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时间:2022-04-22 19:49:04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精选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精选5篇)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篇1

  信息化以新的价值观、社会观、经济观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化。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上表现为全面的、长期的、持续的知识利益驱动。信息化是贸易、投资、资本和人才流动、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极大地促进城市对信息的产生、交流、释放和传递的有序化、高效化,对于消除城市内的城市间的发展不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信息化强化了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科技、市场、动态经济信息等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城市传统经济中对资本注入的依赖,可以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确立了人才和知识在城市的新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可以促使大批高素质人才向新经济结构的城市汇聚。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的紧密结合增加了城市与外界的交流,把城市特色经济融入全球性经济构架之中,通过各种专业网络平台将众多的中小企业联成网络、整合市场,使城市特色经济劣势在信息化的作用下转化成为竞争优势。

  信息化促进政府企业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出一个创新的空间。在企业层面上,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信息化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实时监控、集中管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把不同职能间的自我约束转化为由信息技术进行强制约束,这种集集权+分权+自律的管理体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环境。在政府层面上,信息化对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业监管力度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现代化城市经济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尽快消除城市经济发展中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确立支柱产业和专业化部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并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促使城市能够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城市经济是现代化城市经济体系的龙头,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发挥着巨大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大城市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要求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信息技术作为当代高技术的核心,凭借超越传统技术的优势,极大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新的产部门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所在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有竞争力,又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进步程度,而信息技术是技术进步的核心环节。变革的产业结构对新的信息技术产生新的需求。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技术核心,与产业结构形成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这在当今信息社会表现得特别明显。

  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标准结构进行比较,从而差别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约化。其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作用促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其结果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比例逐步上升,占据主导产业地位,而这正符合标准结构的演进规律。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地改善市场需求和供给结构,协调好供需关系,保证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信息技术能依据现状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信息技术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篇2

  摘要: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走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但经济走势依然平缓。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本文以新增长理论为依据,从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在“新常态”阶段,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现状;其次,联系现实状况深入分析了这两方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理论

  一、理论与背景

  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1979~2008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16.3%;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6年,GDP增长率仅为6.7%。随着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迫使中国发展“绿色经济”。中小企业的低端产品、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问题日益突出,其未来发展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2]。这些问题迫使中国不仅要重视经济数量的发展,更要重视经济质量的发展。“调结构稳增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是发展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3]。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出发点。

  2.“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中按照人均GDP的数量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三个发展阶段对应的人均GDP分别是是3000美元以下、3000~17000美元以及17000美元以上。进入效率驱动阶段的国家常常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即中等收入的国家(人均GDP在3000~17000美元),在很长时间内,失去了原来的增长动力,在中等收入的区间徘徊[4]。照此标准,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400美元,进入要素驱动阶段;到目前为止,仍旧处于此阶段。处于效率驱动阶段谨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3.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并认为内生的知识技术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5];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靠增加要素投入不能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要逐渐转变到靠效率驱动[6]。效率驱动增长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扩大和广泛的培训,即人力资本提升和劳动者素质提升,还有市场力量的加强、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需要在这些方面找到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得创新驱动变得更加重要。增加对人力资本投资,首先,从教育入手,提升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对教育投入更多的经费,通过高校培养各行各业的尖端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素质更高的专业、创新型人才;其次,国家或者企业可对职工进行定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蔡洪滨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更需要关注供给能力和一个国家的创造力。人力资本和基础创新会产生外部效应,技术溢出的存在使经济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效应,从而推动经济实现持续的内生增长。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增加知识技术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7]。

  二、人力资本培育与科研创新面临的困境

  1.中国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经费不仅在总量上差很多,人均教育经费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国家教育经费的拨给,地区不平衡问题严重。国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的拨给远多于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中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严重,如果国家的教育投入仍偏颇过大,那么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会加深。一个国家的研发投入包括企业、政府和学术机构研发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研发投入。基础研究、纯理论研究和经济模型研究需要政府支持,但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研发是企业研发,创造的核心是企业创造。因此,提高知识技术的积累不仅需要加大国家研发的投入,更需要鼓励企业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2.中国科研投入现状与问题中国科研投入产出率较低,研究成果商业化生产的比率更低[8]。2014年,中国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5%,研发投入也逐年增长,虽然投入的越来越多,但是效果现在还未显现。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3件,数量上落后于发达国家,质量差距很大。将这些发明申请的专利投入商业生产的比率很低。兰德公司报告指出,我国很多的专利数据并不具有技术或者经济价值,一部分的专利并不能引领创新,因此数量上改变并不能代表质量的变化。我国的科技体制不完善,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科技部等很多政府部门拿了科研经费,企业来申请项目,政府决定是否投钱。首先,政府投资的成功概率很低。此外,由政府计划、批准的制度,在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金融错配现象[9]。国有企业效率不足,创新动力不足,但是融资很容易;私营企业创新动力强,资金运用效率高,但是资金可获得难。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减小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

  3.中国企业研发现状与问题我国企业研发的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规模大,具有研发的能力和资源,但是却无太大动力,而且其创新效率低而小企业有创新的动力但是缺乏资源。此外,知识溢出的存在造成企业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不存在政府干预时企业用于生产知识的投资将偏少。浙江大学对浙江中小企业不愿投入研发的原因调查,结果反映研发产品容易被仿造,收益与投入比较小。研发投入有更多不确定性、见效时间长、风险大,很多企业不愿冒险创新。这项调查结果:一方面,揭示了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浙江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简单,容易被替代、被模仿。

  三、对策与建议

  1.人力资本———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教育加大投入是基本措施。教育为我们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此外,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仍需要大量资金。实行教育制度改革。打破以往只重视分数、轻视素质的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我国可以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思辨能力等素质。打破“教育不公”现象。为使我国区域发展更加平衡,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公平拨给教育经费;消除高考录取的不公平的“隐形的门槛”。

  2.加大科研投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专利作为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我们不仅要提升数量、更要提高质量。首先,我们需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其次,减少研发投入的分散,使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几个领域,重点项目科研经费多,产生的科研成果重大,从而提升科技成果的质量;最后,严控专利的审批,对于有些没有商业价值、或者商业价值比较少的、简单的、容易模仿的专利申请,不予授权。这种做法会提升我国研发专利的质量。对科技体制存在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操作标准,实施多方共同审批、授权,聘请专业、高级人才对申请项目审核及监管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间的金融错配问题,是中国特殊的体制造成。现阶段中国二元体制的存在导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产权不同,在融资市场所处地位不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其产权地位平等,比如说是国有企业私有化等。对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加强立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严厉惩罚盗用别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其次,政府可以向投入研发、生产知识的企业提供补贴,或者在对其提供补贴的同时对其他生产收税。

  参考文献:

  [1]李建波.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0):72-73.

  [2]刘洋,纪玉山.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05):23-28.

  [3]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15-19.

  [4]多恩布什,费希尔等.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

  [5]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2002(04):753-786.

  [6]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7]朱勇,吴易风.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理论发展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1999(1):19.

  [8]厉以宁,武常岐.创新发展与经济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4.

  [9]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6.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篇3

  21世纪的今天,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接踵而至的机遇与挑战,合理的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迫在眉睫。我以当代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从新的角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做了独特的分析;针对经济增长等问题对我国宏观经济形成的影响作了简要阐述。本着科学的眼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了简要的展望。

  一、引言

  我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占据比例极大,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由很大的农业劳动人口基数,极为不平衡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以及不合理的人口密度分布,造成农业劳动力力转移规模大,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劳动力转移自然而然地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短期波动以及区域文化的传播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然而中国经济的这些特点尚未体现在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背景依托的当代宏观经济学中。因此,以中国乃至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经济为背景的马克思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概念转变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率。

  二、宏观经济学简述

  我们所谓的宏观经济学即从古典西方宏观经济学一直演变与发展至今的诸多流派的各种经济学理论混合与杂糅的宏观经济学。但其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造福全人类。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晶。基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其政治体制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因此其经济框架及其的发展战略必然有别于当代欧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由此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体系。

  三、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马克思宏观经济学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劳动力转移率相当于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瞬时速度,其冲击作用极强,对国家经济造成的短时期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中国背景的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缓冲瞬时速度,致使让其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作用减小,实现经济软着陆;对各时态瞬时速度实现最大化的均衡。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采取的是以商品形式为依托的社会化大生产,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所揭示的如何去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和规律,同样也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社会主义特色经济体制过程中合理构建经济增长动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但究其根本而言,仍要归功于对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熟练掌握与和利运用上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正是有宏观调控这条看不见的纽带来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在低水平的前提下每年保持以不低于7%增长速度快速崛起。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其中,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系统中一直稳居比重之首,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可替代的推动力。然而与之相比较,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始终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主导作用,从一方面来说是由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所左右的,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以贫穷且在中国占绝大多数比重的以农民为代表的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现状以及中西部落后的发展所决定的。

  (二)马克思宏观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

  自1993年我国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经济运行过热和通货膨胀到1997年实现经济发展"软着陆”。从1997年到2003年的经济发展周期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次次经济周期经历了由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到国家通过宏观调控逐渐克服了通货紧缩,实现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的发展历程。自2003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周期,在这个周期内,我国在面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的同时能够快速高效的消除2003年以来粮食生产滑坡、投资出现过快增长、滥用耕地现象突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国外市场萎靡、进出口贸易赤字不断增大等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仍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有序地运行。最近的一轮周期开始于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经受住了着全球金融危机严峻的考验。

  四、未来中国经济的展望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过程,而且在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有关现代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原理及其规律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研究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在对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进行历史定位,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中国基本国情统一互动的进程中对其当代价值及其未来趋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预测;因此,无论从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还是我国日后平稳长效的发展来看,坚持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与中国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特色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小结

  着眼于当今国家经济市场的有序运行,宏观调控能够很好地抵御全球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灾难性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鉴于此,我们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凭借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以实现消费、投资与出口 “三驾马车”的有机结合,协调互补,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最终形成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篇4

  20xx年,各省市区根据地区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措施。总的来看,20xx年各地区发展政策将紧紧围绕“十五”计划的总体思路,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城市化带动战略、绿色环保战略等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20xx年,大多数省区将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依托当地的科技力量,或者依靠科技人才和适用技术的引进提高当地的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质量档次,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

  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要积极面对"新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发挥人才、科教文化。信息资源等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

  北京作为我国科技中心,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支撑,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相脱节,影响到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近年来,北京市确定首都经济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在财政、税收和金融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在20xx年,北京市明确提出,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积极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三次产业的全面升级,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具体是以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积极创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化升级;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与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努力扩大改革的成果。北京市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实力雄厚的优势,积极迎接“新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把发展信息与网络技术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信息产业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中最主要的行业,并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北京市根据原有基础和在全国的竞争优势,集中发展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通过积极吸引世界一流研发机构以及海外国学归国人员等措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产业。

  山东省也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20xx年和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提出了要积极开发新型元器件、软件、数字视听设备、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等,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在生物工程领域,主要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技术,开发新型中药制剂,发展生化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和新型疫苗。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特种材料。山东省还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计划,预计在今后投资580亿元,开工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投资过亿元的技改项目。并且,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引导企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降低运营成电搞好公共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等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金融、财税、贸易、海关等领域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事创造条件。

  由于各方面原因,传统产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退出我国的经济舞台,因此加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以及将传统产业转移为高新技术产业尤为重要。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在积极培育适合当地特点和具有地区优势的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通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在当地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来提高当地的产业结构,这种发展思路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再发展意义重大。

  辽宁省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在20xx年,仍然贯彻落实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的发展思路,提出以自主开发同引进合作相结合的方针,通过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合资合作的方式,以及发挥海外学子桥梁纽带的作用,计划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以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尽快成为省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搞好以沈阳、大连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辽宁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再创传统产业的新优势,对辽宁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结构调整的最终成效主要体现在拥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上,因此,在今后几年内,辽宁省提出要重点扶植一批有市场前景的企业,通过规模生产,带动行业整体发展。20xx年辽宁省在农业发展上的思路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加速农业结构的调整。按照“两高一代”的方向,调整和优化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在发展优质粮食作物的同时,压缩一般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在20xx年,计划把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到25%以上。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新型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必须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产业发展更应该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下综合考虑。从产业层次看,我国大多数产业仍处于全球化分工的中低层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从地区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产业分工还很不明显,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性极高。“九五”期间,有24个省市把电子行业作为支柱产业,22个省市把汽车行业列为支柱产业,16个省市把化工行业列为支柱产业,14个省市把冶金行业列为支柱产业;工业结构的地区相似程度就更高,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东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中西部结构相似率为97.7%。地区间产业分工不明显,专业化程度低,带来了地区间的无序竞争和产业结构低水平复制的后果。20xx年是中国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在地区产业发展上必须要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在认清各地区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大力推动地区间产业分工,促进产业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因此,各地区的产业发展不仅要建立在资源禀赋基础上,还要准确把握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和长远变化,将产业发展与地区的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紧密结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东部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经济实力,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经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了比较完善和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竞争机制,这为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软环境。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要建立在国际经济的大背景条件下,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和外向经济带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培植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小的新型产业,如信息产业、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东部地区尤其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另外在能源、原材料和高耗能型工业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缺陷是技术创新能力差,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西部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地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均构建要充分体现自身的比较优势,产业发展要建立在劳动成本低、资源禀赋高的基础上,要体现生态和环保特色。重点发展生态环境型产业、特色农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型能源资源产业。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国家与地区的扶持下,尽快培育发展新型特色产业,建设西部生态林业基地、绿色农业基地、新型能源基地、产业化养殖基地、旅游产业体系等。

  河南省把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提出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分期分批筛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从多方面持续给予支持,努力培育着干大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按照品种、质量、效益和扩大出口的原则。在选择产品上下大功夫,尽量选择那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进行开发,提高结构调整项目的成功率。

  河南省明确提出,加大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力度,粤中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的技术改造,争取在20xx年工业技改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水平。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瞄准两个市场。大力发展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农产品。

  (三)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强产业竞争力树重要政策、大力发展金融和保险等产业,对拓宽融资渠道,保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地区把建设国际性、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交易中心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重要思路,如上海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北京、南京、广州、大连和武汉等地也有类似的发展思路。另外,通过完善和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促进产权交易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骨干,联接广大中心集市的大中小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促进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种专业化要素市场完善的发展战略,也已成为许多地区发展的重要思路。

  信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发展最好的行业之一,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信息化的利用水平,可以提高其他产业的技术和生产效率。

  旅游业是B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被誉为永恒的“朝阳产业”。我国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市场前景都比较乐观。几乎所有省市都在其“十五”计划中,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20xx年,一批立足于资源特色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西部地区拥有许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西部大开发为中西部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善,必将引发西部旅游的大发展。

  新疆提出了重点进行特色鲜明的新景点、新线路的基础建设,以乌鲁木齐为龙头,以丝绸之路为主干,加快开发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吐鲁番为重点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等;宁夏为了彻底改变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计划重点投资建设主要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云南省旅游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东部的广东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提出了一国民旅游计划”,拟在条件成熟时,以各种形式让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参与旅游,把旅游作为一种有益的消费产品。目前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市场需求也已达到旅游消费扩张的临界点,加之国家正在进行的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有利条件,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从20xx年和今后长远来看,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

  城市化带动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但仍然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20xx年。许多省市将把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浙江省提出了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在20xx年和今后几年,浙江省将重点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区和杭州湾两岸及温州、台州两大城镇绵延带的建设。把发展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城市作为推进城市化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强化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同时,积极发展一批包括县城在内的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现代化中的特殊作用。加强对城市产业的培养,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着力发展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层次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通过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形成有特色的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以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地向城市集聚。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在各行业中是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可以预计在20xx年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仍然会居于各行业之首。

  信息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如它可以带动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产业发展,同时也可以带动非信息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仪器仪表、生物、海洋、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利用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在20xx年和未来几年,加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力度,通过信息产业带动和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一段时期,重点要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装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把工业化和产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信息产业仍处于迅速扩展期,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在20xx年,在信息产业的投资需求仍然很大、如在电信网络建设。通讯设备生产等的投资还会不断增加。在软件产业、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计算机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等方面的市场需求也会迅速扩展,市场需求的增加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20xx年,信息产业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六)生态工程建设与绿色产业的发展。

  我国许多地区围绕重大环境问题进行重点治理,主要包括大都市以水、大气污染为主的治理项目,大江大河的污染综合治理,重要名胜五点的环境保护工程,以及生态脆弱地区的防灾抗灾工程建设。这些项目建设的目标是营造一个比较优美、可持续性强的生存空间,同时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日益成为带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西部大开发重点之一是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在西部地区的投资中,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将会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因素。作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源区,为了遏制和治理江河源头的沙化,青海省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江河源头流域重点进行草场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电力工程,改善生态环境。从1998年起,计划用13年左右时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5.7%;用20年的时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3.6%以上。可以预见,生态工程的建设为青海等西部各省市带来的市场需求,将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云南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创建中华生物谷的战略构想。这一地区发展战略取向充分体现了云南省的优势,也顺应了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适应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向。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创建中华生物谷,对构建云南省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产业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经济强省构想中的绿色产业支柱,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产业关联度大,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而且技术进步率高,能够反映科技革命发展的方向,对云南省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篇5

  一、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

  国民经济还要能够将创新融入进去,使我们的社会各个方面,体现着健康的创新气息。它还要能够在一些新产业新产品爆发出巨大经济力量的同时,凸显出文化的内涵,甚至于让文化产业成为社会真正的主导产业。另外,我们希望,将传统的一些产业也要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时代内涵以及意义。就拿农业来说,我们要以信息化,生态化,知识化,自动化来改造,并且寻找合适的切入口,与主导产业链接,使之在总体上,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才能让它维持作为最基础的产业的地位,让它不衰落下去,还能在这个社会获得好的发展。

  不过它已经获得了新的面孔,有了新的面貌了。我们认为,现代社会的转型不应该彻底抹杀以往的旧产业,旧产业应该存在,只是它存在的方式较以往已经有了巨大的不同。我们当然也不能以这些传统产业尚存在,尚落后为借口,去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这个必然趋势。之所以会有人否认,是因为先前的旧观念实在是太过于根深蒂固并且强大了。

  二、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

  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有着一种历史的惯性与沿袭。所谓历史的惯性与沿袭指的是和我国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有一定的继承,与我国传统工业经济粗放式的经营相匹配。仔细看就能发现,行政指令几乎是宏观调控中十分常用和十分好用的手段。缘何?因为我国这一套国民经济管理几乎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向里追溯又能发现,因为我国的经济管理系统是带有很强的封闭性的,类似于行政登记管理系统。

  现在,我们站在的是现代新经济的高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行政惯性特征。在能够把握这个特征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提出切实的解决之道。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们的政府将服务两个字提出地很多,尤其在与经济层面,政府确定了自己的职能不是管理,而是服务,不是主导,不是上位者,它应该放权,在保留必要的法制管理,契约管理的基础上,将权力大胆地交给市场,交给企业。这样的理念无疑是正确的,它能够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比的优越性。并且,它也和西方以前鼓吹的政府只要当好守夜人,政府无用的论调不同,我们的政府并不是在现代的经济管理中将行政管理彻底放弃,而是要在法治的前提下。这是依法的,合乎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的。因而现在宏观调控的主体该明确了,只能是立法,执法,司法这三者。与之一起改变的,还有一些关系的变化。

  比如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再也不是类似于行政管理的那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宏观主体不会再有那种上级的权威,而微观主体将得到充分尊重,它再不是被控制的对象,它有充分的自主权,有充分的的空间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天地中一展手脚。因而我们能够预料,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将被或者正在被建立,这个协商谈判程序,类似于契约的形式。那么现在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十分清楚明白了。宏观主体能够对微观主体产生规范的,唯有法律手段,而不是先前的行政手段——这体现出我国法律体系更加健全,法治社会更加健康发展——进而,我们能够以更加深层的角度来看待二者关系。

  他们之间关系的第一个进步是先前所说——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第二个进步,则是由第一个进步衍生的。因为宏观主体是政府,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授予,微观主体的经营者是来自于人民,那么,现在的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有了那种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宏观主体自然要依照法律程序对微观主体进行管理和引导,而微观主体却也自然拥有监督宏观主体的权利了。有了这样一层关系的回归(说回归而不是出现,是之前这种关系本来就存在,只是长期被淹没在旧的体制之下),将会比较有效地促进宏观主体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因为现在这个创新是来自于人民的诉求,是人民为了自身利益的呼声。那么这样的创新则势必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要对经济管理制度做一个创新,进行一个突破,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新格局。

【浅谈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论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浅谈中国经济未来的两种可能性10-14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06-16

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阈下高校就业问题浅谈论文10-09

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08-11

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10-09

浅谈电力经济调度论文12-11

中国经济转型对厂商关系影响研究论文10-01

国有经济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优秀论文09-1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08-27

对当前国际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经济论文08-26