气力或成立专门机构继续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之间发生的债务,经批复核销后,要求单位与对方单位办理必要的手续。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探析  田朝阳

  一、新所得税准则的理论基础变化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发展历程新准则颁布之前,我国会计制度主要是参照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5年《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及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旧制度来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2007年新准则颁布后,对所得税会计的处理规范逐步过渡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二)资产负债表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用度对企业所得税用度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资产负债表法和损益表债务法。旧所得税用度的核算方法包括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新准则中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收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可计算当期的影响,但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不能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可处理所有的暂时性差异。

  新准则以资产负债表法取代损益表债务法的原因有两点:(1)收益确认基础的转变。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而收进用度观则通过收进与用度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进用度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加额。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准则接轨的过程中也接纳了资产负债观,并以此为原则制定了所得税准则。(2)所得税用度的跨期分摊。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核心题目是所得税用度的跨期摊配,假如以每期应付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用度,则无跨期分摊题目;假如以每期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影响数作为所得税用度,则因会计上的收进可能在其他年度课税,其用度也可能在其他年度抵减应课税利润,即产生跨期分摊题目。此外,确认的所得税用度与税前会计利润缺乏关联,使所得税用度与产生所得税的项目无法配比,不符合配比原则。所得税跨期分摊时,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数应列为所得税用度的一部分,并将该影响数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根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利润表中的所得税用度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这既体现了配比原则,又公允真实地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中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加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